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13 11:02
來源:創業邦
作者丨青翎
圖源丨攝圖網
不缺熱度但缺熱錢的新茶飲,久違地迎來了一次鉅額入賬。
新中式茶飲品牌「茉莉奶白」近日完成近億元融資,由阿里本地生活領投。據觀潮新消費不完全統計,除年初滬上阿姨遞交招股書前機構突擊入股外,這是今年以來新茶飲領域唯一一筆億級融資。
久違的「熱錢」
在茉莉奶白的官網介紹中,「東方」「中國」「文化」等字眼頻頻出現,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主打「以東方茶會世界友」的霸王茶姬。
定位、風格、產品……各方面的高度一致性甚至讓不少人直言茉莉奶白是霸王茶姬的「門徒」。對此茉莉奶白創始人張伯丞迴應道:「只是大家恰巧都在鮮奶茶這個賽道罷了。」
然而,這個賽道已經頗為擁擠,除了茶顏悦色和霸王茶姬兩大先驅,茉莉奶白、茶話弄、茶理宜世、爺爺不泡茶等后起之秀均已紮根其中。喜茶、奈雪、古茗、滬上阿姨等傳統鮮果茶選手,甚至瑞幸、星巴克等咖啡玩家也紛紛入局。從消費側來看,鮮奶茶配料乾淨、低負擔,更契合健康化趨勢;從供給側來看,鮮奶茶用料單一、標準化程度高、毛利高,更利於規模化擴張。
在消費者、品牌與資本三方合力下,鮮奶茶已成為新茶飲的風向標。霸王茶姬之外,茶話弄、茉莉奶白等同賽道品牌均已逼近千億門店的門檻。
事實上,成立於2017年的霸王茶姬直到2023年初門店量才突破1000家,然而僅過去一年門店量就突破3000家。窄門餐眼最新數據顯示,霸王茶姬門店量已達到5439家。今年5月,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傑宣稱2023年全年GMV達到108億元,2024年Q1單季度GMV超58億元,預計2024年全年GMV將超過200億元。按照張俊傑的説法,霸王茶姬2024Q1店均銷售額已經超越所有的現製茶飲企業,同時也超越了星巴克中國。在他的設想里,2024年霸王茶姬的銷售額也將超過星巴克中國,「東方星巴克」的野望或將成真。
珠玉在前,懷璧其后。霸王茶姬業績的指數級增長成為投資人的話題中心,尤其是在消費投資乏善可陳的當下,比起獨闢蹊徑,不如照葫蘆畫瓢,複製已有的成功路徑。霸王茶姬的「財富效應」仍在吸引着消費投資人為更多名字里帶「新中式」「國風」「鮮奶茶」標籤的選手提供彈藥。
所有人都深知市場不會一家獨大,於是尋找鮮奶茶時代里下一個「霸王茶姬」就成了資本下注最大的推動力。而2023年業績增速高達400%、門店即將破千家的茉莉奶白未嘗不是一個好標的。
謹慎型選手
在新茶飲浪潮中,茉莉奶白算是一名「后發選手」,2021年,茉莉奶白在深圳開出了第一家門店,定位「東方追香新茶飲」,專注於茉莉花品類。
彼時的新茶飲市場已逼近存量競爭狀態,初出茅廬的新鋭想在存量市場中卷出頭並不容易。但張伯丞在當時敏鋭地察覺到了靠產品創新殺出重圍的可能性。
「鮮奶茶將成為主流」,早在2年前,張伯丞就對鮮奶茶的前景作出了斷言,在創立茉莉奶白前,他曾涉足中餐、烘焙和飲品,擁有十多年餐飲行業創業經驗。張伯丞曾提到,茉莉花茶是現製茶飲中用量最大且認知最為普遍的種類,但在「鮮果茶」遍地走的時代,很少有茶飲品牌把心思放在茶底上,市場也並無主打茉莉花茶飲的品牌,於是「茉莉香」成為茉莉奶白的品牌底色。基於茉莉花香,茉莉奶白成功打造出了「茉莉雲頂」等諸多爆品,在此基礎上,茉莉奶白又迅速開發了梔子、白蘭、桂花等其他花香產品,形成了以花香為特色的品牌定位。2022年,在開業僅一年,門店量還只有30余家的情況下,茉莉奶白就獲得了上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天使投資人宋歡平領投,海豚社創始人李成東、歡樂虎基金跟投。拿到千萬融資的張伯丞沒有選擇激進式拓店,「以前大家習慣拿到融資后,大範圍去投廣告、鋪設門店。為什麼要這麼快呢?其實都是被資本催生,或者説是內心太急於求成了,實體生意需要多給它一點時間。」在他看來,儘管體量於品牌而言是重要的護城河,門店的質量和標準更值得關注,疫情期間茉莉奶白通過直營店磨練內功,並建立中后臺,「我們去年有一萬多加盟商申請資料,但只簽了一百多位加盟商,因為品牌的可持續發展和門店的長期盈利能力,是我們一直非常看重的。」如今面臨更加激烈的存量競爭,茉莉奶白在店型上也做出了調整,在過去60平、集中於商圈的店型基礎上,推出了35-40平米的小店模型,降低前期開店成本。
