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或進入緩衝期!這兩類行業后續重點關注

2024-10-09 09:34

10月8日,港股市場深度調整,盤面個股資金流出顯著。對此,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分析稱,本輪行情的起勢相對較急,放量速度也較快,后續也可能會加大市場的波動。

另外結合歷史經驗來看,通常在普漲急漲之后,情緒有可能會進入冷靜期,判斷指數會通常有從「不理性-理性-不理性」的情緒發酵過程,在此過程中仍需聚焦基本面較優的板塊,警惕衝高后帶來的止盈風險。

港股節后首日深度調整

10月8日,港股科技指數暴跌超12.82%、恆生指數亦跌9.41%,盤面個股全線承壓。

具體來看,基金重倉股人工智能龍頭股商湯跌21.46%、美圖公司跌10.60%、公募抱團股嗶哩嗶哩跌19.74%,小酒館龍頭海倫司跌27.88%、茶百道跌23.69%、移動零售SaaS公司微盟集團跌18.75%、美粧公司上美股份跌17.11%、機器人龍頭優必選跌15.95%、理想汽車跌12.88%、艾美疫苗跌29.05%。

儘管市場出現節后出乎意料的暴跌,但外資也正在加速進入中國股票市場。多家機構指出,外資對中國資產表現出更大幅度的配置興趣,上周海外主動型基金自2023年6月底以來連續65周流出后首度轉為淨流入,后續動向值得關注。此前亦有消息顯示,自九月底以來,韓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股市出現淨流出,而法國巴黎銀行表示,9月前三周,有超過200億美元資金從日本股市撤出。有QDII基金經理在今年上半年曾強調,若外資從亞洲主要市場撤出,尤其是日本股市流出,港股市場是最大的受益者。

不過部分外資操作也存在建倉港股成本較低的現象,以近期港股科技股賽道反彈先鋒微盟集團為例,港交所最新披露的資料顯示,摩根大通近期增持微盟集團2210萬股,平均每股作價1.789港元。之后,微盟集團在國慶節期間最高觸及2.83港元。在摩根大通低價增持微盟集團的消息披露后,微盟集團10月8日收盤大跌18.75%。

后續行情或逐步進入緩衝期

關於當前市場中的劇烈波動現象,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判斷行情仍有空間,但存在止盈風險。

長城基金高級宏觀策略研究員汪立認為,短期快速衝高后的回調是更猛烈的,借鑑歷史,沒有基本面支撐的標的或回調更深。短期大漲期間,指數會通常有從「不理性-理性-不理性」的情緒發酵過程,在此過程中仍需聚焦基本面較優的板塊,警惕衝高后帶來的止盈風險。

儘管市場存在猛烈回調的風險,但指數空間仍有機會。汪立強調,無論從全 A 漲幅、估值上漲幅度還是最高點位來看,若后續轉牛,指數向上仍有較大空間。但后續需要觀察政策有無提示風險的跡象。一方面,在牛市前的快速上漲躁動期過后,市場在冷靜后往往會經歷一段時間的震盪調整,再可能轉為中期級別的牛市行情。在此期間,景氣是各行業超額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若后續演繹為中期級別的牛市,回調期間漲幅靠前的行業過往也能在后續的牛市行情中相對佔優。因此,若演繹成中期級別行情,具備景氣優勢的行業在后續有望兼具高勝率和高賠率,本輪關注硬科技、可選消費、出海鏈等。

諾德基金郭紀亭也認為當前市場行情還有一段空間。他分析指出,如果從牛市頂的幾個角度,基金大幅流入,兩融余額新高,政策提示風險等來看或許遠未達到歷史高位水平。但在不同的歷史形勢下,信息的傳播速度、情緒點燃方式等都有所不同,市場本身也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從當前看,本輪行情的起勢相對較急,放量速度也較快,后續也可能會加大市場的波動。另外結合歷史經驗來看,通常在普漲急漲之后,情緒有可能會進入冷靜期,市場在短期大漲后有望進入大指數的緩衝期,但短暫的調整后仍可能會有部分板塊選擇繼續上攻,最終成為牛市漲幅較多的品種。

行情中賽道個股分化逐漸顯露,這兩類行業后續重點關注

部分基金人士強調精選個股可能是應對快速行情中劇烈回調的首選策略。

摩根士丹利基金人士認為,當前的市場仍處於政策驅動階段,過去兩年國內政策也不斷出臺,為何此次政策對市場的影響力如此之大?首先,此次政策的級別很大,屬於超級組合拳,力度是超預期的,涉及資本市場政策、地產政策、貨幣政策,「924新政」補充了財政政策、民生政策等發力的方向,政策的指向均為民生、及其他投資者所關切的方向。其次,當前所面臨的海外環境不同,美聯儲9月19日啟動降息,且降息幅度超出市場預期,美聯儲降息背景下,人民幣匯率壓力緩解並出現升值,這對海外資金迴流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最后,A股在行情啟動之前經歷了連續三個多月的下跌,指數幾乎回到了2月初的低點,性價比大幅提升。

從宏觀基本面看,后續還需要觀察政策落地的效果,但這不影響短期估值的修復。此前投資者對長期問題的擔憂持續加重,這使得市場短期會超跌;當前政策組合拳出擊,長期的擔憂緩解,估值有望持續修復。對於市場結構而言,市場由政策直接受益行業擴散至成長板塊,如科技、製造、醫藥等方向,短期內這類高彈性板塊依然最為值得關注。

諾德基金認為,結合近期指數上漲較快的行情后認為,立足當下,精選行業和個股可能是一個較為有效的應對策略。當前已臨近三季度尾聲,再結合此前公司財報披露的情況以及實體經濟和上市公司的調研情況,今年業績的「能見度」相對更為清晰,對明年也或將有一個相對明確的展望。

后續重點可關注以下兩類行業:

  • 一是受政策支持,行業基本面后續可能有一定改善的非銀、地產鏈等政策受益板塊;
  • 二是受技術進步催化,行業本身或有較穩定增長的計算機、電子、電力設備等科技板塊;
  • 三是前期跌幅較大、估值調整相對到位、股息率較合理並且本身業績還有一定增長的板塊例如消費品、醫藥等板塊。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