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23 17:57
PART 1.宏觀形勢
● 供需兩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較二季度放緩0.1個百分點,經濟活力仍待修復
● 物價水平:9月CPI同比漲幅小幅回落,PPI同比降幅較8月擴大1個百分點
● 貨幣金融:9月份社融同比少增3700億元,企業資本開支意願仍處於低位,經濟活力仍待修復
PART 2.品牌資訊
● Bottega Veneta:作為開雲集團旗下近兩年最抗跌的奢侈品牌正加速向高端化進化,進一步錨定富裕人羣而非中產人羣
● LVMH:第三季度收入下跌4.4%,為近三年來單季業績最差表現,分析認為奢侈品消費市場景氣度的回升有賴於宏觀經濟的改善與行業內部的調整
● 安踏體育:第三季度安踏品牌中單位數增長,Fila負增長,迪桑特、可隆等品牌增速超過45%,迪桑特有望成為集團第三個過百億的品牌
PART 3.零售業態資訊
●2024年第二季度「大型零售企業發展指數」延續自2018以來的下行趨勢,企業盈利狀況進一步下降,消費仍待修復
●戴德梁行:上海三季度零售物業大量新增,「户外經濟」熱潮湧動
●京東:全力加碼低價策略,雙11上線商品跨平臺比價功能
PART 4.行業簡訊
PART.1
宏觀形勢
▶ 供需兩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較二季度放緩0.1個百分點,經濟活力仍待修復
【消費】9月社零同比增長3.2%,較上月回升1.1個百分點。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下降0.4%,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7.8%,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0.4%。按零售業態分,1-9月份,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百貨店、品牌專賣店零售額分別下降3.3%、1.7%。1-9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6%(較1-8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7.9%(較1-8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吃類、穿類、用類商品分別增長17.8%、4.1%、7.2%。
【固定資產投資】1-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同比增長3.4%,增速與1-8月持平;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0.2%,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同比減少19.1%(降幅較1-8月擴大1.4個百分點)。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環比增長0.65%。
分領域來看,1-9月份,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2%(增速較1-8月加快0.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4.1%(增速較1-8放緩0.3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0.1%(降幅較1-8月收窄0.1個百分點)。
【對外貿易】9月份,按美元計,出口同比增長2.4%,較8月回落6.3個百分點,主要由於去年同期基數效應逐步抬高,以及海外需求放緩,特別是歐盟需求短期快速回落等原因。目前來看,由於歐美國家經濟增長持續放緩,製造業補庫動力不強,外需放緩,短期對中國出口支撐減弱。
9月份,按美元計,進口金額同比0.3%(前值為增長0.5%),增速繼續回落,顯示國內需求持續放緩。
【工業生產】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增速較8月加快0.9個百分點。41個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增長的行業較8月份增加4個。其中,紡織業增長5.1%,布的產量下降1.4%;水泥產量同比下降10.3%、鋼材產量同比下降2.4%。
▶ 物價水平:9月CPI同比漲幅小幅回落,PPI同比降幅較8月擴大1個百分點
【CPI】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4%,前值0.6%。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0.5%,服務價格上漲0.2%。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持平。1-9月平均,CPI比上年上漲0.3%。9月份,衣着價格同比上漲1.3%,環比上漲0.8%。
【PPI】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8%,環比下降0.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2%、環比均下降0.8%。1-9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1%。
▶ 貨幣金融:9月份社融同比少增3700億元,企業資本開支意願仍處於低位,經濟活力仍待修復
9月份,新增社融同比少增3722億,社融期末存量同比增速為8.0%(前值為8.1%);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少增7200億,貸款期末存量同比增速為8.1%(前值為8.5%)。
就新增社融結構來看,政府債券發行自8月以來大幅加速,是社融主要支撐項。9月新增政府債券融資同比多增5437億元;新增企業債券融資-1926 億元,同比少增2576億元;新增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同比少增198億元。
就新增人民幣貸款結構來看,在居民貸款方面,9月居民部門貸款同比少增3585億元, 已連續8個月同比少增,其中,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3170億元,指向居民消費以及按揭購房需求仍然偏弱。在企業貸款方面,9月企業部門貸款同比少增1934億元。
9月M2同比增長6.8%,較8月上升0.5個百分點,M1同比降幅進一步放大至7.4%,再創歷史低點。M1、M2「剪刀差」擴大至14.2個百分點,9月非銀存款同比增多,或是由於9月底股市回溫促使理財等渠道的資金轉向證券公司客户保證金。9月居民户存款同比少增 3316億元。
