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21 00:00
初心映墾利,篤行以致遠。發展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闊步新徵程,東營市墾利區錨定「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目標,持續推進「產業強區、創新高地、生態之城、幸福家園」建設,吹響高質量發展號角,揚帆起航,不斷尋求新突破,再創新輝煌。
□董文強
數智賦能
企業轉型向新向綠
走進山東勝通光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滑輪高速旋轉發出「嗡嗡」聲,一張張薄如蟬翼的光學膜經過拉伸牽引、分切等工序的打磨后,從無塵車間整齊排列輸出。廠房另一端,裝載着光學膜的包裝箱正在裝車。
「這條生產線採用獨特的熱收縮率控制技術,在國內率先實現了產品使用時縱、橫向熱收縮的高平衡性。我們自主研發的功能母料、納米添加劑,解決了薄膜表觀質量、表面平滑度、剛性等三大核心技術痛點。」山東勝通光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凡寶介紹,他對年產2萬噸超薄MLCC用光學級聚酯基膜項目前景十分看好。光學膜,這一看似簡單卻藴含無限可能的材料,正逐漸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成為現代光電技術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今年,墾利區繼續堅持工業強區戰略不動搖,先立后破,謀劃實施了總投資1668億元的217個重點工程項目,全面完善「全鏈條謀劃」「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務」推進機制,127個建設類項目開工率88%,以高質量項目建設、高效率品質服務助推高質量發展。
接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墾利石化石墨碳材料一體化、AAS特種耐候性樹脂等項目落地推進,加速石化產業由基礎煉化向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學品轉型;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實施巨電新能源單體大容量固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及PACK生產基地等總投資300億元的8個新能源產業項目,實施言泉可降解納米吸水材料等總投資38億元的11個新材料產業項目,實施海泰達生物科技抗菌蛋白研發與產業化等總投資5.6億元的4個生物醫藥產業項目,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一大批新質生產力,正強勢點燃項目「引擎」,撐起墾利高質量發展的「脊樑」。
科技賦能,增強發展后勁。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梯度培育體系,27家企業被評為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18家企業被評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一季度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54.6%。着力攻堅數字經濟,重點突破電子信息製造業、軟件及互聯網業,打造國家級智能製造優秀場景2個,全省數字經濟「晨星工廠」入庫企業達到21家,上半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80.7%。
破「鹼」重生
鹽鹼地煥發新生機
稻浪滾滾秋色濃,又是一年豐收季。在永安鎮二十八村的稻田畫風景區,映入眼簾的是正值生長旺盛期的優質稻,一株株飽滿的稻穗壓彎了腰。一列旅遊小火車正穿過稻田與紫藤蘿架,載着遊客緩緩駛來。昔日鹽鹼地變身稻田,美麗的農家風光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遊客慕名而來。
近年來,墾利區立足鹽鹼地實際,圍繞耐鹽鹼種質培育推廣、鹽鹼地綜合治理和高效利用,突出新技術應用和新模式推廣,走出了一條生態、綠色、高效的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我們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浙江大學等21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係,建設全梯度耐鹽鹼作物種質創新利用、國家水稻品系對比試驗示範等4個制種、繁種、試驗示範基地。加快推進以耐鹽鹼小麥、大豆、水稻等為主體的規模化、標準化種子繁育及加工工作。」墾利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玉明説。
今年夏收,墾利區黃河口鎮生產村傳來喜訊:平均鹽鹼度3.3‰的鹽鹼地里,耐鹽鹼品種「濟麥60」示範田畝產511.88公斤,打破了中度鹽鹼地小麥高產紀錄。
選育好種子,只是邁出了第一步,科技賦能、創新治理也是鹽鹼地開發利用的重要一環。
「我們首創的鹽鹼地‘封域雙層暗管排鹽’技術,用塑料膜垂直鋪塑、封閉區域,防止鹽水內侵,並通過在地下鋪設雙層暗管,實現上層管淋洗排出鹽分,下層管阻斷咸水爬升,可以做到‘治理1次,50年不返鹼’。」山東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蓋俊山介紹。
圍繞控制地下水位、洗鹽排鹽等關鍵技術,墾利區依託豐彩、一邦等龍頭企業和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等技術團隊,在全區集成推廣「現代科技+工程措施+規模化經營」改良模式,建設了鹽鹼地綜合利用示範園、全梯度鹽鹼地試驗示範基地、黃河口無花果產業園等鹽鹼地綜合利用示範基地,示範片區內鹽鹼地含鹽量由原來的16‰降為3‰左右,鹽鹼地綜合開發利用取得顯著成效。
近三年墾利區新增耕地2.4萬畝、鹽鹼地良種推廣25萬畝,實施的「耐鹽鹼小麥+耐鹽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畝均增產250公斤以上,「沉睡」的鹽鹼地真正成爲了「金銀灘」。
民心所向
小實事托起大幸福
