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21 17:10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保險、基金、證券公司互換便利,規模達5000億元人民幣,以此希望提振股市。
滬深300指數在9月底上漲后,今年前九個月飆升了17%。中國股市如果能在相關刺激政策的推動下延續從9月中旬開始的復甦勢頭,中資保險公司可能會利用其30.9億元人民幣(4.4萬億美元)的其他投資來購買股票,從而迎來利潤回升。根據彭博行業研究的計算,如果中資險企的股票和基金持倉在2024年升值20%或以上,其利潤平均有可能翻倍。
根據今年截至9月的市場漲幅,保險公司的2023年賬面價值可能平均增長3.7%,其中中國人壽(16%)、中國人保(7.7%)和中國太保(5%)的增幅領先同業。相比之下,由於債券收益率下降,中國太平和中國平安可能平均下降3%。
股市走強有望幫助保險公司分擔債券收益率走低的部分影響。在貿易緊張局勢、地緣政治和當前經濟情況的背景下,消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房地產市場的復甦——這有助於恢復消費者信心。
險企加大債券配置
股市對三家中資險企影響更大
債券收益率較低仍是今年中資險企投資回報率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為維持回報率,險企可能會動用更多現金和存款來購買債券,以支持儲蓄產品的強勁銷售。在我們追蹤的八家中資險企中,2024年上半年債券在其總投資中的配置比例從2023年的53.7%平均升至55.8%。截至6月底,現金和存款在這些險企投資總額中的佔比上升了0.8個百分點,平均為11.6%,仍遠高於日本壽險公司的2.0%。
考慮到同期股票和基金的投資佔比從15.3%降至14.8%,中資險企可能會策略性地增持高息股,以利用估值較低的機會,尤其是中國人保集團和中國太平。同期,保險公司的非標資產投資比例也從16.6%降至13%。
儘管年初至今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35個基點,新華保險、中國太平和中國人壽的賬面價值更易受到股市表現的影響,原因是其股票和基金持倉相對於股本的比例仍高於同業。截至6月底,新華保險的這一比例為290%,后兩者的比例為140%,而同業平均水平為108%。政府呼籲對股票這一資產類別採取更具建設性的態度,雖然部分中資險企或仍在短期內增持股票,以利用估值較低的機會,但我們認為從中長期來看,保險公司將會在風險、資本要求和利潤波動之間取得平衡。
泰國第二大保險公司赴港IPO
估值可能高達100億美元
香港市場方面,隨着港股迸發新的活力,泰國第二大保險公司富衞集團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或已準備就緒。按股價/內含價值為1.4-2.0倍來計算,其上市估值可能達到100億美元。作為對比,友邦截至10月3日的股價/內含價值為1.57倍。假設出售15%的股份,那麼富衞可通過IPO籌資約15億美元。富衞的估值區間或超過保誠、平安和第一生命保險這些地區同業,因為其較小的規模預示着更大的增長潛力。
對於投資者來説,富衞的主要吸引力可能在於較小的規模所帶來的增長潛力,但它已經是泰國第二大保險公司,且有望躋身香港前十大險企。我們認為,富衞的增長重點可能會放在提高其在中國香港和東南亞市場的影響力,例如擴大代理商網絡、增進銀保關係,而非進軍新市場。
富衞集團的集團當地資本總和法償付能力狀況十分強勁。儘管指標在上半年有所惡化,但仍遠高於監管要求。獲得更多股本資金不僅有助於滿足償付方面的監管要求,而且在收益率高企的當下,還可以降低債務融資成本、推動業務增長。
按年化新保費計算,友邦和富衞集團應能在2024年的剩余時間內保持穩定的市場份額。友邦仍穩坐第一,今年上半年份額同比增長3.1個百分點,為24.3%。這主要有賴於其兩全保險和終身壽險保單的強勁銷售,同時健康和重疾產品也有所回升。相比兩全保險,富衞則更專注於終身壽險,這可能是爲了維持穩定的利潤率。
富衞的市場份額下滑了45個基點至18.6%,位居第二,其次是Muang Thai Life(11.4%)和Thai Life Insurance(8.3%)。友邦和Thai Life Insurance都主推利潤更豐厚的保本類產品,同時也會利用儲蓄型產品來滿足銀行渠道的客户需求,因此它們的利潤率有望保持在較高水平。保誠的市場份額也上升了1.2個百分點至7.4%,排名第六。
(作者系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本刊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