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我們的臉上,如何抹上更多「南京成分」

2024-10-21 05:22

□ 本報記者 許雯斐 陳雨薇

正在進行的火熱「雙11」電商大戰中,哪個領域最惹眼?當仁不讓的是化粧品!

據淘天集團(阿里巴巴旗下業務集團)數據,10月14日晚間,「雙11」預售開啟10分鍾內,13個化粧品品牌相繼破億,前30分鍾破億品牌達20個。

中國香料香精化粧品工業協會發布的《2023年中國化粧品市場行業發展與消費洞察》顯示,2023年中國化粧品行業市場規模約為5169.0億元,同比增長6.4%,2025年有望增至5791.0億元。

「經歷數十年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化粧品消費市場。近年來,國貨美粧和外資品牌競技,共同促進了行業的繁榮與發展。」中國香料香精化粧品工業協會理事長顏江瑛介紹。

南京是眾多香粧產品的上游原料基地,因而成為2024中國香料香精化粧品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香粧大會」)的承辦城市。在10月18日—19日的博覽會現場,南京一批化粧品企業,當中不乏上游原料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和海內外知名化粧品企業同台亮相。掘金「美麗經濟」,南京有何優勢,又有哪些發展空間?記者在現場一探究竟。

國貨突圍改變市場格局

數據顯示,化粧品市場近年來增長放緩。2022年中國全年化粧品類零售總額為3936億元,同比下降4.5%,這是多年來首次下跌。統計局最新數據,今年1—9月化粧品零售總額為3069億元,同比下滑1%,更是讓一些業內人士感慨復甦疲軟。

而值得關注的是,一批國貨逆勢增長,成為中國化粧品市場新的趨勢。2023年,國貨美粧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1.2%,市場份額達到了50.4%,首次超過了外資化粧品品牌。據統計,今年上半年,12家國貨美粧上市公司總營收為290.24億元,同比增長13.17%。有的國內廠家,增幅超過40%。

10月18日,在中國香粧大會展會現場,最大展商華熙生物用一款最新科技「產品」,展示了國貨品牌創新力。30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被濃縮為現場展示的一個雙開門冰箱大小的定製艙。

一位素面朝天的女孩,在經歷皮膚測試后,工作人員在平板電腦上快速為其生產護膚方案,並傳輸至定製艙製作。最終,一罐為女孩量膚定製的護膚品出爐。

據介紹,該個性化定製儀器結合合成生物、再生醫學、AI等多門類科學技術,採用微流控技術進行精華生產線的交付,能夠實現小批量生產,快速切換配方,提高生產效率。目前華熙生物針對近8000種皮膚需求、15655種皮膚狀態,打造了108套配方方案,全部經過安全與功效檢測、已在國家藥監局備案。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化粧品監督管理條例》,對化粧品的生產、經營全過程的管理更加嚴格,比如,化粧品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同時,鼓勵科技創新,對產品和原料分別實行了註冊和備案制度相結合的管理辦法。

新政之下,近幾年,優秀企業大幅提升生產、研發能力。現場參展的南京企業中,亦有此類。

今年4月,南京天縱易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佈全球首創的Micro SCol III型膠原蛋白微球,天縱生物的技術一改傳統重組膠原鏈式特徵,創造出微球體空間結構膠原,可實現功效持續時間更長。

天縱生物於2012年落地,是國內首家獲得透明質酸鈉敷料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的企業,其主品牌「益膚」是國內較早一批的「械字號」護膚品。成立以來,天縱生物獲批99項知識產權、113項產品註冊及備案證書,線下覆蓋1000+公立醫院和10000+線下連鎖藥房,服務超1000萬用户。

這家得益於研發創新立足的企業,對創新尤為執着。在天縱生物,每一項產品都有一本厚厚的實驗報告匯總。「檢測公司常問,為什麼要檢查這麼多項目,某某大牌都做不到。我回答,大牌不是我們的天花板,唯有更好的產品才能贏得市場。」南京天縱易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金玉説。

金玉提到,要關注到很重要的一點是,新一代消費者不再唯國際大牌是從,他們不追求大牌,而是認可真正的好產品。

展會現場的一家化粧品展臺前,兩位95后年輕女孩正參觀。面對展臺工作人員介紹的一款次拋精華新產品,兩位如專業人士般大方對談,「與某某大牌的產品相比成分濃度誰高?」「皮膚敏感時期是不是適合使用?」「與煙酰胺相比哪個美白效果更好?」

