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雙十一美粧預售揭幕:熱門大單品撐起品牌單月GMV,上游原料廠、接班二代走向臺前

2024-10-15 15:25

訂單爆發量能達日常百倍以上的美粧雙十一預售,在昨晚正式開啟。如同每年風靡的美粧成分不斷交替,今年的單品銷量花冠傳至鉅子生物身上——可復美膠原棒在超頭直播間的單鏈接預定已突破50萬單,鎖定銷售額1.79億元左右。

同樣衝在銷量前列的還有預定超40萬單的歐萊雅玻色因安瓶面膜,超30萬單的珀萊雅紅寶石面霜、優時顏潔面乳和潘婷奇蹟護發素。由此,雙十一銷量榜單排名的規律,即傳統日化美粧巨頭+頭部國貨+新鋭國貨的品牌組合,也與當前美粧領域最活躍形勢相吻合。

與友商競爭,更要與過往的自己成績對比。多款從不缺席大促的經典單品在今年拋出升級不漲價的殺手鐗。多個已積累龐大粉絲好感的品牌,其創始人在鏡頭前愈發遊刃有余,「二代接班」焦點人物也走向臺前曝光。還有部分從高光時刻進入調整周期的品牌,也重新整裝再入戰局。

只要還在牌桌上,品牌終有機會重回聚光燈下。

頭部美粧集團穩定發揮,各家經典單品扛起主銷量

「能否再補貨?」

這可能是當前超頭直播間最多的彈幕。昨日晚8點,美粧雙十一預售起跑。從頭部美粧集團的排兵佈陣看,過往熱銷經典單品依然扛起大旗。

以歐萊雅集團為例,被寄予成為「下一個蘭蔻」厚望的卡詩,在本輪雙十一中至少有五款單品與今年618一致。排除今日暫未在同一超頭直播間上架的防脱粉精華對比測算,其山茶花護發精油、黑鑽精油、姜粉瓶、白金洗發水、雙重功能洗發露在618時的最終銷量成績分別是30萬、10萬、9萬、3萬和3萬單以上。而當前雙十一預售半日成績顯示,山茶花護發精油開售28分鍾便售罄——以超10萬單的預定量「下班」。其余四款目前也已突破10萬、6萬、3萬和2萬單,動銷速率與大促日程相符。

同一集團下,身為護膚品類頭牌的蘭蔻菁純眼霜在該超頭直播間618總銷量為7萬單以上,行業彩妝風向標的聖羅蘭粉氣墊在今年三八節銷量為2萬單以上。而本輪雙十一預售首日,兩者分別預定超8萬和10萬單,實現了對自己的超越。

雅詩蘭黛集團中,雅詩蘭黛眼霜、小棕瓶精華、白金黑鑽松露精華和海藍之謎精萃水在今年618大促期間,於超頭直播間取得的銷量成績分別是6萬、3萬、0.7萬和4萬單以上。今日雙十一預售的數據顯示,四款產品目前預定量為5萬、4萬、0.4萬和5萬單以上,已顯示出部分單品突破過往大促記錄的強勁勢頭。

資生堂集團旗下三款招牌單品,IPSA流金水、CPB洗面奶和資生堂紅腰子精華在今年618的超頭直播間銷量為4萬、3萬和1萬單以上。本輪雙十一僅預售首日,其成績便突破5萬、4萬和2萬單,最終成績或還將再上一臺階。

寶潔集團旗下,OLAY的80毫升款淡斑小白瓶去年雙十一和今年618在該超頭直播間的銷量分別在10萬和5萬單以上,100毫升款超抗小白瓶今年618單量超10萬單,大紅瓶水乳去年雙十一銷量也超10萬單。本輪雙十一首日,這三款產品的預定量已分別突破7萬、10萬和5萬單。熱門經典款的號召力一如既往。

LVMH集團旗下被公認因快速擴大的區域業績體量獲得談判話語權的嬌蘭,其金鑽粉底液本輪雙十一預售首日,於超頭直播間預定的3萬單,已突破了去年雙十一最終2萬單的成績。

