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交所首單!盤中暴漲150%!什麼來頭?

2024-10-30 18:08

10月30日,港股市場上的SPAC公司(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匯德收購—Z迎來一個歷史性時刻——港交所首單De-SPAC(SPAC公司對標的企業完成併購流程)落地。

在完成收購合併后,匯德收購—Z退出歷史舞臺。根據匯德收購—Z10月25日舉行的股東特別大會上通過的決議案,10月30日起,公司的英文名稱將由「HK Acquisition Corporation」變更為「Synagistics Limited」,公司的中文名稱將由「香港匯德收購公司」變更為「獅騰控股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借道匯德收購—Z赴港上市的Synagistics是一家註冊於新加坡的公司,該公司是東南亞領先的數據驅動數字商務解決方案平臺。在本次交易前,阿里巴巴新加坡為Synagistics最大股東,持股47.22%。

股價方面,獅騰控股上市暴漲,盤中漲幅擴大至152%,截至午間收盤,漲幅大幅收窄,報24.9港元/股。

3家SPAC公司進入De-SPAC階段

據瞭解,SPAC是一種空殼公司,其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籌集資金,並在規定的期限內尋找目標公司(De-SPACTarget),完成與目標公司的業務合併(De-SPACTransaction)。SPAC通常由具有私募股權,企業融資相關行業經驗的職業經理人發起設立。

2021年12月17日,香港交易所全資附屬公司聯交所公佈引入新規則,在香港設立全新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機制,並於2022年1月1日起生效。時任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升在當時表示,希望通過引進SPAC上市機制,容許經驗豐富而信譽良好的SPAC發起人物色新興和創新產業公司作為併購目標,扶植一些富有潛力的企業新星茁壯成長、邁向成功。

不過,經過幾年的發展,港股市場目前仍只有5家SPAC公司上市,而在匯德收購—Z之前,尚無完成De-SPAC的案例。

因此,匯德收購—Z雖然是第3家宣佈進入De-SPAC的公司,但卻是最先完成合並交易的SPAC公司,其他兩家還未落地。在此之前,2023年8月31日,Aquila(7836.HK)宣佈與找鋼產業互聯集團進行合併;2023年12月8日,VisionDeal-Z(7827.HK)宣佈將與趣丸集團合併。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併購時間要求,SPAC公司需在上市后24個月內發出De-SPAC交易公告,並在上市后36個月內完成De-SPAC交易。鑑於另外兩家SPAC公司均是在2022年上市,尤其是InterraAcq-Z更是已超過2年時間尚未公佈De-SPAC交易公告,因此留給它們的時間並不多。

在這一背景下,「迟到」的InterraAcq-Z在今年9月召開了股東特別大會,通過了批准建議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併購交易公告的截止日期及完成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併購交易的截止日期分別延后6個月至2025年3月16日及2026年3月16日,決議仍需獲香港聯交所批准。

InterraAcq-Z在當時的公告中披露,公司正就潛在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併購交易與一家併購標的進行磋商,該公司在中國經營消費及新零售行業並在零售業處於領先地位及在內地、香港及澳門擁有廣泛網絡。在與併購標的進行磋商的同時,本公司亦與多名潛在PIPE投資者進行積極討論,以確保在潛在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併購交易中對併購標的的議定價值進行獨立的外部驗證。就此而言,相關各方需要額外時間。

同時,資料顯示,本次成功實現De-SPAC落地的匯德收購—Z於2022年8月15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為香港第三家上市的SPAC公司。其發起人更是來頭不小,為香港金管局前總裁陳德霖博士、渣打銀行前大中華區主席曾璟璇及巨溢。

匯德收購—Z當時的招股書顯示,陳德霖博士乃銀行和金融領域的資深卓越人士,曾於1991年擔任香港外匯基金管理局副局長(貨幣管理),1993年擔任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執行董事,1996年至2005年擔任香港金管局副總裁,2005年12月至2007年6月擔任渣打銀行亞洲副主席,2009年10月至2019年9月擔任香港金管局總裁。於1993年協助建立金管局后,彼於1998年8月亞洲金融危機期間親自指導及指揮了香港特區政府的證券市場運作。1999年,陳德霖領導發起了香港盈富基金(股份代號:2800)在聯交所主板的首次公開發售,以此來出售該交易所基金於證券市場運作中購買的部分股份。盈富基金的首次公開發售籌集了333億港元,是當時亞洲(日本以外)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發售。隨后,陳德霖領導推出了創新的持續發售機制,並向市場迴流了1404億港元的股份。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盈富基金仍然是香港市場上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強的交易所交易基金之一。

作為香港金管局前總裁,陳德霖博士除了努力保持香港的銀行、貨幣和金融穩定外,還努力保持香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地位。他曾帶頭開展了諸多重要的市場基礎設施項目,如銀行間實時支付結算系統及香港按揭公司(該公司幫助發展了香港的按揭證券化、按揭保險和人壽年金等市場)。陳德霖還在推動香港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的國際中心,以及發展香港和內地之間的特殊資本市場連通(如股票通和債券通)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阿里巴巴新加坡仍為單一最大股東

匯德收購—Z本次收購的SYNAGISTICS又是什麼來頭?