2017年1月至2024年9月M1與M2同比增速情況
【宏觀形勢簡評】
9月份的經濟數據整體仍顯疲軟,國內社零和進口額增速持續位於低位區間,投資和出口增速均回落,內需持續不足。在貨幣金融端,政府債券依然是社融的主要支撐,企業和居民融資需求不足。9月下旬,一系列擴大內需、穩定地產、提振股市等強勁刺激政策相繼出臺,四季度降準降息、增量財政政策均大概率將加速落地。在強刺激政策推動之下,預期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經濟景氣度將有顯著回升,但市場活力的持續釋放,尚待房地產市場的企穩和市場預期的持續改善。
PART.2
品牌資訊
▶ Bottega Veneta:作為開雲集團旗下近兩年最抗跌的奢侈品牌正加速向高端化進化,進一步錨定富裕人羣而非中產人羣
米蘭時裝周閉幕,不同於以往對宏大敍事的關注,時裝評論人Tim Blanks認為奢侈品牌如今正在向外界展現一種當代時尚的獨特視角。儘管時尚產業日益被視為一個執着於呈現嚴肅議題的領域,設計師們仍然試圖通過趣味性和創意來減輕這種緊張氛圍。業界普遍認為Prada和Bottega Veneta脫穎而出。此前相對內斂的Bottega Veneta成為最受關注的一場秀,則超出了不少人的預期。
創意總監Matthieu Blazy以童年時對父母衣櫥和未知世界的渴望為靈感,打造了一系列頗具反差感的時裝與造型。在該品牌發佈的秀場視頻中,一開始出現的品牌名稱中的字母O被設計成兔子樣式,頗顯俏皮的同時也揭示了該系列的主題,那就是童真與希望。
在工藝上,Bottega Veneta對面料、輪廓、顏色、剪裁和細節進行了創新,多在造型上呈現出失衡感,包括不合身的飛行員夾克,只有一條褲腿的混合褲裙,以及西裝和帶有兔子圖案的揹包的造型搭配,其中一些造型的衣領上還繫有卡通胸針。
慵懶、俏皮和精英主義,三種在以往並不協調的風格在同一節奏下反覆進行着動態融合。爲了營造更加歡快的氛圍,秀場現場還為觀眾擺放了熊、公雞和狐狸等卡通動物形象軟椅,它們均來自意大利家俱公司Zanotta,由該公司著名的Sacco扶手椅進行改造而成。
在秀場后臺,Matthieu Blazy罕見地透露了該系列的構思過程,他表示該系列的主要參考點是電影《E.T.外星人》,自己在進行設計時回溯了童年期間的好奇心和自發性,希望通過2025春夏系列重新詮釋這種孩童時期的願望,一種「別緻的尷尬感」。
Bottega Veneta通過每個人都擁有的童年經歷打造了一個屬於成年人的遊樂園,與更多觀看者產生深處共鳴與連接,無疑是聰明之舉。
然而這樣的歡快基調其實鮮少能與Bottega Veneta聯繫在一起。在今年2月發佈的2024秋冬系列中,該品牌打造了末世焦土風格的秀場,座椅和地板採用日本燃木工藝,在形似火焰的橘紅色背景中,長滿了盛放的仙人掌,而一個個身着版型堅挺的時裝的模特則展現出生命力和力量感。
究竟是對當下全球議題的沉思,還是對時尚產業創意貧瘠和匱乏所引發的紊亂的憂慮,外界不得而知,但其背后大概率藴含着Matthieu Blazy的深刻表達。Matthieu Blazy在最新系列發佈后表示,上一季的主題具有沉思性,但本季只希望慶祝日常生活本身。
在不確定性陡升的時尚產業中加速成長的Bottega Veneta,像極了一個渴望在充滿浮躁和危險的世界中儘快長大的孩童。根據Bottega Veneta母公司開雲集團財報,在覈心品牌Gucci和Yvs Saint Laurent紛紛失速的情況下,Bottega Veneta是今年上半年唯一錄得增長的品牌,按即時匯率計算收入增長3%至8.36億歐元,創下品牌記錄,其中零售業務收入增長8%。
自Matthieu Blazy在2021年11月上任之后,Bottega Veneta的設計風格逐漸迴歸成熟低調,聚焦工藝本身和奢侈感,充滿需要近距離觀看的細節與紋理,包括由他操刀的前兩季中的皮質牛仔褲和襯衫,以及看似是睡襪實則是以皮革編織打造的鞋履。
不同於時尚產業頻繁創造新鮮概念和全新敍事的傳統,Matthieu Blazy希望他手下的Bottega Veneta能夠在工藝和設計上保持連貫與穩定,由他操刀的前三個系列在聚焦工藝創新的同時還進行廓形嘗試,以及穿着者和衣着關係塑造。
在Bottega Veneta 2023春夏時裝系列中,包括牛仔褲、卡其褲在內的前六套造型看似稀松平常,實際上均由高品質面料製作而成,其中一件條紋襯衫甚至需要經過12層工藝處理。不再將陌生的質料變得高級時裝化,而是將高級時裝慣用的材料變得陌生化,這纔是最能體現Matthieu Blazy的精湛技藝的細節。
或許是因為曾師從Raf Simons的緣故,后者曾多次抨擊時尚產業輕視創意而重視商業的現狀,並在早年間的設計中頻繁引用諾斯替主義和第四性等較為晦澀的概念,Matthieu Blazy對時尚概念也擁有深度見解,抽象但極具哲學意味的新聞稿便是Bottega Veneta進入Matthieu Blazy時代之后的突出標誌。
Bottega Veneta的設計風格逐漸迴歸成熟低調,聚焦工藝本身和奢侈感。不滿足於僅僅成為一個品牌,Bottega Veneta真正渴望的是成為一家時裝屋,正如Matthieu Blazy所言,專注工藝,而非設計。
於2019年上任的Bottega Veneta CEO Leo Rongone曾明確將該品牌定義為超級奢侈品牌,最終目標是躋身愛馬仕和Chanel所處的奢侈品金字塔頂端。他表示,Bottega Veneta致力於提供經典永恆且兼具當代感的產品系列,專注於長期可持續增長,並且絕不會在質量上妥協。
流行觀點認為,Bottega Veneta確實是一個足夠安靜的品牌。自該品牌前任創意總監Daniel Lee於2021年決定關閉官方社交媒體賬號之后,Bottega Veneta至今都沒有恢復其Instagram賬號。在信息加速迭代的當下主動與網絡世界劃清界限,Bottega Veneta成為一家高級時裝屋的決心已無需質疑。
得益於近年來靜奢風的盛行,一向低調剋制的Bottega Veneta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進行主觀上的捆綁,雖然這樣被定義或並非品牌本意,但客觀上確實為其帶來了大量高端客羣。
區別於Daniel Lee時期迎合中產消費者的品牌策略,Bottega Veneta如今已正式迴歸該品牌曾經擁有的富裕消費者,伴隨中產消費者逐漸收緊預算,富裕消費者正在展現出強大的購買力和韌性。
通過產品定價,不難看出Bottega Veneta瞄準高端客户的決心。一款Tosca球星開合肩揹包的售價高達8.9萬元,與Chanel這樣的頭部奢侈品牌的價格區間接近,后者一款CF手袋的售價近日正式突破10萬元,一度引發市場熱議。開雲集團董事長François-Henri Pinault在今年年初表示,該集團擁有廣泛的進取型消費者,這使其旗下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達到新高,未來將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高端市場。
