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4-10-26 17:31
一、一周大盤迴顧(10.21-10.25)
本周港股市場延續震盪走勢。恆生指數累計下跌1.03%,報收20590.15點;科技指數累計下跌1.37%,報收4538.03點;國企指數累計下跌1.16%,報收7385.26點。
美股方面,標普500指數本周累計下跌0.96%,道指跌2.68%,均結束了連續六周的上漲勢頭。納指本周上漲0.16%,連續第七周上漲。
二、市場熱點回顧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11月4日至8日在京舉行
據新華社,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委員長會議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趙樂際委員長主持會議。會議決定,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11月4日至8日在北京舉行。
香港股市賣空活躍度創2021年以來最低
香港股市中的賣空活躍度創下三年半以來最低水平。根據交易所數據,上周五的賣空成交量佔市場總成交量的比例降至9.7%,創下2021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不過其於周一小幅回升至10.7%。賣空興趣減弱的背景是,在出台一攬子重磅刺激措施后,中國股票全線上漲,作為港股基準的恆生指數已從9月低點反彈20%。
連續兩周加速建倉!南向資金本周淨流入約365億港元,創近半年新高
據Wind數據顯示,本周南向資金累計成交約3761.86億港元,連續兩周下滑,成交規模環比上周下降約1000億港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資金淨買入連續兩周增長,本周資金淨買入高達364.68億港元,為近半年以來周度淨買入最高水平。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進一步探索加大與內地黃金市場對接
10月20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網誌表示,構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是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的新切入點之一。香港擬增加黃金倉儲設施,還將進一步探索加大與內地黃金市場的對接。
大摩:中國股市投資者信心改善
摩根士丹利稱,在中國推出多項方案后,本周市場對A股的情緒有所改善。摩根士丹利衡量A股投資者情緒的一項指標在截至10月23日的一周內翻了一番以上。摩根士丹利預計,A股市場波動性將保持相對高位,該行偏好股息收益率高的股票和盈利確定性較好的公司。
中信建投:A股和港股有望繼續走強 黃金價格上行格局至少有兩點支撐
中信建投研報認為,A股和港股有望繼續走強,貨幣政策寬松周期剛剛開啟,無風險利率下行,長期資金入市有序推進,穩增長政策全面放開,對國內外投資者仍有較大吸引力。國內債市近期仍有波動,隨時等待配置機會,關注股債蹺蹺板效應和債基、理財贖回風險。黃金價格的上行格局至少有兩點支撐,一是來自實際利率的下行預期,二是全球部分主要經濟體央行從2018年以來的持續性增持黃金。
三、公司熱點回顧
港交所:Q3股東應占溢利為31.45億港元,同比上升7%
香港交易所稱第三季收入及其他收益為53.72億港元,同比上升6%;第三季股東應占溢利為31.45億港元,同比上升7%,分析師預估為31.13億港元。第三季度淨投資收益增長41%,源於外部管理投資基金公允價值收益淨額增加。其核心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
張坤最新持倉曝光!阿里、百勝新進十大重倉股
張坤旗下產品三季報已悉數披露,個股方面,據wind統計,截至三季度末,張坤在管產品前十大重倉依次為:五糧液、阿里巴巴-W、貴州茅臺、騰訊控股、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山西汾酒、中國海洋石油、美團-W、百勝中國,持倉佔淨值比合計71.33%。較二季度末,阿里巴巴-W、百勝中國新進張坤十大重倉股,香港交易所、新秀麗則退出該行列。可以看到,十大重倉股仍有5只白酒股。
泡泡瑪特:三季度整體收益同比增120%-125%
泡泡瑪特(9992.HK)公告,2024年第三季度整體收益(未經審覈),同比增長120%-125%,其中中國內地收益同比增長55%-60%,港澳臺及海外收益同比增長440%-445%。
新東方:2025年第一財季淨營收14.4億美元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2025年第一財報。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一季度淨營收14.4億美元,預估14.4億美元;調整后每ADS收益1.60美元。預計第二季度淨營收8.514億美元至8.718億美元。
中金公司在「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項下首次買入股票
據每經,中金公司在「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項下首次買入股票。下一步中金公司將繼續使用互換便利業務獲得的資金進一步增持股票,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助力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中金公司已於21日達成了「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下的首筆質押式回購交易,質押券為2024年第一期互換便利央行票據。
匯豐:自明年1月1日起將簡化組織架構