資料顯示,SYNAGISTICS為東南亞數據驅動數字解決方案平臺。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2023年的收益計,SYNAGISTICS為東南亞十大數字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市場份額約為3.0%。

據介紹,SYNAGISTICS是由三名富有創業精神的創始人於2014年底在新加坡創立,是一家專注於美容、美體及嬰幼兒領域的D2C企業。隨着東南亞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在網上購物,不斷變化的零售行業品牌及市場參與者均在尋求新的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户快速變化的習慣。SYNAGISTICS開始重新思考零售行業的演變,並尋求在儘可能降低影響的同時為品牌提供創新的數據驅動解決方案,使其從數字化轉型中獲益,包括通過大數據分析為品牌提供有意義的見解,以提高運營效率及優化銷售業績。

由此,SYNAGISTICS開發了Synagie平臺,以提供全面而統一的解決方案,旨在精簡、優化及改變東南亞品牌的傳統商務實踐,併爲東南亞消費者提供順暢的電子商務體驗。經過近十年在不同地區的運營,Synagie平臺已發展成為一個數據驅動的平臺,擁有龐大的數據湖,能夠提供全套數字解決方案,涵蓋數字化轉型及技術、渠道開發及管理、數字供應鏈、品牌發展、客户參與、數字營銷及內容、賬户支持、供需規劃、可持續發展、氣候管理以及大數據分析,以幫助廣泛而多樣化的品牌提高銷售額並實現業務增長。

目前,SYNAGISTICS已與露露樂蒙、雅詩蘭黛及資生堂等眾多全球高端品牌建立合作關係。受惠於東南亞電子商務行業及數字解決方案行業迅速發展的市場機遇,並憑藉對各類品牌需求及消費者趨勢的深入瞭解,SYNAGISTICS捕捉到了龐大的市場機遇。

SYNAGISTICS的收益由2021年的0.86億新加坡元增加至2022年的1.13億新加坡元,並進一步增加至2023年的1.27億新加坡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1.4%。收益由截至2023年4月30日四個月的0.32億新加坡元繼續增加15.7%至截至2024年4月30日四個月的0.37億新加坡元。

SYNAGISTICS的毛利由2021年的0.24億新加坡元增加至2022年的0.31億新加坡元,並進一步增加至2023年的0.32億新加坡元。毛利由截至2023年4月30日四個月的0.08億新加坡元繼續增加20.7%至截至2024年4月30日四個月的0.095億新加坡元。

但SYNAGISTICS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

此外,在本次收購完成后,預計SYNAGISTICS的控股股東阿里巴巴新加坡將於交割后成為新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並因此成為新公司控制者。10月30日,最新公告顯示,阿里巴巴新加坡在新公司的持股達到34.06%,仍是單一最大股東。

此外,新公司獅騰控股的股份將按每手買賣單位500股於香港聯交所買賣,股份代號為2562,英文及中文股份簡稱分別為「SYNAGISTICS」及「獅騰控股」,繼承公司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權證將按每手買賣單位11500份繼承公司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權證於聯交所買賣,權證代號為2461,英文及中文權證簡稱分別為「SYNAGISTICSW29」及「獅騰控股二九」。

SPAC在亞洲市場仍是發展初期

需要注意的是,SPAC目前在亞洲仍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但隨着新加坡交易所在2023年實現SPAC「零的突破」,以及港交所在此次也實現「零的突破」,亞洲的SPAC市場實現破冰。

通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沈軍等人的研究指出,自2020年以來,美國華爾街對SPAC的關注空前高漲,各類投資人紛紛創立SPAC公司進行IPO並搜尋目標公司,僅2020年一年SPAC公司IPO的數量就高達248例,2021年甚至達到了613例。藉着美國SPAC上市的熱潮,新加坡交易所(下稱新交所)和香港聯交所於2021年相繼公佈了其SPAC上市規則。2022年,新交所及聯交所分別有5家和3家SPAC公司完成了IPO上市及資金募集。然而,近兩年來,SPAC併購上市模式的熱度顯著回褪。根據SPACAnalytics的統計,2023年,美股SPACIPO數量和募資金額已低於2017年水平,但2024年上半年的SPACIPO數量和募資金額開始有一定程度的回升趨勢。

與此同時,通過De-SPAC方式上市以其相比傳統IPO上市條件低、流程快等特點,在過去的幾年中成為與傳統IPO相比肩的熱門選擇,許多企業(如路特斯、找鋼網)均選擇通過De-SPAC的方式上市。根據通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沈軍等人對公開信息的整理,2023年全年及2024年上半年,美國、中國香港及新加坡證券市場通過De-SPAC上市的企業數量如下:

據瞭解,在2023年12月,新交所首家De-SPAC公司17LIVE登陸新交所證券市場。17LIVE是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最大的影音直播流媒體娛樂平臺(按營收排名),將通過新交所這一國際門户,擴大在國際資本市場的版圖。

新交所發佈的消息顯示,此前,17LIVE與新加坡上市的首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祥峰科技收購企業(VTAC)完成業務合併,也是首家以直播業務申請上市的公司。17LIVE是一家橫跨亞洲與美洲多區域的多元化直播平臺,擁有約87000名簽約主播及約550000名月活用户,是日本與中國臺灣地區營收最大的直播平臺。17LIVE為用户提供多元與高互動性的娛樂產品及獨家優質直播內容,並致力於通過線上和線下沉浸式體驗打造充滿活力的本地直播社區。17LIVE的發展前景還包括各種增長動力(即虛擬主播、直播帶貨、應用內遊戲)以及多種變現策略(即虛擬禮物和訂閲、銷售遊戲內虛擬物品)。未來,17LIVE還計劃利用內容吸引大量跨境用户羣,擴張東南亞業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