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資品牌堡獅龍將被私有化,上市30年、四年前被李寧家族收購

2024-10-18 13:11

轉自:貝殼財經

李寧家族控股的非凡領域收購堡獅龍四年多后,計劃將這家老牌港資品牌私有化。

據公告,非凡領越建議以協議安排方式將堡獅龍私有化,代價為每5股獲發1股非凡領越股份。計劃生效后,非凡領越擁有堡獅龍全部已發行股本,同時堡獅龍將向港交所申請撤銷股份上市地位。

成立於1987年的堡獅龍,曾是中國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服裝零售集團之一。自1993年至今,堡獅龍上市已30余年。非凡領越為何要提議對其私有化?其迟迟不見好轉的業績狀況成為不可迴避的重點。

曾經的港資服裝品牌三巨頭之一,2018年至今業績虧損

近年來零售行業出現下滑趨勢,營運環境面臨挑戰,疫情的暴發更使得消費意欲有所低迷。但一度風光無限的老牌港資休閒服飾品牌「堡獅龍」的業績低迷早在2015年起就已凸顯。

堡獅龍由中國香港「針織大王」羅定邦於1987年在香港創辦,於1993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上市。2005年,堡獅龍市值達到25億元,距離發行股價飆升了近10倍。然而,受香港零售業大環境以及國際快時尚及電商快速發展的多重夾擊,自2015年后,堡獅龍的業績一路走低,至2018年業績開始出現持續虧損。

作為曾經的港資服裝品牌三巨頭之一,堡獅龍並不是唯一一個業績不佳的。佐丹奴早在2011年就開始出現銷售額下滑,如今佐丹奴上市公司雖然仍在股市活躍,但營收規模已由2013年的58.48億港元降至2023年的38.73億港元。班尼路則是在經歷品牌「沒落」后,2016年香港德永佳集團作價2.5億元,將旗下上海班尼路服飾有限公司轉手給了上海匯業實業有限公司。

2020年,持續虧損的堡獅龍決定關閉在中國臺灣的零售業務不久,還未更名的非凡領越的前身即非凡中國出手將其納入麾下,以4662萬港元收購了堡獅龍約66.6%的股份。對於收購原因,非凡中國認為這是以合理價格擴展其消費品業務的良機,並表示在維持堡獅龍上市公司地位的同時,還將幫助其擴張分銷網絡、利用線上平臺推廣及銷售堡獅龍產品,重塑其年輕形象。

但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被非凡領越收購后的堡獅龍的業績虧損難題仍未解決,2021年至2023年,堡獅龍分別虧損3.4億港元、1.32億港元、2.23億港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非凡靈越在改造堡獅龍之初,淡化原有的「bossini」名稱,將「bossini.X」作為發展重心,希望以中國潮牌的身份抓住年輕消費者,但未有明顯成效。2022年起,從宣佈成為中國國家自行車隊戰略合作伙伴以后,堡獅龍的焦點開始逐漸轉向騎行運動。2023年,非凡領越發起堡獅龍的品牌重塑計劃,將品牌重新定位為騎行服飾品牌,並重新調整了產品和渠道。

品牌新定位的效果仍待顯現,但堡獅龍的業績虧損和門店縮減還在持續中。其中門店方面,截至2024年6月末,堡獅龍在全球16個國家及地區擁有99家直營店鋪、328家特許經營店鋪。而在2019年,堡獅龍在全球30個國家及地區擁有的直營店鋪、特許經營店鋪數量分別是287家、799家。

堡獅龍私有化是否會對李寧品牌產生影響?

長期虧損下的堡獅龍,股價早已降至1港元以下。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截至收盤,停牌兩個交易日重新復牌的堡獅龍報收0.103港元/股,跌幅達16.26%。

非凡領越在公告中也直言,提議堡獅龍私有化的原因就是堡獅龍股份流量長期處於較低水平,令股東難以在不對公司股份價格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進行大量場內出售。當前的上市平臺對堡獅龍可提供的股權融資能力有限,私有化后可減少堡獅龍維持其上市地位的相關成本及開支,可以使堡獅龍管理層更關注於集團的業務營運。

從業績表現來看,繼續營運現有業務的堡獅龍的退市對非凡領越的影響並不大。今年上半年,堡獅龍對非凡領越的營收貢獻佔比為5.2%,另外高達八成以上的營收貢獻來自2022年收購的英國鞋履品牌Clarks。

此外,堡獅龍私有化是否會對李寧品牌產生影響?時尚產業獨立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對李寧品牌沒有影響,堡獅龍只是李寧家族資本收購的港資品牌。目前堡獅龍因業務基本盤較小,市值不高,私有化對其更為划算。等堡獅龍市場面恢復到較好程度后再上市也不迟。

值得注意的是,同屬李寧家族控股,李寧與非凡領越旗下品牌似乎沒有太多直接聯繫,但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對於強調「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戰略的李寧將多品牌的夢想都藏在了非凡領越。從堡獅龍、Clarks到瑞典户外品牌火柴棍,收購品牌都集中在鞋服消費品領域,且有往運動、户外領域靠攏的趨勢,堡獅龍的品牌從潮流轉向騎行領域的品牌定位也有李寧對鞋服市場發展趨勢理解的影子。

近年來,隨着運動市場風頭的減弱,曾憑藉國潮又火了一把的李寧已在多個場合強調專業運動的重要性。李寧集團聯席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錢煒曾這樣表示:「如果把李寧比作大樹,專業運動是樹干。」為此,李寧在以跑步為代表的專業運動方面的研發投入不斷加碼。2024年上半年,李寧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7.2%至3.16億元,佔比提升至2.2%。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真真

校對 柳寶慶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