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聚焦基金2024年三季報丨寧德時代仍是公募基金「最愛」

2024-10-26 08:58

【持倉】

寧德時代仍是公募基金「最愛」

  ◎記者王彭、趙明超

  今年三季度,A股市場呈現先抑后揚走勢,上證指數9月漲幅高達17.39%。最新披露的基金三季報顯示,與今年二季度末相比,公募整體權益倉位有所提升,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均提升超1個百分點。基金經理對於A股后市持樂觀態度。

  基金三季報顯示,寧德時代蟬聯公募基金頭號重倉股,貴州茅臺仍居次席,騰訊控股位居第三。2022年二季度,貴州茅臺超越寧德時代,成為基金頭號重倉股,此后連續8個季度穩居基金頭號重倉股,直到今年二季度末,寧德時代重回榜首,並在今年三季度蟬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納入港股通的阿里巴巴-W,迅速被公募基金重倉買入,截至三季度末,公募重倉持有阿里巴巴-W1.34億股,市值為132.9億元。

  平均權益倉位逾八成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可比基金平均倉位為80.33%,較今年二季度末的78.54提升了1.79個百分點。其中,股票型開放式基金和混合型開放式基金的平均倉位分別為89.14%和79.05%,較今年二季度末分別提升1.32個百分點和1.81個百分點。

  多隻權益類基金在三季度大幅提升股票倉位。以易方達科技創新混合為例,截至三季度末,基金權益倉位高達91.45%,相較於二季度末的76.18%提升了15.27個百分點;匯添富成長焦點混合三季度末的權益倉位為90.12%,相較於二季度末的75%提升了15個百分點。此外,景順長城價值邊際靈活配置混合、景順長城能源基建混合、富國新動力靈活配置混合、招商產業精選股票等基金三季度末的權益倉位較今年二季度末均提升超10個百分點。

  多位基金經理在三季報中表達了對A股后市的樂觀態度。

  博時成長領航靈活配置基金經理陳鵬揚表示,儘管市場已經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但整體估值水平仍處於合理區間,政策力度逐漸加大之后,內需動能有望逐漸啟動,部分行業的盈利前景有望出現改善。從中期的維度和產業的視角來看,多領域產業升級持續推進,頭部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快速提升。

  「成長股經歷3年多調整后,不管是從整體的估值水平,還是個股的競爭力來看,都有了更好的投資土壤,我們對此保持樂觀,相應增加了基金倉位。」易方達創新驅動靈活配置基金經理賈健稱。

  寧德時代蟬聯基金頭號重倉股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寧德時代蟬聯公募基金頭號重倉股,貴州茅臺仍居次席,騰訊控股位居第三。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前50大重倉股,主要分佈在消費品及服務、信息技術等行業。

  具體來看,在基金前50大重倉股中,屬於消費品及服務行業的高達14只,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貢酒這五大白酒股,以及美的集團海爾智家格力電器等家電龍頭股,還包括牧原股份海大集團等農業股。此外,還有汽車消費相關領域的比亞迪、寧德時代、福耀玻璃賽輪輪胎等。同今年二季度末的公募重倉標的相比,差別不大。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在公募基金前50大重倉股中,信息技術行業公司多達13家,包括元器件領域的立訊精密北方華創滬電股份聖邦股份等,以及寒武紀海光信息中航光電等元器件公司。此外,還包括光模塊龍頭股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

  今年以來,醫藥板塊表現整體欠佳,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在基金前50大重倉股中,僅剩5只醫藥股,分別是恆瑞醫藥科倫藥業藥明康德邁瑞醫療泰格醫藥

  此外,在基金前50大重倉股中,還包括資源板塊的紫金礦業中國海洋石油,化工領域有萬華化學華魯恆升,地產板塊僅有保利發展銀行板塊僅有招商銀行

  需要説明的是,在被納入港股通后,阿里巴巴-W被公募基金大舉買入,截至三季度末,公募重倉持有1.34億股,市值為132.9億元。

  從基金重倉股的持倉市值來看,截至二季度末,共有1288只基金持有寧德時代,持倉市值為706億元;共有867只基金重倉持有貴州茅臺,持倉市值為479億元;共有781只基金持有騰訊控股,持倉市值為477億元。

