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380億,農夫山泉的對手上市了

2024-10-24 07:58

10月23日,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老二 華潤飲料 正式登陸了港交所,發行價14.5港元/股,發行股份3.48億股,共募資50.4億港元。至此,行業老二和老大 農夫山泉 齊聚港股。四年前,農夫山泉登陸港股,便開啟了老闆鍾睒睒的首富故事。

這次 資本市場 對怡寶母公司華潤飲料的上市,也很是認可,公開發售階段便獲236倍超額認購。上市首日,華潤飲料開盤高開超13%,總市值超386億港元。截至當日收盤,每股報16.6港元,總市值為389.7億港元。

華潤飲料的上市,意味着華潤集團在資本市場又落一子。

在此之前,華潤集團下屬企業中,已有8家在港上市,如 華潤 啤酒 、 華潤 電力 、 華潤置地 、 華潤燃氣 、 華潤醫藥 ;還有9家在A股上市,如 華潤雙鶴華潤三九 、華潤萬東、 東阿阿膠華潤微 電子 等。隨着華潤飲料正式敲開IPO的大門,華潤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已達18家。

華潤飲料的核心品牌怡寶,是中國最早專業化生產包裝飲用水的企業之一,比老大農夫山泉還早。

1984年,做飲料生意的中國龍環(蛇口)有限公司(怡寶的前身)在深圳成立,海南人周敬良是該公司的經理。1990年,該公司生產出了中國第一瓶純淨水,那時候還是蒸餾水。

不過佈局越超前,出發得越早,往往越難站穩。

次年,銷量不盡如人意的怡寶,被初嘗資本市場味道的萬科攬入懷中,開始專注發展包裝飲用水業務。后來,在萬科的收縮戰略中,業績不佳的怡寶又成了棄子。

最終,命運多舛的怡寶,被在啤酒市場四處尋找獵物的華潤看中。從1996年到1999年,怡寶被華潤全面收購。然而,等來新主人的怡寶,又經歷了新品上市受挫。直到2004年,華潤才痛定思痛,將怡寶定位於專業化飲用水公司,才逐漸迎來轉機。

而周敬良早在1992年就離開怡寶自立門户,在深圳創立了景田(深圳) 食品飲料 集團有限公司,一開始推出的也是純淨水。那個年代,因為股票,整個深圳都在沸騰。周敬良靈機一動,將景田純淨水運往股票銷售點進行售賣。兩三天內,百萬箱水被搶購一空。

就在「中國包裝水之父」周敬良已開始為深圳股民解渴之時,中國瓶裝水如今的幾大巨頭大多都還未誕生。

從1996年開始,娃哈哈、樂百氏、農夫山泉等在 保健品 市場吃到肉的企業,開始相繼跨界賣水,生產銷售起包裝引用水。娃哈哈更是開啟了明星代言的先河,邀請景崗山代言,並用他的歌——《我的眼里只有你》作為主打的廣告歌,還在央視斥巨資投放了廣告。

那些年,包裝飲用水市場是純淨水的天下,但很快,包裝飲用水市場的競爭,就激烈了起來——鍾睒睒挑起「世紀水戰」,開始推廣天然水;康師傅於2003年推出礦物質水;周敬良注意到礦泉水市場正在擴大,景田推出了百歲山礦泉水……

2008年,怡寶進入華潤集團一級利潤中心序列,並更名為華潤怡寶。怡寶很專注,一直在純淨水市場深耕,並不斷強化體育賽事營銷,贊助綜藝節目,以華潤雪花的「蘑菇戰略」開啟全國化。

在包裝飲用水市場,每一個霸主的崛起,都可以看作是營銷的勝利。

行業格局經過幾輪變化,「舊霸主」娃哈哈最終落下陣來,直到今年再次走紅;「新霸主」農夫山泉在營銷上更勝一籌;百歲山以「水中貴族」的姿態成爲了礦泉水市場老大。

如今,在整個包裝飲用水市場,怡寶穩坐老二寶座。

2023年,在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前五大巨頭依次為農夫山泉、怡寶、景田、娃哈哈、康師傅。灼識諮詢報告顯示,農夫山泉的市場份額為23.6%,而怡寶、景田、娃哈哈、康師傅依次為18.4%、6.1%、5.6%、4.9%。

