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閃電倉是各行業商家的「好生意」嗎?

2024-10-23 16:29

對很多實體零售門店和品牌商而言,「閃電倉」帶來的完全是新的增量市場。

1

「已開出500家24H超級店,累積業績突破億元。」這就是名創優品入局「閃電倉」業態,10個月內所取得的戰績。

今年1月,名創優品纔在美團平臺開設*家24H超級店,預計年內門店數將達到800家。

24H超級店,是名創優品今年探索的閃電倉新業態,服務 5-10 公里內消費者,滿足消費者「線上下單、最快半小時送達」的即時需求,24 小時營業,目前品類以日用百貨為主。

其實,早在2018年,名創優品就入駐了美團,5年間,名創優品的品牌新客量每年均增長超過70%。

這次加碼「閃電倉」,可能意味着名創優品對即時零售的野心不止於「門店上翻」。如果按照名創優品對即時零售「第二曲線」的野心來看,開建閃電倉,可能是名創優品在這條路上一個重要的戰略選擇。

不只名創優品,屈臣氏也已在美團開設了閃電倉,覆蓋超過10個一二線城市,倉單產提升1.4倍。

從另一個角度看,大連鎖品牌入場「開倉」,有重要的標杆性意義。

入場背后,是一個巨大且供給不斷進化的即時零售市場。

根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佈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3)》,即時零售行業近年來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長,2022年市場規模已超5000億元,預計2025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2022年的3倍。

在即時零售行業發展早期,供需錯配問題比較突出。需求一直在快速增長,而供給的改善和繁榮,推動了行業高速而穩定的增長。閃電倉是這種供給演變中的代表性業態。

2

更為關鍵的是,實體零售「開倉」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可以持續創造盈利的確定的事情。

以山姆會員店的雲倉為例,2018 年,山姆開始開設前置倉,推出「極速達」 服務——精選 1000 個高復購、即時消費的 SKU,並採用 「門店 + 雲倉」 模式,在很多城市實現了全覆蓋。

這1000個SKU,覆蓋了生鮮果蔬、母嬰用品、個人護理、乾貨零食等多個品類。

目前,山姆會員店全國共擁有近500個前置倉,倉均訂單1000單,客單價或超200元。

有數據顯示,目前山姆的線上電商銷售佔比已經達到了55%,其以雲倉為依託的「一小時極速達」訂單量佔山姆電商訂單量近70%,成為山姆增量的一大動力。

山姆會員店在「雲倉」上的成功,讓更多大連鎖看到了倉的機會,名創優品和屈臣氏入場,自在情理之中。

天福便利也在去年6月開出*家外賣倉,佔地面積超過400㎡,通過24小時經營,為消費者提供涵蓋日用百貨及快消等品類以及10公里的服務半徑、30分鍾送達的外賣服務。

這家外賣倉門店位於東莞市東城街道蓢基湖一路,開業當日交易額近五萬。

越來越多頭部品牌意識到即時零售市場的空間和價值。閃電倉作為即時零售的典型供給業態,越來越多的各行業商家開始或者加碼佈局閃電倉。

根據美團的預測,預計到2027年,美團閃電倉將超過10萬個,覆蓋全品類、全區域,預計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

隨着即時零售行業供給生態的不斷進化,越來越多零售商、品牌商面臨的問題已從「要不要入局即時零售賽道」到「必須做和怎麼做」。

因為消費者線上消費已是事實,更便捷(即時零售)的消費習慣不可逆。更為重要的是,閃電倉帶給實體零售商家的是差異化的新增量,而非替代。

本質上看,閃電倉是因為「供需錯配」催生出來的。換句話説,是因為線下實體門店不能滿足消費者的線上購物的需求,無論在購物品類,還是購物時間上皆如此。

也就是説,即時消費市場的需求在不斷擴大,傳統的商超、便利店等以原有主要服務於線下的經營模式已經很難承接得住即時零售業務了,其服務和覆蓋範圍還遠遠不夠,仍有一定侷限性。

因此纔有閃電倉的出現,來彌補「實體門店」的不足,也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白。

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傳統門店能夠充分滿足消費者線上的消費需求,也就不會有閃電倉業態的出現。