  基金定期報告顯示,2019年二季度末,貴州茅臺超越中國平安,成為公募基金頭號重倉股,此后兩年始終是公募「最愛」,直到2021年三季度末被寧德時代取代。2022年二季度末,貴州茅臺重新成為基金頭號重倉股,此后連續8個季度成為公募頭號重倉股,直到今年二季度末,寧德時代重回公募基金頭號重倉股的「寶座」,今年三季度蟬聯。

  科技主題基金獲顯著超額收益

  今年三季度,A股呈現先抑后揚走勢,尤其是一系列重磅政策發佈后,市場出現強勁反彈。據統計,在申萬31個一級行業指數中,有28個行業一級指數下半年以來獲得正收益。根據基金三季報披露的數據,多隻重倉人工智能半導體等科技相關板塊的基金下半年以來獲得了顯著的超額收益。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24日,諾安優化配置混合A、東方惠新靈活配置混合A、銀河創新混合A、萬家自主創新混合A、嘉實信息產業股票發起式A下半年以來淨值漲幅均超30%。

  從上述基金的持倉情況來看,半導體人工智能板塊獲得顯著加倉。截至三季度末,諾安優化配置混合A持有77.17萬股中芯國際,較二季度末增加10.45萬股;持有28萬股中微公司,較二季度末增加6.8萬股。截至三季度末,銀河智聯混合A持有76.99萬股中際旭創,較二季度末增持8.99萬股。

  看好科技股后市機會

  不少基金經理看好科技股后市。

  以平安基金知名基金經理神愛前為例,他管理的平安策略優選1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三季度減倉了有色資源板塊,當前持倉結構主要集中在TMT、消費、汽車等方向。

  神愛前表示,后續主要從兩個方向構建組合:一是各行業龍頭尤其消費行業龍頭的估值修復,隨着政策發力、經濟穩步復甦,預計和經濟相關性較大的各行業龍頭公司具有一定估值修復空間;二是科技成長板塊,以AI為代表的科技創新正在推進,AI手機等端側創新有望在未來一段時間落地,而智能駕駛、機器人等產業也處於產業化前夕,將持續關注電子半導體、汽車、機械等科技成長方向的機會。

  財通基金副總經理金梓才管理的財通價值動量混合也重倉科技成長板塊,他在上半年超配了海外算力板塊,並在三季度加倉電子細分方向。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重倉股包括生益電子新易盛中際旭創勝宏科技雅克科技等。

  金梓纔看好AI產業趨勢,已連續4個季度超配海外算力。「大模型已成為這輪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革命的核心競爭力,算力就是受益於大模型持續迭代的核心基礎設施。隨着大模型的能力持續強化,算力或將持續迭代成長。」金梓才説。

  在長安成長優選混合基金經理徐小勇看來,市場上漲的動能會繼續釋放,之后進入調整輪動階段,在季度中有回落盤整要求,在年底可能會形成幾條主線。「目前主要倉位仍然在人工智能方向,包括光模塊和PCB板。在消費電子汽車整車與零部件、食品、家電等方向亦有持倉。」徐小勇表示。

【規模】

資金「借基入市」 指數產品成規模增長主力

  ◎記者朱妍

  今年三季度,大量穩健偏好資金從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流出,湧入權益類基金。以ETF為代表的指數型基金更成為規模增長「主力軍」,部分績優的主動管理型產品也備受資金青睞。

  規模增近萬億元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1.1萬余隻基金(統計樣本為已披露2024年三季報的11769只基金及未披露2024年三季報的314只基金)合計規模達31.71萬億元,較今年二季度末增加9705.85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債券型基金規模環比減少3347.3億元,回落至10.09萬億元,在各類產品中縮水最多;貨幣型基金環比也減少1663.87億元,規模縮至12.79萬億元。

