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14 16:3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中國股市的上漲也在一段時間帶動新興市場股指近期整體強勢表現。
在中國股市本輪大漲后,美國上市的規模最大的中國股票ETF規模上周已突破100億美元。同時,中國股市的上漲也在一段時間帶動新興市場股指近期整體強勢表現。
在上周回調后,大部分外資分析師預計,中國股市短期上行動能依舊存在,中期取決於更多因素。
帶動新興市場股指整體表現
高盛在10月9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的政策舉措對新興市場起到了支撐作用,為新興市場股票帶來了廣泛反彈。該行稱,直到今年夏天,廣義的新興市場股票指數曾長期承壓。但隨着美聯儲進入寬松周期,全球宏觀環境得以改善。
該報告稱,過去三周,中國相對於其他新興市場的表現優於過去25年中的任何階段。具體而言,9月23日以來,跟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EEM明顯跑贏跟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不含中國)EMXC。截至10月9日,MSCI新興市場指數已從9月中旬的低點上漲了11%,使年初至今漲幅擴大至15%。同期,中國股票更是從此前低點上漲了近40%。
高盛的亞洲股票策略師已將中國市場評級提升至超配,並預計新興市場股票將進一步上漲。比如,韓國、馬來西亞、南非和大宗商品市場(祕魯、智利)對中國增長顯示出高敏感度的市場,可能更直接受益於中國復甦。
這一趨勢在10月14日的亞太市場也有所體現。14日亞太交易時段,中證300指數上漲1.3%,日本股市因假期休市,澳大利亞標準普爾/ASX 200指數截至午間收漲0.48%,韓國Kospi綜合指數收漲0.95%。
除了整體提振新興市場和亞太市場外,海外ETF也受到中資股本輪上漲的影響。根據媒體數據,9月24日以來,美國上市的規模最大的中國股票ETF——FXI持續獲得資金淨流入,截至10月10日規模達到105.8億美元,為美國上市追蹤中國股票的ETF首次突破100億美元。此前,即便在2015年,也並未出現美國上市中國股票相關ETF規模超過100億美元的情況。FXI由貝萊德旗下ETF品牌安碩(iShares)發行,跟蹤富時中國50指數,前十大重倉股包括美團、阿里巴巴、騰訊控股、京東、小米集團、中國平安、比亞迪、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除了FXI外,其他美國上市的規模最大的中國股票ETF——跟蹤中國互聯網指數的KWEB、跟蹤MSCI中國指數的MCHI、跟蹤滬深300指數的ASHR和三倍做多富時中國50指數的YINN截至10月10日的規模也分別達到74.2億美元、62.5億美元、29.6億美元和24.8億美元。
而在跟蹤中資股ETF持續錄得資金流入的同時,其他非投資A股市場的跨境ETF開始部分跟蹤海外股指的ETF也因中國股市的「虹吸效應」而遭遇不同程度的贖回。根據Wind統計,9月24日~10月9日,38只跟蹤美國等海外市場主要股指的跨境ETF(不包括中概股ETF以及港股ETF)的合計贖回量達到18.93億份,整體贖回比例為2.33%。部分追蹤美國、日本、法國、亞太市場的ETF短短几天內的贖回比例達到10%~20%。
繼續上漲動能?