根據招股書,2023年,華潤飲料的營收為135.15億元,淨利潤為13.31億元。其中,以怡寶為核心品牌的包裝飲用水產品,2023年產生的收入為124.47億元。

02、水市場越來越熱鬧

農夫山泉雖然已經連續當了很多年包裝飲用水市場的老大,但如果細分到純淨水市場,怡寶已多年穩坐老大之位。

飲料是一個大的門類,其中包含了包裝飲用水、果蔬汁類及其飲料、蛋白飲料、碳酸飲料、風味飲料、茶(類)飲料、咖啡(類)飲料、植物飲料、特殊用途飲料等子品類。

其中,包裝飲用水是飲料行業最大的一個子品類,市場規模已突破2000億元。在這龐大的水江湖里,又包含了飲用純淨水、飲用天然礦泉水、其他類飲用水(主要包括飲用天然泉水、飲用天然水、其他飲用水)等。最顯著的區別是水源與礦物質含量。

灼識諮詢報告顯示,按零售額計,飲用純淨水是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最大的細分市場,於2023年達到1206億元,佔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的56.1%。怡寶在其中當老大,娃哈哈、景田、今麥郎等是小弟,而對純淨水不屑一顧的農夫山泉不在其中。

鍾睒睒曾對娃哈哈等純淨水品牌抨擊得一無是處。農夫山泉獨闢天然水賽道,踩着純淨水大力宣傳天然水,從而異軍突起,逐漸成為整個包裝飲用水行業的老大。

變局發生在今年三四月份。

宗慶后去世后,娃哈哈時隔多年再次受到追捧,娃哈哈的純淨水產品也再次熱銷。同時,娃哈哈與農夫山泉這對「老鄉」,被「一拉一踩」,在網絡上被廣泛討論。鍾睒睒在隨后的發文中,也繼續捧天然水。

就在娃哈哈打響銷售戰役之時,4月下旬,華潤飲料突然披露了招股書。緊接着,農夫山泉要推出綠色包裝純淨水的消息流出。幾天后, 消費者 就看到了「穿着綠衣服」的農夫山泉純淨水。

鍾睒睒出爾反爾,再次回到純淨水市場。而且,農夫山泉純淨水的綠色包裝,與怡寶純淨水慣用的綠色包裝有些相像。有消費者吐槽道:最高端的商戰,往往通過最朴素的手段——農夫山泉穿上了怡寶的衣服。

就這樣,在爭議中,農夫山泉憑藉其強大的渠道能力,悄無聲息地將產品鋪到了全國。

很快,鋪到全國的農夫山泉純淨水,主動發起了「價格戰」——以天然水產品將2元水推向主流后,突然又利用純淨水殺回到1元時代。雙11大促,在電商平臺上,農夫山泉550ml*24瓶的純淨水,促銷價19.7元,每瓶合0.82元。今年夏天,每瓶更是干到了0.74元,比娃哈哈、怡寶還便宜。

作為純淨水市場的老大,怡寶當然能感受到這個細分市場的「熱鬧」。

在此變局發生前的2023年,純淨水市場前五大巨頭依次為怡寶、娃哈哈、今麥郎、景田、康師傅,其中,怡寶佔據了32.7%的市場份額,娃哈哈為8.9%。

目前看,純淨水市場的競爭格局,並不穩定。今年之后,或者再過幾年,市場份額與行業座次,有極大可能會發生變化。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跟誰價格更低、購買更方便比起來,你是純淨水還是天然水抑或是礦泉水,似乎沒那麼重要。

而在整個包裝飲用水市場,還不斷的有新人出現,如 海天味業 、 東方甄選 等,都推出了瓶裝水產品,紛紛攪動着這個2000億元的水江湖。

行業競爭的加劇,對怡寶的影響不言而喻。

2024年上半年,華潤飲料錄得總收入76.16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了5.6%。其中,包裝飲用水產品營收為68.29億元,同比僅增長了2.7%;而飲料產品產生的收入同比增加了40.2%至7.87億元。

03、華潤飲料也需要東方樹葉

華潤飲料與農夫山泉雖然齊聚港股,但是,二者仍有較大差距。

2023年,農夫山泉實現營業收入426.67億元,而華潤飲料營收為135.15億元。算下來,農夫山泉的體量相當於3.2個華潤飲料。在市值上,農夫山泉更是相當於9個華潤飲料。

