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4-10-29 23:08
微軟 $MSFT 將於美東時間10月30日盤后公佈2025財年第一財季的業績。據彭博分析師預期,微軟第一財季營收為644.9億美元,同比增加14%;每股收益為3.11美元,同比增加4%。
點擊預約直播:微軟公司(MSFT.US)2025財年第一季度業績電話會
回顧微軟過去8個財季表現,每股收益皆超出市場預期,盈利公佈后的股價變動平均為±3.62%,最大漲幅為+7.24%,最大跌幅為-7.71%;財報日股價上漲概率為37.5%。
近期,微軟在全球市值排名中被英偉達超越,降至第三位。自今年4月底以來,微軟的股價漲幅僅為5%,而同期納斯達克指數的漲幅達到了18%。儘管微軟預計本財年的支出將比上一財年增加36%,這些投資將用於加速人工智能技術在產品中的整合,預期將促進未來的收入增長。不過,從短期來看,這種增加的支出對股價造成了一定的下行壓力,並可能對投資者情緒產生負面影響。
除此之外,微軟還在8月份更新了其 2025 財年投資者指標,其中包括對公司幾個重要部門的調整。經調整后三個主營部門的內容如下:
Bernstein分析師認為,「本季度的重點可能更多地放在理解數字上,而不是數字本身。管理層重新劃分了業務,調整了產品和服務,這將使投資者更難輕松理解業績。從根本上説,除了報告之外,沒有什麼改變——雲計算,尤其是Azure是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在Gen AI取得成功的地方,微軟都是最有可能的候選者。」
微軟本季度關鍵看點
雖然微軟的三個部門重新洗牌,但市場仍將密切關注微軟Azure和雲服務的營收增速,收入增長仍是微軟的關鍵指標。德意志銀行分析師表示,他們預計 Azure 在第一財季的增長率將在 35% 左右,並補充稱,微軟「需要提供 Azure 的優異表現和指導,並且幾乎不會出現任何減速」,才能滿足投資者的高期望。隨着該公司擴大人工智能能力,分析師還將關注 Azure 利潤率的更新,這一因素在第四季度略微壓縮了雲計算利潤率。
其次,微軟生產力和個人計算部門在本財年第一季度的強勁表現備受矚目,特別是公司將Copilot等人工智能功能整合到產品中。Microsoft 365及其Copilot AI的商業化進程尤其引人關注。這些工具的用户基礎已顯著增長,目前每月活躍用户超過4800萬。它們得益於企業採用與 AI 集成的低代碼解決方案,且在過去一年推動了平臺40%的增長。公司管理層在上月的花旗全球TMT會議上特別強調了這一點,並認為這一增長潛力有望達到當前水平的10倍。
此外,有關資本支出方面,市場憂慮重重。微軟整個2024財年支出達500億美元,並在7月份公佈業績時指出,將增加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投資,以滿足 AI 需求。市場預期2025財年資本支出可能達800億美元,這無疑會削弱其利潤率和加大市場對AI回報的擔憂。但高盛分析師看法較為樂觀,他們認為微軟的擴張是「向 Gen-AI 結構性轉變之前的必要投資,這可能會為 AI 技術堆棧的所有層面帶來巨大的盈利機會」。
微軟績前其他看點
和OpenAI的140 億美元的股權轉化談判
OpenAl正從非營利性組織轉型為營利性公司,作為 OpenAl最大投資者,微軟最終可能會擁有⼀個⼤額股份。微軟⾃ 2019 年以來已向 OpenAI 投資了 137.5 億美元,包括其在該初創公司最新 66 億美元融資中的份額。一個關鍵重點是向微軟和 OpenAI 員工分配股權,同時解決反壟斷問題。微軟與 OpenAI 之間的關係複雜,兩家公司在財務和技術上緊密相連。微軟是 OpenAI 的獨家雲服務提供商,並在Copilot AI 應⽤中使⽤其技術。
出手「囤電」,微軟瞄準核能為AI提供電力
微軟最近與美國領先的核能發電公司星座能源簽訂了一項戰略協議,根據該協議,微軟將購買星座能源計劃重啟的三里島核電站的全部發電量,以支持其數據中心的能源需求。微軟已承諾購買這些電力長達二十年,儘管具體的財務細節尚未公開。這是微軟首次為其業務專門獲得100%核能的電廠。分析認為,這一決定標誌着AI產業對核能行業的興趣激增,因為隨着AI對電力需求的急劇增加,核能作為一種清潔且可靠的能源選擇越來越受到重視。高盛預測,到2030年,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將佔美國總電力需求的8%,而目前這一比例為3%。
微軟GB200芯片訂單量激增3-4倍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最新發布英偉達Blackwell GB200芯片的產業鏈訂單信息顯示,目前微軟是全球最大的GB200客户,今年第四季度訂單量激增3—4倍,訂單量超過其他所有云服務商的總和。微軟計劃優先在低温數據中心部署Blackwell GB200,以主動緩解因冷卻系統優化時間不足可能帶來的潛在影響。
華爾街分析師投資建議
財報前夕,華爾街分析師對微軟前景的看法出現分歧。奧本海默的分析師將微軟的股票評級從「跑贏大盤」調整為「表現一般」或「中性」,他在報告中指出,市場對微軟最近一個季度的收入和每股收益的預期可能過高,而支持AI計劃的資本和運營支出的增加可能會對利潤率造成壓力。他特別提到,與合作伙伴OpenAI相關的不斷增加的虧損是他們「最擔憂的問題」。
與此同時,美銀證券的分析師Brad Sills維持對微軟的「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設定為510美元。他在研究報告中表示,預計Azure的增長將在下半年加快,這將成為推動股價上漲的積極因素。TD Cowen也保持對微軟的樂觀態度,認為穩定的需求和微軟產品和服務的戰略定位是其信心的來源,儘管公司正在逐步引入像Copilot這樣的新產品。
聚焦相關投資標的
微軟財報將近,還有哪些微軟產業鏈/同行業相關概念股值得關注呢?
AI PC概念股 |
年內漲幅 |
戴爾科技 $DELL |
61.31% |
惠普 $HPQ |
27.89% |
IBM $IBM |
34.29% |
英特爾 $INTC |
-54.05% |
AI 芯片概念股 |
|
英偉達 $NVDA |
183.88% |
臺積電 $TSM |
88.86% |
美國超微公司 $AMD |
8.49% |
博通 $AVGO |
56.31% |
高通 $QCOM |
21.17% |
思科 $CSCO |
12.98% |
恩智浦 $NXPI |
10.17% |
雲計算服務商 |
|
亞馬遜 $AMZN |
23.99% |
谷歌 $GOOGL |
19.69% |
ServiceNow $NOW |
33.76% |
Adobe $ADBE |
19.37% |
賽富時 $CRM |
12.15% |
甲骨文 $ORCL |
66.06% |
Snowflake $SNOW |
-41.04% |
百度 $BIDU |
-21.8% |
除了投資正股外,對於願意承擔風險以求得高回報的投資者,可點擊關注微軟相關ETF: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