張伯丞透露,今年茉莉奶白原計劃落地2000家門店,后來基於可持續發展和門店長期盈利的考慮調降了目標。目前茉莉奶白門店量達到785家,2023年全年營收增長了400%。
激戰與轉向
張伯丞在2年前下的判斷如今已成現實。
鮮奶茶亮眼的市場增速吸引着茶咖玩家入局。今年以來,無論是以古茗、茶百道、滬上阿姨為代表的「鮮果茶」選手,還是瑞幸、星巴克、幸運咖等跨界玩家,都將鮮奶茶打造成了招牌單品。
餓了麼數據顯示,今年4月以來,推出輕乳茶的品牌數量同比增長近1倍,外賣量同比增長更是超過740%。如今,餓了麼從輕乳茶趨勢的「發現者」搖身一變成為「入局者」。
輕乳茶的「財富效應」很快顯現。
今年8月瑞幸推出首款輕乳茶產品「輕輕茉莉」,並請來劉亦菲做代言人,新品參與9.9元活動,一個月就賣出了4400萬杯+,直逼去年的大爆品醬香拿鐵。茶飲選手中,古茗2023年上新的一款國風輕乳茶「雲霧梔子青」,一經推出各地陸續斷貨,兩天就賣近100萬杯;霸王茶姬的經典單品「伯牙絕弦」更是累計賣出6億杯。然而伴隨着競爭的白熱化,鮮奶茶賽道很快迎來價格戰。今年7月,古茗官宣「原葉·鮮奶茶,進入9.9元時代」,7月15日-7月31日活動期間,在小程序即可買到9.9元/杯的輕乳茶,還可以參加「0.9元起暢飲」活動;隨后茶百道上新的雲絨輕茶系列推出限時「買一贈一」活動,單杯可低至7元。鮮奶茶被用來打價格戰一方面源於它的高毛利屬性,用料單一且沒有鮮果這類高損耗原料,讓它相比其他品類更有降價空間。另一方面,無論是古茗、茶百道還是瑞幸,鮮奶茶系列貢獻的營收都有限,將鮮奶茶打造成低價引流品,並不會讓營收「傷筋動骨」。
更重要的是,當入局品牌激增,輕乳茶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同質化的老路。
當下的鮮奶茶原料中,桂花、茉莉花、梔子花、蘭花都是各家鮮奶茶的「熟面孔」。各有特色的名字之下,是相似的產品本質。
比起消費者對奶茶口味大同小異的埋怨,品牌端的感知或許更早。在千篇一律的鮮奶茶之外,下半年新茶飲開始出現新的差異化方向。
比如在產品中添加果蔬成分,今年7月份,喜茶推出「超級植物茶」系列,接連發布三款產品,其原料中含有羽衣甘藍、奇亞籽、苦瓜、紅菜頭等蔬菜。
其首款單品羽衣纖體瓶上線一個半月銷量超1000萬瓶,截至目前兩款單品共售出超1800萬瓶。養生新茶飲在今年也屢屢出彩,枸杞、紅棗、羅漢果、人蔘、陳皮、黃芪等藥食同源原料被廣泛使用。同仁堂、葉開泰、張仲景大藥房、華北製藥等國藥老字號也紛紛入局開闢中藥養生茶飲子品牌;椿風、茯苓記、荷田水鋪等養生茶飲新鋭也不斷出圈。
控糖則是另一趨勢,近日奈雪發起行業首個「好果茶 不加糖」倡議,並推出「不加糖·奈雪黑葡萄」等3款產品,所有甜味100%來自水果。
喜茶的步子邁得更早,今年6月,喜茶發佈宣言倡導科學控糖,將低GI糖引入經典產品多肉葡萄;更早一點,霸王茶姬在業內首創為產品貼標低GI數值的先河。
林林總總的創新思路中,不難發現「健康」已成為新茶飲的關鍵詞,只是配料表清潔遠遠不夠,對原材料的深度改造成為新茶飲「卷產品」的新思路。
結語
拉長時間線,從「奶精+茶粉」衝調的小甜水,到喜茶、奈雪引領的鮮果茶革命,再到茶顏悦色、霸王茶姬開啟的「輕乳茶」時代,新茶飲行業,不變的是變化,也唯有創新纔是支撐品牌存續的核心。
正如霸王茶姬總被議論借鑑了茶顏悦色,同屬輕乳茶賽道的茉莉奶白,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摸着霸王茶姬過河」的質疑。
在近期的採訪中,張伯丞對此也坦承道:「在產品、營銷上,始終在堅持差異化,所以我們沒有想去模仿借鑑誰。茶飲行業有非常多優秀的前輩,我們心懷敬畏,但不會一味追隨。」
在他看來,茶是中國的特色,中國茶有機會成為全球化品牌,而未來5-10年,不會只出現一兩家優秀的全球連鎖茶飲品牌。只是風向在變,口味在變,誰知道未來的市場還能否容得下更多的「霸王茶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