分析人士認為,Bottega Veneta在Daniel Lee時期曾迎合中產消費者,並在此過程中消磨了富裕消費者對品牌一貫的信任。雖然Bottega Veneta在上半年業績表現可觀,但該品牌規模僅為Gucci的五分之一,后者上半年收入錄得40.9億歐元。由於開雲集團如今明確以高端化為導向,且Gucci擁有更廣泛的認知度和產品線,在盈利能力下降、市場需求疲軟的當下,該集團或選擇優先將資源供給Gucci,旨在率先打造一個真正的高端品牌,對Bottega Veneta的投入可能並不足以推升其成為一家高級時裝屋。
另一方面,Chanel和愛馬仕如今依然穩居奢侈品市場金字塔尖,其中Chanel近年來的漲價策略正在變得更加激進,延續每年漲價兩次的傳統,且無意通過強化小型奢侈品擴大客羣,但這依舊是其高端化成果的最直接體現。
愛馬仕上半年的收入則在除日本以外的亞太市場錄得9.9%的增幅,達到35.2億歐元,是為數不多在該地區錄得增長的奢侈品集團,執行主席Axel Dumas表示,進取型消費者的數量已經下降,中國奢侈品消費者不用收入消費,而是用財富消費,且更傾向於在本土購物。換而言之,Chanel和愛馬仕的高端市場地位依舊難以撼動,在宏觀經濟收緊的當下,富裕客羣正在為它們構築強大的抗風險能力。通往金字塔頂端的路徑愈發狹小。
▶ LVMH:第三季度收入下跌4.4%,為近三年來單季業績最差表現,分析認為奢侈品消費市場景氣度的回升有賴於宏觀經濟的改善與行業內部的調整
LVMH今年前三個季度收入下跌2%至607.5億歐元,不及分析師預期;其中,第三季度收入下跌4.4%至190.7億歐元,不及Visible Alpha分析師預期的200.1億歐元,是近三年來最差表現,若剔除匯率波動的影響,LVMH期內收入同比下跌3%,較第二季度出現明顯放緩趨勢。
作為奢侈品行業風向標,LVMH是主要奢侈品上市公司中第一個發佈財報的公司,該公司令市場失望的業績基本確定了悲觀基調。雖然美國銀行分析師此前表示,第三季度成為奢侈品行業近四年以來表現最差的季度,但事實證明,情況比人們想得更糟。
LVMH最核心的時裝皮具部門自2020年以來首次錄得銷售額下降,第三季度的銷售額大跌5%,也低於Visible Alpha統計的分析師普遍預期的增長1%。業績罕見低於預期,以及增長由正轉負,第三季度成為LVMH近三年來最差表現。LVMH將收入縮水主要歸咎於全球宏觀經濟地緣政治不穩定,主要是由於日元走強,日本市場增長放緩,以及中國市場奢侈品消費需求不振。
分析認為,日本市場增長放緩的背后,仍然是中國消費者的行為急劇變化。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表明,日本奢侈市場今年以來的增長几乎全部來自外國遊客,絕大多數是中國消費者。而根據LVMH CFO Jean-Jacques Guiony透露的信息,目前45%的中國奢侈品消費發生在海外。
第三季度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有機收入大跌16%,雖然集團不單獨披露中國內地市場的銷售數字,但市場估算中國內地的銷售跌幅甚至高於該數字。根據Jean-Jacques Guiony過去三個季度在財報后會議的説法,第一季度包括境外消費的中國消費者對LVMH時裝皮具貢獻為增長10%,上半年放緩為低個位數增長,然而到了第三季度,中國消費者對LVMH時裝皮具貢獻錄得中個位數的下跌,三個季度以來加速放緩。
上半年,中國消費者因為日元疲軟的價差優勢,加上旅行限制放松后的出境旅行熱潮,在日本市場瘋買LV手袋等奢侈品。雖然這推動日本市場成為今年增長最快速的奢侈品市場,但由於中國消費者為等待出境遊剋制在本地消費,且奢侈品在日本市場利潤空間小於中國市場,這一變化對奢侈品行業整體不利。
進入第三季度,隨着日元匯率優勢減弱,中國消費者赴日購買奢侈品的熱情迅速冷卻。根據環球藍聯的數據,全球市場的免税消費在6月到8月持續放緩,增幅分別為32%、25%和17%,主要受到亞太地區免税消費的超高速增長有所放緩影響。日本的連續減速尤為明顯,8月份的同比增長率從5月的222%、6月的135%和7月的103%,降至50%。換言之,以日本為主要市場的免税消費作為奢侈品行業今年以來為數不多的增長引擎之一,也扛不住了。
這不只是LVMH一家奢侈品公司的特殊情況,而是奢侈品市場的整體趨勢,意味着LVMH最新業績僅僅為奢侈品最糟財報季開了一個頭。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消費者在減少日本等境外免税購物后,並沒有迴流中國本地市場進行奢侈品消費。Jean-Jacques Guiony認為當前的情況是中國消費者信心不足,需求疲軟,中國奢侈品消費慾望降至疫情后最低。這基本是市場的共識,但也有意避開了奢侈品價格因素。
根據國內社交媒體的反饋,價格太高已經成為人們消費奢侈品的重要阻礙。奢侈品在中國本就存在的較高價差,以及過去幾年的激進漲價,使得消費者寧願壓抑自己的消費,等待下一次出境免税消費,也不願意在本地市場進行消費。包括LVMH在內的奢侈品集團在過往的公開場合,拒不承認品牌因為市場競爭而進行策略性漲價,而堅稱是出於通脹等原因。
奢侈品牌創意匱乏和人事動盪也成為可能造成業績低迷,但管理層避而不談的另一失利原因。Jean-Jacques Guiony在會議中透露,核心品牌LV表現略優於該部門平均水平,但Dior略低於平均水平,這與上半年的説法保持一致。儘管LVMH還包含珠寶腕錶、酒類、香水美粧、精選零售等多領域業務,但時裝皮具部門幾乎佔集團銷售額近一半,其中LV和Dior又是最大的兩個增長引擎。換言之,如果LV和Dior能夠同時保證健康增長,那麼LVMH的情況基本得到了保證,但當其中一個引擎持續失利,這顯然是一個明確紅燈信號。
Dior CEO從去年起由LVMH老闆的大女兒Delphine Arnault擔任,她最近從當紅黑馬Miu Miu挖角CEO至Dior擔任董事總經理,而有關該品牌創意總監更替的傳聞也甚囂塵上。先是同時擔任Dior男裝創意總監和Fendi女裝創意總監的Kim Jones從Fendi卸任,而后有關Dior女裝創意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可能離職的消息也在市場上廣泛流傳。總而言之,Dior正處於動盪期,而這個LVMH老闆Bernard Arnault最心愛的品牌,如今也是LVMH接下來能否重振業績的關鍵。
至於LVMH其他第二梯隊品牌,情況也頗為複雜混亂。Celine終於在月初將創意總監Hedi Slimane換為Michael Rider,Givenchy也最新任命新創意總監Sarah Burton。新創意總監需要過渡和磨合,其首個系列要在明年才能發佈,意味着上述品牌的形象更新和銷售轉化,要在首個系列的至少數月之后才能落地,為大眾市場可見。
短期內的唯一好消息來自Loewe,根據該品牌遞交的材料,其2023年收入破8億歐元,預計2024年將進入10億歐元俱樂部。奢侈品行業還是靠創意驅動,Loewe目前被視為是LVMH旗下唯一能夠對Miu Miu進行防禦的時裝類品牌。但近期市場傳聞該品牌創意總監Jonathan Anderson將被調任至Dior,這可能會打斷Loewe的增長勢頭,而該品牌在過去兩年的上升期一直未能完全擊敗Miu Miu。
LVMH旗下品牌的創意匱乏和人事動盪同樣並非其個體情況,而是奢侈品行業的整體縮影。包括Chanel、Gucci、Burberry等主要品牌在內,由於創意總監的出走和更替,導致品牌創意產出都處於不穩定的歷史階段。Chanel、Burberry和Gucci等品牌都處於創意產出不穩定的階段
