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20 15:29
三季報盈喜之后,泉峰控股(02285)似乎終於開始顯現「抬頭」跡象:該股迎來兩連漲(16日-17日),盤中累計漲幅近20%,近乎收復前幾日跌幅。不過,該公司的漲勢並沒有保持強勁勢頭。截至17日收盤,泉峰控股收報21.3港元,跌幅為0.47%,成交額為4123.7萬港元。由漲轉跌,表明投資者對其發展信心並不十分充足。
根據智通財經APP瞭解,2021年12月底,泉峰控股成功登陸港交所,或由於2022年、2023年業績增長瓶頸顯現的原因,至今兩年多的時間,公司股價較43港元的發行價已然「腰斬過半」,若與69.6港元的歷史高位相比,股價則是接近「膝蓋斬」。
低基數下高增業績表現仍不如2022年
據悉,泉峰控股是一家電動工具及户外動力設備(OPE)供應商,專注鋰電池系統技術領域的創新。成立30多年來,公司從早期 ODM 業務到自建及收購佈局 5 大自有品牌,擁有覆蓋消費級、工業級/專業級電動工具以及高端和大眾市場 OPE 產品,產品矩陣逐步成熟。目前,旗下自有品牌EGO、FLEX、SKIL、Devon 大有和 Xtron 小強,同時公司還為博世等龍頭企業提供 ODM 業務。
縱觀近幾年業績,泉峰控股的經營狀況大抵可以用「一路下滑,直至虧損」來形容。
2021年至2023年,該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17.58億元、19.89億元、13.7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約46%、13%、-31%;實現股東應占溢利為1.45億元、1.39億元、-0.3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約226%、4%、-127%。
在2023年的低基數下,公司在2024年前三季度預計實現淨利潤約1億元(單位:美元,下同),同比大增300%。但與2022年相比,公司的業績表現仍略顯遜色。
以中期財報來看,泉峰控股2022年上半年的營收為10.02億元,而2024年同期則為8.16億元,縮水18.6%;2022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0.63億元,與2024年同期的0.62億元基本持平。
事實上,公司前三季度的業績高增,基本可算得上是明牌。畢竟中報已經有所顯露。
據悉,該公司在中報財報中表示,純利的預期正增長主要受以下因素推動:一是由於強勁的終端銷售表現及客户訂單量的增加,公司的收入有所增加。這一增長得益於公司強大的品牌號召力、有效的促銷活動及有利的天氣,有助於刺激終端消費者需求並加速渠道去庫存周期;二是公司擴大了生產規模並提高了生產效率,以均衡及高效的方式優化營運開支等方式促使公司利潤呈現積極勢頭。
當然,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泉峰控股此次能夠由虧轉盈,或於園林機械將迎補貨周期有一定關聯。
受全球通脹環境與去庫存等因素影響,2023年OPE行業尤其是鋰電OPE,大部分企業績都有所承壓,比如格力博、大葉股份等2023年度業績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但需要注意的是,從長期的角度來看,隨着OPE行業的復甦,以泉峰控股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均有望充分享受行業發展紅利,迎來較大較大的發展機遇。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OPE商用領域主要客户為綠化園林公司,2023年北美商用領域鋰電替代率不足5%。美國加州發佈燃油禁令有望進一步擴大鋰電OPE的發展空間。受益於國內成熟的鋰電產業,中國品牌有望隨OPE鋰電化趨勢實現彎道超車。
龍頭亦有「隱憂」
據泉峰控股2023 年年報公開展示材料,EGO56V電池平臺銷量已達0.14億個,居於行業市佔率第一。EGO 品牌已成為亞馬遜鋰電OPE市佔率第一和全美手推式鋰電OPE市佔率第一。在年度最受歡迎的 58 款園林工具中,EGO 45 次穩居正面評價榜首。這也就説,泉峰控股作為行業龍頭,顯然具備一定的規模優勢。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近年來,全球動力工具行業的市場增速有所放緩。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按收入計,全球動力工具行業的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309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392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6.1%,預計2021年至2025年,全球動力工具市場規模將至513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5.5%。
在行業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泉峰控股作為龍頭的成長性成為其「隱憂」。
而且,從競爭格局來看你,全球電動OPE市場競爭格局相對集中,競爭激烈程度也不容小覷。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表明,按照收入計算 2020年前十大參與者佔比約 88.4%,其中創科實業(20.4%)市佔率排名第一,泉峰控股排名第二,市佔率為 11.4%。國內其他參與者主要有格力博、大葉股份、巨星科技、寶時得,境外主要企業包含創科實業、託羅配件(Toro)、胡斯華納、史丹利百得等。其中大葉股份主要產品為燃油動力割草機;格力博主要產品為新能源園林器械。
不過,泉峰控股亦積極拓展產品,以求增長。2023 年,公司依託電池平臺持續擴張 OPE 和電動工具產品生態,一方面公司為EGO品牌開拓高壓清洗機、干/濕吸塵器和迷你自行車產品, 加強 EGO 56V電池平臺用户粘性; 另一方面,公司在 FLEX 擴展了 40 多種新品和 24V 平臺的應用範圍。目前,券商認為公司去庫周期結束,有望為盈利助力。
華西證券預計2024-2026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6.8、20.2、23.6億美元(24-26年前值為16.8、20.3、23.6億美元),歸母淨利潤為1.34、1.70、2.04億美元(24-26年前值為1.10、1.42、1.82億美元),對應EPS分別為為0.26/0.33/0.40美元(24-26年前值為0.22/0.28/0.36美元),
綜上,經歷了盈利估值雙殺的泉峰控股似乎依然難見「曙光」。就現階段而言,鑑於動力工具市場的需求修復程度仍待時間驗證,此時斷言泉峰控股的業績拐點仍為時尚早。但作為行業頭部企業,一旦行業拐點到來,泉峰控股依然具有極強的反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