無需將「買正送正」的權益做成PPT反覆遊說海外總部的國貨集團們,也因更少的全渠道壓力,在電商大促機制上有相對靈活的調配。

分集團看,珀萊雅集團旗下去年體量剛破十億的彩棠,在去年雙十一超頭直播間上架的粧前乳銷量為10萬單以上。本次雙十一預售首日,其在粧前乳預定超10萬單基礎上,還鎖定了腮紅和氣墊粉底遮瑕6萬和7萬以上訂單。

與此同時,珀萊雅在紅寶石面霜、雙抗精華、源力精華與今年618期間超頭直播間的20萬、10萬和10萬單以上的銷量基礎上,於雙十一預售首日便斬獲預定30萬、10萬和10萬單,顯示出登頂上市美粧體量第一后仍保持着的高增速。

華熙生物的功能性護膚品業務,也如約參與雙十一大促。其中誇迪在618時的超頭直播間中,懸油、藍銅胜肽次拋精華分別是2萬和4萬單。潤百顏白紗布面膜在去年雙十一和今年618均達到7萬單。此刻雙十一預售首日,三款產品在超頭直播間的預定量則分別為4萬、3萬和2萬單。

部分中高層管理人員出走的貝泰妮,旗下薇諾娜和璦科縵在offer談判節目中,因被不少用户認為相比以往「謙虛」而重獲好感。從預售首日數據看,璦科縵面霜和精華凝露分別預定超3萬和1萬組,鎖定銷售額約1800萬以上。薇諾娜上線10個鏈接,其中特護霜、屏障次拋和防曬乳三個鏈接預定量均超10萬。整體10個鏈接則已鎖定約1.17億元銷售額。

由「二代」鄭確帶隊談判offer的自然堂,其極地精華露去年雙十一在超頭直播間的銷量為5萬單以上,本輪預售首日預定量超8萬單。極地等滲補水修護面膜也顯示預定超10萬單售罄,正在補貨中。

橘宜集團今年接手運營的馥綠德雅,其防脱精華本輪預售首日2萬單以上的預定量,已追評618期間的全程訂單量。新鋭創業品牌詩裴絲干發噴霧預售首日預售超9萬單,也基本追評了618期間10萬單的總訂單量。

各渠道提前預備雙十一,價格機制需將全渠道價盤、品類價值感綜合考慮

「美粧大促期間的訂單爆發量能達日常百倍以上。」在逐本創始人劉倩菲近期的視頻中,一位美粧從業者如此直言大促對品牌發貨的挑戰。

即便美粧品牌反覆強調日銷的重要性,但大促對日常備貨、銷售的虹吸效應不可避免。根據魔鏡市場情報,今年前9個月,增速較為突出的三個品牌中,珀萊雅在淘天渠道的GMV為37.68億左右,增速超5成。嬌韻詩和可復美增速均在4成左右,GMV在15.43億和9.03億元。其他保持了較高體量的還有歐萊雅30.45億、蘭蔻23.16億、雅詩蘭黛19.35億、海藍之謎17.75億、OLAY17.69億、SK-II15.69億、薇諾娜14.85億、資生堂11.88億等。

而從青眼情報的9月單月天貓護膚銷售數據看,只有珀萊雅(1.9億)、歐萊雅(1.52億)、OLAY(1.35億)和薇諾娜(1.02億)四個品牌當月銷售過億。蘭蔻、資生堂、 SK-II 、海藍之謎、雅詩蘭黛等17個護膚品牌月度在6千萬以上。彩妝類目中,聖羅蘭同比增速超5成,單月體量在5767萬左右。酵色增速近4成,體量約2817.1萬元。彩棠在26.8%增速支持下體量約3967.3萬。綜合比較下來,整個9月各品牌業績在前9個月中的比重顯著偏低。