當前奢侈品市場的低迷不僅來自於需求端,而人們往往將市場需求與宏觀經濟掛鉤。實際上,奢侈品市場的低迷同時也源於奢侈品牌的供應端,由於品牌缺乏向消費者提供有吸引力,且價格合理的產品。這使得持續保持高創意能力的品牌,如Prada和Miu Miu能夠在沒有重大改革舉措的背景下,突然加速增長,跑贏同行。因此,要看奢侈品行業究竟是否已經觸底,以及未來行業走向何處,要密切關注兩個進程,即宏觀經濟的改善與奢侈品行業內部的整頓。
從宏觀經濟來看,正如LVMH在最新業績報告中指出,全球各個市場的政經環境都不樂觀。中國市場於九月底出臺的經濟政策組合拳,提振了市場信心,但是對奢侈品而言,消費者需要更長時間對新的現實進行觀望和消化。要將投資回報轉化為消費支出,也需要更審慎的理性思考,奢侈品消費尤其具有滯后性。正如Jean-Jacques Guiony表示,黃金周期間LVMH旗下奢侈品牌銷售並未帶來驚喜,未能改變第三季度的市場趨勢。若消費信心改善,奢侈品消費的復甦是值得期待的。但是大多數時候,公司對於宏觀市場無法預測,只能適應。
Jean-Jacques Guiony表示,集團經歷了起起伏伏,唯一知道的是,當業務不好時,通常之后會變得更好。這是一個周期性的行業。但他也説,即便伴隨全球宏觀經濟回暖,未來的市場永遠不會完全重複過去,但是仍希望奢侈品行業能夠延續服務中產及以上消費者的傳統。比起宏觀市場,奢侈品行業更亟需關注的是內部的調整。儘管宏觀經濟對行業的影響眼下可能遠高於行業自身所能帶來的改變,但是當宏觀經濟改善時,如果奢侈品行業不能提前完成整合,那麼奢侈品行業的復甦仍然會遙遙無期。
奢侈品牌3到5年換一輪創意總監,使得品牌為追求短期利益而失去個性和連貫性。創意總監在市場競爭和管理層干涉下中搖擺不定,失去堅定的創意表達,輸出平庸的新系列和同質化的產品,並被商品部門在高端化策略下貼上不合理的價格。缺乏話語權的年輕創意總監淪為管理層傀儡,難以撬動奢侈品牌的鉅艦,但資深創意總監又缺乏帶領行業進行顛覆創新的血液。這些問題伴隨着包括LVMH、Prada等奢侈品集團在內的管理層接班、品牌易主等背景,造成了眼下的混亂局面。
如果奢侈品行業不對奢侈品理念和模式進行創新顛覆,重新與消費者需求建立有效聯結,那麼奢侈品消費者將從奢侈品轉移到更多帶來快樂體驗的事物上。今年是出境旅行和黑神話悟空遊戲,此后還有更多主題來分散消費者精力與金錢,這個變革可能會悄無聲息地蠶食奢侈品的市場規模。消費者並不是完全理性的,這為奢侈品行業在未來長期繼續存在提供了基礎。消費理性和情緒價值同時成為流行趨勢的背后,是未來消費者將清醒地享受情緒價值。但奢侈品當前的錯誤本質在於,沒有提供消費者所期待的情緒價值。為增長任務疲於奔忙的奢侈品公司,與消費者脱節了。奢侈品行業的消亡存在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當奢侈品提供的情緒價值與快消公司一樣。
▶ 安踏體育:第三季度安踏品牌中單位數增長,Fila負增長,迪桑特、可隆等品牌增速超過45%,迪桑特有望成為集團第三個過百億的品牌
安踏體育第三季度安踏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取得中單位數的正增長,FILA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同比錄得低單位數的負增長,期內包括KOLON和DESCENTE在內的所有其他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同比錄得45%至50%的正增長。
一直作為安踏王牌的FILA遭遇硬着陸。不過,安踏集團近年來一直通過旗下品牌實現增長接力,上周該集團管理層傳來好消息。安踏集團和財團共同收購的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體育於10月8日在上海舉行投資者活動,CEO鄭捷透露,該集團旗下品牌始祖鳥、Salomon和Wilson在國慶期間收入大漲60%,快於上半年52%的增速,主要受益於近期國內提振計劃推動假期消費。據時尚商業快訊數據,亞瑪芬體育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收入增長16%至9.94億美元,中國市場收入大漲53.8%至2.89億美元,其中始祖鳥品牌表現尤為突出,帶動了亞瑪芬體育在國內的強勁增長。鄭捷表示,儘管國內零售市場存在挑戰,但户外市場依然表現出強勁韌性。管理層還表達出對中國市場以及將優勢在全球複製的信心。
中金公司分析稱,中國運動鞋服市場兼具規模經濟和高成長性,已是國際品牌必爭之地。亞瑪芬的增長顯著高於行業平均,經受住了競爭激烈大市場的考驗,憑藉其持之以恆的全球化發展和已具備的內功,有望夯實全球佈局,成為優秀的全球領軍運動户外品牌運營商。該機構預計未來隨着公司旗下多個品牌持續深耕全球市場並推進DTC轉型,已建立競爭優勢的亞瑪芬有望實現優於同業的增長。
縱觀亞瑪芬體育當前佈局,該集團在今年2月上市后,實際上已經擺脫了始祖鳥單品牌驅動增長的局面,在始祖鳥、Salomon和Wilson三個品牌都有顯著進展。
首先,產品立身的始祖鳥堅持專業主義,但在產品銷售之外更強化利用市場營銷手段對Alpha SV等核心產品的市場教育,年初位於上海南京西路會德豐國際廣場的始祖鳥博物館開幕,同時品牌在該空間舉辦了Alpha SV展覽。品牌也在今年發佈包括System A系列、BEAMS聯名系列等,豐富了品牌產品供應。今年發佈的首個鞋履系列在社交媒體引發廣泛討論,體現了新品類的發展潛力。除了產品相關領域,始祖鳥今年在零售方面着重發力,在渠道佈局、門店形象和坪效等方面進行升級。
值得關注的是,始祖鳥也於9月30日在最新開幕的奢侈品商場武漢SKP開設全新門店,這是繼品牌在上海恆隆廣場開店后繼續強化其在高端業態的佈局。藉助火熱的户外品類和始祖鳥品牌號召力,始祖鳥門店落位奢侈品商場也給今年以來普遍疲軟的奢侈品商業帶去可觀的客流量。
Salomon在打造出XA PRO 3D、XT-6等爆款球鞋后,意圖繼續強化在中國户外鞋品牌市場中的領先優勢。品牌在店鋪中強化了對户外運動細分場景的區分,針對徒步、越野跑、登山等不同場景對消費者進行購買指導。在個別爆款球鞋的短期熱度后,強化户外專業屬性和鞋類優勢在今年成為Salomon的主要任務,這決定了品牌能否在抽籤的潮流鞋款之外,將消費者持續引入門店,沉澱出品牌的忠實消費者。根據中金公司的調研,Salomon部分門店的坪效是同場競爭對手的2到3倍。
這從側面表明,品牌在爆款產品的運營之外在零售能力上投注不少精力。亞瑪芬體育此前指出,Salomon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國新開7家門店,總數達到136家,預計今年年底在中國的門店將達200家。據時尚商業快訊援引消息人士,Salomon未來或有意將部分設計研發團隊從歐洲遷至中國市場,有利於繼續提升品牌的決策效率和綜合運營管理。
值得關注的是,Salomon近日任命Chanel前高管擔任公關和傳播總監,今年早些時候品牌總裁兼首席執行官Franco Fogliato因個人原因宣佈離職,鄭捷暫代其職位。
