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摸着「極氪」過河,吉利銀河恐難復刻

2024-10-20 11:28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隨着吉利集團的盤子越來越大,旗下乘用車子品牌越來越多,彼此之間的內部競爭、定位重疊問題也尤為突出。

據「科技新知」觀察,吉利集團旗下包括吉利、沃爾沃、極星、路特斯、幾何、銀河、極氪、領克、LEVC(翼真汽車)等在內的多個品牌的發展,目前也是十根指頭有長短,發展勢頭參差不齊。而在一輪又一輪的市場博弈后,這些子品牌的最終命運也不盡相同。

吉利最近官宣,此前定位高端純電品牌的幾何,正式併入吉利旗下以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為定位的子品牌吉利銀河。此舉也被業界一致認為,是吉利打響"戰略整合"的第一槍。只是,相比幾何汽車,此前吉利銀河的發展狀況,也並沒有多麼出色。因此,此舉能否一改吉利銀河昔日的命運,讓市場對其刮目相看也尚未可知。

01.收編幾何,互補還是累贅

相比幾何被吉利銀河收編,吉利銀河看似更為幸運。只是,從內部來看,吉利試圖通過整合幾何,並推出相對低價的A0級的轎車來突破銷量規模,或許面臨多重挑戰。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吉利銀河將與吉利幾何整合,可以在產品、技術、品牌上實現互補增強,讓整合以后的吉利銀河,品牌競爭力更強。但是在此之前,畢竟幾何與銀河的發展路線並不相同。

幾何以純電為主,並不能凸顯吉利過去在燃油車賽道的優勢。而且,幾何在2019年左右推出時,無論是吉利內部還是消費者,都給予幾何產品非常高的厚望。但是落實到具體產品上,幾何帶給消費者的印象,可謂十分拉胯。

彼時,吉利曾高舉高打對其進行市場營銷,甚至直接對標特斯拉,但仍擋不住大部分意向客户,最后還是選擇了比亞迪秦pro。根本原因是,雖然名義上定位高端純電,但是實際上無論其材質、還是搭載的車機系統,都與高端概念相差甚遠。

吉利銀河比幾何更幸運的原因,也剛好在於其通過銀河E5銷量、口碑雙收,說明了中國新能源汽車"下半場"的競爭,不應僅僅圍繞價格戰來打。也就是説,除了極致性價比之外,一個品牌推出高價值、高品質的標杆產品,纔是用户真正想要的。相反,就有一些華而不實。

而當幾何系列正式併入銀河后,"GEOME"(幾何汽車)將成為銀河的智能精品小車系列,如果能夠堅守吉利銀河當前的發展特色,或許確實可以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應。

但是,從行業地位來看,吉利整合這兩個品牌后推出的A0級轎車,將面臨比亞迪海鷗和五菱繽果的市場競爭。要知道,在轎車市場,2024年上半年,前者排名第一,后者排名第六。而星願系列能否見縫插針,從而撐起吉利"以價換量"的野心也尚未可知。

而倘若延續幾何汽車昔日爲了節約成本而"偷工減料""耍小聰明"的陋習,恐怕吉利銀河也要重蹈幾何的覆轍了。

實際上,從吉利銀河收編幾何的市場反饋來看,各方反應不一,無論是行業、資本市場還是消費市場,都充滿了微妙而複雜的情緒,足以折射出其或將面臨多方面挑戰。因此,這是吉利銀河在產能、供應鏈資源、技術融合、企業文化差異、以及市場競爭力,即將面臨的全新挑戰。

而眾目睽睽之下,吉利此舉是雷聲大雨點小,還是手起刀落、擲地有聲,也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02.爆款難複製,品牌勢能不足

實際上,有定位高端市場的極氪的成功經驗在先,吉利銀河的發展路徑也十分清晰。

衆所周知,極氪自2021年3月成立,推出極氪001、007等多款爆款車型,且網傳即將IPO,算是吉利旗下的明星子品牌,這也給吉利帶來了足夠的信心,因此試圖通過銀河系列,在中高端市場再下一城。

與此同時,吉利此時押注中高端市場,也是順勢而為。因為從行業大勢來看,吉利在以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定位的極氪之外,還需要搶先做品牌和產品佈局,以圈定佔較高市場份額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的市場。

而在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幾何折戟后,這個重任也自然而然落到了銀河系列身上。不過,從競爭格局來看,在十分擁擠的中高端賽道,吉利銀河推出的每款車型都面臨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處於不上不下、不高不低的位置,略顯尷尬。

因此,相比定位更為明確的極氪,吉利銀河更難找到自己的位置。因為,在更高端的市場,不僅有勁敵特斯拉、小米SU7、問界,通過他們自身的品牌力、智能駕駛為品牌加分,甚至連吉利自家的極氪也是潛在的競爭對手。

而更有性價比優勢的品牌更是多如牛毛,除了紛紛轉型新能源賽道的傳統車企外,還有比亞迪、奇瑞等國產品牌與之匹敵,更遑論近年以來勢頭碾壓傳統車企,以蔚小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了。

