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18A現象級反向併購案:昔日明星股嘉和生物「重生」,億騰醫藥或圓夢港股

2024-10-08 19:03

港股18A創新歷史,現首宗反向收購案。

10月7日,嘉和生物-B(06998.HK)發佈公告稱,公司將以合併方式收購億騰醫藥集團(以下簡稱「億騰醫藥」),公司的全資附屬GenEdd(合併附屬公司)將在合併后併入億騰醫藥,億騰醫藥將作為存續實體併成為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

根據合併收購協議,嘉和生物將合共新發18.21億股股份向億騰醫藥的現有股東收購其所有權益。合併完成后,雙方股東將會共同持有合併后主體的權益,而億騰醫藥的大股東將會成為新主體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35.94%,億騰醫藥原股東合計持股77.43%,嘉和生物原股東合計持股22.57%,新主體名稱預計將改為「億騰嘉和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這成為港交所18A板塊中的首宗反向收購案例,尚未盈利的嘉和生物或可藉此「翻身」。對億騰醫藥來説,在經歷了四次遞表均未能踏入港市的挫敗后,通過本次反向收購交易,將順利入駐港股。

值得注意的是,合併收購交易宣佈前夕,嘉和生物港股停牌,彼時市值8.58億港元(約合1.1億美元)。此次交易中,嘉和生物、億騰醫藥分別作價1.97億美元、6.77億美元。

難以為繼的嘉和生物

本次收購合併交易宣佈后,嘉和生物10月7日港股盤中一度漲超90%,8日,該股高開低走,回吐部分漲幅。

在這之前,曾經炙手可熱的嘉和生物,已經站在懸崖邊上。到今年6月底,公司僅有員工28人,相較於年初的104人,再度大幅減員。

圖源自嘉和生物半年報

嘉和生物成立於2007年,2020年成功登陸港股,當時有高瓴資本光環加持,股東陣營中還有沃森生物,新股認購倍數達到1247倍。業務方面,在最受關注的PD-1賽道,嘉和生物是被看好的種子選手,但在國內PD-1紛紛獲批之際,嘉和生物的PD-1單抗GB226自2020年提交上市申請之后便杳無音訊。

直到2023年6月,GB226成為首個被拒絕上市的國產PD-1。

所以一度站上140億港元市值的嘉和生物越發沒落,復牌前僅市值不足10億港元。業務上的頹勢也傳遞到了其他環節,公司開啟了「節衣縮食」模式,2023年嘉和生物虧損6.75億元,同比有所收窄,但當年公司銷售開支為0,而在2022年,公司已經裁撤了市場、營銷、政府事務部門。

目前,嘉和生物僅有一款在售產品。2022年3月,GB242英夫利昔單抗類似藥(商品名:佳佑健)成功獲批,但嘉和生物也無力自主銷售,外包商業化的情況十分不樂觀,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分別為0.26億元、0.06億元、0.19億元。

英夫利西單抗是一種抗腫瘤壞死因子(TNF-a)單克隆抗體,原研藥品為強生公司的類克,該產品於2006年在中國上市,適應症已經擴展至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性強直性脊柱炎、斑塊型銀屑病等等。該領域內,還有剛剛退位全球「藥王」的阿達木單抗,即由艾伯維原研的修美樂。

勁敵環伺之下,僅憑佳佑健一款商業化產品,嘉和生物難以為繼。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現金及銀行結余從2023年末的11.66億元減少至10.27億元,公司將其歸因於公司的經營虧損,報告期內,嘉和生物淨虧損1.26億元。

2022年開始,嘉和生物切換重心,核心產品從PD-1轉換為用於治療乳腺癌的鹽酸來羅西利片(GB491,CDK4/6),以及GB261(CD3/CD20)雙抗、GB263T(EGFR/cMET/cMET)三抗。

圖源自嘉和生物半年報

其中,GB491進展最快,但CDK4/6是乳腺癌治療領域的熱門靶點,國內已有4款CDK4/6抑制劑類藥物獲得批准上市,分別是輝瑞的哌柏西利、諾華的瑞波西利、禮來的阿貝西利,以及恆瑞醫藥的達爾西利。

也就是説,即便有第二款即將進入商業化階段的預備役產品,但嘉和生物的前路仍不明朗。此次嘉和生物出讓主權戰略併購億騰醫藥,一個明顯的利好在於億騰醫藥有着COS基因,並擁有完善的商業化平臺,這能為其后續即將獲批產品的銷售提前鋪好道路。

但對於億騰醫藥來説,此次交易無異於圓了自己一個上市的夢。

億騰醫藥實現曲線上市

早在2020年9月,億騰醫藥就已遞表港股,意欲乘上生物科技公司港股上市熱潮,但無果。在2021年3月,公司二次遞表,6月份通過聆訊,未啟動招股而失效。同年12月及2023年6月,億騰醫藥又是兩次遞表,紛紛敗北。

4年的上市路無疾而終,市場也見證了億騰醫藥的一路轉型。

億騰醫藥目前定位於一家全面整合的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抗感染、CVD(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治療領域中的原研藥等。但往前追溯,億騰醫藥最早是一家醫藥銷售外包企業,長期與外資醫藥企業合作,隨着兩票制、營改增等政策的實施,公司開啟了「買買買」轉型。

在抗生素產品領域,億騰醫藥收購了禮來的「希刻勞」和「穩可信」在中國大陸的生產和銷售資格;在呼吸系統產品領域,億騰醫藥收購了葛蘭素史克的丙酸氟替卡松噴霧劑干混懸劑「億瑞平」;在CVD領域,該公司從Amarin公司引進了二十碳五烯酸乙酯軟膠囊Vascepa(商品名:唯思沛);另外,公司還擁有核心產品Mulpleta(蘆曲泊帕)、EDP 125(Edivoxetine),非核心商業化產品西力欣、復達欣及羅可曼。

其中,穩可信、希刻勞及唯思沛是億騰醫藥的核心商業化產品,2022年銷售收入佔比分別為48.7%、36.6%、9.4%。但這三款產品均是無專利保護的原研品牌藥,億騰醫藥的產品護城河並不高。

儘管如此,億騰醫藥的轉型卓有成效,在2020年至2022年分別實現營收17.68億元、20.73億、20.74億元,淨利潤-5353.2萬元、1.15億元、4.09億元,利潤端改善明顯,這或許得益於公司早期就建立了完備的營銷網絡。

截至2024年6月30日,億騰醫藥擁有超過900名銷售代表,分佈在中國的30個省份,覆蓋超過1.2萬家醫院,包括約2000家三級醫院及2000家二級醫院以及超過1.2萬家藥房。

可以説,億騰醫藥的上市路之所以坎坷,一方面在於早期生物醫藥企業扎推上市之際,其醫藥屬性太弱,另一方面,隨着二級市場的持續低迷,億騰醫藥也錯過了最佳上市節點。

此次通過反向併購,億騰醫藥正在採用另一種方式曲線落户港股,這不僅免去了遞表上市的繁複程序,還為市場提供另一視角,是否會有更多企業通過此途徑步入資本市場,值得關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