如果説始祖鳥和Salomon的品牌勢頭在過去兩年已經有所顯現,那麼今年在運動器材之外開拓了服裝新機遇的Wilson無疑成為亞瑪芬體育的最新增長動力。今年熱度走高的網球運動給Wilson帶來東風。今年奧運期間,網球冠軍鄭欽文在比賽期間使用Wilson球拍,使品牌獲得可觀的曝光度。天貓數據顯示,這款球拍在品牌天貓旗艦店48小時內成交量暴漲200倍。Wilson在2020年便籤約鄭欽文,是除Nike以外最早與她進行合作的品牌,今年該品牌還簽約了網球運動員袁悦,后者在3月份的WTA奧斯汀站決賽中斬獲冠軍。自2021年起,Wilson開始拓寬業務範圍,在5月推出涉及功能性日常運動服、網球運動服以及運動鞋系列Wilson Sportswear,並於同年7月在美國芝加哥開設了Wilson Sportswear的第一家門店。去年9月,Wilson在上海嘉里中心開出了全新網球全場景體驗店,也是上海首家零售門店。
今年熱度走高的網球運動成為Wilson的東風
在中國市場,品牌加速開店、選址聚焦優質商圈的零售策略十分清晰。不過目前Wilson在中國市場開設的門店僅有9家,而直營店進駐的城市數量目前僅有6個,品牌開店空間頗為可觀。Wilson能否成為下一個FILA,這給市場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間。
不難看出,亞瑪芬體育的三駕馬車幾乎在最佳時間節點,給安踏全盤佈局注入了增長動力。在安踏集團主體下,安踏品牌的革新還在進行當中。在DTC轉型基本完成后,安踏集團專業運動羣CEO徐陽主導的新一輪改革,除了靠球星歐文簽名鞋提升品牌全球形象,仍然將精力聚焦在零售策略上,主攻品牌零售店鋪形式和優質商圈,推出包括Sneakerverse、Antazero、冠軍店等細分零售模板。
與此同時,安踏主品牌也在為其當今300億年收入的巨無霸體量,打造更合適的零售形式。今年安踏在海南匯、青島夢樂城、山西忻州等多個城市開出大型綜合體門店「超級安踏」。超大面積的店鋪讓消費者可以像逛大型商超一樣,一站式體驗安踏品牌所有產品品類,滿足家庭不同成員對專業運動、運動休閒產品的需求。有觀察人士認為,「超級安踏」將令安踏與迪卡儂和優衣庫也有一戰。
安踏主品牌轉型的同時,FILA作為第三季度唯一收入負增長的品牌,無疑成為市場密切關注的對象,該品牌上次錄得營收下滑還是在受到疫情影響的2022年。
安踏集團向投資者確認,安踏品牌和FILA的季度零售銷售業績比預期低10%,還強調了預測第四季度零售銷售的難度增加,並拒絕根據第三季度銷售不佳提供更新后的年度指引。花旗銀行分析師認為,這是管理層事實上撤回了對兩個品牌的2024年業績指引。
從去年全年的16.6%到第一季度的高單位數增長,再到上半年6.8%的中位數增長,以及第三季度的負增長,FILA正在經歷增長失速的關鍵階段。FILA降速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開店邏輯走向尾聲。隨着定價高端的FILA將店鋪開向低線城市,市場滲透率提升,品牌依靠開店增長的階段結束。截至2023年末,FILA在中國市場以及新加坡共有1972間門店,絕大部分都位於中國市場。品牌此前表示,計劃未來將店鋪數量保持在1900到2000家。
其次,FILA試圖在過去一段時間試圖通過電商渠道提振銷售,今年第二季度FILA電商渠道在同期高基數背景下流水同比增長超20%。但是市場觀點認為,在線上消費疲軟的環境下,電商渠道無法支撐FILA全年10%到15%的增長。
此外,FILA定位優雅運動,主打時尚化設計和聯名合作的主系列,以及FILA FUSION潮牌市場所在市場競爭都日益激烈,品牌最新拓展的菁英運動高爾夫、網球等也面臨強勁的競爭對手。為迎接品牌業績着陸挑戰,FILA在户外熱潮下最新提出了「情緒户外」理念,也加入了户外運動市場。儘管此舉也引發市場對户外品牌市場同質化、集團內部品牌互搏的擔憂,但是在眼下關鍵的過渡期,順應市場趨勢或能為FILA贏得更多轉身的時間。
FILA今年還在北京三里屯開設FILA ICONA太古里門店,重申了品牌時尚基因和創造力。這種錨定零售地標開設超級大店,通過更具創造力的空間設計以及更豐富的商品策略,全方位傳遞品牌敍事及核心基因的做法,與奢侈品行業正盛行的市場趨勢相符。不過,可以預測的是,FILA要開啟下一輪高質量增長,仍然需要更提綱挈領的新策略進行拉動。
以高質感專業運動品牌為定位,依託高爾夫、滑雪、鐵人三項專業運動的迪桑特有望成為安踏集團第三個百億品牌。安踏集團董事長丁世忠透露,可隆上半年增速超過50%,是整個集團增速最高的品牌,店效和利潤均取得很大突破。該品牌也在趁熱打鐵,在產品、市場營銷和零售方面同時發力。具體舉措包括可隆於9月底宣佈知名演員、環保行動者胡歌為品牌代言人,在上海新天地開啟為期8天的自然而然露營節,在都市中心打造沉浸式的露營空間,呈現品牌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和高端品質户外生活方式。與此同時,可隆也正式入駐上海新天地,展示了全新零售空間形象KOLON KRAFT,強化品牌在高端商圈的佈局。
從安踏到FILA,到市場預計的下一個年收入破百億品牌迪桑特,再到增速最高的新星可隆,中國最大體育巨頭精準把握着增長節奏。當然,巨頭永遠需要未雨綢繆,如何應對旗下户外運動品牌彼此之間的區隔,打造產品和零售策略的差異性,以避免可以預見的户外產品過剩的庫存危機,已經成為從現在開始需要思考的問題。畢竟優質商圈的位置有限,安踏體育除了賽馬,還要協同。
【品牌資訊簡評】
LVMH集團第三季度業績超市場預期同比下跌,作為奢侈品行業的風向標,其降低了市場對奢侈品行業的整體增長預期,典型表現是近期主要奢侈品公司的股價下行。其中,中國市場的奢侈品消費收縮更為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經濟下行周期,奢侈品牌普遍也難以逆周期增長,而表現相對較好的是能夠保持較高創意能力、提供與時俱進的情緒價值的奢牌,如Miu Miu。此外,户外賽道保持了高景氣度,户外的生活化趨勢將會延續,未來三至五年,這一趨勢將帶來更大的結構化機會。
PART.3
零售業態資訊
▶ 2024年第二季度「大型零售企業發展指數」延續自2018以來的下行趨勢,企業盈利狀況進一步下降,消費仍待修復
9月13日,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發布了「大型零售企業發展指數」2024Q2數據。整體上來看,大型零售企業的營業收入仍在下降,盈利狀況有進一步下降趨勢,消費仍待進一步恢復,企業經營壓力較大。
其中,以百貨業態為主的大型零售企業營業收入和盈利均面臨挑戰,其作為一個整體還是勉強保持盈利狀態,但盈利處於歷史上的最低水平。超市業態營收自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一直在下降,作為一個整體近兩年持續處於虧損狀態,進入2024第二季度,虧損有擴大跡象。
Ø大型零售企業綜合業態營業收入指數及淨利潤指數
「大型零售企業綜合業態營業收入指數」顯示,2024年Q2指數為1312點,繼續下降,較上期下降了2.9%,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2%。趨勢上看,從2018年第一季度以來,大型零售企業的營業收入持續呈現下行趨勢。
「大型零售企業淨利潤指數」顯示,當前大型零售企業作為一個整體仍然是虧損狀態,最新指數是-102點。2023年整體呈現盈利改善狀態,但進入2024年,虧損又開始擴大,第二季度顯示有加速擴大跡象,企業盈利壓力越來越大。
