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12 15:37
迟到了一個小時,演講15分鍾,被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稱為「將載入史冊」的「WE,ROBOT」Robotaxi發佈會堪稱近年來特斯拉最簡短的一場發佈會。
沒有演示特斯拉打車App,沒有更新FSD進展與路線圖,也沒有更多AI車型/機器人產品披露,馬斯克簡要介紹Robotaxi車型CyberCab(轎車)和RoboVan(廂式貨車)的載客情況、成本以及推出時間線,歡迎在場觀眾體驗現場的50輛全無人駕駛Model Y,CyberCab后,快速結束演講。
馬斯克預計,2025年,美國得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Model 3和Model Y車主將能最先體驗特斯拉推送的全無人駕駛功能,CyberCab預計2026年開始生產,2027年之前大規模量產。
在此次發佈會上,馬斯克沒有公佈全無人駕駛功能及Robotaxi在中國推進的時間表。不過據馬斯克與特斯拉AI團隊披露信息,特斯拉全自動駕駛FSD系統,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獲中國與歐洲監管批准,2025年一季度在中國和歐洲推出。
「已經結束了?」演講結束后的直播鏡頭展示了15分鍾的Party time(派對時間):現場不斷有人試乘巡街的CyberCab、Model Y ,人形機器人Optimus(擎天柱)在吧檯與現場觀眾玩着石頭剪刀布。大部分線上觀眾直到直播關閉才確認了發佈會已結束的事實。
特斯拉Robotaxi發佈會原定今年8月8日進行,馬斯克當時給出的推迟理由是:把時間推后幾個月,讓我們可以改進Robotaxi,併爲產品發佈添加其他一些內容。然而這場迟到了兩個月的發佈會,在內容豐富度上顯然不及預期,特斯拉美股夜盤交易從漲超5%跳水轉跌,一度跌超4%,當地時間8月11日,美股盤前跌超7%。
CyberCab:兩座轎車,無方向盤、踏板和后視鏡,配備車內自動清潔系統,可感應無線充電。目前成本1美元/英里,未來可達 0.2美元/英里,車輛成本可低於3萬美元。(圖片來源:發佈會截圖)
Robo van: 廂式貨車,可承載20人,也可進行貨物運輸,未來成本約5-10美分/英里。 (圖片來源: 發佈會截圖 )
Robo van內飾 (圖片來源:官方細節圖)
如今的智能電動車已處於競速賽之中,智能化技術差距不斷縮小,戰略保密的重要性也在大幅提升,馬斯克沒有在發佈會上公佈具體的Robotaxi規劃或許是出於商業競爭考慮,但顯然沒能回答投資者對特斯拉Robotaxi的疑惑及問題。
比如,特斯拉Robotaxi車隊的整體規劃和路線圖;與Waymo、百度相比的優勢;特斯拉如何對Robotaxi進行集中管理;特殊車型的監管批准進展,等等。《深網》試圖通過訪談,公告、專利信息及馬斯克過往演講整理,回答以上問題。
技術:特斯拉與Waymo仍難分伯仲
從目前的車型規劃來看,特斯拉Robotaxi車隊至少會有6種車型,包括:搭載全自動駕駛功能的Model 3/Y/S/X,專為Robotaxi設計的兩座轎車CyberCab,以及可以擔任公交車和小型貨運車職責的RoboVan(可搭載20人)。
以上車型基本可以覆蓋美國所有的用車需求場景。據ARK invest等機構數據,美國91%的出行是1人或2人,平均一輛車坐1.06個人,CyberCab兩座設計符合大多數出行需求,其他需求可由Model系列或RoboVan滿足。
CyberCab配備車內自動清潔系統,可感應無線充電。根據專利信息,車內自動清潔系統,或將包括:檢測温度、濕度以及是否存在病原體等;根據檢測到的環境生成相應清潔流程;在人不在車內時自動執行清潔流程;利用HVAC空調系統、紫外線照明、蒸汽發生器等進行清潔;以及根據天氣狀況,車輛使用情況等調整清潔方式。
特斯拉未來還將有自己的出行服務平臺。馬斯克將特斯拉打車App形容為愛彼迎(Airbnb,房屋共享平臺)和優步(Uber,出行服務平臺,與滴滴類似)的結合體。
特斯拉會像Uber一樣有自己的車隊,特斯拉的客户/車主也會有自己的車隊/車輛,可以向愛彼迎共享房屋里的房間一樣,把車共享出去。據馬斯克的描述,「你可以讓你的車子加入車隊幾個小時、幾天、幾星期。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想收回你的汽車,你點一下‘回來’,它就會馬上回到你身邊。」為此,特斯拉申請了AI驅動的車輛管理專利。