匯豐控股宣佈,正簡化組織架構為四大業務,以加快推行其優先策略。匯豐表示,自2025年1月1日起,將透過下列四項業務營運:1.香港;2.英國;3.企業及機構理財;4.國際財富管理及卓越理財。集團各職能部門將會重組,以支持四項新業務。
華潤飲料上市首日收漲超15% 所得款項淨額49.03億港元 成今年港股第二大IPO
華潤飲料正式登陸港交所,首掛收報16.68港元,漲超15%,所得款項淨額為49.03億港元,成為今年港股第二大IPO。華潤飲料以「怡寶」為核心品牌,進行包裝飲用水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據灼識諮詢報告,華潤飲料已成長為中國第二大包裝飲用水企業以及中國最大的飲用純淨水企業(按2023年零售額計),華潤飲料的「怡寶」品牌飲用純淨水產品於2023年的零售額達到395億元,是中國飲用純淨水市場的第一品牌。
光伏產業鏈利好頻出,概念股大爆發
消息面上,近期,光伏產業鏈利好頻出。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官方公眾號近期發佈通告稱,光伏組件低於成本價投標中標涉嫌違法,同時公佈最低成本價0.68元/W。華創證券表示,0.68元/W的成本底線有望限制行業無序競爭,組件價格有望迎來拐點。另據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數據,9月國內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20.89GW,環比增長26.9%,同比增長32.4%,改變了環比兩個月持續走弱的趨勢。
此外,據美國聯邦官方網站,美國商務部10月21日起啟動變更情況審查(CCR),考慮部分撤銷中國晶體硅光伏電池的反傾銷税和反補貼税(AD/CVD)。分析機構認為,上述情況意味着美國對中國光伏組件產品關税政策出現了松動,后續不排除光伏產品豁免範圍進—步擴大的可能性。長江證券指出,堅定看多光伏板塊,后續期待更多政策呵護行業拐點向上,利好光伏板塊表現。
相關股票:協鑫科技、信義光能、福萊特玻璃、新特能源、信義能源
金沙中國有限公司第三季淨收益總額至17.7億美元,管理層期望未來恢復派息
金沙中國有限公司發佈公告,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金沙中國2024年第三季的淨收益總額由2023年第三季減少1.0%至17.7億美元。金沙中國2024年第三季的淨收入為2.68億美元,而2023年第三季為2.31億美元。
金沙中國母公司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表示,金沙中國經營表現良好,期望未來幾年金沙中國能恢復派息,並希望盡力在市場回購股份。
中芯國際:易方達減持124.65萬股
中芯國際公告,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成份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減持公司境內股票124.65萬股。減持后,易方達仍持有公司境內股票9924.07萬股,佔公司境內總股本的4.99%,佔公司總股本的1.24%。
中國平安: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1191.82億元,同比增36.1%
中國平安公佈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1,138.18億元,同比增長5.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91.82億元,同比增長36.1%;營業收入8,618.17億元,同比增長8.7%;年化營運ROE15.9%。其中,壽險及健康險、財產保險以及銀行三大核心業務實現增長,三項業務合計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1,196.51億元,同比增長5.7%。
中國移動:Q3淨利307億元,同比增4.6%,環比降39.36%
中國移動公告,2024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447億元,同比下降0.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07億元,同比增長4.6%。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7,915億元,同比增長2.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09億元,同比增長5.1%。中國移動Q2淨利505.92億元,據此計算,Q3淨利環比下降39.36%。
中國聯通: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2901.2億元,同比增長3%
中國聯通: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2901.2億元,同比增長3.0%;公司權益持有者應占盈利達到190.3億元,同比增長10.3%,保持雙位數增速。
中國電信:Q3淨利74.87億元,同比增7.8%
中國電信:前三季度淨利潤292.99億元,同比增長8.1%。第三季度淨利潤為74.87億元,同比增長7.8%。
恆大汽車:潛在賣方決定停止與潛在買方就可能的股權轉讓進行討論 申請由10月28日起復牌
恆大汽車港交所公告,公司董事會宣佈,於2024年10月25日,接獲潛在賣方的通知,彼等已決定停止與潛在買方有關潛在股份轉讓的所有討論,並已決定不繼續進行潛在股份轉讓。概未就潛在股份轉讓訂立任何買賣協議。因此,預期將不會與潛在買方( 或其指定的另一方 )簽訂融資協議,或以其他方式向本公司提供任何融資。公司已向聯交所申請由2024年10月28日上午9時正起恢復買賣股份。
四、下周財報、新股預告及重要經濟數據
港股方面,2只新股正在招股中,下周預計有3家新股上市
財報方面,可關注:
經濟數據方面可關注:
風險提示: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