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無人駕駛出租車商業化難在哪

2024-10-18 06:04

連續多次跳票之后,特斯拉終於發佈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這款名為Cybercab的原型車,雙門兩座,沒有方向盤和踏板,感應充電,頗具炫酷感。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透露,該車將在2026年投入生產,2027年開始大規模量產。

不過,發佈會上馬斯克並沒有具體説明關鍵技術和商業模式細節,以及如何克服不可避免的監管障礙,只是稱「該公司將在允許的地方提供這項服務」。有評論指出,與公開道路相比,此次發佈活動,特斯拉選擇華納兄弟電影製片廠場地進行演示,相對封閉,規則更清晰,突發狀況也更少,這從側面反映出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進展不及預期。在輿論和股票投資者一片唱衰聲中,第二天特斯拉股價收盤下跌近9%,市值蒸發近670億美元。

無人駕駛出租車是各國自動駕駛技術應用最重要的場景之一,其商業化進展備受關注。當前,包括全球車企、自動駕駛科技公司以及出行服務平臺等,都在加快推動無人駕駛出租車商業化進程。然而,無人駕駛出租車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仍面臨政府監管、技術、成本、運營及服務、市場接受度等方面的挑戰。

技術成熟度不夠是關鍵。無人駕駛出租車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有五大核心要素,其中技術進步扮演着最核心的角色,一方面,技術成熟的車輛能適應各類複雜環境,實現長時間、安全的自動駕駛;另一方面,優秀的自動駕駛技術能大幅減少人力投入,降低成本,讓整個方案落地成為可能。在此基礎上,政策層面通常會積極鼓勵推動產業發展,用户也會快速提升對技術的接受程度。

問題在於,儘管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FSD)技術遙遙領先,且在北美展現出較強的擬人化程度,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完美運行,但它有時也會出現失誤。今年4月份,特斯拉在FSD狀態下就發生過一起死亡事故。而第三方測試機構AMCI Testing評測報告顯示,特斯拉最新發布的FSD V12.5版本平均每13英里(約21公里)就要人為干預一次,這些偶爾發生的故障都可能成為危險因素。車輛是一種對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產品,並且人類對自動駕駛有着更高的安全標準。顯然,無人駕駛出租車要解決好這些長尾或邊緣場景,還需要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

高成本也是不小的挑戰。無人駕駛出租車全生命周期總成本包括整車製造、運營等。雖然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硬件成本的下降,無人駕駛出租車製造與運營狀況正在得到改善,但是目前還看不到盈利時間表。況且這也不完全是一道規模越大、成本越低的簡單數學題。擁堵最嚴重的城市往往會限制運營車數量或額外向運營車輛收費,這都可能帶來更高的綜合運營成本,也會減少以擴大規模來攤平成本的效果。

有人會問,百度就曾宣佈,到2024年年底蘿卜快跑將在武漢實現收支平衡,並在2025年全面進入盈利期。其實,這個賬要看怎麼算。如果其服務成本並未包含整車、技術、安全員等大頭,僅算上電費、洗車等運營費用,就具有迷惑性。更何況,百度在項目推廣初期還有大幅度補貼。即便不考慮前期研發和車輛保險等費用,僅以目前武漢蘿卜快跑的規模和計價模式,是遠遠無法覆蓋運營成本的。

此外,還有法律的門檻。傳統的交通運輸行業法律法規是以人類駕駛汽車為立法前提的,主要約束司機的行為意志,而無人駕駛出租車最終會做到完全由計算機操控車輛,這對傳統法律法規同樣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要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無人駕駛出租車必須邁過交通立法和社會接受度等多重門檻,而這些挑戰甚至遠大於無人駕駛技術本身。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