虧損主要來自於超市業態的企業,其中部分企業虧損額較大,使得整個大型零售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呈現虧損狀態,同時2024年上半年百貨業態為主的企業淨利潤也明顯下降。
Ø大型百貨零售企業營業收入指數及淨利潤指數
「大型百貨零售企業營業收入指數」,樣本主要以百貨零售為主,但大部分企業除了百貨業態外,還經營超市、購物中心等其他業態。因上市公司年報數據多數不按業態拆分公佈,因此,該指數代表以百貨為主的綜合業態零售企業,不僅僅是百貨業態。
數據顯示,營業收入經過2023年小幅回升后,進入2024年繼續轉為下滑,2024年第二季度指數為1220點,較上期下降了1.6%,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3%。
「大型百貨零售企業淨利潤指數」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淨利潤指數為5點,是指數計算以來的最低值。總體上看,大型百貨企業的盈利水平處在歷史最低水平。
Ø大型超市營業收入指數及淨利潤指數
「大型超市企業營業收入指數」顯示,2024年Q2營業收入322點,較上期下降3.8%,較去年同期下降8.9%,超市業態營業收入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總體呈現下行趨勢,暫無好轉跡象。
「大型超市企業淨利潤指數」顯示,大型超市作為一個整體,淨利潤在2020年底達到歷史頂點,隨后出現斷崖式下降,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24年第一季度為-268點,較2022年第四季度有明顯改善。但進入2024年第二季度,盈利狀況變差,當前點位-350,虧損擴大。
大型百貨零售企業營業收入指數(1995年~2024年第2季度)
▶ 戴德梁行:上海三季度零售物業大量新增,「户外經濟」熱潮湧動
10月10日,戴德梁行舉辦2024年上海三季度市場回顧媒體發佈會,針對零售商業市場進行多維度的解讀。
Ø零售物業迎來大量新增,標杆項目引領新格局
2024年第三季度,上海共錄得七個新項目入市,分別有上海薈聚購物中心、西岸夢中心、HAI550、前灘公園巷、佘山旭輝里和花木時光里。新增零售面積共計575,158平方米,推升上海全市總存量增加至約2,395.34萬平方米。
9月26日,由英格卡集團投資打造的位於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的綠色城市綜合體項目盛大開業。上海薈聚商業綜合體是英格卡購物中心單體投資金額最高的項目,總投資額達到80億元,體量達43萬平方米。招商參考宜家家居的客户畫像,覆蓋全客層,因此注重品類大眾化、商品的普世化以及價格的親民化,吸引了300+的精選品牌,組成了集購物、美食、娛樂潮流、文化藝術、健康養生、兒童及户外休閒空間為一體的多業態複合矩陣。
由西岸集團和華之門資本聯合開發的Gate M西岸夢中心,前身是昔日亞洲規模最大的水泥廠,項目大量小而美的精緻零售、態度餐飲和調性配套以完全不同的敍事視角吸引着周邊的商務人羣。
Ø「户外經濟」熱潮湧動
户外經濟熱度持續,國際品牌加速中國市場開店佈局。年初,美國户外品牌KEEN「懇因」上海環貿iapm中國官方首店盛大開業,作為KEEN品牌中國首家店鋪。 4月30日,瑞典户外運動品牌HOUDINI胡丁尼中國首店開業,選址於上海浦東嘉里城。9月,瑞士跑鞋品牌On昂跑入駐 Gate M西岸夢中心,這間門店也將成為On昂跑在上海開設的首間城市街邊門店,此前On昂跑在上海開設的門店主要集中在城市商業綜合體內。西岸多年來形成的運動社羣氛圍,其后續的虹吸效應或將持續。這對於有計劃走出商場,走向城市街區的運動品牌是較為理想的一個選擇,是品牌形象形象與項目基因的精準匹配。品牌加速開店的背后是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中國運動服飾市場。在上海做出首店或形象店的投資嘗試也體現了品牌對年輕、運動、活力和健康的上海市場的信心。
戴德梁行華東區商業部高級助理董事王冕表示,儘管上海社會消費在7、8月暑期表現中規中矩,未達市場預期。然而,隨着 9月底美聯儲降息及國家密集出臺新政策,市場預期逐步轉向樂觀,消費回暖的跡象愈加明顯。展望未來,隨着大量新增持續供應入市,上海零售物業市場面臨洗牌局面。爲了迎合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眾多老舊零售物業需要積極調整市場定位、業態組合和物業升級。
戴德梁行華東區董事總經理黎慶文認為,隨着家居家電以舊換新、「上海旅遊節」、金秋購物旅遊季、發放5億消費券等促銷費措施的出臺,將進一步激發上海消費市場活力。未來三年,新增供應將主要集中在次級商圈並且擁有大眾市場定位,而核心商圈的現有零售物業將持續翻新升級。有鑑於此,上海零售物業市場將進一步升級。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研究內容主管Shaun Brodie表示,隨着上海消費者的購物偏好和消費行為不斷變化,購物中心業主將通過開設區域首店或品牌旗艦店、持續調整品牌組合、打造體驗式零售空間,以及舉辦策展或快閃店等營銷活動來提升商家的經營效率和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展望未來上海零售市場仍為品牌商、投資商、房地產開發商關注熱點之所在。
▶京東:全力加碼低價策略,雙11上線商品跨平臺比價功能
雙11期間,京東上線「真低價擂臺賽」活動,該活動頁面下的商品均提供比價功能,左側為京東現貨價,右側為某平臺預售價,其現貨價均低於其他平臺的同款商品預售價。
本次參與京東「真低價擂臺賽」活動的商品均為現貨,覆蓋3C數碼、家電家居、汽車、服飾美粧、商超、健康、跨境、工業等全品類。京東今年雙11仍然主打「又便宜又好」,其活動節奏依次為「搶先購」 「開門紅」 「專場期」 「高潮期」和「返場期」,將持續至11月13日。滿減機制上,京東今年會推出跨店每滿300減50元,以及用户可每天領取額外補貼等優惠措施。
今年天貓、京東雙11均於10月14日正式開啟。就在當天,京東超市官宣,即日起「京東超市採銷直播間」以「驚奇價+9折」公開叫板李佳琦。李佳琦每天直播的同時,「京東超市採銷直播間」也同時直播,銷售同樣商品,並在李佳琦同樣價格基礎上再打9折;與李佳琦直播間不同的是,李佳琦直播採用預售,而京東直播採用現貨銷售。
京東有關人士介紹,「京東超市採銷直播間」之所以能做到比李佳琦更低價格,是通過捨棄中間商,大規模採購、自建物流體系降低成本,讓利消費者和合作夥伴,同時以京東自營的嚴苛標準確保商品品質和服務。
天貓方面,李佳琦拿下淘寶雙11首日「銷冠」。 10月14日上午7點半,李佳琦直播間的助播場率先開播,觀看人數迅速超過1000萬,整場直播持續了23個小時,隔天早晨6點半才結束直播,持續佔領「淘寶帶貨總榜第1名」。10月14日晚8點天貓雙11預售開啟后,李佳琦直播間熱賣值一度突破1萬,直播間預售GMV秒破億,可復美、絲塔芙、綻媄婭、華倫天奴、歐萊雅、科蘭黎等多款商品秒售罄。
