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22 09:26
央企正在積極佈局、搶佔算力板塊先機。
根據《企業觀察報》對公開數據的查詢,截至2024年10月,已有20多家央企投入巨資正式進軍算力市場,投資額度從數百萬元至數千萬元不等。與2023年相比,這一數字增長了一倍
部分央企不僅在算力產業鏈上進行了全面佈局,而且其中一些企業已經成功上市,成為A股市場的「領頭羊」。
01
多家央企「挺」進算力市場
目前已佈局算力市場的20余家央企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尤為引人注目。它們主要是通過構建數據中心和雲計算平臺,提供高速、穩定的網絡連接和強大的計算能力,以支撐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公開資料顯示,在算法領域,中國移動在AI領域的專利數量已突破600項,中國電信超過200項,中國聯通超過100項。
除了上述運營商,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國石化、中國建築、招商局、中國中車、中國物流、國家電網、中國寶武、中國中化、中國電氣裝備、南方電網、中國能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電子、中國一汽、三峽集團、鞍鋼集團、中航信、中國商飛等央企也積極投身算力建設。
這些央企通過自主投資來加快算力建設步伐。例如,中國電子旗下的中國長城科技集團正式推出了其國產AI算力共創基地——國源1.0,該基地為生態合作伙伴及客户提供集約化的試驗平臺;南方電網發佈了「大瓦特」算力交易平臺,該平臺不僅撮合算力供應商和需求方的交易,還提供綠色算力推薦、負荷側響應等服務;中國物流集團成立了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算力、數據處理和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系統集成等服務,推動物流行業智能化轉型;招商局集團自主研發並上線了集團統一的底座性平臺——招商雲和大數據湖,並開展了「上雲入湖」三年行動,實現了核心系統全面上雲。
央企的算力佈局邁入了嶄新階段,這將有助於推動相關產業鏈的全面升級與創新發展。
02
市場地位已經確立
央企不僅在算力產業鏈上實現了全面佈局,而且部分央企已取得顯著成就併成功上市。這些企業覆蓋了AI服務器、AI芯片、國資雲及光模塊等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成為推動算力產業發展與創新的重要力量。
AI服務器作為算力的核心支撐,提供了強大的計算能力;AI芯片則是智能設備與系統的核心,決定了其性能與智能化程度;國資雲作為數據存儲與處理的堅實平臺,確保了數據的安全與可靠;光模塊則是高速網絡通信的關鍵要素,支撐了數據的飛速傳輸。這些環節共同構建了算力產業鏈的穩固基石,為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提供了強大支撐。
在AI服務器領域,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表現尤為亮眼。例如,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烽火通信,在通信領域獨佔鰲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中電港與中國長城,分別在電子產業與金融算力智能網點解決方案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深南電路,更是印刷電路板行業的佼佼者。這些企業的股票已成為A股市場的「領頭羊」,例如深南電路的股價在2024年已飆升200%,每股價格高達110元左右。
在AI芯片領域,央企控股的企業同樣佔據重要地位。其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深桑達A,作為「一底一鏈」「堅底強鏈」發展佈局的核心企業,其股票備受投資者青睞。
在國資雲方面,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提供着關鍵的雲計算與大數據服務。隸屬於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的太極股份,以及由國投集團控股的國投智能,均是國資雲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在投資領域,央企通過基金投資推動了人工智能產業的蓬勃發展。例如,中科寒武紀作為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性、前瞻性和技術領先性創新企業,每股價格高達360元左右,國投和國新系基金均對中科寒武紀進行了投資,助力其在人工智能領域持續發展。
企觀國資是企業觀察報社官方微信公眾號。《企業觀察報》是由國務院國資委指導、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管主辦的全媒體平臺,被國務院國資委認定為「國資國企自有輿論平臺」,致力於以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視角關注報道中國企業改革發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1012024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