對比起兩款面霜時,兩位女孩一頓「操作」,比成分,線上線下比價格,甚至把價格精準到克。那些晦澀的成分專業名詞,在她們嘴里像閒話家常。

對技術創新的追逐,良好的政策環境,新消費力量的興起,電商平臺的助力,諸多因素正推動着國貨化粧品品牌起飛。

據企查查數據,2023年,化粧品相關企業註冊量首次突破500萬家,全年註冊量同比增加51.4%達563.2萬家,創近十年註冊量新高。截至10月中旬,今年已註冊近400萬家相關企業。

上游原料創新決定產業未來

「原料的創新是核心,沒有原料的創新,就只能是配方的重複。」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趙燕在企業家論壇上如是説。

前不久,美國科學家維克托·安布羅斯和加里·魯夫坎榮膺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發現微小RNA(microRNA)及其在轉錄后基因調控中的作用。

「我們和客户都深感自豪,因為我們在這個領域已有十多年深厚的專業積澱。」亞什蘭個人護理品亞太區總經理及大中華區總經理趙連明説,「這股時代的浪潮終於把我們推向了舞臺的中央。」

亞什蘭化工(南京)有限公司來自於南京江北材料科技園,是此次參展的重要化粧品原料企業。趙連明介紹,多年來,亞什蘭南京公司逐漸改進生產工藝與新設備,在化粧品、生命科學、塗料工業等領域加大創新投入。

2023年3月,亞什蘭南京公司260噸/年世界級植物功能性原料生產項目奠基。該項目採用亞什蘭全球領先的PSR植物小分子RNA萃取工藝和獨有的Zeta FractionTM專利技術,是亞什蘭在全球建立的第二套生產裝置。

「PSR萃取物含有植物經歷數百萬年進化而形成的活性分子,能幫助皮膚抵禦環境老化,現在市面上非常受歡迎的某大牌精華液就使用了我們的原料,銷售非常火爆。」趙連明説。

《化粧品監督管理條例》為鼓勵創新,對化粧品新原料按照風險高低分別實行註冊和備案制。《條例》施行以來,新原料備案數量已從2021年的6個增至2023年的68個。

從國內幾家化粧品領軍企業近年來對原料研發的持續投入不難看出,企業對研發獨家原料的需求極大,都想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玻色因」「Pitera」(某國際品牌的成分),以提升絕對競爭力。

一批化粧品原料企業的集聚,正是南京發展化粧品產業最好的基礎和最大的優勢。

「南京華獅新材料有限公司有非常多的創新專利、獨家產品,這些產品成爲了下游化粧品客户參與競爭的創新‘武器’。」中獅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李華山介紹,華獅擁有一批冠軍產品,如氨基酸表活、防曬劑、防腐劑等系列的多個產品已通過歐盟Ecocert和COSMOS天然認證,年產數萬噸,已連續多年國內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國際排名前二。

李華山比喻,品牌商像是一個廚師,銷售渠道是一個飯店,那麼,最終要做出好的菜餚,就需要上游的原料企業來提供優質食材。「因此,上游原料企業的創新,決定着產業的未來,會主導未來競爭的格局。」

「我們時刻關注下游市場的新趨勢對上游原料需求結構的變化,包括對個性化與定製化產品的需求、綠色科技和環保的要求、對天然有機成分的偏愛等。」參展企業江蘇百靈鳥科技集團暨江蘇邁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福新説,企業要根據這些新趨勢,去研發新產品,優化工藝流程,探索提供更多高質量有機原料,加強品牌建設。

邁達新材料深耕技術創新,開發出一系列高品質化粧品、香精香料及其他日化用品的功能性助劑。這些助劑不僅具有優異的抗氧化性能,還能有效改善化粧品的膚感、提升產品的滲透性和吸收性,從而供給中高端護膚品。

邁達新材料在江北新區新建設的年產30000噸食品級抗氧劑BHT生產裝置,將於明年一季度投產其拳頭產品食品級BHT抗氧劑,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BHT生產基地。

HAP,學名對羥基苯乙酮,以往是利膽治療藥物的化工中間體,在改進工藝生產后成為化粧品的新型添加劑,具備抗氧化、舒緩、穩定等功效,幾乎無刺激,被各大品牌青睞。位於江北新區新材料科技園的江蘇新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率先實現HAP量產的企業,目前在全球市場份額超過70%。去年底新產線投用后,出貨量大增,上半年增幅超60%。

