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股市短期波動影響不大 車企喜迎「金九銀十」

2024-10-10 19:15

記者:張麗敏

編輯:李   捷

製圖:張宇萱

各大車企在迎來一個超預期的「金九」之后,十一假期又給「銀十」開了個好頭。

日前,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十一假期小米SU7鎖單超6000輛,十月衝刺目標是生產2萬輛交付2萬輛。

鴻蒙智行則通過發佈銷售海報表明在國慶假期期間累計大定28600台,其中智界R7大定9600台,問界M9大定7800台,問界M7大定9000台。

除去汽車新勢力表現亮眼之外,老牌車企也有好成績。

有媒體報道稱,國慶七天假期,比亞迪訂單超過16萬台。上海某比亞迪門店銷售人員對媒體表示:「十一這幾天賣爆了,我們在內部聽説整個王朝網、海洋網這一周下的(預)定快能趕上某些品牌以前一年的量了。」

對於具體的銷售數量,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記者採訪了比亞迪方面,比亞迪相關人士表示不太方便透露。

支持這期間增長的原因是什麼,是假期前股市增長帶動了消費熱情?還是「金九」銷售趨勢的延續?「銀十」銷售量會如同「金九」一樣嗎?

01 股市波動對車企銷量影響不大

事實上,十一期間車市的火熱,並不是突發事件,在人們稱之為「金九」的月份里,銷售量就超出了預期。

新勢力近日先后公佈的九月交付數據顯示,理想汽車交付新車53709輛,同比增長48.9%;零跑汽車當月交付量約3.38萬輛,同比增長超113%;小鵬汽車交付新車2.14萬輛,同比增長39%。

而比亞迪同樣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據悉,比亞迪九月份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達到了41.94萬輛,同比增長45.6%。

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認為,截至目前,全國所有省份均已出臺並落實汽車置換補貼政策,同時推出一定的購車促消費政策,單車補貼金額均較為可觀,由此為車市帶來新一波增長動力。

「截至9月24日,全國汽車以舊換新平臺累計審覈通過的補貼申請,對應的國債資金支出規模已經接近110億元。」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文華在國家發改委日前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稱。

當然車企優惠推出的優惠活動也助推了銷售量的增加。

有延長0息貸款的,比如,特斯拉將Model 3和Model Y車型5年0息的購車優惠活動再次延期至10月31日;也有抵扣尾款的,像理想汽車針對理想L6等部分車型推出定金抵扣尾款;還有附送贈品,鴻蒙智行家族車型推出了充放電套裝優惠;此外,蔚來、小鵬、嵐圖、領克、上汽大眾等車企也都推出限時優惠活動。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表示,隨着國家報廢更新政策及各地方以舊換新置換政策穩定發力,大力拉動車市增長,疊加「中秋」及「十一」節日效應,九月車市呈高速增長態勢,「金九」效果顯著。「近期股市上漲的財富效應顯著,長期向好的股市必然為車市帶來持續增長的動力。」

不過,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接受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記者採訪時指出,十一汽車銷售市場的增長是延續了九月的銷售形勢,與節前股市大漲關係並不是特別大。

他認為,股市大漲之后就會有大跌,從消費來看這將會為車市帶來不利影響,因為車市更希望擁有穩定的消費,而股市的短期暴漲會讓消費者將更多資金投向股市,最終帶來虧損。如此一來,購買力下降是必然的。不過,如果股市長期走強的話,那對車市是有利因素。

02 「銀十」有望超預期 混動被重視

「‘銀十’和‘金九’一樣銷售量能超出預期,我覺得是沒問題的。」崔東樹給出「銀十」的預期。

他補充道,政策紅利依舊是銷量保持高位的主要原因,因為以舊換新政策是國家真正拿出了「真金白銀」的補貼去推動車市發展的,所以必然會帶來車市增量。

針對政策紅利對於車企銷售量的拉動作用,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記者採訪了鴻蒙智行方面,截至發稿對方還未有回覆。

不過車企對於「銀十」充滿期待。

據汽車博主孫少軍所説,隨着十月初訂單量的持續火爆,理想有望在十月再創佳績,預計其交付量將超55000台。

記者查詢了資料,九月極氪交付量為21333台,環比上漲18.4%。如果極氪7X交付超過1萬台,那麼其十月有望再次創銷量紀錄;十月份小米汽車也將衝刺2萬台的月交付目標。

比亞迪相關人士表示,對於十月的預期目前沒有相關消息,不過,對方提出,通過在各地開展汽車促消費、以舊換新、汽車下鄉等活動,八月比亞迪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就曾創下歷史新高。

由此,平安證券研報指出,政策效果顯現,多家車企九月份銷量創歷史新高。隨着汽車消費刺激政策臨近退出,對車市的刺激效果愈發明顯,疊加汽車消費步入消費旺季,車市在年底前迎來較強的增長動力。智能駕駛梯隊逐漸明晰,華為領先優勢明顯,看好華為賦能的相關整車品牌的發展。蔚小理相較於傳統車企依然擁有智駕領先優勢,后續智駕車型銷量提升是關鍵。

不過,有觀點提出,結合今年前八個月的銷量數據分析,「混動」這一曾被視為「過渡路線」的技術,銷量增速大幅超過純電車型,未來有可能成為主要車型。

中國汽車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前八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703.7萬輛,其中純電動車銷量421.6萬輛,同比增長9.7%,佔比59.9%;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281.7萬輛,同比增長84.2%,佔比40%。

而車企佈局的改變也符合車型增長格局。據瞭解,除去最早押注插混的比亞迪和理想之外,鴻蒙智行、零跑、阿維塔、哪吒等新勢力車企都已發佈插混車型,小鵬、極氪、埃安、智己等原本專注純電車型的企業,也開始規劃插混車型的開發。

「混動得到車企更多關注是比較正常的事情,主要還是混動的技術相對比較先進。中國產業鏈相對優勢比較強、成本比較低形成的集郵效果帶來了更好的市場突破。」崔東樹表示。

(轉自:中時財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