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三季度利潤降近20%,美的入主后浮虧超10億元,顧家家居稱「不存在美的集團對顧家家居的賦能」

2024-11-01 19:32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董紅艷 北京報道

顧家家居的遠近親疏關係正在被重新定義。日前,顧家集團被執行近7.6億元,在顧家家居的全部股權被凍結,引發市場關注。顧家家居發佈聲明撇清關聯,並持續為公司管理層換血。

而即便顧家家居方面稱「不存在美的集團對顧家家居的賦能」,仍有人表示希望顧家家居擺脫和「顧家」的關聯,以「美的」進行更名。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美的系」入主后的顧家家居,前三季度營收和利潤均出現下滑,第三季度利潤下降了近20%。美的「太子」何劍鋒也暫時未能從入主顧家家居中明顯獲益,截至目前,對顧家家居29.42%股份的投資已經浮虧10多億元。

營收、利潤均下滑

今年以來,在「以舊換新」等政策刺激下,家居行業仍然具備強勢勁頭。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家俱製造業的營業收入達到了4769.5億元,同比增長2.5%,利潤總額達到了240.6億元,同比增長11%。

但是,作為家居頭部企業,顧家家居的營收、利潤卻雙雙下跌。10月27日,顧家家居披露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8.01億元,同比下降2.37%,淨利潤13.59億元,同比下降9.49%。

其中,2024年Q3單季度,顧家家居業績下滑尤為明顯,實現營收48.9億元,同比下滑6.9%,歸母淨利4.6億元,同比下降19.9%,扣非淨利4.4億元,同比下滑16.9%。

回顧今年一季度,顧家家居尚保持營收和利潤的雙增長,實現營業總收入43.50億元,同比增長10.04%,歸母淨利潤4.20億元,同比增長5.02%。

但是,今年上半年,顧家家居利潤出現下滑,實現營收89.08億元,同比增長0.34%,實現歸母淨利潤8.96億元,同比下滑2.97%。從區域上看,今年上半年顧家家居的境外業務營收38.87億元,增長12.59%,境內業務營收47.22億元,同比減少9.79%。

2023年,顧家家居剝離天禧派,且墨西哥牀墊產能向美國工廠轉移,整體收入受到拖累。顧家家居表示,全球面臨通脹,地緣衝突等也給軟體家俱外銷業務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同時,國內房地產承壓、消費者購買意願下降等多重因素影響將制約發展。

目前,家居企業紛紛轉向全屋競爭,軟體和定製企業互相跨界。競爭之下,以沙發起家的顧家家居未來發展如何?招商證券分析認為,顧家家居外貿增長穩健,內貿經營磨底,受政策影響有望提振,門店擴展以及大家居轉型進展順利,內部運營能力良好。2024年Q4有望受益於「以舊換新」。

此「顧」非彼「顧」,撇清關聯

居然之家牽手阿里,紅星美凱龍易主建發之后,顧家家居也改「顧」姓為「何」姓。2023年12月底,美的「太子」何劍鋒旗下盈峰睿和投資受讓顧家集團和TB Home等共計持有的顧家家居29.42%的股份,轉讓價36.7187元/股,轉讓總價款88.8億元,取得了顧家家居的控制權。

10月16日,顧家家居發佈關於持股5%以上股東股份被輪候凍結的補充公告稱,股東顧家集團所持有的12.55%公司股份全部被凍結。

股權凍結主要是限制股東從公司獲取收益和處分股權,防止股權收益的不當流失,達到財產保全的目的,一般不會對公司經營產生直接影響。不過,知名財税審專家、資深註冊會計師劉志耕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儘管大股東的股權被凍結本身不會直接影響公司的日常經營,但很可能會導致公司大股東的股權比例發生變化,對公司的治理架構、決策機制、經營規劃、內部控制、財務管理、股東權益和法律訴訟等多方面產生間接影響。

事實上,近期顧家集團麻煩不斷。天眼查監測資料顯示,2021年9月份,顧家集團因為非法利用他人賬户從事證券交易,被證監會處以二十萬元罰款。2024年10月份,顧家集團被列為被執行人,被執行總額約為7.6億元。

剛以88.8億元出讓股權沒多久,顧家集團就淪為被執行人,股權就被凍結?顧家集團在顧家家居一系列操作引發市場猜想。而此「顧」非彼「顧」,10月17日,顧家家居坐不住了,在微信公眾號發文強調,顧家集團已不屬於顧家家居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此部分股票被司法標記與輪候凍結,是顧家集團及法定代表人公司內部事務,與顧家家居並無關聯。

事實上,改姓后顧家家居正忙着去「顧」化,顧家原班人馬在顧家家居的存在感正在持續減弱。今年9月份,顧家「領頭人」顧江生辭去顧家家居的董事長職務,來自「美的系」的鄺廣雄接任。10月22日,顧家家居公告稱,原副總裁劉宏因工作調動辭任,並任命四位新副總裁。

爲了提振信心,近期顧家家居接連張羅股權激勵和高管增持。據悉,自2024年7月27日至2024年9月12日,公司董事兼總裁李東來先生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7135820股,增持金額17498.36萬元。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顧家集團仍舊是顧家家居第二大股東,在顧家家居的持股比例仍有12.55%。

更名為「美的家居」?

背靠美的「太子」何劍鋒旗下盈峰睿和投資,顧家家居被期待能夠和「千億」級大佬美的牽起手來。業內多方對顧家家居和美的「家居+電器」模式的聯合發展充滿期待。更有網友建議,顧家家居應該儘快更名為「美的家居」。

但是,對於此前控制權的變更,顧家家居並未明確表示將會和美的深度合作。今年7月份,顧家家居董祕在互動平臺表示,盈峰集團擁有的豐富的產業資源和投資經驗,將有助於顧家加速發展,在產業賦能、資源整合等多方面與顧家形成戰略協同,增強公司競爭實力。

近期,聯合美的發展的希望再次落空。9月26日,顧家家居董事兼總裁李東來在顧家家居半年業績説明會上表示,顧家家居的大股東是盈峰集團,目前不存在美的集團對顧家家居的賦能。而被問及更名計劃,李東來明確表示,顧家家居進行職業化運營,珍惜「顧家」品牌資產,目前沒有更名計劃。

10月30日,天貓商城顧家家居官方旗艦店的客服人員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該門店的家居產品並未與美的有合作,也並未收到未來兩者聯合活動的相關通知。爲了進一步瞭解情況,10月29日,《華夏時報》記者向顧家家居致電併發送了採訪提綱,但是截至發稿並未收到相關回復。

而反觀美的「太子」的入主,目前何家暫時未能從中明顯獲益。截至10月29日收盤,顧家家居股價為32.27元,下跌2.0%,這意味着何劍鋒對顧家家居29.42%股份的投資已經浮虧了10多億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