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年度最大科技 IPO 來了!阿里、百度與地平線共享盛宴

2024-11-01 23:32

創始人身家躍升至81億港元。

作者 | 劉欽文

編輯丨高遠山

來源 | 野馬財經

這是野馬財經的第 4071 篇原創

本文約 3400 字,閲讀時長約 10 分鍾

港股年度最大科技 IPO 誕生。

10 月 24 日,地平線機器人(9660.HK)順利登陸港交所,開盤即大漲 33.58%,收盤時漲幅收窄至 2.76%,報收 4.1 港元 / 股,總市值 534.22 億港元,募資總額達 54.07 億港元,成為港股今年最大的科技 IPO。

地平線創始人兼 CEO 余凱也在現場敲鍾,其高舉臂膀、面帶興奮。興奮的不止有余凱,還有地平線背后的一眾投資人。

地平線作為"智駕芯片"領域的科技龍頭企業,可謂匯聚了一眾明星股東,既有汽車領域的

比亞迪寧德時代上汽集團廣汽集團

,還有

高瓴、紅杉中國、金沙江創投和真格基金

等知名投資機構。此次 IPO 的基石投資者更是匯集了

阿里巴巴、百度

、法國達飛集團和 JSC ( 寧波甬寧高芯 SP ) 。此次地平線 IPO,可謂是一場頭部企業們共享的資本盛宴。

年入 15 億,

前五大客户貢獻收入 77.9%

智能汽車轉型是一個大趨勢,正在重塑汽車、出行和道路運輸行業,這些市場 2023 年全球規模達 13 萬億美元。得益於近年來快速的技術發展及高漲的消費者需求,高級輔助駕駛功能在當今汽車中變得越來越普遍。

地平線便是一家提供高級輔助駕駛("ADAS")和高階自動駕駛("AD")的解決方案供應商。自 2019 年起,地平線先后發佈了車規級芯片征程 2、征程 3、征程 5 及征程 6,並先后搭載於長安 UNI-T、理想 ONE、榮威 RX5、理想 L8 Pro 等車型上。

圖源:《招股書》 圖源:《招股書》

截至目前,地平線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已上車27 家主機廠、42 大品牌、290 款車型,地平線征程累計出貨量已超 600 萬套。

中國十大 OEM(整車廠)如上汽、比亞迪、理想、吉利等等國內頭部車企,都是地平線的重要客户。《招股書》顯示,地平線是比亞迪最大的智能駕駛芯片供應商,也是理想汽車最大的、最主要的智能駕駛芯片供應商。

為諸多大型汽車廠商提供產品的地平線也擁有較高的市佔率。灼識諮詢數據顯示,2023 年,地平線在中國高階和低階智駕市場的佔有率都排第二,佔有率分別為 35.5% 和 21.3%。高階智駕市場的第一名是英偉達,市場份額為 49%。低階智駕市場的第一名是 Mobileye,市場份額是 26.6%。

不過,另一方面,這也使得地平線患有 " 大客户依賴症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以及今年上半年(下稱 " 報告期 "),地平線五大客户產生的收入總額分別為 2.83 億元、4.82 億元、10.67 億元及 7.27 億元,分別佔收入的 60.7%、53.2%、68.8% 及 77.9%。

圖源:罐頭圖庫 圖源:罐頭圖庫

"第一,這意味着如果其中任何一個主要客户出現訂單波動或合作關係變化,都可能對地平線的整體營收產生重大影響,增加了業務的不確定性。第二,由於依賴大客户,地平線在談判中可能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導致議價能力受限。第三,大客户往往有特定的技術需求和定製化要求,這可能導致地平線在產品研發和生產上過於依賴特定客户的需求,而忽視了更廣泛市場的通用性需求。這種技術依賴可能限制了地平線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張鵬表示。

從目前來看,地平線的各項財務數據表現良好。《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地平線實現營收分別為 4.67 億元、9.06 億元、15.52 億元和 9.35 億元,呈現逐年增長趨勢。毛利率也在不斷增長,分別為 70.9%、69.3%、70.5% 和 79%。

三年半虧損 54 億元,

研發投入 68 億元

雖然地平線營收逐年增長、毛利率也處於較高水平,但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2021 年 -2023 年,地平線分別產生年內虧損 20.64 億元、87.2 億元及 67.39 億元。今年上半年地平線淨虧損 50.98 億元。

即使剔除以股份為基礎的支付、優先股及其他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地平線也依然處於虧損,報告期內,地平線的經調整淨虧損分別為 11.03 億元、18.91 億元、16.35 億元和 8.04 億元。三年半合計虧損為 54.33 億元。

圖源:《招股書》 圖源:《招股書》

" 對於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而言,高收入高毛利高虧損可能會帶來一些機會和危險。機會在於: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擴大,此類公司可能會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和更多的利潤。同時,也可能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合作夥伴的關注和支持。危險在於:高收入高虧損可能會導致公司資金鍊緊張,影響公司的長期發展。此外,高毛利也可能會吸引競爭對手進入市場,從而加劇市場競爭,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 科技部國家科技專家周迪表示。

