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25 20:33
期數 | 第 3433期
作者|大鵬審覈 | 步步 美編 | 亞恆
10月23日,怡寶母公司華潤飲料(2460.HK)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華潤集團旗下第18家上市企業。
華潤飲料董事會主席張偉通在上市儀式上表示,華潤飲料走過了波瀾壯闊的40年,今天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併成為華潤集團第9家港交所上市企業,標誌着華潤飲料正式踏上了國際資本舞臺,開啟了新的征程。
二十余載
與華潤飲料同行
華潤飲料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其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蛇口龍環。公司於1990年推出了怡寶品牌,成為中國最早專業化生產包裝飲用水的企業之一。
在業績壓力、核心成員自立門户、多品牌分割純淨水市場的背景下,怡寶在1991年和1999年兩次易主,最終成為華潤集團旗下一員。
2007年以后,華潤飲料先后開啟了全國化佈局、多品類擴張以及港交所上市工作。
2024年10月,華潤飲料成功登陸港交所,作為國內體量第二大的瓶裝水品牌,與農夫山泉在港交所會師,成為包裝水競爭格局演變的又一關鍵節點。
值得一提的是,張偉通在2000年4月加入華潤飲料,先后擔任地區銷售經理、部門經理、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等職。
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擔任高級副總經理期間,張偉通負責分管集團市場營銷、產品研發以及多個銷售大區,並協助總經理進行銷售管理和運營協調工作。
自2018年開始,張偉通又先后擔任公司總裁、董事,並於今年9月卸任總裁擔任公司董事會主席,負責全面經營管理工作。
華潤飲料對於張偉通的能力表示非常認可,「在本集團實現營收規模及利潤增長、增強盈利能力、提升品牌影響力等方面發揮核心作用」。
執掌華潤飲料
不滿足於「把1瓶水賣到100億」
在加入華潤飲料以前,張偉通曾在另外一家飲料企業擔任了近6年的總經理助理,加上在華潤飲料工作的24年,張偉通是一位在飲料行業打拼30年,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老兵。這是他能夠把1瓶水賣到100億的底藴所在。
根據招股説明書數據,華潤飲料的營業收入由2021年的113.40億元增至2023年的135.1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9.2%。2021年到2023年淨利潤分別為8.58億元、9.89億元、13.31億元。淨利率從2021年的7.6%提升到了2023年的9.9%。
針對不同消費需求推動產品優化升級。華潤飲料以怡寶為中樞,以飲用純淨水的成功為根基,不斷探索新的消費場景。
除了符合户外消費需求的小規格包裝飲用水以外,華潤飲料根據家居、餐飲等不同消費場景,華潤飲料推出了2.08升、4.5升、6升、12.8升及18.9升中大規格包裝飲用水。
在大規格包裝水的帶動下,公司飲用水銷量從2021年的1178.6萬公噸增加至去年的1349.1萬公噸,收入也從108.18億元增至124.4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7.3%,在即飲純淨水市場中的份額達32.7%,在包裝飲用水市場的份額達到18.4%,成為僅次於農夫山泉的包裝飲用水巨頭。
瞄準大飲料產業,持續豐富產品矩陣。2011年華潤飲料與日本麒麟集團合作,推出「午后奶茶」、「火咖」、「魔力」飲料等合作品牌;2018年推出了風味水領域的自有品牌「蜜水系列」;2019年推出果汁類自有品牌「假日系列」;2021年推出「至本清潤」菊花茶。
這些品類得到市場的認可,並展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其中,「至本清潤」菊花茶上市一年就實現了銷售額破億的好成績。
在張偉通的多年部署下,華潤飲料形成了包括茶飲、果汁、咖啡等多個品類的13大品牌矩陣。
根據卓識諮詢報告,華潤飲料在茶飲料、果汁、咖啡等多個核心品類中的市場份額均居市場前十。
張偉通對公司近幾年的經營情況表示滿意,他認為華潤飲料圍繞做強做優主業,持續拓展產品研發與創新能力,為保持穩中有進、提質增效提供了重要支持。
推動港交所上市
劍指行業第一
正如張偉通所説,華潤飲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標誌着其開啟了新的征程。
資料顯示,10月23日,華潤飲料當日收盤價為16.68港元,所得款項總額50.43億港元,成為港交所今年以來募資金額第二大的IPO。
根據招股説明書,華潤飲料募集資金將用於六大方面。其中,進行戰略性擴張和優化產能是華潤飲料的核心戰略之一,有助於其提升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盈利水平。
另外,還包括加速銷售渠道擴張及提升渠道效率;進行銷售和營銷活動,增強品牌活力,強化品牌形象;增強產品研發能力,持續拓展新的產品品類和數字化升級以提高運營能力等。
食業家認為,此次在港交所敲鍾上市,可能隱含着張偉通想要成為行業第一的野心。
對於飲用水企業來説,都存在着運輸壁壘。根據「500公里運輸半徑」理論,超過一定範圍,包裝飲用水的運輸成本將會大幅增加。
為此,農夫山泉的十二個水源地均勻分佈在全國主要消費市場。這也形成了農夫山泉獨有的競爭優勢,使其牢牢佔據着龍頭。
顯然,擁有三十年從業經驗的張偉通也深諳此理。近年來,華潤飲料不斷擴充產能,讓工廠分佈能夠覆蓋人口最密集及最富裕的省份,以快速響應消費者需求。
截至4月底,華潤飲料已經擁有13個自建工廠,31家合作生產夥伴,形成了一個穩健的生產集羣。
在港交所上市后,憑藉雄厚的資金支持,華潤飲料或許能夠迎來登臨巔峰的契機。
但是,在經歷幾十年的高速增長以后,食品飲料產業正處於調整期,市場競爭格局更是瞬息萬變,未來的市場格局如何,華潤飲料何時登上巔峰,還需要我們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