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載入史冊」的發佈會后,特斯拉麪臨的問題更多了?

2024-10-16 01:13

儘管年初時,特斯拉曾警告,在售價更低的車型生產之前,公司的擴張速度可能會明顯放緩,但在本月初特斯拉第三季度交付量數據公佈后,馬斯克在當下還是需要一場「翻身仗」。

這也讓業界對特斯拉的「We, Robot」發佈會格外期待。意外延迟后,埃隆·馬斯克乘Cybercab Robotaxi進入會場,將發佈會推向高潮。20分鍾的發佈會被拆分成了3個部分:Robotaxi產品Cybercab展示、無人駕駛廂式車Robovan的展示以及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展示。

與大家預料的不太一樣,這一次發佈會上只展示了Cybercab以及Cybervan這兩臺新車,沒有大家此前盛傳的廉價新車Model 2。而此次的特斯拉的發佈會,依然像是一場「期貨」。Cybercab 2026年投產,Robovan則並未公佈具體時間,Optimus機器人也還停留在「概念」階段,關於產品的更多技術細節,本次發佈會也並沒有透露。

資本市場對於特斯拉也不甚滿意,股價也隨着發佈會的進行一度跌超4%。整體上看來馬斯克又畫了一個大餅,但就像特斯拉10年前在中國開始交付首批車輛一樣,其在智能化方面的舉動依然在引領。

無人駕駛停留在「願景」

在本次重點發布的Cybercab上,取消了傳統的方向盤和踏板,僅僅依靠車內的中控屏幕完成乘客和車輛的指令交互。 

馬斯克在發佈會上表示,Cybercab將搭載AI 5計算硬件。根據此前的信息,AI 5 將使用4nm製程,相比目前最新的HW 4.0,在能耗表現上提升5倍,算力則提升10倍。特斯拉在X上的一篇文章中提供了更多細節,宣佈Robotaxi服務將不收取司機費,全自動駕駛汽車將僅使用攝像頭,而不是雷達或激光雷達設備。 

根據馬斯克的規劃,特斯拉明年將在加州和德克薩斯州推出無人駕駛的全自動駕駛汽車Model 3和Model Y,而Cybercab將在2027年之前投入生產。不過,他也提到,他對時間表持樂觀態度,產品交付時間經常比最初估計的晚。他還表示,Cybercab將可供購買,預計售價不到30,000美元。 

根據特斯拉的測算,Cybercab的運營成本隨着時間的推移可能會降到每英里大約20美分(約合人民幣0.9元/公里),而現在美國城市公交車每英里的平均成本則是1美元。在國內,率先試點自動駕駛出租車的蘿卜快跑在武漢市場每公里實收價格最低為1.6元,最高1.98元,但除去優惠補貼后,原價每公里價格最低為4.6元,最高為6.7元。而每輛車日運營成本約為370元‌。 

此次的發佈新品還有Robovan(無人駕駛多功能車),是一輛比Model Y更大的車,一次可以搭載20個人,既可以做用於商用出行、私人出行,也可以做校車或者用來運輸貨物,馬斯克預期其將把運輸成本降到5-10美分/英里(約合人民幣0.2元-0.4元/公里)。 

馬斯克還大力宣傳人形機器人Optimus,他預計這款機器人售價在28,000至30,000美元之間,不過沒有透露這款機器人的上市時間。 

Triple D Trading股票交易員Dennis Dick表示:「一切看起來都很酷,但就時間線而言並不多,我是股東,對此感到非常失望。我認為市場需要更明確的時間線。我認為他沒有説太多,沒有提供太多信息。」 

未來的監管是否「樂觀」

除了技術以及時間上的不確定性,Cybercab還面臨着巨大的監管挑戰。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性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也是監管部門審批的關鍵因素。 

在此前的財報會上,馬斯克充滿自信的表示:「我們希望採取的是通用的解決方案,適用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甚至換個星球都適合。」但面對監管問題時,他顯得憂心忡忡:「只要我們能證明其安全性,或者至少遠比人類安全,那麼監管部門就會支持。如果我們能提供數十億英里的測試數據,證明未來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FSD比人類駕駛員更安全,那麼沒有監管機構會阻止這項技術。」 

只要特斯拉能夠證明其自動駕駛系統比人類駕駛員更安全,監管部門就會放行。但是對於如何定義「更安全」,以及如何收集和評估足夠多的數據,仍然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據馬斯克透露,FSD明年將先在得州和加州實現無人監督完全自動駕駛能力。而此前馬斯克預計FSD(監督版)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在中國市場獲得批准,此次發佈會隻字未提,目前看來,並不樂觀。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市場目前已經為Robotaxi敞開大門,但普及也並非一蹴而就。如何確保Robotaxi在複雜路況下的安全可靠運行,如何應對突發事件,這些都需要經過大量的測試和驗證。 

國產品牌集體迎戰

就在特斯拉發佈會的前一天,在小鵬汽車P7+全球首秀發佈會上,小鵬汽車推出了全球首款AI汽車。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表示,該車標配雙Orin-X芯片,搭載最新的AI鷹眼視覺智駕方案。他還分享了Robotaxi和特斯拉的不同之處,「我們會專注Robotaxi產品本身,不介入運營,聚焦如何提升Robotaxi場景的行泊車能力,定製車內外場景提升乘客體驗,強化安全冗余等。」 

已完成超700萬次乘車服務的蘿卜快跑正在佈局全球,與多個國際公司深入溝通,或先在新加坡、中東等地測試和部署無人駕駛出租車。蘿卜快跑相關人士迴應媒體稱,蘿卜快跑計劃發佈 Apollo 自動駕駛開放平臺 10.0 版本,該版本 「專為全球用户設計」。 

此外,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成立以來,累計研發投入超300億元,研發團隊規模達7000人;小米汽車智能駕駛團隊近期也完成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將原有「感知」和「規控」兩個二級部門重組合併爲「端到端算法與功能部」,主要負責量產方案開發,目標是2024年內交付端到端智駕。 

業內人士也認為,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比拼大戰已經拉響。 

特斯拉在此次發佈會上看起來似乎在「畫餅」,但其給出的前沿理念仍得到了行業內不少專業人士的肯定。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對車市睿見表示,特斯拉的新產品發佈再次證明了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領先地位。認為特斯拉推出的無人駕駛出租車代表了智能AI發展的新突破,預示着智能汽車將替代傳統燃油車,中美兩國在智能電動車領域將引領全球發展。他強調中國在智能電動化發展中的優勢,並呼籲美國及歐洲傳統車企加速新能源轉型,共同推動市場電動化發展。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