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激戰超長「雙11」 銀行花式開「卷」

2024-10-19 02:21

轉自: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王柯瑾 北京報道

國慶節假期剛落下帷幕,「雙11」購物節隨即接力,持續促進消費市場發展。

10月14日,阿里、京東等多個電商平臺選擇在同一天啟動今年的「雙11」購物節。據天貓和京東統計,10月14日晚8點「雙11」開啟后,家電、美粧和服飾品類銷售大漲。

隨着各大電商平臺的「搶跑」,今年的「雙11」呈現時間跨度長、優惠補貼力度大、平臺玩法多樣等特徵。作為消費金融的主力軍,銀行業緊跟「雙11」步伐,密集推出一系列花式活動,旨在進一步帶動消費旺季的熱情。

然而,如何將購物節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紅利,也成為銀行業值得思考的問題。業內分析認為,銀行業應通過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加強與線上線下商户的合作,打造涵蓋購物、餐飲、旅遊等多個領域的消費生態體系,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持續激發市場活力。

信用卡與消費貸成主力擔當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觀察,各大銀行紛紛利用「雙11」這一契機,推出一系列以信用卡和消費貸為核心的促銷活動。例如,多家銀行推出信用卡分期優惠、消費滿額贈禮、刷卡送積分等優惠活動,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同時,針對有貸款需求的消費者,銀行也推出了利率優惠、審批提速等優惠政策,進一步激發市場的消費潛力。

其中,信用卡依舊是本次「雙11」促消費活動的主力。自10月11日以來,多家銀行密集發佈使用信用卡購物的相關「福利」。

10月15日,上海銀行(601229.SH)發佈「雙11搶先‘購’,超級大促惠不可擋」活動,「刷」新更多新玩法。據介紹,10月15日~11月11日,該行信用卡推出多款活動和權益,包括立減金、積分、實物禮品等。

青島農商行(002958.SZ)推出信用卡分期優惠助力消費者「雙11」購物,該行信用卡、公務卡持卡人在活動期間辦理賬單分期、靈活分期,分期利率為0.33%/期優惠。

除信用卡外,銀行消費貸再度開「卷」。例如,張家港農商行近日力推「搶戰‘雙11’‘貸’您嗨不停」——「大家好貸」產品,年化利率低至2.25%(配合優惠券),最高可貸30萬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爲了進一步激活消費潛能,信用卡和消費貸作為傳統金融業務,正在不斷拓展場景和提升體驗。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信用卡和消費貸業務的發展已經從過去跑馬圈地的高速發展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如何提升業務和產品的吸引力成為當前銀行業研究的重點。一是越來越多的銀行切入具體消費場景進行獲客,與目標客羣的深度需求進行充分匹配;二是在增值服務及權益方面打造獨特優勢;三是通過充分的規則解釋及費率披露滿足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同時方便其進行決策。」

光大銀行(601818.SH)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除了合理降低借貸資金利率、讓利消費者之外,銀行相關業務也在提升消費者體驗方面下功夫。例如,信用卡和消費貸與消費場景融合,優化客户服務流程、簡化辦理手續,完善客户信息管理、注重客户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儘量滿足客户多元化、個性化服務需求等。」

聯手電商、支付平臺鏖戰

近年來,銀行與電商平臺逐漸走向深度場景融合,多家銀行與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展開合作,共同推出如聯名信用卡、專屬支付優惠等活動。

10月11日,中國銀行(601988.SH)信用卡方面發佈「雙11惠買單」活動方案,使用中國銀行信用卡在通過不同支付平臺支付可享不同權益,為「雙11」購物節預熱。此外,信用卡首綁微信、支付寶、京東、美團、攜程、抖音、拼多多、唯品會還有紅包、立減金等福利。

今年,我國出臺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激發內需潛力。當「以舊換新」遇上「雙11」,將擦出怎樣的火花?2024年天貓「雙11」發佈會披露,今年國家推出的大規模家電「以舊換新」補貼將可疊加「雙11」優惠,天貓將攜手上千家品牌,聯合投入60億元,通過發放品類券、品牌官方讓利等方式,積極響應以舊換新增量政策,給消費者更大力度的讓利,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

記者從興業銀行(601166.SH)瞭解到,今年「6·18」期間,興業銀行就攜手京東、抖音、支付寶三大平臺,聚焦3C家電類商品及「以舊換新」專區,借勢電商大促疊加平臺補貼,推出多重支付立減活動,惠及客户20萬余人。該行方面表示,在家居軟裝、家俱等方面,該行信用卡已接入淘寶、天貓、京東、美團、拼多多、蘇寧、小米等平臺,客户無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購買商品和服務,均能享受到家居低息或免息購的優惠。

與電商平臺的深度合作,開啟了消費金融的新思路。業內分析認為,這些活動不僅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購物選擇,也幫助銀行拓寬消費場景,提升用户的黏性和活躍度。基於電商的高頻消費,銀行場景運營的重點也逐漸轉向如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方面,從而進一步提升用户體驗。

將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紅利

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促進中低收入羣體增收,提升消費結構。要培育新型消費業態。

「雙11」購物節也被業內認為是激發四季度消費活力的重要力量。10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四季度,工信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再推出一批促消費、擴內需的一些具體舉措,幫扶企業拓展市場、釋放活力。

記者瞭解到,面對「雙11」這一短期流量高峰,銀行業也在積極探索如何將這部分流量轉化為長期穩定的客户基礎。一方面,銀行通過提供優質的服務和產品,增強消費者的信任感和忠誠度。例如,優化信用卡的還款流程、提升客服響應速度等,讓消費者在享受優惠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銀行的專業和貼心。另一方面,銀行也在加強品牌建設,通過舉辦線上線下活動、推出特色金融產品等方式,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些舉措有助於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户。

在周茂華看來,關鍵還是要提升客户滿意度與依賴程度。諸如對客户消費過程的訴求積極迴應,不斷改進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提供多元化的積分累計機制,合理加大服務質量提升方面投入等。

蘇筱芮也認為:「銀行一方面需要洞察用户需求,結合小額、高頻場景的特徵,從中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需要從全局出發去審視用户的完整金融活動經歷,從申請、風控、后續服務等流程持續提升用户滿意度,不斷優化用户旅程。」

此外,數字化手段勢不可擋。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李一帆表示,銀行可以依託數字化轉型和金融科技賦能,在監管合規前提下對接有關部門,圍繞徵信機制建設持續進行探索,推動長尾客户羣體的徵信白名單建設,逐步挖掘潛在客户拓展空間,提高金融服務的可得性與便利度。同時,在發掘傳統消費業務增長點的基礎上,穩妥發力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新型消費,打造爆款消費貸款和信用卡產品,形成具有較大市場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明星單品。此外,結合不同客户差異化消費需求,開展針對性產品及服務推介,實現業務擴張和着力支持擴大消費的目標。

面對「雙11」的促銷熱潮,業內人士也提示消費者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進行合理消費。

蘇筱芮表示:「消費者層面,首先需要關注‘雙11’相關的活動或優惠條款存在哪些前提條件,比如是否存在名額限制、需要手動領券(如免息、分期折扣)等。其次,如果涉及信用支付、分期付款等需要記得還款日期。最后,樹立量入爲出、理性消費的觀念,對於超出自己消費能力的大額消費品保持謹慎評估的態度。」

周茂華也提示道:「消費者在享受消費信用貸帶來便利的同時,需要積極倡導理性消費,充分考慮自身財務情況,避免非理性過度借貸超前消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