  9月底以來,在政策利好推動下,A股市場顯著回暖,帶動權益類基金規模增加,不少資金「借基入市」。指數型基金、指數增強型基金的規模在今年三季度環比增幅分別達到45%、19%,前者增加逾萬億元,達到3.49萬億元,是三季度規模增長的「主力軍」;受市場回暖影響,積極投資股票基金的規模環比提升9%,增近5540億元。

  此外,商品基金、海外投資基金憑藉一定的賺錢效應,也在三季度規模實現了增長,增幅分別超過7%、19%。

  權益類基金備受青睞

  三季度,不少投資者借道ETF入市,相關產品規模大增,寬基增量較為顯著,大型基金公司收穫頗豐。數據顯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三季度規模環比增長逾1850億元,易方達滬深300ETF發起式規模環比增長近1230億元,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南方中證500ETF等基金的規模均增逾百億元。

  除ETF外,還有不少投資者佈局聯接基金。比如,廣發滬深300ETF聯接、易方達滬深300ETF發起式聯接等,三季度規模均增長逾50億元。

  部分績優主動管理型基金也頗受資金青睞。例如,前三季度收益率達54.31%的西部利得策略優選混合,為應對近期湧入的資金,於10月9日至10月13日,將單日單個基金賬户單筆申購或多筆累計申購(含轉換轉入和定期定額投資)的金額限制在1萬元(不含)以內。

  排排網財富理財師曾衡偉認為,近期市場情緒回暖,風險偏好改善,投資者對權益市場的投資熱情有所提升,未來權益類基金規模有望繼續增長。同時,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權益市場的勝率與賠率均有望提升,這將進一步吸引增量資金入市,推動權益類基金發展。

【業績】

公募三季度盈利破萬億元權益類基金「異軍突起」

  ◎記者聶林浩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2024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取得投資收益1.12萬億元,且所有類型基金均取得正收益。其中,股票型基金投資收益超6000億元,不僅較二季度扭虧為盈,更是成為盈利擔當;混合型基金也成為一大盈利支柱,投資收益突破3000億元。而一向擔當「賺錢主力」的固收類基金表現稍顯黯淡。

  權益類基金異軍突起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別取得6337.75億元、3046.13億元的投資收益,合計收益達9383.88億元。

  固收類基金也持續盈利,但收益金額較二季度有所下降。其中,債券型基金實現投資收益486.5億元,較二季度減少561.09億元;貨幣型基金實現投資收益529.11億元,較二季度減少59.54億元。

  FOF產品由虧轉盈,三季度盈利69.06億元。QDII基金和商品類基金較二季度盈利增長,分別取得673.86億元、66.78億元的投資收益。

  基金公司均獲投資正回報

  已披露三季報的157家基金公司在三季度均實現投資正回報,且排位座次發生較大變化,頭部公司重回前列。

  同源數據顯示,以基金公司旗下產品的投資收益進行排名,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和華泰柏瑞基金位列前三,投資收益分別達1590.98億元、1431.56億元和758.09億元;緊隨其后的南方基金、廣發基金、嘉實基金投資收益均超500億元;此外,富國基金、國泰基金、匯添富基金和天弘基金均實現投資收益超300億元。

  而二季度排名第一的博時基金則退至第15名,三季度投資收益為219.21億元。此外,除博時基金外,二季度排名最靠前的永盈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建信基金和中銀基金,在三季度的排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ETF表現依然亮眼

  產品方面,同源數據顯示,投資收益靠前的15只產品均為ETF,且絕大多數是寬基ETF。排名前100名的產品,ETF則佔據了62席,主動權益類基金佔據25席。

  今年三季度,華泰柏瑞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和嘉實基金保持「老大哥」地位,旗下滬深300ETF位列盈利榜單前四,分別盈利591.49億元、403.33億元、254.9億元和243.64億元;其后是華夏上證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南方中證500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和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盈利均在100億元以上。

  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以57.07億元的投資收益居首。此外,中歐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富國基金和景順長城基金旗下多隻產品的投資收益排名靠前。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