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1-02 19:45
轉自:北京商報
10月30日,小米15終於面世,小米15系列起售價4499元,「漲價500元」的事終於塵埃落定。
實際上,此前小米CEO雷軍就透露過「風聲」,他表示小米14是最后一次定價3999元。2024年行業元器件成本上漲非常多,小米在研發投入方面也非常大,小米15確實需要漲價。
漲價之后,消費者的審視目光也會變得更加苛刻,一些原本不被注意的性能,在高售價下成為「短板」。如何説服消費者,考驗着廠商的定價策略。
漲價大勢所趨
小米15漲價自然也伴隨着爭議。對此,雷軍在昨晚的發佈會上表示:我可以保證,即便漲價,小米15依舊物超所值!相比往代同內存版本的漲價幅度,也肯定讓大家覺得貴得有理由。
從性能上看,小米15搭載驍龍8至尊版芯片,配置5400mAh電池,內存包括256GB、512GB、1TB等。雷軍表示,爲了最大程度展現端側AI的能力,公司決定取消8GB版本。
漲價不難,難的是怎麼讓消費者認可,看得出來小米15也很在意這一點。該系列號稱是唯一一個搭載「超聲波指紋識別」的小尺寸旗艦,也是唯一搭載「超聲波指紋識別」的標準版旗艦,支持「濕手秒解」,「夜間解鎖不刺眼」。
更大的亮點還是澎湃OS2宣佈接入蘋果生態,小米集團手機部副總裁金凡宣佈,OS2核心組件小米Hyper Connect已全面支持蘋果設備。比如蘋果上面iWork這樣的專屬辦公文檔,可以直接拖到小米手機上運行,而在Mac電腦上也能顯示小米手機鏡像畫面,讓很多人驚呼小米這是打算和蘋果搶用户。
不只是小米15系列,紅米K80可能也要緊跟小米步入漲價陣營。小米中國區市場部副總經理、Redmi品牌總經理王騰,在微博上對於網友「K80系列漲價壓力大不大」的詢問回覆稱「也會漲的,儘量少點」。
漲價已成為今年手機的主旋律,以vivo為例,對比X200和X100的定價,12GB+256GB漲價300元,16GB+512GB漲價400元,16GB+1TB漲價500元。
而本來就貴的華為也在漲價,Pura70相比上一代華為P60,起售價上漲了1011元。華為P60定價4488元起,而華為Pura70起售價爲5499元。
OPPO Find X8系列由於前代沒有Pro版,就僅對比兩代標準版的情況來看,起售價漲價200元。
主打性價比的一加也加入漲價大軍,Ace3Pro起售價相比上一代的一加Ace3貴了600元。一加手機中國區總裁李傑表示,由於手機的主要原材料屏幕模組、處理器、內存等價格上漲,再加上研發費用的投入,產品漲價有一定道理。
如何説服用户
不光小米抱怨成本上漲,此前vivo產品副總裁黃韜在發佈會后也同樣表示,今年的定價是vivo努力的極限,已經將所有空間榨乾,Soc等核心元器件成本上漲幅度非常大,且短期內難以緩解,vivo需要在成本控制和產品競爭力之間尋求平衡。
產業觀察家丁少將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元器件漲價的確是客觀情況,但不是説服消費者的理由。元件成本高低,是品牌供應鏈管理的問題,消費者關心的只是最終售價。想要説服市場,還是得在性能上有所升級。
目前來看,CPU的提升算是説服受眾的理由之一,無論是聯發科的天璣9400還是驍龍8Gen4,其運行效率都變得更高,能耗控制明顯提升。給用户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能高幀數穩定運行大型遊戲,而且續航、發熱等問題也控制得很好,可以説給遊戲愛好者帶來福音。
手遊玩家不能代表全部受眾,對大多數想換機的用户而言,漲價之后審視品牌的目光會更嚴苛。比如各家都用上了2K屏幕,讓處在1.5K屏幕的手機就有了短板,當超聲波指紋成為標配,還停留在短焦指紋的手機就遜色不少。
也有觀點表示,無論品牌能否説服受眾,人們都已經習慣了國產手機漲價。根據GfK調研數據,2019年國產手機均價還在2600—2700元左右,去年就已經漲到了3400—3500元,四年漲價30%。如果把時間線再度拉長,2013年國產手機均價僅為1762元。
丁少將認為,近十年來國產手機的品質明顯提升,變得愈加高端,漲價不足為奇,但也要考慮到市場觀感。如果僅僅是每年都調高起售價,那勢必會遭人們抵制。更多廠商實際上是通過增加產品條線的方式,加大高端產品比重,從而提高產品均價,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漲價」。
(記者 王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