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25 18:06
來源:市值風雲
問題出在包裝材料。
作者 | 扶蘇
編輯 | 小白
好時(英文名「Hershey」,HSY.N,「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巧克力生產商,也是全球領先的巧克力和糖果企業之一,目前市值接近370億美元。
公司擁有龐大的品牌組合,除了家喻户曉的「好時」外,還包括Reese's、KitKat、Almond Joy、Mounds在內的逾90個品牌。
10月24日,公司遭到美國做空機構Grizzly Research(「做空機構」)的做空,后者稱在公司多款暢銷產品的包裝中,檢測到了高濃度的PFAS致癌物。
做空機構稱,其已將檢測報告送達美國多家監管部門,並要求進一步調查。公司或將面臨大量法律訴訟。
這難免讓人聯想到此前的強生(JNJ.N)嬰兒爽身粉致癌風波。
該事件直接導致了強生旗下子公司的破產,並且強生預計將在未來25年內支付高達89億美元的賠償款,以和解消費者提出的大量索賠訴訟。
從長期來看,致癌風波對強生造成的品牌聲譽損失,則是不可估量的。
公司會重蹈強生的覆轍嗎?
PFAS(Perfluoroalky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也被稱為「永久化學物質」,是一類以氟元素為基礎的人造化合物的統稱。
PFAS因其穩定的化學特性,以及防水疏油等功能,曾被廣泛應用於大量生活製品,其中在食品包裝里最常見,如一次性餐具、紙製品塗層、包裝袋等。
但近年來,隨着各國科研機構逐漸證實PFAS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包括可能會導致甲狀腺疾病、睾丸癌、腎癌,以及降低生育能力、免疫系統功能等。
嬰幼兒被認為是PFAS的敏感人羣。此外,PFAS還可通過胎盤轉移,導致新生兒出生體重下降、早產、神經發育及生殖功能障礙。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稱,PFAS物質極易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包括食物、飲用水、消費品包裝、空氣等。
鑑於PFAS的易傳播性和危害性,目前,美國大部分州已經採取行動限制或禁止PFAS在食品包裝中的應用。
好時一直是美股市場上公認的優質公司。
「股神」巴菲特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稱讚公司。這些年,市場上也時不時傳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BRK_A.N、BRK_B.N)意圖入股公司的消息。
自2006年以來,公司營收持續增長,2023年達到112億美元。
美國是一直是公司的核心市場,貢獻了85%以上的營收。
從產品來看,公司的營收主要來自四個頭部品牌,包括「好時」、Reese’s、Almond Joy和Mounds。2023年,上述四大品牌貢獻了公司43%的營收。
繼續回到PFAS上來。
自2024年2月起,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明令禁止非授權的食品生產企業,使用含PFAS成分的食品包裝材料。
從公開信息來看,公司並未獲得FDA允許使用含PFAS成分的授權。
做空機構稱,其選取了公司在美國市場上銷售的、來自四個頭部品牌的40多款產品,並送往位於美國、德國和中國的4家不同實驗室進行檢測。
實驗室結果顯示,送檢產品中,40%都存在高濃度的PFAS致癌物。
實驗室共進行50項樣本測試,結果顯示有20例樣本的PFAS含量超過10毫克/千克,即高濃度致癌,其中19例樣本的PFAS含量甚至高達81.5毫克/千克。
作為對照組,做空機構還送檢了公司的競爭對手品牌:瑪氏、雀巢和費列羅的產品,結果在后三家的樣本中,並沒有發現PFAS或者濃度可忽略不計。
話說回來,為啥只有公司的產品被檢出高濃度的PFAS致癌物呢?
做空機構認為,這主要和公司的包裝風格有關。
公司在美國市場走的是高端路線,其多數產品的零售價要高於瑪氏和雀巢。
以公司和瑪氏的同類暢銷產品巧克力棒為例,按單位重量折算,前者的價格要較后者高出20%。
「高端化」反映在產品包裝上,體現為公司的包裝設計通常比競爭對手更美觀,材質看起來也更光滑、厚實。
比如,好時巧克力棒的包裝內部是一層銀色的反光塑料箔。相比之下,瑪氏的包裝要薄得多、甚至略顯廉價感。
萬萬沒想到,公司由於追求高端市場、包裝用料更足,反而導致了其產品的致癌風險。
近年來,美國不乏與PFAS相關的索賠訴訟。
其中知名度較高的一宗,是杜邦(DD.N)於2021年宣佈支付40億元,以與其前子公司科慕(CC.N)達成有關PFAS排放的訴訟和解。
科慕曾是杜邦的特種化學品部門。2015年,杜邦在環保壓力下,剝離了科慕。
2019年,美國環保監管部門向科慕索賠,因后者歷史上曾向新澤西州河流排放大量PFAS污水。
據估計,由此造成的環境修復成本,高達數億美元。科慕因此將原母公司杜邦告上法庭,要求后者承擔相關費用。
實際上,美國大型企業陷入訴訟的情況並不罕見,大部分結果都是在小範圍內賠錢了事,像強生這樣元氣大傷的,仍然是少數。
做空機構為何認為,這次PFAS風波對公司將是致命性的呢?
做空機構的理由是,公司涉及PFAS的產品範圍極廣。基於實驗室結果推斷,公司存在高濃度PFAS致癌物的產品,可能佔到其總營收的42.6%。
相比之下,近年來,在美國大型企業的訴訟案中,涉事產品通常只是品牌組合中的「小塊頭」,對總營收而言無關緊要。
比如,可口可樂(KO.N)因旗下橙汁品牌「SimpleOrange Juice」而正在經歷消費者集體訴訟。2023年,該品牌的營收為8.87億美元,不到可口可樂總營收的2%。
做空機構稱,其已經將檢測報告寄往美國多家監管機構,包括但不限於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美國環境保護局、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有毒物質和疾病登記署(ATSDR)以及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並呼籲相關部門進行調查。
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雲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雲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以上內容為市值風雲APP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后的30天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