市場數據表明,從電混系列的L7、L6再到智能純電系列的E8,吉利銀河都一直處於不温不火的狀態,直到E5才終於成為爆款,一開售月銷就迅速破萬。而據吉利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吉利銀河系列累計銷量8.1萬輛,同比大增742%。從財報披露的數據估算,吉利品牌的新能源車銷量約為10.6萬輛,其中吉利銀河銷量佔比約76%。

不過,有網友試駕吉利銀河E5,稱其能和比亞迪元PLUS掰手腕,卻被指討好市場之嫌,也凸顯出其品牌自信不足。與此同時,深藍 S7、奇瑞舒享家等車型也是其競爭對手。而銀河E8的競爭對手則是小米SU7、比亞迪漢,個個實力強悍。

雖然銀河系列在吉利銷量大盤中的貢獻不少,但是拋開海外品牌,在國產緊湊型SUV的銷量榜中,相對暢銷的銀河E5,在剛剛過去的9月銷量僅僅排名第8。由此,也可以對吉利銀河的實力窺見一斑。

由此可見,在每款車型上吉利銀河都有一些尷尬。具體到品牌層面,買特斯拉的人也可能被極氪吸引過去;而具體到主品牌層面,吉利銀河和比亞迪重合明顯。再來看具體車型,吉利銀河在同類車型中的銷量,也足以説明其很難成為消費者首選。

"優等生"吉利銀河E5的境況尚且如此,吉利銀河想要再出一款類似爆款,恐怕也是可遇而不可求。

03.質量疑雲,多維度挑戰

價格與銷量向來是一對矛盾體,面對特斯拉、比亞迪等強敵環伺,吉利銀河合併幾何,提出"走量"戰略,意在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迅速提升市場佔有率。但是可以預見,未來其機遇與挑戰並存。

實際上,吉利銀河佈局中高端市場,也並非沒有籌碼。畢竟,吉利圍繞智能能源、自動駕駛、智能網聯和智能座艙四個核心技術的一體化科技生態,已經逐步形成,吉利也迫切需要有一個面向大眾市場的子品牌將其落地。而整合幾何后的銀河系列,就是最佳的"候選人"。

儘管吉利銀河並非毫無優勢,但是在行業玩家高手如雲時,其在品牌力、產品力、以及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方面,卻面臨着多維度的挑戰,尤其是吉利銀河押注的是一個競爭最為激烈的賽道。雖然吉利銀河也曾打造出了E5這款爆款車型,並在發佈首月就實現了月銷過萬。

但是,從市場反饋來看,無論是電混系列的L7等車型,還是智能純電系列的E5、E8,都可以譭譽參半。以最為暢銷的E5為例,業內人士甚至認為,這款車型成功的祕訣就是性價比更高。但是論產品特點,卻有些中規中矩,如果將其視為吉利銀河的"代表作",有些差強人意。

正如一些自媒體博主評測該款車型時表示,吉利銀河E5雖然性價比高,但是短板也不少。例如,爲了極致性價比,其在消費者較為關注的電池電芯方面,採用二三線品牌。

而作為純電系列,其續航表現卻並不突出。與此同時,吉利銀河雖然打着"智能純電"旗號推廣其品牌,但是實際上智能駕駛卻是缺失的。

此外,從產品質量來看,吉利星河的市場反饋並非十全十美、無懈可擊。相反,很多用户表示,入手星河系列的車型后,悔不當初。

在汽車之家銀河L6論壇上,該款電混系列的L6車型,就曾被消費者頻繁投訴質量。有車主反饋,開始的時候發現換擋頓挫很明顯,發動機震感異常,駕駛體驗很差。而且,車輛啟動與鎖車的時候,還會出現持續5秒以上的異響等,然而門店服務人員卻回覆,后臺分析數據正常。

一些遇到此類問題的消費者,對該品牌的服務態度,也提出了諸多質疑,甚至在評論區組團維權。由此可見,吉利銀河在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多潛在問題。

窮則思變。吉利當初推出銀河子品牌,原本是藉助這個中高端定位的品牌,拿下最廣泛的汽車市場,發揮其在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的雙重優勢。

不承想,多數產品啞火,爆款鳳毛麟角。於是,將幾何品牌整合至吉利銀河,也是吉利試圖進一步釋放其規模效應。只是,市場顯然不會只是因為這樣的內部調整,而對吉利銀河另眼相看。而其"走量"的野心能否如願,將會在銀河合併幾何后,推出全新A0級純電小車吉利星願上得到驗證。

十個指頭有長短。整合幾何后的吉利銀河,對內面臨與其他品牌定位重疊、甚至內部競爭的問題,對外則因為強敵環伺,行業地位不上不下十分尷尬,恐怕難當吉利全面轉型新能源汽車的"全村人的希望"。

參考資料:

1、《吉利銀河E5:帶"熱"的不只是吉利銷量》汽車K線

2、《銀河收編幾何:能否撐起吉利的"走量"野心?》21世紀經濟報道

3、《來勢洶洶的吉利銀河,能否複製極氪的成功?》汽車情報

4、《吉利汽車宣佈幾何併入銀河品牌,有何深意?》中新汽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