美One官方透露,李佳琦直播間雙11加購金額同比增長超過20%;預售首日,李佳琦直播間累計上線500個鏈接,其中有超200個國貨產品鏈接,涵蓋美粧、寵物、母嬰、家電、服飾等熱門品類,累計共售出超千萬件國貨產品。超20款「國補換新」的家電產品,在李佳琦直播間實現銷售額近4億元。
【零售業態資訊簡評】
第二季度「大型零售企業發展指數」延續自2018年以來的下行趨勢,其中,大型百貨零售企業營收指數回落至2012年的水平,且其淨利潤指數達到指數計算以來的最低值。根據統計局數據,1-9月份百貨店、品牌專賣店零售額分別下降3.3%和1.7%,百貨零售業態的景氣度依然待修復。在線上方面,在淘寶於今年下半年開始弱化「絕對低價策略」之下,京東則進一步加碼「低價策略」,即雙11上線商品跨平臺比價功能,京東的堅守能否使其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在與淘天、拼多多等綜合型電商平臺競爭中提升優勢,尚待市場表現的驗證。
PART.4
行業簡訊
1)LVMH投資奢侈品行業黑馬Moncler
Moncler集團與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昨日宣佈結盟,LVMH通過一家特殊目的公司購買了Moncler集團最大股東、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Remo Ruffini的控股公司Ruffini Partecipazioni Holding所控制的投資公司Double R 10%的股份,Double R直接持有Moncler集團約15.8%的股份。
根據交易條款,Double R將在大約18個月的時間內,通過進一步購買Moncler集團股份至最多18.5%。購買資金將由LVMH提供,LVMH對Double R的投資最高將增至約22%。
此次交易規定了雙方作為Double R直接股東和Moncler間接股東的關係,該管理結構確認了Remo Ruffini對Double R的唯一控制權,並規定LVMH有權任命Double R董事會的兩名成員和Moncler董事會的一名成員。Moncler集團股權架構在今年頻繁變動,被Moncler集團於2020年12月收購的意大利高端休閒服裝品牌Stone Island的前所有者Rivetti家族,今年先是退出Double R,近期又徹底出售了其在Moncler集團的持股。
Moncler集團今年業績飄紅,成為奢侈品行業黑馬。該集團上半年收入增長8%至12.3億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11%,營業利潤大漲18.7%至2.6億歐元,毛利率提高1.8個百分點至76.7%。核心品牌Moncler上半年銷售額增長11%至10.4億歐元,首次邁過10億歐元大關。Stone Island銷售額則下跌6%至1.9億歐元。
2)LVMH出售Off-White,國內最后一家專賣店關閉
LVMH日前宣佈將其旗下設計師潮牌Off-White出售給品牌管理公司Bluestar Alliance,但具體交易條款尚未披露,后者擁有的品牌包括Tahari、Bebe、Scotch & Soda等。Off-White於9月29日關閉國內最后一家門店杭州湖濱銀泰門店,該品牌此前於2022年8月關閉上海、成都和西安的4家門店,后於3月關閉北京三里屯太古里、西單老佛爺百貨店門店,退出北京市場。
Off-White由LV男裝創意總監Virgil Abloh創立於2013年,該品牌於2021年7月被收購60%的股權。自2021年11月Virgil Abloh去世后,Off-White的創意總監由Ibrahim Kamara擔任,但其對奢侈時尚風格的推動未能與該品牌的核心客户產生共鳴,導致品牌主要批發客户相繼取消對該品牌的訂單。
3)H&M集團2024年前九個月利潤同比增長19%
H&M集團2024財年前九個月銷售額為1723億瑞典克朗,與去年同期持平,利潤大漲19%至85億瑞典克朗,毛利潤率提高至53%,營業利潤率同比增長至7.4%。其中,該集團線上渠道增長強勁,約佔總銷售額30%。
截至2024財年第三季度,H&M集團在全球77個市場共開設4298家門店,其中,該集團自今年以來,陸續重裝上海南京東路旗艦店、北京悦薈廣場店等多家門店,並於其中60個市場開設線上門店。H&M集團CEO Daniel Ervér表示,該集團通過提升購物體驗、增加營銷等加強品牌影響力,未來將繼續通過升級線下門店和線上渠道發展中國市場。
4)Adidas第三季度業績強勁,上調年度預期
adidas連續第三個季度上調了年度利潤目標,原因是Samba等復古運動鞋的持續熱銷,以及Yeezy鞋類庫存不斷減少帶來的銷量增加。adidas預計將產生約12億歐元的營業利潤,高於此前約10億歐元的預測。該公司表示,2024年不計匯率因素的收入將增長約10%,而此前的目標是實現較高的個位數百分比增長。
彭博分析師Poonam Goyal表示,adidas業績和指引反映出,隨着該品牌時尚休閒類球鞋的創新獲得回報,消費者對adidas的信心和支出均有所提升。自今年年初以來,adidas的股價累積上漲了30%,而Nike股價同期下跌了24%,Nike最近在新任CEO Elliott Hill上任之前撤回了全年銷售目標。
5)迅銷集團截至8月底的12個月收入超過3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2%,創歷史新高
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周四公佈最新業績數據,在截至8月底的12個月內,該集團收入增長12.2%至3130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84億元,營業利潤大漲31%至500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7億元,連續第三年創下歷史新高,超過了迅銷集團7月份上調后的全年營業利潤4750億日元的預期,期內淨利潤大漲25.6%至371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6億元。
按部分劃分,包括中國市場的海外事業分部收入增長19.1%至17118億日元,創歷史最高業績水平,日本優衣庫事業分部收入增長4.7%至9322億日元,GU事業分部收入增長8.1%至3191億日元,全球品牌事業分部收入下跌2%至1388億日元,是唯一錄得下跌的部門。
6)Nike大中華區任命新CEO,將發力户外子品牌ACG
10月11日,Nike(耐克)宣佈任命董煒為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併兼任户外子品牌(All Conditions Gear) ACG 的全球首席執行官。在新職位上,董煒將領導全球 ACG 業務的產品、品牌及銷售,加速推動 ACG 品牌在全球和中國市場的發展。同時,她將繼續領導耐克大中華區實現新的增長,進一步深化耐克對於中國運動市場的長期承諾。