另對比前述雙十一預售首日單一超頭直播間的數據,銷量幾十萬份的熱門面霜/面膜單一鏈接,鎖定的銷售額便能趕上品牌9月整月銷售額的一半甚至9成。

面對電商大促的號召力,線下渠道沒有束手就擒。包括美粧品牌線下專櫃、絲芙蘭等美粧集合店早在8月、9月便通過品牌會員月、近效期清倉等讓利搶跑雙十一。

例如,雅詩蘭黛在前述線上超頭直播間中,排除紅包、優惠券等不確定因素,眼霜機制為515元/瓶,買15毫升送4個5毫升小樣。沁水粉底液機制是550元/瓶,買30毫升送兩個15毫升+兩個5毫升小樣。

在有品牌「全球第一櫃」稱號的杭州武林銀泰,其眼霜機制為441元送合計18毫升小樣。粉底液機制為429元送30毫升小樣。結合杭州蕭山銀泰、上海八佰伴、北京漢光的雅詩蘭黛專櫃對比,不同渠道的各自特徵為電商鏈接具有價格示範效應,因此很難動原價。即便有優惠券疊加,價格通常高於大促時的專櫃成交價,不過贈品數量有優勢。線下由於地區信息差,可通過所在商場活動降低實付款門檻,不過各專櫃成交價通常有10元浮動,此外贈品少於線上,積分往往難以錄入。

絲芙蘭各地門店自9月中旬開始,開啟了按效期公開設置分類清倉貨架的活動。個別3個月有效期低至1.5折,6個月效期4折,9個月效期6折。同期,絲芙蘭在小程序上開放4折、5折、6折專區,還設置了限定晚8點到12點的秒殺活動。

「只有10塊錢權限」、「海外總部不同意買正裝送正裝」……老牌美粧日化企業商談線上大促機制時的「讓步」艱難,與其全渠道價盤的顧慮相關。尤其不少復購消費者,會因為產品越賣越便宜,或是新品立刻大促,而覺得「吃虧」。

在社交平臺與用户溝通並修改過多輪大促方案的逐本,也常常遇到眾口難調的問題。其創始人劉倩菲曾談到,一個單品全網和線下都賣,包括出海平臺在內所有渠道都很卷,相互廝殺要最低價。這時候的平衡需要智慧、高頻溝通和團隊緊密配合。

彼時其還提及,跟合夥人討論過,未來逐本要放棄相當一部分的線上分銷市場。「因為價格可能控不住了。而只有產品的價盤穩定,才能保護你的全域合作伙伴。」

而頭部品牌的價格放水,也可能造成一個品類賽道的收縮。雙十一前夕,曾經的面膜王者美即關閉了線上官方店鋪,不少人認為,這與面膜在常年的價格大戰中被透支淪為低價品類的結局有關——本輪大促機制談判中,諸多品牌在打包買贈面膜時,就因「面膜價值感偏低」被多次要求替換。

另從超頭直播間品類鏈接數對比,相對於眼霜17個品,次拋12個品,面膜的鏈接達到了33個。同時,主要面膜品的到手單價,至少有3個國貨品牌單片在3.5元以下,7個品牌集中在5.5-6.5元左右。相比精華、眼霜等自帶「高檔」認知的品類,面膜由於單片售賣機制的存在,甚至比潔面乳的定位還要低。

研發實力成破局關鍵,人物IP可為品牌拉好感度

不過,作為動銷放量最突出的品類之一,面膜新品依然在源源不斷上市。例如,從上游往下游走的錦波生物,其首次登陸李佳琦直播間,上架了同頻兩個今年8月剛備案的次拋和麪膜新品。后者首日預定超3萬單,鎖定銷售額近450萬元。

從錦波生物的備案和小程序店鋪看,其在同頻之前也推過肌頻、protyouth等品牌,涉及的品類包括精華乳、潔面、洗發露、面膜、噴霧等。但其中一批2019年備案的肌頻產品被註銷,此外今年5月也新備案了一款面膜。

背靠大集團,同時增加科研加持、拓展品類,是美粧領域目前跳脱價格戰的方式之一。

體驗了潮起潮落,重返offer談判節目的完美日記,本次大促上架超頭直播間的兩個鏈接之一就是仿生膜精華口紅。該產品正是品牌「粧養一體」定位的代表作,因切中啞光口紅顯脣紋的細分痛點,主打脣部淡紋、緊緻、豐盈、煥亮的功效。預售首日單鏈接突破3萬單,與預定超8萬單的散粉,鎖定了近2000萬銷售額。