對於虧損,地平線在《招股書》中解釋道,主要是因研發的持續高投入。

圖源:罐頭圖庫 圖源:罐頭圖庫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地平線的研發開支分別為 11.44 億元、18.8 億元、23.66 億元和 14.2 億元,佔對應年度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245%、207.6%、152.5% 和 151.83% 。三年半合計 68.1 億元。

地平線的研發開支中,位列第一的為僱員福利開支。報告期內,僱員福利開支佔到了研發開支總額的 65.7%、62.5%、60.7% 和 59%。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地平線共擁有 1696 名全職研發僱員,佔僱員總數的 73.1%。

圖源:《招股書》 圖源:《招股書》

" 預計未來公司研發費用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計劃通過擴大收入規模、維持毛利率水平等來實現收支平衡並實現盈利。" 地平線表示。

除了研發開支外,地平線的銷售開支也逐年增長。報告期內,分別為 1.35 億元、3.37 億元、5.78 億元和 3.15 億元,佔總收入的 29.1%、37.1%、37.4% 和 33.6% 。

" 我們計劃繼續投入銷售及營銷,以推廣我們的品牌、加深與現有客户的關係並吸引新客户。因此,我們預計在可預見的未來,銷售及營銷開支的絕對金額將會增加。同時,受益於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成熟的客户羣及規模經濟,我們預計銷售及營銷開支佔總收入的百分比將下降。" 地平線表示。

創始人身家 81 億港元,

上汽、高瓴等共享資本盛宴

高收入、高毛利、高虧損,作為一個優缺點都十分明顯的企業,地平線還是受到了市場上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歡迎。

地平線的創始人余凱為國際著名科學家,於 1998 年 7 月、2000 年 6 月獲得南京大學電子工程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並於 2004 年 7 月獲得德國慕尼黑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后,余凱在多家國際企業中擔任多個關鍵研發職位,包括西門子中國研究院神經計算部門的高級研究科學家、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媒體分析部門主管。在此期間,還在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擔任兼職教師。

圖源:罐頭圖庫 圖源:罐頭圖庫

2012 年,余凱回國進入百度,擔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長。2015 年,余凱離開百度,地平線成立。截至目前,余凱持股比例為 15.32%,其余兩位創始人黃暢、陶斐雯分別持股 3.45%、1.5%。以今日市值計算,余凱身家已達 81 億港元。

從成立到現在,地平線的融資幾乎沒斷過。2015 年至今,共經歷 11 輪融資,累計融資約 23 億美元,參與投資的機構股東中,既有汽車領域的整車廠商、零部件供應商,也有風險投資機構、銀行,也有互聯網公司等。

汽車領域方面,上汽、大眾、奇瑞、比亞迪、東風,都是地平線的投資方。其中上汽參與三輪融資,2016 年投資約 670 萬美元、2018 年追加投資約 2.3 億美元、2022 年投資 1000 萬美元。IPO前,上汽集團持股 9.06%。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公司 CARIAD 持股 2.38%。

圖源:罐頭圖庫

此外,還有比亞迪、寧德時代、立訊精密星宇股份韋爾股份、舜宇光學等都曾參與地平線投資。2024 年 4 月 24 日,地平線發佈會現場,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還親自登臺,分享雙方之間的合作故事。

投資機構方面,高瓴投資地平線共計 7 輪,包括種子 1 輪、A、A1、A3、B1、C1、C7。IPO 前,高瓴資本管理的 Hill house 持股 4.04。

高瓴創始合夥人李良表示," 從創業第一天起,地平線創始人余凱博士帶領下的地平線就選擇了去挑戰最前沿且最具難度的事業。高瓴有幸自種子輪起,持續支持地平線的每一步發展,並在關鍵時刻與公司站在一起,在未來戰略、產業鏈資源、重要客户鏈接等方面盡所能,協同公司挖掘價值。"

此外,高瓴的張磊還為地平線帶來了五源資本的劉芹。紅杉中國參與了地平線種子輪及 C 輪融資。IPO 前,紅杉資本持股 2.44%。

哪怕是到了 IPO 階段,地平線依然吃香。招股期間,阿里巴巴、百度、達飛集團和一家寧波國資基金為基石投資者,認購總額達到約 2.2 億美元(約 17 億港元)。

圖源:罐頭圖庫 圖源:罐頭圖庫

據 36 氪旗下 " 暗涌 Waves" 的不完全統計,過去十年,投資過地平線的機構加起來超過一百家。其中單單是它的 C 輪,就拿到了幾十家的投資,甚至先后分成 10 次左右才完成。這也是中國創業公司此前幾乎未有的盛況。

地平線的此次 IPO,也是近些年來,少有的能夠將投資機構、汽車廠商、互聯網公司等匯聚一堂的企業。不管是地平線,還是諸多投資機構,此次 IPO,無疑都是一場值得狂歡的資本盛宴。

你對汽車智能駕駛的內容怎麼看待?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野馬財經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