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14 09:20
「前景+信心」加持
近期,外資對中國市場的熱情正在加速升溫,華爾街巨頭開始積極唱多中國資產。根據商務部數據,2024年1月至8月,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6968家,同比增長11.5%。高技術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721.4億元人民幣,佔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的12.4%,較去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
9月,央行、證監會、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出「大禮包」,讓在華設立機構、企業代表紛紛表示,中國高水平開放與高質量發展,為各國公司帶來了發展新機遇,中國市場潛力巨大,開放友好,將進一步加大在華投資。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大力引導資金入市,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同時,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讓外企和外部資金進一步進入中國石化行業。
石油和化工行業是我國重要支柱產業,關係國民經濟命脈。截至4月30日,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總市值8.84萬億元,全部A股總市值89.38萬億,佔到全部A股的9.9%。從已公佈的2024年半年報數據看,超過40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了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身影。石化行業是QFII持倉市值較高的行業之一。近日在政策組合拳加持下,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花旗等在內的外資大行集體發聲,看好中國股票的上漲空間和配置價值,將進一步配資。
與此同時,中東能源巨頭公司在中國也非常活躍。9月,沙特阿美宣佈與榮盛石化簽訂開發框架協議,雙方正在討論兩個收購事項,分別是榮盛石化擬收購沙特阿美全資子公司SASREF的50%股權,和沙特阿美對榮盛石化全資子公司中金石化不超過50%股權的潛在收購。同時,沙特阿美還宣佈與恆力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進了沙特阿美可能收購恆力石化10%股份的談判。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等政策對外公佈,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在新形勢下,出臺新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將促進國際合作、互利共贏。對此,外企用行動迴應,繼續推進在華工廠投資建設進程。
「全球化是利好消費者、利好員工、利好業務的發展方向。面對去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趨勢,我們應該努力尋找合適的解決道路。對於科萊恩來説,中國是我們重要的戰略市場,並將繼續保持着重要的戰略意義。」科萊恩首席執行官康睿德堅定地説道。
不久前,瑞士化工巨頭科萊恩集團在惠州大亞灣新建的先進無滷阻燃劑生產基地正式投產,這是科萊恩在亞洲建設的首座無滷阻燃劑新材料生產基地。據瞭解,該工廠第一條阻燃劑生產線總投資6000萬瑞士法郎,產品可以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基礎設施、5G通信、能源運輸等領域。目前,該工廠的第二條生產線也在建設中,預計將於2024年投產,投資達4000萬瑞士法郎。
近年來,巴斯夫也大幅追加中國地區投資,並加速與中國企業合作。在廣東湛江,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是其迄今為止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巴斯夫亞洲最大、全球第三大一體化生產基地,投資總額預計達100億美元。
「中國化工業務顯示出強勁的增長,2023年全球化學品產量不少於43%可歸因於中國,中國工業需要憑藉其一流的創新、清潔和綠色化學滲透到歐洲和全球市場,希望能與中國合作,共同建立有競爭力、公平競爭環境的綠色化工。」Syensqo全球首席執行官凱伊嵐表示。
「進入中國市場40多年來,康寧公司已累計在中國大陸投資超90億美元。」康寧大中國區總裁兼總經理劉之菲説。康寧是總部設在美國的跨國企業,也是全球材料科學領域的領先企業,它在中國擁有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佈局,覆蓋原材料採購、生產製造、產品銷售等環節。「康寧已從一家銷售辦事處起步,茁壯成長為在中國大陸擁有6000多名員工,21個生產基地的企業。」劉之菲介紹説。
除上述企業外,中海殼牌、沙特基礎工業企業投資的等大型石化項目紛紛在中國落地,顯示出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的積極成效。
(轉自:中化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