眼下,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內,總投資約百億元的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項目,已進入火炬單元基礎工程施工階段。該項目於今年3月開工,分三期建設,主要生產高附加值日化系列產品。該項目以烷基苯升級為契機,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拓展和延伸產業鏈,在長三角地區打造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自主核心技術最優、生態友好型的高端日化新材料產業集羣。

抓住前沿技術走向高端

「中國化粧品市場正經歷着由快速增長轉向平穩甚至波動,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顏江瑛表示,香粧行業不再是單純的傳統制造和化工領域所能定義的,而是融合了多種學科,變得越來越有「含科量」,競爭門檻快速提高,競爭優勢愈發朝着自主研發和創新上行進,毫不誇張地説,沒有科技創新能力的企業將在今后的激烈競爭中沒有立足之地。

還需要看清的現狀是,市場的消費已經分層,大眾化市場屬於國貨美粧的主陣地,而高端市場仍被國際品牌佔據。從大眾化走向高端化,是中國香粧產業必須面對的挑戰。

趙燕在會上介紹,2023年華熙生物投入4.46億元(佔總營收的7.35%),以科研支撐「合成生物+再生醫學」。她認為,化粧品行業已經進入3.0時代,消費者需要的是對護膚的精準調控,達成提升皮膚韌性、促進細胞新生、實現年輕態的效果。華熙生物持續投入,正是要探索再生醫學技術對細胞的精準調控。

行業領軍企業所專注的合成生物這一前沿技術,是當下化粧品市場關注的焦點。

「未來,一個非常大的趨勢就是綠色、天然和可持續。」李華山説,在這個趨勢下,無論是原料、渠道、品牌,都有可能涌現出一些頗具規模的企業,反之,如果沒有跟上,就會落伍。

10月9日,《合成生物學》期刊刊登《合成生物學助力化粧品走進生物製造新時代》。文章指出,擁有數千年曆史的護膚品,實現了兩次飛速發展,一次是19世紀的化工生產,另一次則是21世紀合成生物技術參與。具體來説,得益於蛋白解析、基因編輯、細胞工程等科技發展,一些成本過高、難以獲得的功效成分生產問題得以解決,代表天然產物有人蔘皂苷、重組膠原蛋白、透明質酸、角鯊烷等。

「通過合成生物、基因工程等新技術應用,企業紛紛開發出一批帶有功效性的核心原料,滿足了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金玉説,相比於傳統的化學合成,合成生物技術顯然更符合天然、綠色的趨勢,同時提高了效率,讓核心原料生產的成本大大降低。

重組膠原蛋白,是深耕合成生物技術多年的天縱生物積極佈局的新領域,也被業內稱為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玻尿酸」的原料成分。天縱生物推出的膠原蛋白微球新產品,已被國際知名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認證為「全球首創的微球結構膠原」。

參展企業亞什蘭、華獅、天縱生物等所在江北新區是南京發展化粧品產業的主陣地,擁有全市60%的化粧品生產企業。抓住新趨勢,這里正佈局建設香料、香精、化粧品原料等全品類研發生產製造基地。

在江北新區內,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集聚一批表面活性劑、香精香料、功能性添加劑等原料生產龍頭企業,形成了化粧品原料發展的優質產業基礎,新建的新材料產業中試基地還將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應用;生物醫藥谷打造「學研產用」生態,利用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優勢,培育打造了多種透明質酸敷料以及重組膠原蛋白系列醫療美容產品,並搭建圍繞香精香料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以及製劑所化粧品CDMO服務平臺;芯科跨境電商產業園將化工及香精香料化粧品,作為其發展的四大「跨境電商+產業帶」之一,園區集聚20家優秀的跨境電商服務商,推出江蘇省首支跨境電商產業基金和南京市首個跨境電商保險產品,落地產教融合基地,對香粧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提供全面支持。

博覽會在南京舉辦,恰逢主辦方中國香料香精化粧品工業協會成立40年。顏江瑛表示,這四十年,中國化粧品產業從模仿跟隨到自主創新,從本土激情增長到海外積極開拓,譜寫了融合了創新、變革與文化自信的「粧麗」史詩。

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截至2024年7月底,我國普通化粧品總量達到179.1萬個,其中國產化粧品有173.5萬個,佔據主導地位。

近180萬個品種,這般蓬勃發展的繁榮景象,是無數廠家馳騁拼殺,一個巨大的行業正勃勃生長。南京,一座化工重鎮,掘金美麗經濟,為產業升級的羽化成蝶提供新空間。

(主辦方供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