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27 09:07
(來源:雷達Finance)
雷達財經出品 文|肖灑 編|深海
一位身家曾高達百億的富豪,被法院懸賞徵集財產線索,最高可領到990萬元懸賞金,要不要試試?
近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發佈一則懸賞通告,因未履行金額超3.3億元,法院徵集西王集團董事長王勇等人的財產線索,按實際到位執行款的3%支付懸賞金。以此計算,懸賞金最高可達990萬元。
現年74歲的王勇並非籍籍無名之輩,其多年來是各類富豪榜上的常客,2020年胡潤百富榜上財富仍高達110億元。西王集團也位列2023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第233位,官網顯示公司總資產500億元,職工16000余人。
據公開信息,1986年,王勇把自己經營的麪粉廠無償捐獻給了西王村集體,進而走上以企興村的道路。后來,西王集團由村集體企業改製爲民營企業。2006年至今,王勇一直擔任西王村黨委書記。
2019年,西王集團爆發債務危機。隨后的在2020年,西王集團與債權人達成和解,同時也得到了避免了破產重整。但如今成為被執行人的事實表明,西王集團似乎又重新陷入了困境,背后發生了什麼?
曾打造多家上市公司
曾經讓趙薇在各大電視臺打廣告的「西王玉米胚芽油」讓不少公眾印象深刻。不過它背后的西王集團,如今卻陷入了困境。
10月21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發佈一則懸賞通告,被執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申請執行人向法院申請發佈執行懸賞通告徵集被執行人財產線索。未履行金額超3.3億元,按實際到位執行款的3%支付懸賞金,以此計算懸賞金最高可達990萬元。
懸賞通告顯示,被執行人包括西王集團有限公司、西王國際貿易(青島)有限公司、王勇、王棣。其中,王勇擔任西王集團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天眼查App顯示,西王集團成立於2001年,位於山東省濱州市,是一家以從事農副食品加工業為主的企業,王勇持股18.45%為第一大股東。
現任董事長王勇,是西王集團的靈魂人物。1950年6月,王勇出生于山東鄒平縣韓店鎮西王村。
1986年,王勇當選爲西王村村黨支部書記。上任后,他提出以企帶村的發展思路,為考察市場,創下6天跑9省1市的紀錄。爲了籌集資金,王勇將自己經營多年的價值20萬元的麪粉廠無償捐獻給村集體,很快村民們籌集到了40萬元建起了西王油棉廠。1987年建成投產,當年實現利税23萬元。
1990年,西王歷史上第一個農產品加工項目,年產3000噸的澱粉廠建成投產。兩年后,這家村辦企業已經有了兩千多萬的資產。
這時候,王勇有了進一步做大企業的想法,引進了一項玉米澱粉生產甘油技術,但技術不太成熟加上成本太高,西王集團產生了鉅額虧損,村民們一度提出分掉資金。最后,有位上海專家建議轉產結晶葡萄糖,西王村由此成爲了糖都。
2003年,西王集團還搞起了特種鋼材,成立了西王特鋼有限公司,而且在短短十多年間里做到了年營收上百億的規模。
在資本運作方面,西王集團也動作頻頻。西王村的資本運作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末,早在1998年就聯合多家企業組建了北京先鋒糧農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0年9月22日在上交所上市,股票簡稱「先鋒股份」。這家公司后來又成為地產大佬馮侖旗下萬通星河的借殼對象,並先后改名萬通先鋒、萬通地產、萬通發展。
不過,合夥他人資本運作,並不能讓王勇滿足,他在村干部會上宣佈:「我們要獨立進軍資本市場!」
2005年12月9日,西王糖業獨立在香港掛牌上市,融資6.1億港元,后更名為西王置業。2009年12月,西王村的中國玉米油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2011年2月23日,西王食品登陸A股市場。一年之后,王勇赴港交所敲鍾,宣佈西王特鋼掛牌上市。
巔峰期,小小的西王村坐擁4家上市公司,「西王系」在資本市場聲名鵲起。和很多民營企業一樣,西王集團后來也走上了多元化發展道路,涉足物流、金融、國際貿易等產業,甚至在2018年接手了山東籃球俱樂部。
作為西王集團發展歷史中的關鍵人物王勇,也幾度榮登富豪榜。資料顯示,2018年,王勇、王棣父子以100億的財富位居胡潤百富榜252名,2019年及2020年又再度上榜。
陷債務泥潭不能自拔
不過,時至2017年,受當地一家大型企業破產影響,身為擔保方的西王集團受到牽連陷入資金危機。
有媒體指出,在山東省,民營企業之間「互保」一度成為常見的景象,但隨之而來的是引發連鎖反應的互保危機。
2017年3月,同在鄒平的齊星集團被曝資金鍊斷裂,無力償還各類債務,作為最大擔保方的西王集團也受到牽連。
