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23 07:40
來源:華泰睿思
上周港股震盪企穩,南向和逆勢資金是流入主力,主動外資趨勢性拐點仍需等待。具體來看:1)外資,配置盤主動外資轉為淨流出,被動外資淨流入規模收窄,交易盤淨流出規模擴大;主動外資的趨勢性淨流入或仍需國內財政加力和信用周期企穩回升搭配,觀察窗口在11月中旬;2)南向,上周淨流入規模擴大,交易佔比升至近四成,接近5月年內高峰,當前AH溢價仍處於合理區間上沿附近;3)產業資本,上周回購案例數增加,但回購額、回購市值比回落,醫療器械/服務等回購市值比居前;4)空頭,上周恆生指數日均沽空比例回升,單日來看周四最高升至12%后周五回落。
核心觀點
外資動向:配置盤主動外資再度轉為淨流出,交易盤淨流出規模擴大
10月10日至10月16日,以EPFR口徑統計的配置型外資淨流入港股、ADR規模均收窄。配置盤,港股主動外資轉為淨流出1.73億美元(vs前一周淨流入1.65億美元),被動外資淨流入規模收窄至12.61億美元(vs前一周淨流入38.55億美元);交易盤,我們測算的港股交易型外資淨流出規模擴大至24.40億美元,連續三周淨流出。主動外資的趨勢性淨流入,或仍需國內財政具體部署落地和信用周期企穩回升搭配,11月中旬開始進入重要觀察窗口。
南向資金:南向淨流入規模擴大,交易佔比升至近四成
上周南向淨流入規模擴大至223.78億元,南向交易佔比升至39.78%,接近5月年內高峰。截至10月21日收盤,AH溢價仍在145左右,根據我們構建的AH溢價模型和敏感性分析,四季度AH溢價的合理波動範圍大致為135-145,中樞為140,新的合理波動區間或為135-145,當前AH溢價仍處於「合理」區間上沿附近。行業維度,上周銀行、房地產、商貿零售、電子、汽車南向資金淨流入規模居前,圍繞政策預期驅動的地產鏈和科技成長兩條線索增配;傳媒、非銀淨流出規模居前,前期漲幅較大的品種出現部分止盈,個股維度亦呈現一定反轉特徵。
產業資本:回購案例數增加,但回購額、回購市值比回落
上周回購案例數238起,較前一周增加44起,回升至2023年以來80%分位數以上;回購額12.92億港元,較前一周減少31.79億港元;回購市值比回落至萬分之0.24;回購額、回購市值比回落至2023年以來20%分位數左右。行業維度:1)考察回購額,銀行、保險、軟件與服務等回購額居前,保險、軟件與服務、資本貨物等回購額環比提升,銀行回購額環比回落;2)考察回購市值比,醫療器械/服務、媒體、保險、資本貨物、銀行等回購市值比居前。個股維度,回購額前10的個股爲匯豐控股/友邦保險/太古股份公司A/快手-W/太古地產/先聲藥業/閲文集團/蒙牛乳業/百勝中國/敏實集團。
情緒跟蹤:恆生指數日均沽空比例仍處於10%以下
1)估值與風險溢價:上周恆生指數PETTM 回落至10.1x,風險溢價(相對美債)回升至5.83%,低於滾動5年均值下方1x標準差,但仍高於今年5月和23年初水平,PBROE視角下在全球主要股指中仍具備性價比;2)空頭頭寸:上周恆生指數日均沽空比例回升至9.29%,單日來看上周四最高回升至12.11%,周五回落;其中,港股互聯網日均沽空比例回升至8.30%,港股地產沽空比例回升至9.56%;3)看跌看漲期權比率:上周恆生指數看跌看漲期權比率回落至0.65;4)權證成交額:上周香港衍生權證成交額環比回升至82.59億港元,佔主板總成交額比重回升至3.45%。
風險提示:估算模型失效;數據統計口徑有誤。
正文
外資動向:配置盤主動外資再度轉為淨流出
10月10日至10月16日,以EPFR口徑統計的配置型外資淨流入港股、ADR規模均收窄。其中,港股淨流入規模收窄至10.88億美元(vs前一周淨流入40.21億美元);ADR淨流入規模收窄至4.79億美元(vs前一周淨流入4.93億美元)。