馬斯克認為,自動駕駛車輛Robotaxi將「消除」人類對車輛的需求,只要有人召喚,車輛就會出現將人們帶去目的地。正如博主Gail Alfar形容的那樣,未來坐Robotaxi可能會像搭乘電梯一樣簡單。「我們進去,按下樓層,然后走出電梯,Robotaxi也將如此。」
圖片來源:特斯拉財報截圖
特斯拉正在逐步迭代適用於Robotaxi的功能。今年9月,特斯拉宣佈推送ASS(Actually Smart Summon,真的智能召喚)功能,通過特斯拉App點開「召喚」功能,長按「來找我」,讓特斯拉找車主;設置目的地按住不放,特斯拉會自動前往目的地,松開將停止。
「(Robotaxi)這個人工智能項目是一個‘贏家吃下大頭’的項目。」方舟投資公司創始人兼CEO,同時也是特斯拉和馬斯克的支持者「木頭姐」凱茜·伍德在近期雅虎財經的採訪中稱,哪家公司能最快、最安全地把人們從A點送到B點,並儘可能減少等待時間,就能贏得大部分市場份額。
在美國,無人駕駛能力究竟特斯拉更強還是Waymo更勝一籌目前仍沒有定論。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美國體驗兩者后評價:在舊金山城區Waymo表現的更好,特斯拉FSD在硅谷和高速公路的表現優秀。TED創始人Chris Anderson稱,Waymo可以為消防車讓路,但特斯拉做不到。OpenAI創始成員Andrej Karpathy力挺特斯拉,「大家認為Waymo比特斯拉領先。我認為特斯拉比Waymo領先。」
無法有定論的原因在於,特斯拉目前尚未推送可以取消人類駕駛員的全無人自動駕駛功能,而Waymo運營範圍有限,雖付費出行次數已突破10萬次,但截至今年8月底,僅有778輛無人車在美國舊金山繁華市區開展全時段(7x24小時)、全無人、可收費的規模化運營。
馬斯克曾吐槽Waymo又貴又慢,「我們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通用的解決方案,和Waymo之類的公司不一樣。」他在今年二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稱,Waymo等公司有非常本地化的解決方案,需要高精度地圖,「這相當脆弱,他們快速擴張的能力有限。」
馬斯克稱,特斯拉的Robotaxi解決方案在任何地方都能用,甚至可以在不同的星球上使用。「如果你渲染了一個新的地球,它也能在新地球上工作。」
目前特斯拉未具體公佈Robotaxi的詳細解決方案,但一個實際的優勢是,相比Waymo,特斯拉擁有更多真實世界的視頻與數據。
另外,較為戲劇性的是,特斯拉Robotaxi發佈會前夕,特斯拉前汽車項目和新產品整合主管Daniel Ho宣佈跳槽至Waymo擔任項目總監,他在特斯拉期間直接向馬斯克匯報,曾負責監督Model Y和Cybertruck的開發和量產。兩家人員流動已屬常事,今年上半年Waymo技術主管跳槽至特斯拉FSD團隊。
商業:特斯拉Robotaxi 成本與百度持平
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安全的將人們從A點送到B點,並儘可能減少等待時間的能力,與技術有關,更與車隊規模和車隊運營效率有關。
從成本來看,特斯拉Robotaxi相比Waymo大幅降低了成本,但與百度等中國自動駕駛公司持平。
馬斯克預計,未來CyberCab的成本可以降至0.2美元/英里(約0.88元/公里),目前約1美元/英里(約4.4元/公里),整車成本降至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萬元),RoboVan成本可降至5-10美分/英里(約0.22-0.44元/公里)。
「3-5毛/公里,跟目前電車成本差不多。」一位資深自動駕駛產品經理告訴《深網》,國內無人駕駛整車成本也是按照20萬元左右來定的。
百度蘿卜快跑第六代車型——與江鈴新能源合作的頤馳06,採用換電補能方案,單車價格20.46萬元。如今在武漢大規模投放的車輛大多數為蘿卜快跑第五代車型,單車價格約48萬元。
據百度自動駕駛業務部總經理陳卓介紹,自動駕駛頭部公司,谷歌母公司旗下子公司Waymo的現役無人車,單車成本超過100萬。