當年的一場發佈會上,西王集團董事長王勇稱,2014年兩家公司的互保額度最多是45個億,為規避風險,此后西王集團有意縮小兩家企業之間的互保規模,但最終債務風險還是徹底暴露。
齊星集團債務危機爆發后,西王集團一度進行了託管,但幾個月后就進入了破產重整程序。
儘管此后雙方解除擔保關係,卻並未打消市場對於西王集團資金鍊問題的擔憂。據南方周末,受齊星集團影響,西王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的股價暴跌,評級公司下調了主體信用評級,部分銀行亦進行了抽貸、斷貸。
2019年10月份,西王集團2018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18西王CP001」未能按期兑付,構成實質性違約。自此,西王集團資金鍊問題的面紗正式被扯掉。
隨后的在2020年,西王集團與債權人達成和解,避免了走向破產重整。
從債務危機中緩過來的王勇,聲稱要「三年再造一個新西王」。
然而,受疫情衝擊等不利因素影響,這次和解方案執行未能如期達成。
2022年,因為沒有及時披露和解協議執行情況,證監會山東監管局對西王集團做出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
2023年6月,西王集團新的和解方案獲山東省鄒平市人民法院的裁定認可。本以為西王集團的債務危機會隨着新和解協議的生效而過去,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快波瀾再起。
2023年10月份,上交所決定對西王集團有限公司予以監管警示。經查明,西王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公司債券發行人,未在規定期限內披露 2023 年中期報告,且公司在 2020 年至 2022 年期間亦曾發生同類違規行為。
天眼查App顯示,今年4月份,西王集團被列為被執行人,涉及標的金額30.43億元。隨后在9、10月份再成為被執行人,截至目前被執行總金額33.56億元,股權凍結記錄30條。
旗下2家上市公司顯疲態
目前,西王集團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經營狀況也不盡如人意。
其中市值最高的西王食品,所處的行業為食品加工業,主要產品為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花生油等食用植物油,以及運動營養和體重管理產品。
該公司在2022年和2023年連續虧損后,於今年上半年扭虧為盈。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西王食品實現營業收入25.17億元,同比下降7.9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065.17萬元,同比增長179.30%。
對於「增利不增收」的原因,財報中西王食品表示,營收同比下滑主要系受原料下降影響銷售價格降低所致;公司 1-6 月份淨利潤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於原料成本同比下降,同時公司在二季度加大終端市場投放力度,加快產品在終端市場動銷,以備三季度中秋節旺季銷售。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半年報披露,西王食品45.52%股份處於質押狀態。其中,第一大股東西王集團有限公司質押3.10億股公司股份,佔其全部持股的99.36%。
相較於西王食品的盈利狀態,西王集團旗下的西王置業和西王特鋼處境並不秒。
具體而言,主要在國內從事物業開發業務、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及建材貿易的西王置業,在今年上半年的營業額139.2萬元,同比減少86.5%;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為183.9萬元,而上年同期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為192.3萬元。
而西王特鋼自去年9月初至今一直處於停牌轉態,9月4日該公司公告稱,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原訟法庭頒令(委任令修改本於2024年6月24日頒佈),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的黎嘉恩先生及朱靜汶女士獲委任為公司的共同及各別清盤人。
根據此前財務數據,西王特鋼在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44.60億元,同比下降24.36%,歸屬母公司淨虧損13.29億元。
除了業績慘淡,兩家公司的市值也所剩無幾。截至10月25日收盤,西王置業的股價為0.039港元/股,總市值為5494萬港元;西王特鋼的股價為0.01港元,總市值約為2369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