最新的大中華區負責人的變動也符合耐克在新全球首席執行官領導下的本土化戰略。今年9月,耐克宣佈董事會召回退休高管Elliott Hill擔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接替於10月13日離職的John Donahoe。近期,耐克集團首席財務官 Matthew Friend 出席分析師會議時曾指出:「中國消費者對經典產品系列的需求確實很強。但我們的關注和重點仍在於創新新品和高性能產品。與其他地區的業務相比,創新新品在中國所佔的業務比例最高。」這在最新公佈的大中華市場戰略調整中亦有體現。耐克在新聞稿中指出,隨着品牌不斷推動全球業務的增長與創新,集團宣佈了一項重要的戰略調整,將加強打造全球子品牌 ACG,以更好地服務於户外運動員及愛好者。隨着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户外運動的日益流行,户外運動產品的發展備受期待。有着豐富歷史的 ACG 品牌將得到擴展,涵蓋各類户外活動。
7)Goldwin加速佈局中國市場
日本高性能運動品牌Goldwin近日在上海靜安嘉里中心開設品牌中國第三家門店,該品牌前兩家中國門店分別位於北京三里屯和成都太古里。
Goldwin的創立追溯到1950年,品牌創始人Tosaku Nishida開設的一家小型針織廠於初期專注於生產羊毛登山襪,后轉向運動針織服飾領域。自1960年代開始,該品牌開始改進滑雪毛衣,以滑雪產品贏得聲量。
根據Goldwin 2023財年財報顯示,該集團收入大漲110%至126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1.8億元人民幣,淨利潤暴漲115%至242.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
8)Costco截至9月1日的第四財季收入僅同比增長1%
美國最大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Costco公佈第四季度業績,截至2024年9月1日,收入增長1%至797億美元,其中同店銷售額增長放緩至5.4%,電商銷售額增長19%。
Costco此前於2019年開設中國首店,截至目前,Costco在全球擁有891家門店,在中國內地有7家門店。
9)九月全國化粧品進口額下跌9.7%,已連續五個月下跌
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今年9月全國化粧品進口總量下跌11.3%至29474.1噸,進口總額下跌9.7%至100.3億元,已連續五個月下跌。值得關注的是,全國化粧品出口額持續錄得增長,今年8月全國出口化粧品總量增長16.9%至131528噸,出口額增長4.6%至50.59億元。
10)瑞士腕錶九月出口大跌12%,對中國出口額下跌50%
根據瑞士鍾錶工業聯合會數據,今年前九個月瑞士腕錶整體出口額下跌2.7%,九月出口額大跌12.4%至19億瑞郎,約合人民幣157億元,其中對中國的出口額暴跌50%,主要受亞洲市場銷售疲軟影響。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前七個月瑞士對印度的腕錶出口額同比增長20%至1.4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1.5億元,較2022年同期大漲41%,是瑞士鍾錶工業聯合會近期記錄的最大增幅。
11)波司登投資奢侈羽絨品牌Moose Knuckles
凱輝基金控股的加拿大奢侈羽絨品牌Moose Knuckles與羽絨服品牌波司登達成戰略合作,凱輝基金與波司登將為Moose Knuckles提供財務支持與戰略指導,波司登成為重要投資者,而凱輝基金保持控股地位。Moose Knuckles總部位於加拿大蒙特利爾,作為全球奢華外套品牌之一,已在30多個國家開設36家門店,並通過Harrods等知名零售商進行分銷。
12)中免集團前三季度收入下跌15%,淨利潤下跌24%
中免集團公佈最新業績數據,該集團今年前三季度收入下跌15.4%至430.2億元,淨利潤大跌24.7%至39.2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毛利率提升1.09個百分點至32.57%。
自今年以來海南離島免税市場持續承壓,據海關統計數據,今年1月至7月海南離島免税銷售總額大跌30.3%至201.3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得益於免籤持續擴容和過境免籤政策的優化,中免集團入境免税門店銷售額實現逆勢大幅增長,其中包括首都國際機場和大興國際機場的北京免税門店收入增長超140%,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在內的上海機場免税門店增長超60%。
13)SKP加大布局西安將開新店
SKP母公司北京華聯集團繼續加大在西安的佈局,繼成功開設西安SKP后,與陝西旅遊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推進新的零售項目,在臨潼秦唐大道附近開發文化旅遊綜合體,聚焦文化與商業,推動該地區的商業發展。北京華聯集團新項目還包括DT51和奧特萊斯的入駐,將進一步鞏固西安作為西北地區奢侈品購物和旅遊目的地的地位。
14)阿里京東互相開放:京東物流進淘寶,支付寶進京東
9月26日,淘寶天貓即將正式接入京東物流,預計於10月中旬上線,此后淘天商家在系統中選擇商品寄送方式時,將多一個京東物流的選項。與此同時,京東也將接入菜鳥速遞和菜鳥驛站——兩者分別是菜鳥的自營快遞品牌和代收包裹的站點。
據瞭解,京東也將正式接入支付寶支付,預計在雙11前夕推出。目前消費者在京東下單,默認的支付方式排序依次為京東支付、雲閃付、微信支付等。同時,雙方在物流和支付上的合作都已達成一致。而這是阿里和京東兩個電商平臺成立20多年來,最大程度的一次握手。此前,淘寶也正式向消費者宣佈新增微信支付,微信支付預計將於9月底全量接入淘天商家,目前已有超九成的商家開通該服務。至此,中國幾個最大的互聯網平臺各自的基礎設施,差不多真正成爲了通用商業基礎設施。
15)抖音商城雙11搶先期(10月8日至17日)成交額同比增長93%
抖音電商雙11搶先期(10月8日至17日)公佈戰報:52個品牌成交額破億,323個直播間成交額破千萬,成交額破千萬單品達247個。今年雙11搶先期,抖音電商貨架場與內容場協同發力、增長明顯,同比去年雙11抖音商城成交額增長93%、訂單量增長72%。服飾鞋包、珠寶潮奢、家居家電成為成交額最高的三大垂直品類。
截至10月15日,抖音電商美粧行業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75%。護膚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102%,彩妝香水成交額同比增長48%,美容儀器成交額同比增長30%。搜索、商品卡、旗艦店等貨架場景銷售額增長超78%,支付用户數增長超218%。
[以上內容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成為享譽全球的中國輕奢品牌管理集團——
(轉自:贏家時尚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