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10 08:33
「首席投資官」旗下新媒體平臺,原「中國私募股權投資」
雖然Poolside已完成超6億美元融資,但目前該公司尚未發佈任何產品。
近日,AI代碼初創公司Poolside完成一筆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過35億元)融資,最新估值達到30億美元,晉升爲AI獨角獸。
據悉,本輪融資由貝恩資本領投,風險投資公司DST Global以及芯片巨頭英偉達、匯豐創投、LG Technology Ventures和eBay Ventures等多家企業跟投。
雖然面向的受眾似乎比較小眾,但AI編程已成為AI時代最熱門的應用細分創業賽道之一,包括Codeium、Anysphere、Magic等多家創業公司獲得資本垂青,頻頻獲得融資。作為降本增效的「神器」、「程序員殺手」、AI代碼工具能夠極大地幫助程序員節省工作時間與精力。
隨着AI代碼工具在企業工作場景中的應用率不斷提升,曾經普遍高薪的程序員或將在不久的未來面臨失業風險。而有效減少在程序員身上的高額人力資本投入,正是企業對AI代碼工具青睞有加的原因,也使得這一創業賽道擁有廣闊的前景。
靠PPT就融了超6億美元
Poolside AI成立於美國,但於去年在法國成立了子公司,並從法國多位投資者手中籌集了種子輪資金。公司由編碼庫GitHub前首席技術官Jason Warner和軟件企業家Eiso Kant於2023年4月創立,旨在開發一款類似ChatGPT的可以編寫軟件代碼的工具。
根據公開資料,去年8月,公司完成1.26億美元種子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法國億萬富翁Xavier Niel和美國風險投資公司Felicis Ventures領投,其他投資者包括法國商業天使Rodolphe Saadé 和Motier Ventures,以及Bpifrance、NewWave和Frst等機構投資者。
其中,Xavier Niel是法國億萬富翁商人,主要涉足電信和技術行業;而Felicis Ventures則是成立於2006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風險投資公司,投資於多個行業和行業的種子至C輪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Poolside已完成鉅額融資,但目前公司尚未發佈任何產品,但其表示首款工具將作為開發人員的「智能代碼助手」, 已經與多家大型企業合作,更多細節將在「未來幾周內」發佈。
首席執行官Jason Warner表示:「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夠實現AGI,而這些公司現在正在形成。我們相信,軟件開發將成為人工智能達到並超越人類智能的第一個廣泛能力。」
據介紹,Poolside擁有一支由Deepmind、Yandex、亞馬遜、Uber等公司的應用研究人員和工程師組成的強大研發團隊,其籌集的資金將使公司能夠上線應用一萬個英偉達GPU,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訓練集羣之一,為公司產品的應用研究和工程工作提供助力和支持。
「如今,技術開發能力被高門檻所限制。開發人員太少,無法應對世界上最艱難的挑戰。」在官網針對本輪融資的新聞稿中,Poolside認為隨着軟件開發中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公司產品不僅增強了全球開發人員的能力,而且還增加了能夠開發軟件的人數。「在未來十年,任何人都可以創建複雜的軟件,而無需知道如何編碼。」Poolside表示。
資本追逐的「香餑餑」
Poolside的融資,是AI編程賽道近期融資火熱狀況的一個縮影。據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最近已有Anysphere、Codeium、Magic等多家AI編程公司宣佈完成新一輪融資。
今年8月,由4名MIT本科生創立的Anysphere成功完成一輪6000萬美元的融資,投后估值達4億美元。本輪融資由頂級風投Andreessen Horowitz領投,並獲得了包括谷歌大腦前負責人Jeff Dean、OpenAI科學家John Schulman、AI研究先驅Noam Brown,以及Stripe和Github創始人在內的多位科技圈知名人士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去年9月完成種子輪融資,由 OpenAI初創基金領投。
Anysphere的首款產品是AI代碼編輯器Cursor。前段時間,Cursor火爆出圈,被許多程序員追捧,就連OpenAI前創始團隊成員、前特斯拉人工智能總監Andrej Karpathy在使用VS Code Cursor后也感慨,「編程的變化太快了。」他還表示,自己的大部分編程工作已經變成了寫英文(輸入提示並審覈和編輯生成的代碼)以及「半編程」,即寫出想要的第一個代碼塊,並加以註釋讓大模型知道想要的是什麼,然后按Tab鍵補全代碼。
同樣是8月,美國AI編程公司Codeium宣佈完成了1.5億美元的C輪融資,投后估值達到12.5億美元。本次融資由知名風投公司General Catalyst領投,另外兩家美國知名風投機構Kleiner Perkins和Greenoaks也參與了本次融資。
公司的AI編碼平臺Codeium主要依託於在公共代碼庫中訓練的生成式AI模型運行,可支持約70種編程語言,並集成了許多流行的開發環境,能夠有效為編程開發者們提出有價值的建議,從而幫助他們更高效、高質量地編寫和維護代碼。
另外一家美國AI編程創業公司Magic同樣在8月宣佈完成一輪3.2億美元的融資。投資者包括谷歌前首席執行官Eric Emerson Schmidt、谷歌的CapitalG、澳大利亞軟件公司Atlassian等。此輪融資后,Magic的總融資額已接近5億美元。公司強調,與谷歌雲的合作關係將為其提供強大的資源,加速Magic新模型的訓練和推理效率。
創業公司接連融資的背后,是AI編碼賽道廣闊的商業化前景。業內人士分析稱,AI開發助手的應用能夠減少開發人員的工作量和企業的開發成本,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亞馬遜首席執行官Andy Jassy曾表示,將亞馬遜的生成式AI開發助手「Amazon Q」集成到內部系統后,節省了約4500個開發人員一年的工作量,節約了2.6億美元運營資金。
Github最近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已經有97%的受訪開發者表示在工作中使用過AI編程類工具。而根據Spherical Insights的最新預測,到2032年,AI編碼工具市場規模可能超過295億美元。
過去,由於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及行業人才的短缺,掌握編程技能的程序員是高薪羣體,動輒年薪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AI編碼工具的不斷進步迭代,或許將使「人人都可以做程序員」的時代加速到來。
看似是小眾應用,但AI編程工具的「高含金量」,使其成爲了最受資本追捧的「小而美」賽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