不過,二者更大的差距,還是在產品結構上。

根據招股書,華潤飲料旗下擁有怡寶、至本清潤、蜜水系列、假日系列及佐味茶事等13個品牌的產品組合、共計59個SKU。不過,與農夫山泉相比,華潤飲料更依賴於怡寶這個包裝飲用水品牌,茶飲等產品的營收佔比還在增長中。

從2021年至2023年,包裝飲用水產品在華潤飲料的營收中,佔比依次為95.4%、94.3%、92.1%。而在包裝水之外,飲料產品收入分別為5.22億元、7.17億元及10.68億元,雖然近兩年增速高達40%左右,但佔總收入的比重只有4.6%、5.7%、7.9%。

可以看出,怡寶包裝飲用水是華潤飲料的重中之重,華潤飲料對其非常依賴。

再來看農夫山泉,其已經比較均衡地實現了「兩條腿」走路——以東方樹葉為主的茶飲已經開始為農夫山泉養家了。

2023年,農夫山泉包裝飲用水業務營收為202.62億元,佔總收入的47.5%。2022年,該比例為54.9%。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農夫山泉包裝飲用水產品營收85.31億元,罕見地下滑了18.3%。農夫山泉稱,主要是因為公司受到了輿論風波的影響。

即使如此,華潤飲料整體營收5.6%的增速,也不及農夫山泉8.4%的增速。

這是因為,就在包裝飲用水下滑的時候,2024年上半年,農夫山泉以東方樹葉與茶π為代表的茶飲料產品,實現營收84.3億元,增幅達59.5%,是所有板塊中增幅最大的,撐起了農夫山泉整體的營收增長8.4%至221.73億元。

農夫山泉的茶飲料營收佔比由上年同期的25.8%升到了38%,比重已經追上了正在下降的飲用水業務。這意味着,茶飲業務與飲用水業務,幾乎已經到了平起平坐的地步。

以東方樹葉為主的茶飲料,已經撐起了農夫山泉的另一片天。

這是華潤飲料羨慕不來的。事實上,隨着包裝飲用水市場發展與競爭的變化,行業已經整體進入增長緩慢的階段,巨頭們亦是如此。而茶飲成了大家爭相追逐的新增長點。

華潤飲料近幾年也在積極佈局新品類,進入細分市場,先后推出了茶飲料、果汁飲料等。今年,華潤飲料對至本清潤的推廣力度很大。

3月,怡寶官宣旗下至本清潤品牌推出新品酸梅湯風味飲料。5月,至本清潤宣佈,擊劍世界冠軍孫一文擔任品牌推薦官,併發布全新廣告片詮釋「經典滋味,記憶中的味道」。6月,《圓桌派》第七季開播,至本清潤菊花茶出現在節目中。

今年秋天,劉青在北京一 超市 的茶飲貨架突然看見了一個新面孔——至本清潤,其與一眾茶飲品牌如農夫山泉的茶π、果子熟了、 奈雪的茶 、瓶裝喜茶、元氣森林、統一、康師傅等旗下的無糖或低糖茶,在同一貨架上爭奇鬥艷。

在同一貨架上,500ml的茶π茉莉花檸檬茶、西柚茉莉花茶、青提烏龍茶等標籤價均為4.8元,同樣為500ml的果子熟了的烏龍梔梔、金桂烏龍等標籤價為4.5元,而310ml裝的至本清潤菊花茶零售價為3元。換算一下,同容量的情況下,這幾個品牌的上述產品,零售價差不多。

在這家超市,至本清潤的大瓶裝檸檬茶,與康師傅冰紅茶大瓶裝、統一冰紅茶大瓶裝、康師傅綠茶大瓶裝等擺在同一層貨架上,都在茶飲貨架的最下面一層。

而就在緊挨着的貨架上,幾乎一整個貨架擺滿了東方樹葉。從夏天到秋天,一直如此。

對華潤飲料來説,包裝飲用水市場要想每年都實現較快增長,已經比較困難,而在增長較快的茶飲市場,華潤飲料登陸資本市場后,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東方樹葉。

(文中劉青為化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