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靠「收割」司機扭虧為盈?貨拉拉四戰IPO,估值較去年縮水250億元

2024-10-29 15:40

專題:貨拉拉港股IPO:報告期被監管約談超10次 去年剛扭虧為盈

  轉自:TechWeb

  「貨運版滴滴」第四次闖關IPO了。

  近日,貨拉拉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第四次衝刺IPO。此前,貨拉拉曾分別於2023年3月、2023年9月、2024年4月多次遞表,均顯示「失效」。

  此次,貨拉拉以「拉拉科技」為上市主體遞表,並披露了最新財務數據。根據招股書,自2023年扭虧為盈后,貨拉拉的營收和淨利潤均在持續增長。2024年上半年,貨拉拉營收7.09億美元,同比增長18.17%;經調整淨利潤2.1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51億美元。

  招股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稱,貨拉拉是2024年上半年全球閉環貨運交易總值(GTV)最大的物流交易平臺,市場份額為53.9%,同時也是全球閉環貨運GTV最大的同城物流交易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貨拉拉業績持續增長的同時,估值卻出現大幅下滑。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單顯示,貨拉拉估值較2023年下降近三成。加之其同行滿幫集團、快狗打車早已登陸資本市場,為滿足未來發展需要,貨拉拉不得不加快上市步伐。

  有業內人士認為,相較前幾次遞表,近期港股市場的回暖,或有助於增加貨拉拉成功上市的勝算。不過,這個靠136萬司機撐起的物流巨頭,一邊靠壓縮成本扭虧,一邊又深陷「壓榨司機」的輿論風波,其盈利模式能否持續,也成為貨拉拉上市后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業績持續增長 超五成營收來自司機抽傭和會員費

  貨拉拉的前身叫「啦啦快送」(Easy Van),常被人稱為「貨運版滴滴」,是周勝馥於2013年在中國香港成立的,2014年進軍中國內地及東南亞,很多人對它的第一印象是「搬家公司」。而事實上,搬家只佔貨拉拉營收的很小一部分。根據招股書,貨拉拉的營收主要來自三大塊:

  貨運平臺服務:通過貨拉拉平臺匹配商户和司機,完成同城和跨城貨運交易。

  多元化物流服務:包括綜合企業服務(為大型企業商户完成貨運訂單)、零擔服務(為個人或企業完成運輸訂單)以及搬家服務。

  增值服務:包括車輛租售服務以及向司機提供的一系列其他增值售后服務(如能源服務和信貸解決方案)等。

  其中,貨運平臺服務是貨拉拉的最大收入來源,於2024年上半年貢獻了53.7%的營收。該板塊採用混合變現模式,收入主要來自司機會員費以及司機完成訂單后,向他們收取佣金。也就是説,司機是最大的營收貢獻者。

  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2023年,貨拉拉的營收分別為8.45億美元、10.36億美元、13.34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5.7%;2024年上半年營收為7.09億美元,同比增長18.2%。總體呈現逐年增長態勢。

  與此同時,同期內的利潤分別為-20.86億美元、-4909萬美元、9.73億美元和1.84億美元;經調整利潤分別為-6.51億美元、-1210萬美元、3.91億美元和2.13億美元。自2023年實現扭虧為盈,並在2024年上半年繼續保持盈利。

  盈利的背后,一方面是因為公司採用了混合變現模式,通過司機會員費及佣金結合的方式產生收入,有效地將GTV增長轉化為收入增長。根據招股書,佣金佔中國內地貨運平臺服務收入的百分比由2021年的11.7%上升至2023年的57%,相應的貨拉拉在中國內地的貨運平臺服務變現率,由2021年的7.6%增至2023年的10.3%。貨拉拉約九成收入來自中國內地。

  另一方面則是成本的大幅降低。招股書顯示,貨拉拉銷售及營銷開支從2021年的6.73億美元大幅縮減至2023年的1.79億美元,佔總營收的百分比從2021年的79.7%降至2023年的13.4%。其中,商户折扣及司機獎勵下降幅度最大,由2021年的3.94億美元大幅減少至2023年4200萬美元,2024年上半年進一步減少至1760萬美元,導致貨運平臺的淨變現率上升。

  一邊加大對司機的抽成,一邊又減少對司機的獎勵,貨拉拉業績向好的同時亦揹負着「壓榨司機」的輿論壓力。2022年11月,貨拉拉司機全國多地停運抗議一事引起廣泛關注,隨后貨拉拉被有關部門約談。

  據不完全統計,自2022年以來,貨拉拉被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約談不下6次,歷次通報主要集中在隨意調整計價規則、惡意壓價競爭、抽成比例或會員費過高等問題。這些問題也是貨拉拉平臺和司機之間的矛盾所在。

  在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平臺,輸入關鍵詞「貨拉拉」,相關搜索結果高達7萬多條。最新的幾則司機投訴集中在「隨機扣行為分」「無故封司機賬號」「吃司機公里數,人工客服不作為」「車貼損壞未全額賠償,註冊時強制綁定」等。

  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貨拉拉平均月活司機人數分別約為82萬、92萬、121萬及136萬,平均月活商户分別約為960萬、1040萬、1340萬及1520萬。

  貨拉拉在招股書中表示,「倘我們不能吸引新商户及司機或保留現有商户或司機,或倘商户及司機的參與度下降,我們的業務、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和前景可能會受到損害。」

股東陣容豪華 創始人三年「套現」16億元

  過去11年,貨拉拉以輕資產運營模式快速實現規模化,成為貨運行業的龍頭企業,得到不少資本的青睞。招股書顯示,貨拉拉自成立以來已完成11輪融資,融資總金額高達26.6億美金,股東陣容強大,包括高瓴、紅杉中國、HCEP、紅杉資本、順為、襄禾、光源資本、騰訊、Tiger、中銀香港中國平安、美團等。

  其中,高瓴對貨拉拉的持股比例為9.67%,為其第二大股東,也是第一大機構股東。貨拉拉創始人兼CEO周勝馥持股25.05%,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根據招股書,周勝馥曾多次向投資者轉讓公司普通股。2021年3月4日,周勝馥以約4000萬美元向Highlight Capital L.P.轉讓本公司678,145股普通股;2021年12月8,周勝馥以約2500萬美元向VIP IV Nominees Limited轉讓本公司328,249股普通股;2022年12月12日,他又以1億美元向Rhododendron Investment Limited轉讓本公司2,171,364股普通股。

  此外,2023年2月,公司向周勝馥購回1,141,552股普通股,購回價為每股57.57美元,總代價約為6592萬美元。

  以此計算,周勝馥三年累計「套現」約2.3億美金(約合16.4億人民幣)。

  根據胡潤研究院發佈的全球獨角獸榜單顯示,過去三年,貨拉拉的估值不斷上升。2021年貨拉拉估值為650億元,2022年上升至870億元,2023年進一步上升至900億元。但是,到了2024年,貨拉拉估值出現大幅下滑,降至650億元(同比下降近三成),跌回到2021年的水平。

  自2023年以來,貨拉拉曾三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但均顯示失效。從今年9月中旬開始,港股開始回暖,多家謀劃港股IPO已久的企業選擇趁熱交表、上市,業內認為,貨拉拉此時再度遞表,或將增加其成功上市的勝算。

  招股書顯示,貨拉拉擬將此次IPO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推動中國內地核心業務的增長並拓展更多種類的服務;加速全球化佈局;加大對研發領域的投入,不斷提升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滿足日常運營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所需資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