3

對很多實體零售門店和品牌商而言,「閃電倉」帶來的完全是新的增量市場。

首先,閃電倉和實體門店服務的消費需求不同,因此商品是差異化的,其重點覆蓋的區域也不同。

以名創優品的閃電倉24H超級店為例,在商品種類、覆蓋範圍、經營時間、服務體驗等方面,與常規線下門店都有差異,出發點就是形成有效互補。

名創優品即時零售負責人陳鎮傑表示,「未來,24H超級店和常規線下門店的商品差異率預計將達到70%。」

與實體門店相比,名創優品的24H超級店在選址、貨盤等方面實施差異化策略。

24H超級店主要佈局在一線和超一線城市以及對線上消費有着高需求的熱門出行城市,主要選址也在社區、住宅等人羣密集區域,以補充常規線下商場門店的覆蓋範圍。

從經營時間上看,實現24小時全天候服務;在貨盤上,除常規快消品外,根據美團閃購提供的商品分析,設計和研發了更符合即時零售消費者需求的貨品供給,例如旅遊出行用品、禮贈用品、清潔用品、數碼配件、美粧個護、寵物用品等特色商品,而非簡單照搬線下門店已有貨盤。

這也是為什麼名創優品對24H超級店寄予厚望的重要原因,24H超級店與常規線下店形成了融洽互補,是奔着「做增量」而去的。

其次,閃電倉的運營邏輯和選址邏輯與實體門店不同,其SKU數、成本、利潤的等都具備一定優勢。

根據一些業內調研數據,對比同爲200平方米的店和閃電倉而言,平均來看,店的房租成本是3-5萬元,閃電倉的房租成本是1-2萬元;店的營業時長為10-24h不等,閃電倉可達24h;店的坪效(元/平方米/天)為59.2,閃電倉為83.3;店的月銷售額約為35.5萬元,閃電倉的月銷售額約為50萬元;店的利潤率為1%—5%,閃電倉的利潤率為3%—10%。

與店相比,閃電倉的SKU數更豐富和商品結構更適合線上,更能滿足用户的即時性需求,門店陳列商品的最小存貨單位(SKU)為2500—3500個,閃電倉的SKU一般為6000—10000個。

除了成本外,從選址上看,傳統線下門店對選址要求很高,人流密度、位置、門面、裝修水平都有嚴格要求,一旦位置選得不好,生意很難起來,而且其租金更高。而閃電倉沒有門面要求,居民房、地下室、寫字樓等都可以。

這也是為什麼閃電倉等倉業態能夠快速幫助零售商和品牌商實現快速拓展的原因。

以山姆雲倉為例,從雲倉的佈局看,基本上是以一個門店對應 6-15個倉, 大店+雲倉的模式,已經成為山姆開店的「標配」。

通過「雲倉」,山姆能夠覆蓋更多區域和更用户,幫助其實現了低成本的快速拓展,因為建倉的成本要比開設實體門店低很多。

4

閃電倉帶來的增量市場不容小覷,也有很多商家因此受益。

一位服務商對媒體表示,他今年開了50多家閃電倉,目前都很賺錢。閃電倉一般面積在200平方米左右,僱傭6—7名店員,成本在50萬元左右。這50多家閃電倉中,月淨利潤*的為3萬元,較高的為8萬元。

以天福便利的「外賣倉」為例,天福外賣倉上線后,開業一個多月以來,平均每日客單量300~400單,日均銷售額在12000元左右。

而此前,天福便利店單店線上銷售額為日均300~500元,收益較高的門店也只有1000~2000元,前后相差巨大。

越來越多零售商的入局,也從側面印證了即時零售供給生態體系的成熟。當下在即時零售的供給體系中,有像羅森一樣「倉即是店」的業態,有像永輝、大潤發一樣「店包含倉」的業態,也有像小象超市、叮咚買菜、美團閃電倉一樣的獨立倉業態。就閃電倉這種獨立倉業態來看,當前,超過3萬個美團閃電倉,已經從便利店業態廣泛拓展,逐步覆蓋數碼家電、母嬰玩具、日百服飾、美粧個護、寵物用品、水果、食材、酒飲、鮮花、醫療器械、成人用品等全品類。

這也為更多行業的更多商家開設閃電倉提供了便利條件。除了有大連鎖入局閃電倉,另一個趨勢是,閃電倉正在下沉,其在下沉市場表現出巨大潛力。數據顯示,2024年在下沉市場,便利店類閃電倉開倉超過1800家。

用行業里一個流行的觀點來説,就是「所有開通外賣的城鎮都有用閃電倉做即時零售的機遇。」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靈獸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