「外牆保温改造,改進了我們的心坎里,」墾利區墾利街道義和村村民王東卿豎着大拇指説,「之前房子冬天冷、夏天熱,現在政府給我們統一補貼改造,冬天省了煤還暖和,夏天不開空調還涼快,我們大家都很高興。」
如何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墾利區做出了改善城鄉居住環境的重要承諾。農村房屋保温改造共實施2100户,夏、冬季室温可降低、升高3—5℃,採暖季節約燃氣費用600—800元。同時,貫徹落實城市更新理念,投資2300萬元實施垃圾分類設施提升工程,改造天悦華府等10個既有住宅小區的充電基礎設施、黃河人家等3個供電未直管小區,將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落在實處。
家門口的「小」事,都是老百姓心里的「大」事。年初,墾利區聚焦民之所盼,細緻謀劃了12件34項民生實事,通過小切口服務大民生,交出了誠意滿滿的民生答卷。
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頭等大事,必須既要「面子」,更要「里子」。墾利區堅持以辦好人民滿意的墾利教育為宗旨,加快推進全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東營市第一中學教育集團墾利校區集團化辦學成果豐碩,墾利一中創建為山東省特色高中,職業教育繼續保持全省前列。義務教育擴優提質,第三實驗學校打造教育高地,雙河小學高標準啟用,名校引領、老校提優,順利通過國家級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驗收。幼教事業百花齊放,園本課程開發率100%,優質園佔比95%,全面開設營養早餐,滿足羣眾「幼有善育」美好期盼。教育教學條件優化提升,更新教師用微機、學生用微機、觸控一體機和學生課桌椅,實施老舊校舍改造工程,城鄉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學生「衣食住行」全面保障,義務教育階段教室空調覆蓋率、中學晚餐覆蓋率、學生食堂自營率、空調校車配備率均達到100%。
民生跟着「民聲」走,聚力醫養惠民。着眼於「近」,墾利區新增2個基層衞生室,改造提升11個村衞生室、社區衞生服務站,完善73處一體化管理衞生室康復理療、智慧隨訪、診查輸液等設備。着眼於「優」,與勝利油田中心醫院合作共建,引進50余名專家坐診,37項新技術已申報通過,20余項三級、四級手術已實現本地診療,讓羣眾花二甲醫院的費用享受三甲醫院的服務。着眼於「易」,大力開展「互聯網+健康」服務,改善「線上」醫療流程,就醫更高效。
文化惠民「有温度」,幸福生活「添熱度」。持續對26支基層文藝業余隊伍進行培育扶持,提供平臺舉辦賽事,讓基層隊伍既展活力、又綻笑顏。「轟龍隆」稻草文化藝術節、「漁海船説」嘉年華、鄉村微度假·尋影黃河里、坐上火車趣露營等大型文旅活動輪番上陣,260平方米、配書3000余冊的紅杉書院城市書房笑迎客來,帶給羣眾多樣的城鄉文化體驗。
一個個熱切的民生期盼得到迴應,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地開花,「幸福」二字是羣眾對墾利「民生答卷」最美的批註。
環境提優
發展活力充分釋放
近日,位於墾利經濟開發區的山東海泰達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抗菌蛋白研發與生產項目現場十分忙碌,工人們正在為進入試生產階段做準備。
「我們是拿地即開工,當時地一批下來,馬上就動工了,目前項目進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現在馬上進行試生產,2024年產值可達1000萬元。」山東海泰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學行介紹。
海泰達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落地時存在迫切的用地需求,企業建設用地因未達到法定轉讓條件,無法盤活處置。墾利區結合實際,探索創新,創建后臺運作方式,最終海泰達生物科技等6家企業先后拿到預公告登記,大幅縮短項目落地時間。
能如此快速完成項目落地,得益於墾利區採用「政府統一規劃、國企先行拿地、土地分割出讓、企業自主建設、公共配套共享」的新模式。推行此模式后,企業最小分割土地面積減少至10畝左右,項目免去了調規徵收等土地手續環節,縮短辦理時限半年以上,有效解決了小微企業創業初期用地難、資金難、手續難問題。
近年來,墾利區運用「用地清單制」「拿地即開工」「多測合一」等改革成果,工程建設項目開工前審批流程實現「三合一」,推出「雙鏈審批」模式,審批平均時限減少20%。加快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發放全市首張企業住所標準化營業執照,文商旅企業手續辦理申請材料減少38.2%。加強跨域政務審批合作,先后與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815個縣(縣級市、區)建立了跨域合作關係。今年實施營商環境創新行動,推出了優化營商環境「十八件惠企實事」,全力為企業家干事創業保駕護航。
針對企業需求,墾利區建立「文商旅」領域服務極簡模版,在其勾選辦理事項的基礎上,提供「一企一策」個性化專屬服務,提前為商户提供了開辦商場「一件事」、電影院「一件事」等工作規範和思維導圖,避免了可能出現的「如何辦」「來回跑」等問題,極大簡化辦事流程,為商户節約辦事成本。
「我們將對照‘民事無憂、企事有解、政事高效’12字要求,加快政務服務集成化,力爭到2025年年底實現高頻‘一件事’服務場景全覆蓋。」墾利區行政審批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寧表示,將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數字化,實現「就近辦、便利辦」「園區事、園區辦」,促進政務服務便利化,為墾利廣大企業和羣眾提供全方位、立體式、高質量的政務服務。
勝通光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超薄MLCC用光學級聚酯基膜
大業新材料15萬噸精密線材智能製造項目濕拉捻股車間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專家到墾利院區坐診
墾利區雙河小學,總投資7500萬元,高標準配備師資和教學儀器設備,9月份秋季學期投入使用
墾利城區風景秀美
永安鎮稻田畫風景區,昔日鹽鹼地如今變良田
華潤財金800MW光伏發電項目
位於墾利區省級農高區的天驕部落蒙古風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