配置盤主動外資轉為淨流出。10月10日至10月16日,港股主動外資轉為淨流出1.73億美元(vs前一周淨流入1.65億美元),被動外資淨流入規模收窄至12.61億美元(vs前一周淨流入38.55億美元);ADR主動外資轉為淨流出0.38億美元(vs前一周淨流入0.08億美元),被動外資淨流入規模擴大至5.18億美元(vs前一周淨流入4.85億美元)。
交易型外資淨流出規模擴大。以Wind統計的香港本地及國際中介持股變化估算流量(近似代表港股外資流量),與EPFR口徑下港股配置型外資流量的差值,近似代表港股的交易型外資,10月10日至10月16日淨流出規模擴大至24.40億美元(vs 前一周淨流出20.72億美元)。
南向資金:南向淨流入規模擴大,交易佔比升至近四成
上周南向淨流入規模擴大至223.78億元,南向交易佔比升至39.78%,接近5月年內高峰。截至10月21日收盤,AH溢價仍在145左右,根據我們構建的AH溢價模型和敏感性分析,四季度AH溢價的合理波動範圍大致為135-145,中樞為140,新的合理波動區間或為135-145,當前AH溢價仍處於「合理」區間上沿附近。
行業維度,上周銀行(59.01億元)、房地產(32.20億元)、商貿零售(18.45億元)、電子(13.31)、汽車(12.61億元)南向資金淨流入規模居前,圍繞政策預期驅動的地產鏈和科技成長兩條線索增配;傳媒(-25.33億元)、非銀(-21.02億元)淨流出規模居前,前期漲幅較大的品種出現部分止盈。
考察AH溢價2010年以來分位數,截至10月21日消費者服務/輕工/銀行等處於高位,傳媒/家電等降至低位。
個股維度,上周南向淨流入規模居前的個股包括阿里巴巴-W/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芯國際/中國銀行等,淨流出規模居前的個股包括美團-W/香港交易所/快手-W/騰訊控股/藥明生物等。
產業資本:回購案例數增加,但回購額、回購市值比回落
上周回購案例數238起,較前一周增加44起,回升至2023年以來80%分位數以上;回購額12.92億港元,較前一周減少31.79億港元;回購市值比回落至萬分之0.24;回購額、回購市值比回落至2023年以來20%分位數左右。
行業維度:1)考察回購額,銀行、保險、軟件與服務等回購額居前,保險、軟件與服務、資本貨物等回購額環比提升,銀行回購額環比回落;2)考察回購市值比,醫療器械/服務、媒體、保險、資本貨物、銀行等回購市值比居前。
個股維度,回購額前10的個股爲匯豐控股/友邦保險/太古股份公司A/快手-W/太古地產/先聲藥業/閲文集團/蒙牛乳業/百勝中國/敏實集團。
情緒追蹤:恆生指數日均沽空比例仍處於10%以下
估值和風險溢價
上周恆生指數PETTM 回落至10.1x,風險溢價(相對美債)回升至5.83%,低於滾動5年均值下方1x標準差,但仍高於今年5月和23年初水平。從PB-ROE視角看,恆生指數、恆生國企指數在全球主要股指中具備性價比。
空頭頭寸
上周恆生指數日均沽空比例回升至9.29%,單日來看上周四最高回升至12.11%,周五回落。其中,港股互聯網日均沽空比例回升至8.30%,港股地產沽空比例回升至9.56%。
看跌看漲期權比率
上周恆生指數看跌看漲期權比率回落至0.65。
權證成交額
上周香港衍生權證成交額環比回升至82.59億港元(vs前一周61.59億港元),但佔主板總成交額比重回升至3.45%(vs前一周1.48%)。
風險提示
估算模型失效:我們在統計外資配置盤和交易盤時採用了估算方法,若估算模型失效,則相關指標對於微觀流動性的解釋變差。
數據統計口徑有誤:若所採用數據的統計口徑出現偏差,將引發相應數據的代表性及準確性不足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