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4-10-31 23:01
1、什麼是非農數據?
2、非農數據怎麼來的?
3、非農數據有哪些影響?
4、解讀非農數據需要注意什麼?
5、如何利用非農制定投資策略?
相信大家通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都知道美聯儲的兩大核心目標:價格穩定和充分就業。
就業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隨着通脹數據逐步回落和穩定,市場的重點就聚焦就業數據。
美國就業市場數據涵蓋了多個維度,從新增就業機會到失業率,再到職位空缺和工資增長率。每一個數據都有其獨特的作用,提供了不同角度的經濟健康狀況評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非農數據,也被稱作"數據之王」,其公佈的一剎那會對全球交易市場產生強烈的影響。
趁這個機會,正好給大家科普下非農就業數據的相關知識,幫助大家在美股可以賺更多的dollar!
一、什麼是非農數據?
非農就業數據,簡稱「非農」,是由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發佈,美國非農業人口就業狀況的指標,即除農業、私人家庭、業主、非營利僱員和現役軍人之外的勞動力數量,涵蓋製造業、建築業、服務業等領域,大概包括美國總勞動者數量的80%。通俗一點,就是不在農田里干活的,在城市里從事商業的,上班的人的數據統計。
非農由3個數值構成,分別是:非農業就業人數、就業率以及失業率。每一份數值分為前值、預期值和公佈值,反映了美國非農業就業人口的就業狀況。
非農的發佈時間為每月第一個周五美國東部時間上午8:30,對應北京時間20:30(夏令時)或21:30(冬令時)。如果碰到重大事件,則可能會擇日推迟發佈。
二、非農數據怎麼來的?
「非農數據」起源於美國,隨着美國經濟結構的變化,人們開始更加關注非農行業的就業狀況,從而催生了非農就業數據的發佈。
在此基礎上,美國政府便於1983年開始發佈「非農就業數據報告」,這一舉措得到了金融市場的廣泛認可,成為衡量美國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
為提升非農數據準確性,編制出更具廣泛代表性的就業數據,美國勞工部主要通過兩種途徑收集數據:家庭調查和企業調查。其中,家庭調查以電話及郵件的形式,對美國6萬個家庭的就業情況作出訪問調查;企業調查則對來自33萬家公司及政府部門,包含500個不同行業的企業進行調查。兩大調查相互補充,組成了權威的非農數據。
細説起來,「非農」數據還有大小之分。所謂「大非農」就是上面説的這種,由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公佈的官方數據,「小非農」則是由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美國自動數據處理公司)發佈的非官方數據,簡稱ADP。如下圖,兩者在覆蓋範圍、發佈機構和日期上均有差異。
在覆蓋範圍上大非農面更廣,數據更有權威性和參考意義。而小非農比會大非農早兩天發佈,一般會被認為是大非農的前瞻,邏輯上,如果私營企業的就業人數大幅變化,那麼涵蓋了私營部門和政府部門在內的大非農數據也將大概率跟隨,因此大小非農數據走勢具有一定同向性,但是在一些時間段兩項數據也會出現背離。
數據來源:Wind,時間區間為2020年9月至2024年9月。
三、非農數據有哪些影響?
作為市場風向標之一,非農是反映美國就業市場和經濟健康狀況的核心指標,與經濟表現高度相關,是美聯儲制定貨幣政策的參考數據之一,也與全球貨幣流動、個人投資決策等息息相關。
當數據好於預期時,通常被視為經濟向好的信號,可能推動股市上漲、美元升值,而黃金等避險資產則可能承壓下跌。
相反,當數據差於預期時,可能引發市場對經濟放緩的擔憂,導致股市下跌、美元貶值,而黃金等避險資產則可能受到追捧。
非農數據也是美聯儲等央行制定貨幣政策的重要參考。
如果數據持續強勁,美國時薪持續上漲,可能意味着美國通脹壓力將進一步增大,美聯儲通常會通過加息遏制通脹。
相反,如果數據疲弱,則可能促使央行考慮 降息或維持寬松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
非農數據的變化趨勢還可以反映出整體經濟的健康狀況和未來走勢。
就業市場的持續擴張通常被視為經濟繁榮的標誌,企業願意僱傭更多人擴大生產,僱員用於支出與消費的資金得以增加。而就業增長放緩或負增長則可能預示着經濟衰退的風險。
以上非農數據對市場的影響,也會因公佈值、預期值與前值差額變化的大小,產生不同程度的擾動效應。差額越大,引起資本市場的波動越劇烈。
四、在解讀非農數據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關注數據的實際值與預期值的差異:這有助於判斷市場反應的方向和強度。
2.分析數據的內部構成,例如,不同行業的就業增長情況、薪資水平的變化等,這些都可以提供更多關於經濟結構和趨勢的信息。
3.結合其他經濟數據和市場信息,非農數據只是反映經濟狀況的一個方面,需要與其他經濟數據(如GDP、CPI等)和市場信息(如股市走勢、貨幣政策預期等)相結合,才能更全面地把握經濟脈搏。
非農數據公佈前,華爾街一般會進入觀望模式,公佈后,如果與預測相差甚遠,可能引發重大的金融市場波動。
五、如何利用非農制定投資策略?
既然非農對股市影響這麼大,作為美股投資者如何制定投資策略呢?
非農數據發佈前后通常是市場波動的高峰期,適合短期交易者捕捉市場機會。
例如,在非農發佈前,投資者可以根據ADP數據和市場預期建立短期頭寸。在數據公佈后,根據實際結果迅速調整倉位,利用市場波動獲利。
可以着重關注vix指數相關的ETF,和所持有股票的期貨,減少投資組合的波動和進行波動對衝。
就業數據可以幫助判斷經濟周期的階段,從而制定更長遠的投資策略。
當就業數據強勁時,通常表明經濟處於擴張期,適合增加風險資產配置。如科技股、小盤股或相關ETF.
反之,當就業數據疲軟時,可能需要減少高風險資產的持倉,轉向防禦性資產,如國債、公用事業股、紅利股或相關ETF。
本周三公佈的小非農數據意外強勁,緩解了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聯儲降息幅度和概率,儘管投資者幾乎肯定美聯儲會在11月再次降息25個基點,但焦點在於本周五的大非農數據,有經濟學家表示可能會顛覆預期,各位發友多多關注!
關於非農,這可能是全網最全的科普文章啦,大家記得點贊收藏哦!
想了解更多美聯儲動態和知識,關注專題【美聯儲動態追蹤】,更多美聯儲科普文請查看↓↓↓
06:CPI和PCE有何差異?為啥美聯儲更關心PCE通脹數據?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