對於中資股后續是否近期市場整體呈現衝高回落的態勢,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市場人士,大部分持審慎樂觀態度。
富蘭克林鄧普頓的新興市場股票團隊中國股票基金經理徐力高(Nicholas Chui)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的降息周期使得中美利差收窄,為中國政府提供了一個政策放松窗口,也緩解了人民幣的壓力,令人民幣后續仍有上漲空間,也能使新興市場整體受益,「此外, 9月24月宣佈的政策對A股有直接的積極影響。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和降息幅度大於預期,反映了中國政府解決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壓力的意願。我們預計,近來的這些政策舉措將是未來更多舉措的開始,而不是結束。若如此,這將有助於中國經濟復甦,從而為企業和各行業盈利提供支持。」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對第一財經分析稱,A股短期內上行動量依然存在,中期市場上行需要企業盈利的支撐。「短期內由政策寬松所帶來的市場上行動量依然存在,但市場上行斜率或逐步放緩,雙向波動幅度會有所加大。政策面來看,包括房地產、貨幣、資本市場政策在內的政策支持正處於逐步落地的階段,財政政策細節有待公佈,因此政策寬松所帶來的市場情緒修復動能依然存在。從流動性的角度,大量場外資金(包括新開户的個人投資者、新發行認購的公募基金、此前低配中國股市的外資、以及尚未入市的中長線資金)等待入場。若A股出現回撤,錯過此前市場反彈的場外資金或將藉機加倉,從而限制市場潛在的回調幅度。」
他稱,「當然,大部分投資者也意識到,在A股經歷第一輪由政策寬松和情緒修復所推動的強力反彈后,市場估值已達歷史均值水平,而市場上行斜率終將放緩。部分此前入市的短期投資者可能選擇獲利了結,使得市場的雙向波動幅度加大。在我們看來,A股能否繼續實現可持續的第二輪趨勢性上行,取決於財政等相關政策后續的力度。」
他補充稱,若以半年維度的中期來看,市場的持續上行更需要企業盈利的支撐。2024年上半年,A股上市企業整體盈利在同比下滑3%。7月和8月的工業企業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1%和~17.8%,顯示下半年企業盈利仍在底部整固。9月下旬以來的政策寬松落地與傳導至實體經濟和企業盈利需要一定的時間。若經濟基本面逐步改善,盈利乘勢而上,A股的上行空間或將進一步被打開。他預計中國家庭將持續提高股票配置敞口,稱「從長遠來看,A股是最好的家庭財富蓄水池,中國也需要一個能夠創造財富效應的新引擎」。但他同時認為,A股不太可能複製2015年潮起潮落般的走勢,因為當下監管部門似乎對槓桿資金的態度較為審慎,且過去幾年機構化程度的加深有助於平滑市場潛在的過度波動。
景順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首席投資總監馬磊同樣告訴第一財經,中國政府近期宣佈的經濟刺激措施提振市場情緒樂觀向好。國家發改委的發言,結合近期宣佈的支持性貨幣和財政政策,將提振中國經濟。在此背景下,景順積極看好中國股市的長期前景。對於具體投資主題,他表示,景順將繼續關注中國經濟格局中的四大主題,包括中國企業出海(Go Global)、綠色轉型(Go Green)、人工智能技術進步(Go AI/IT)以及股息增長的中國企業(Go Dividend Growth)。
德意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熊奕也持類似看法。他告訴一財記者,中國此輪增量政策與以往不同的三大主要原因在於:首先,規模和力度空前且恰逢其時;其次,通過政策效應加大對資產價格的支撐以提振市場情緒;再者,明確在必要時將進一步加力加量。此外,他稱,中國的增量政策又與美聯儲近期轉向寬松周期的步調一致。「內外同步,使得有利的全球市場環境支持成為與以往時期不同的另一大關鍵點,有助於中國在維持金融穩定的同時加快各項經濟提振措施的落地。」
貝萊德卓越遠航混合基金經理畢凱從技術層面對第一財經分析稱,近期股市在一系列促經濟政策的推動下快速攀升,成交量急劇放大。展望未來2~3個月,預計市場將進入到觀察經濟基本面改善趨勢的階段,如果經濟基本面出現明顯改善,指數仍有進一步上行的空間,反之如果經濟基本面對政策沒有出現有效反饋,則需要政策進一步發力進行支撐,否則指數將面臨一定調整的壓力。但他強調,與2024年上半年的情況不同,此輪上行有較強的政策目標支撐,並且政策仍留有余力,因此市場短期快速下行的可能性也不大。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