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4Q3主動權益類基金又加配了哪些行業?

2024-10-26 08:5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024Q3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數量和規模變化分析

基金數量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數量持續增長。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場共有4479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有56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有2511只、靈活配置型基金有1376只、平衡混合型基金有26只。基金新發數量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新發數量較上季度有所下滑。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場共新成立69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有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有63只、靈活配置型基金有0只、平衡混合型基金有0只。

基金規模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規模較上季度小幅度提升。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合計規模達到了37773.60億元,較上季度增加2603.14億元。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合計規模增加481.91億元至5573.86億元、偏股混合型基金合計規模增加1823.78億元至22105.68億元、靈活配置型基金合計規模增加282.89億元至9750.33億元、平衡混合型基金合計規模增加14.55億元至343.72億元。基金新發規模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新發規模較上季度有明顯下滑。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新成立規模達到了95.67億元。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合計規模為9.16億元、偏股混合型基金合計規模為86.51億元、靈活配置型基金合計規模為0.00億元、平衡混合型基金合計規模為0.00億元。

2024Q3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倉位變化分析在基金倉位方面,各類型主動權益基金股票倉位均有顯著提升。2024年三季度相對二季度,普通股票型基金加倉1.28pct至90.23%,偏股混合型基金加倉1.66pct至87.54%,靈活配置型基金加倉2.74pct至74.87%,平衡混合型基金加倉4.49pct至59.66%。

2024Q3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重倉股變化分析

在重倉股數量方面,2024年三季度主動權益類基金重倉股總數量連續三個季度出現負增長。本季度最新重倉股數量為2398只;重倉股平均集中度較上季度並無明顯變化,最新重倉股平均集中度為54.4%。被新納入重倉股較多的A股是寧德時代陽光電源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比亞迪等等;被新納入重倉股較多的港股是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美團-W、小米集團-W、紫金礦業等等。

2024Q3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配置偏好變化分析

在重倉股行業配置方面,2024Q3主動權益類基金在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非銀行金融、商貿零售、汽車、房地產等行業加倉;在電力及公用事業、石油石化、有色金屬、食品飲料、農林牧漁等行業減倉。引入重倉股補全法,我們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基金模擬全持倉信息。進一步分析發現,模擬全持倉在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非銀行金融、家電、銀行、房地產等行業加倉;在電力及公用事業、食品飲料、石油石化、農林牧漁、醫藥等行業減倉。

在板塊配置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重倉股在金融和消費板塊分別加倉1.48pct以及1.35pct;在周期和科技板塊分別減倉2.47pct以及0.50pct。模擬全持倉在金融和科技板塊分別加倉1.53pct以及0.37pct;在消費和周期板塊分別減倉0.75pct以及0.71pct。

公募基金作為A股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在信息獲取和投研能力等方面有明顯優勢,使其已經成為A股投資的風向標。以股票投資為主的非指數型公募基金產品,包括:主動偏股型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機構投資者的增減股票、倉位變化、配置變化等行為都備受市場關注。因此,本報告將對2024Q3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持倉特徵進行分析。

1. 2024Q3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數量和規模變化分析

基金數量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數量持續增長。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場共有4479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有56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有2511只、靈活配置型基金有1376只、平衡混合型基金有26只。

  可以發現,在2015年二季度及以前,普通股票型基金數量最多,其他類型基金數量較少;2015年末至2018年間,由於股票市場不景氣,倉位較為靈活的靈活配置型基金數量增長較快;2019年至2021年末,隨着股票市場持續上漲,倉位較高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數量增長較快。2022年以來,由於我國權益市場表現波動較大,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數量增速有所放緩,靈活配置型基金數量連續十二個季度出現負增長。

基金規模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規模較上季度小幅度提升。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合計規模達到了37773.60億元,較上季度增加2603.14億元。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合計規模增加481.91億元至5573.86億元、偏股混合型基金合計規模增加1823.78億元至22105.68億元、靈活配置型基金合計規模增加282.89億元至9750.33億元、平衡混合型基金合計規模增加14.55億元至343.72億元。

  可以發現,在2018年及以前主動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規模並沒有發生較大變化,主要是從2019年到2021年末隨着股票市場持續上漲,迎來了大幅增長,規模增長了兩倍多。在2014年及以前靈活配置型基金的規模都比較小,主要在2015年牛市中有跳躍式增長,但很快回落;2019至2021年,靈活配置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的規模同樣大幅增長,規模增長了接近一倍。2022至2023年,由於A股市場整體波動較大導致各類型權益基金規模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2024年上半年,紅利以及大盤風格走強,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規模在一季度有所回升,但受到A股在二季度下旬整體下跌的影響,各類型主動權益基金規模均有不同程度縮水。三季度末,受政策刺激等利好因素影響,A股市場整體漲幅顯著,各類型主動權益基金規模較二季度均有所回暖。

基金數量的變化,可能受到新發、轉型、清盤等因素的影響,其中新發基金是市場重要的增量信息。基金新發數量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新發數量較上季度有所下滑。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場共新成立69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有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有63只、靈活配置型基金有0只、平衡混合型基金有0只。