同期跟它一起出現的還有逸仙電商的達爾膚、伊芙瓏和科蘭黎。其中科蘭黎作為貴价品牌,給出了最高約5000元的鏈接,單鏈接預售首日鎖定的銷售額已達到3000萬。四家品牌合算下來,整個逸仙電商目前在超頭直播間大促的訂單銷售額已達到1.25億元以上,其中護膚業務佔比約8成,與其過往財報中強調戰略轉型、優化結構、提升盈利能力、放大護膚比重的趨勢相吻合。

創業九死一生,與完美日記都獲得過紅杉投資的HEDONE在上周宣佈即將閉店——其在2022-2024年便對多款鼻影、高光膏、眼影、修容粉霜、脣釉、脣膜、脣部磨砂膏產品進行了備案註銷。作為創始人色彩濃厚的品牌,HEDONE在告別書中坦言,靠增加點綴也能帶來一點新意,但更好更便宜的產品已經很多,甚至過多。而任何具備真切立意的創造行為,都無法以「看起來不錯的概念」、「看起來有聲勢的市場宣發」、「尚且能繼續經營下去的公司」等作為初心與緣由,讓創造美好自然發生。

也是品牌的「最后一舞」,其為告別新生產的脣釉,數日內銷量從6萬+衝到10萬+,並登上最新一期天貓口紅好評榜第三。

大浪淘沙,仍有不少品牌留在牌桌上。在A輪拿過紅杉投資的優時顏,新品推行與大促兩手抓。其近期上線的新品包括眼部精華次拋、塗抹面膜、卸粧膏,並聽從用户意見修改了包材,以讓眼霜在使用時更便捷衞生。而本次超頭直播間的三個鏈接中,潔面乳預售超30萬單,面霜和眼霜均超10萬單。粗略估算,大概率擠入美粧預售首日榜單前十。

新鋭美粧緩解壓力的方式,通常需要到上游做文章。參與雙十一大促四年卻未漲價的逐本,據稱為控制供應鏈成本,在今年上線了兩條自動化生產線。從劉倩菲發佈的介紹視頻梳理,其卸粧油條線的相關設備採購金額為240萬,卸粧膏條線為170萬。設備投產后,空瓶清潔工序、罐裝工序、產品原箱工序、批次噴碼檢測追蹤工序省下8個人工,再經過半年開發調試,最終讓每個產品加工費降本0.2元。

新鋭品牌創始人「吸粉」的動態,在逐本劉倩菲、優時顏杜樂、畢生之研施諾等創業者身上已經奏效。同時,也有更多品牌開始注重人物形象的二次傳播。例如歐珀萊總經理佐佐木要近期開通了社交賬號,達爾膚更是直接在品牌賬號上玩轉「老闆表情包」的抽獎。

鏡頭將一切都放大,給人驚喜也帶來擔憂。自然堂「二代」鄭確在offer談判敲定后的回訪中,就特別談到了表情管理問題,其一度擔心外界會不會誤認為自己的表情比較「兇」。珀萊雅「二代」侯亞孟也因節目播出版中敲定的offer數量不及外界預期,承接了不少議論。不過好在兩家品牌當前的預售成績,基本打消了之前的懷疑。

考驗團隊的審美創意,也需要團隊有控制價盤風險的商業頭腦,是美業人需同時具備的能力。前述HEDONE品牌創始人Rachel曾直言,「品牌並非活在真空當中,做品牌產品的深度結合理性的商業判斷其實是有難度的,尋找品牌產品到負責營業額是很痛苦的。」

其稱自己在做產品需要深度,做商業則需要理性果斷。因為「在做事情的時候,很容易遇到一個狀態:進入感性的狀態了,你要逼自己理性的時候,抽身的那一下特別難受。比如你在想創意的時候,突然你要開始算要賺多少錢的時候,你得能抽出來。」

這或許是所有美粧品牌在以感性的品牌視覺令用户折服,又必須用精打細算的價格活動來完成一樁交易時的所思所想。

林辰/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