「我們的重點必須放在車輛數量上,不存在市場飽和的問題。總有一天,我們的年產量會達到2000萬輛。」這是馬斯克在與團隊設計Robotaxi時持有的想法。特斯拉相比Waymo和百度另一大優勢是龐大的車主基數。據最新數據,特斯拉全球車主已超600萬。
從運營模式上,Robotaxi的運營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自身擁有Robotaxi運力的「自運營模式」;另一種是整合幾方資源,以Waymo-捷豹路虎-Uber為代表的,形成技術+整車+出行平臺的「金三角模式」。
國內Robotaxi多采用金三角模式,如百度Apollo-蘿卜快跑-江鈴/廣汽/一汽;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如祺-廣汽;Momenta-享道-上汽」等。三方合作,取長補短,「金三角模式」的崛起,也讓特斯拉麪臨的Robotaxi競爭更為激烈。
「我們的目標是確保自動駕駛公司通過我們的平臺獲得的利用率提升能夠超過我們的全球平均佣金率(約 20%)。」Uber高管在財報電話會議中稱。美國銀行認為,隨着自動駕駛汽車公司尋求建立和改進其技術,競爭激烈的自動駕駛汽車市場將使Uber的網絡更有價值。
監管:特斯拉需爭取特殊車型批准
監管層面上,特斯拉Robotaxi相比運營,在車型突破方面要做的工作更多。
正如木頭姐在報告中所説,特斯拉的競爭對手們如Waymo、Cruise甚至百度蘿卜快跑,已經在監管方面鋪平了一定程度的道路。目前美國已有40個州明確批准或未禁止自動駕駛汽車。
此前有多家外媒報道,2023年,Waymo在美國加州的遊說支出排名第八,年支出高達38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660萬元)。
特斯拉麪對的新問題是,要爭取全球各地對特殊車型的監管批准。
今年6月,據techAU在Х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介紹,特斯拉向澳大利亞國家交通委員會(NTC)提交了一份申請,希望澳大利亞修改法律,以允許Robotaxi不帶方向盤或踏板,並配備特殊座椅。
「目前,我們並不認為車輛控制或座椅設計是相關用户義務的適當決定性因素,我們擔心過於保守的要求會給更高自動化所允許的車輛設計創新帶來負擔。」特斯拉在文件中寫道。特斯拉希望Robotaxi的座椅能有完全傾斜或旋轉的功能。
在馬斯克的設想中,Robotaxi不需要人類接管,意味着方向盤、后視鏡、油門剎車踏板甚至車輛控制裝置等一系列輔助人駕駛汽車的軟硬件都不必存在。發佈會展示的CyberCab也正是此理念的產物:一個兩座轎車,沒有后排,無方向盤、踏板和后視鏡。這種形態的設計此前多出現在概念車上。
馬斯克的設計想法最開始在團隊內遇到了較大的阻力。團隊中有人多次提醒馬斯克,「如果我們選擇沒有方向盤的技術路線,而完全自動駕駛技術還沒有準備好,我們就不能讓它們上路。」他們建議馬斯克做一輛配備可拆卸方向盤和踏板的車,「等法律法規允許的時候再把它們拆掉。」
但馬斯克非常堅持,他認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未來形態的自動駕駛車輛就不會快速實現。「不要側后視鏡,不要踏板,不要方向盤。我拍板,我負責。」
在此次的發佈會上,馬斯克未公佈特殊車型的監管申請批准進展,這也意味着,Model 3和Model Y將成為實現特斯拉Robotaxi的先頭兵——相比Uber模式,特斯拉Robotaxi將更先運營Airbnb模式。
全無人駕駛FSD的實現,也被視為提升Model 3和Model Y銷量增速的法寶和特斯拉的「生命線」。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全球銷量同比增長僅6.4%,而比亞迪同比增長高達52.9%。
分析師托馬斯·蒙泰羅直言,特斯拉需要更多「馬斯克魔力」來推動,特斯拉的投資者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看到實質性的成果,無論是人形機器人還是Robotaxi。今年特斯拉市值已掉出美股前七。伯恩斯坦分析師認為,Robotaxi和人形機器人在特斯拉估值的佔比中高達70%。
馬斯克認為,「Robotaxi將使特斯拉成為一家市值10萬億美元的公司,並且在百年之后仍會被人們談論。」如今,特斯拉還有一年時間證明這件事情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