基金新發規模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新發規模較上季度有明顯下滑。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新成立規模達到了95.67億元。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合計規模為9.16億元、偏股混合型基金合計規模為86.51億元、靈活配置型基金合計規模為0.00億元、平衡混合型基金合計規模為0.00億元。

2. 2024Q3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倉位變化分析

在基金倉位方面,各類型主動權益基金股票倉位均有顯著提升。2024年三季度相對二季度,普通股票型基金加倉1.28pct至90.23%,偏股混合型基金加倉1.66pct至87.54%,靈活配置型基金加倉2.74pct至74.87%,平衡混合型基金加倉4.49pct至59.66%。

事實上,主動偏股型基金的倉位變化與市場行情相關度較高,2023年以來受主題投資以及各板塊走勢影響,多數基金經理選擇順勢而為根據市場整體情況改變自身產品的權益倉位。

3. 2024Q3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重倉股變化分析

在重倉股數量方面,2024年三季度主動權益類基金重倉股總數量連續三個季度出現負增長。2024年三季度主動權益類基金共將2398只股票納入重倉股。可以發現,2016年及以前,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重倉股總數量逐年增加,最高超(金麒麟分析師)過1900多隻;2017年,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重倉股總數量迅速減小;2018年后,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重倉股總數量整體變化不大,基本維持在1400只左右;2021年以來重倉股數量再度增加,2023年四季度持續刷新至歷史最高水平。

在重倉股集中度方面,2024年三季度重倉股平均集中度較上季度並無明顯變化。2024年三季度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重倉股平均集中度為54.4%。可以發現,2018年以來,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重倉股平均集中度整體變化不大,基本維持在55%左右。

在重倉股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主要重倉持有食品飲料、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電子等行業的A股股票。其中,重倉持有總市值較高的為寧德時代、貴州茅臺立訊精密、紫金礦業、美的集團等等。

主動權益類基金主要重倉持有信息技術、可選消費等、醫療保健行業的港股股票。其中,重倉持有總市值較高的為騰訊控股、美團-W、中國海洋石油、阿里巴巴-W、中國移動等等。

在新進重倉股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新進重倉股主要是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非銀行金融、家電等行業的A股股票。其中,被主動權益類基金新納入重倉股較多的是寧德時代、陽光電源、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比亞迪等等。

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新進重倉股主要是可選消費、信息技術、金融等行業的港股股票。其中,被主動權益類基金新納入重倉股較多的是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美團-W、小米集團-W、紫金礦業等等。

4. 2024Q3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配置偏好變化分析

在重倉股行業配置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行業配置依舊較為分散,僅在電子、醫藥、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食品飲料等行業上的配置權重相對較高。2024年三季度相比於二季度,主動權益類基金在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非銀行金融、商貿零售、汽車、房地產等行業加倉;在電力及公用事業、石油石化、有色金屬、食品飲料、農林牧漁等行業減倉。

考慮到,重倉股信息並不完整,非重倉股可能也會影響到基金的行業配置信息。因此,在此前的報告中,我們提出了重倉股補全法,在保證準確度的同時兼顧時效性,可以作為公募基金配置偏好分析的有效工具。(詳情可見《20181102天風證券-基金研究:基於模擬全持倉的基金配置偏好分析:2018Q3主動權益類基金加倉金融板塊大幅減倉醫藥行業》)

具體的,重倉股補全法,即在證監會行業配置約束下,利用上期持倉股票和全市場其他股票補全本期行業配置缺失的部分,模擬本期全部持倉,進而估計基金的中信行業配置信息。其中,在三季度(或三季度)節點使用的是上期的年報(或半年報)的真實持倉信息,在二季度(或四季度)節點使用的是上期的一季報(或三季報)的模擬持倉信息。該方法前提假設條件為基金經理配置偏好具有延續性,其管理的基金在前后期非重倉股的行業配置比例不變。

以主動權益類基金進行實證研究發現,重倉股補全法估計的行業配置信息與真實行業配置信息的整體相關性在0.99以上,平均行業偏離在0.15%以下,遠優於傳統的淨值迴歸法和重倉股單位化法。

在模擬持倉行業配置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模擬持倉的行業配置較為分散,在電子、醫藥、食品飲料、電力設備及新能源、機械等行業的配置權重較高。2024年三季度相比於二季度,主動權益類基金在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非銀行金融、家電、銀行、房地產等行業加倉;在電力及公用事業、食品飲料、石油石化、農林牧漁、醫藥等行業減倉。

  進一步的,我們從行業間的內在屬性和差異性出發,參考行業指數漲跌幅表現,將中信行業劃分爲周期、消費、醫藥、金融、科技、其他六大板塊。下面我們將從板塊的視角分析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配置偏好及變動情況進行分析。

在重倉股板塊配置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重倉股的板塊配置較為集中,在周期、科技和消費板塊上的配置權重超過20%。2024年三季度相比二季度,在金融和消費板塊分別加倉1.48pct以及1.35pct;在周期和科技板塊分別減倉2.47pct以及0.50pct。

在模擬持倉板塊配置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重倉股的板塊配置較為集中,在周期和科技板塊上的配置權重均超過20%。2024年三季度相比二季度,在金融和科技板塊分別加倉1.53pct以及0.37pct;在消費和周期板塊分別減倉0.75pct以及0.71pct。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