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18 07:47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建平 見習記者 田野 北京報道
一起涉及境外公司利用高新技術非法獲取我國地理信息測繪數據的案件,再次敲響了數據安全的警鍾。
10月16日,國家安全部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消息,稱某境外企業與中國境內一家俱有測繪資質的公司合作,以汽車智能駕駛研究為掩護,非法進行地理測繪活動。此消息一經發布,立即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
多家企業迴應質疑
高精地圖作為一種提供高精度、詳細並實時性強的數字地圖解決方案,曾被視為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在測繪資質許可方面,由於地圖行業涉及到國防安全信息,我國對企業獲得地圖測繪與製作資質有嚴格的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國家對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實行測繪資質管理制度,即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依法取得相應等級的測繪資質證書,方可從事測繪活動。基礎地圖生產與地圖更新等涉及的測繪行為需要具備測繪資質,並嚴格落實數據保密管理的責任。
經國家安全部鑑定,上述境外企業採集的數據多項屬於國家祕密,而違規測繪公司開展測繪活動時忽視了測繪行業相關規定要求,任由境外企業把控數據流向,導致原始測繪數據失控外傳。
「可能的隱患事件還是發生了。」蘇州金龍前瞻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明春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在推進高精地圖與新技術結合的過程中,數據隱私、網絡安全等問題頻發,需要引起重視。
由於國家安全部未具體指明所涉及的兩家公司名稱,這也引發了網絡上的各種猜測。隨着輿論持續發酵,多家被猜測涉及此事的企業迅速做出迴應。
10月16日晚,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在微博上率先回應,明確表示此事與極氪無關,並非極氪的合作伙伴所為。他強調:「謠言止於智者。」
隨后,當天深夜,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也在其個人微博上轉發了國家安全部的消息,並強調:「合規是企業經營的底線!特斯拉始終相信:合規的智能化纔是可持續發展的智能化。我們的目標是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和優秀穩定的服務。」
四維圖新也在官方微博上發佈聲明:「四維圖新深耕汽車行業22年,面對汽車智能化浪潮,近年來加速轉型,持續助力汽車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與此同時,四維圖新始終秉承合法、合規的經營原則,堅決反對一切抹黑、中傷公司名譽的網絡謠言,並將採取必要的法律手段進行捍衞。」
在這場風波中,英特爾子公司Mobileye成爲了輿論的焦點。就在國家安全部發布消息的同一天,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發布了一篇題為《漏洞頻發、故障率高 應系統排查英特爾產品網絡安全風險》的文章。該文章指出,英特爾存在安全漏洞頻發、產品可靠性差、漠視用户投訴、假借遠程管理之名行監控用户之實、暗設后門危害網絡和信息安全等多方面問題,建議有關部門對英特爾在華銷售的產品啟動網絡安全審查,以保護用户和國家信息安全。
面對輿論壓力,Mobileye於10月17日凌晨在其官方微博發佈聲明。聲明稱,Mobileye作為汽車行業的領先企業,始終致力於推動道路安全技術的進步,並在數據安全與法律合規領域持續投入,在包括中國在內的相關國家和地區,全面依法經營,嚴格遵守所有相關法律法規,確保運營符合最高的安全和合規標準。
同日,滴滴也就非法測繪一事迴應稱,「與滴滴無關」。
時刻繃緊安全意識之弦
當前,作為重要感知基礎數據的高精地圖,仍是自動駕駛研發測試以及后續商業化落地的有效輔助手段。
爲了規範數據採集工作,自然資源部近年來陸續制定了相關法規和制度。2022年8月出台的《關於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維護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明確規定,高精度地圖測繪製作只能由具備導航電子地圖製作甲級資質的單位承擔。雖然此條款非最新規定,但確是針對自動駕駛行業的一次嚴令重申。2023年3月,自然資源部發布了《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從基礎通用、生產更新、應用服務、質量檢測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對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化提出原則性指導意見,旨在促進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化、規範化,更好地統籌發展與安全,統籌行業領域優勢,推動交叉領域融合,兼顧國際標準對接。
2024年7月,自然資源部又發佈了《關於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有關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提出,智能網聯汽車在運行、服務和測試過程中,對車輛及周邊道路設施的空間座標、實景影像(視頻和影像等環境感知數據)、點雲及其屬性信息等地理信息數據(含道路拓撲數據)進行採集、存儲、傳輸和處理的行為,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規定的測繪活動,應依照測繪法律法規進行規範和管理,並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測繪行為管理,落實地理信息數據存儲和出境要求。
「這起案件也給汽車行業所有同仁提供了警示作用,信息安全、數據安全意識不能松懈。」劉明春談道。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視覺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鄧志東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在大數據時代,數據資源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測繪數據更與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生態安全、數據安全等國家安全領域息息相關。此次境外企業非法測繪事件再次提醒我們,信息安全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國家安全和國際競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內測繪公司及相關從業人員在開展地理信息測繪活動中,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加強對測繪數據的安全管理,謹防測繪數據被境外組織或個人竊取。」鄧志東指出。
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確保地圖數據隱私和安全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可以採用相關數據脱敏技術,例如,對敏感信息進行加密或去標識化處理;實施訪問控制機制,限制對地圖數據的訪問權限,以保護數據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等方式。」鄧志東告訴記者。
劉明春則建議,由政府或有資質的企業統一採集地理測繪數據,通過合法合規的途徑向有需求的企業授權使用(不以營利為目的地適當收費),減少大量企業對地圖數據的重複採集和測繪,既可以切實降低企業成本,又可以減少類似的地理信息安全事件。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於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