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4-10-08 08:23
- 重磅預告!國新辦今日10點將舉行新聞發佈會
- 「外資牛市旗手」高盛唱多中國股市:「不是此時,更待何時」!
- 中東衝突疊加颶風來襲,布油一個月來首次漲破80美元
- AI芯片利好:超微電腦稱目前一季出貨超10萬應用新液冷方案GPU,盤中漲近18%
- 港股假期暴漲,踏空者焦慮情緒升溫,市場人士:券商和半導體股或成節后資金追逐的首選
重磅預告!國新辦今日10點將舉行新聞發佈會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於今日(10月8日周二)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發改委領導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紮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民生證券預計,節后發改委的新聞發佈會只是接續的開啟,后續財政部等其他經濟部委的發佈會也值得期待。政策發力能否穩住基本面,是市場預期持續改善的關鍵。美聯儲降息周期確定性疊加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意味當前國內的這輪政策轉向既不會戛然而止,也不會一步到位。節前政策節奏並非是脈衝式,節后財政跟進是大概率事件。
「外資牛市旗手」高盛唱多中國股市:「不是此時,更待何時」!
高盛指出,歷次政策大轉彎帶來的重新定價,股市漲幅很少止步於30%。中國股市對財政寬松的反應比貨幣政策更積極,如今貨幣政策已經基本落地,未來如果有進一步的財政刺激措施出台,市場可能會有更加積極的反應。高盛將港股評級提升至「超配」,但相較於港股更看好A股,預計未來一年A股還有14%-15%的上漲空間。
中國股市大漲,接下來關注什麼?
花旗強調「三件事」:1、財政政策:政府債券發行很重要,財政存款變化則更為重要。用盡年度覈准配額是修訂預算的必要條件,財政存款有助於量化資金部署。2、家庭:重點是存款方面。隨着9月最后一周的強勁反彈,觀察家庭存款數字如何演變將很有趣。3、貨幣增長:預計9月份不會有太大上行空間,但如果出現上行趨勢,M1和M2增長都可能與財政政策部署相呼應。
高盛分析師直指M1和M2增速;民生證券認為政策發力能否穩住基本面,是市場預期持續改善的關鍵;廣發證券認為究竟是一波流還是牛市起點,決勝關鍵點在12月。
中國十一黃金周:消費回到2019、樓市「銀十變金十」、長途旅遊升溫
國慶黃金周期間民眾出行熱情高漲,遠途旅行升溫,人均消費有望止跌回升至2019年水平。在地產方面,節前新政后促使多個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增長,但有機構認為,持續性仍有待觀察。
深圳迎樓市黃金周:外地客成生力軍,新房成交同比大漲10倍、二手房價格企穩
深圳樓市在一系列新政出臺后,多家中介機構發佈成交戰報,數據顯示,9月30日至10月6日,樂有家深圳門店新房成交量同比大漲979%,二手成交量同比上漲298%;寶安、龍華等熱門樓盤,外地客成交佔比達20%;中原找房用户訪問量上漲180%。
相關標的:融創中國、世茂集團、越秀地產、萬科企業
非農意外強勁后,債券交易員準備應對美國經濟「不着陸」情景
9月美國非農就業報告意外強勁,推動美債收益率全線飆升,「不着陸」情景再次成為債市熱門話題。「不着陸」情景抑制美聯儲的降息空間,進一步打擊美債的購買熱潮。
中東衝突疊加颶風來襲,布油一個月來首次漲破80美元,美油一度漲超4%,均收創8月末以來新高
周末到周一,以色列先后遭黎巴嫩和哈馬斯導彈襲擊。以色列特拉維夫等地周一遭哈馬斯火箭彈襲擊。以軍稱周一一小時內打擊黎真主黨120余個目標。以色列軍方將以北部多個城鎮劃爲軍事禁區。以色列駐丹麥大使館附近再次發生爆炸。丹麥警方表示,不能排除與上周以色列駐丹麥大使館爆炸有關的可能性。颶風Milton本周一在墨西哥灣風力迅速升級為5級颶風,威脅當地供油,氣象部門警告,佛羅里達州Tampa地區將遭遇百余年最嚴重風暴。
原油相關標的: $BNO 、 $USO 、 $UCO 、 $SCO 、 $BOIL 、中國石油股份、中國石油化工股份、中國海洋石油
周一,美股三大指數齊跌約1%,尾盤時投資者加速拋售美股,刷新日低時,納指跌超1.3%,標普跌超1.1%,道指跌超1.2%,小盤股指跌超1.4%。各板塊普遍下跌,僅能源板塊因受益於油價飆漲而收漲。
「科技七姐妹」僅英偉達漲。英偉達收漲2.24%,而蘋果收跌2.25%,Jefferies下調評級,稱投資者對AI手機過於樂觀,報道稱蘋果計劃於10月28日發佈 Apple Intelligence 和 iOS 18.1,以及蘋果沒有放棄Micro LED技術,搭載Micro LED的AR眼鏡預計2026年量產,與Meta Orion的AR眼鏡競爭。特斯拉收跌3.7%,微軟收跌1.57%。谷歌A收跌2.44%,法官判決,谷歌應用商鋪必須允許競爭對手的APP上架。Meta收跌1.87%,亞馬遜收跌3.06%,富國銀行將亞馬遜評級從超配下調至平配,目標價183美元。
超微電腦收漲15.79%,創5月15日以來最佳單日表現,公司宣稱,其人工智能GPU季度發貨量超過10萬套。
中概指數V型反彈。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收0.07%,中國科技指數ETF( $CQQQ )收漲6.43%,中概互聯網指數ETF( $KWEB )收漲1.2%,富時中國3倍做多ETF( $YINN )收漲13%。熱門中概股中,美團ADR收漲4.51%,理想汽車收漲4.18%,極氪收漲4.01%,百度收漲3.63%,阿里巴巴收漲2.61%,騰訊控股ADR收漲2.6%,小鵬汽車收漲2.11%,蔚來收漲0.3%,京東收漲0.23%。彭博數據顯示,截至10月4日,近60億美元流入美國上市的新興市場和特定國家ETF,創一年多新高。其中,五支主要投資中國股票的ETF吸引了約49億美元,規模空前。
AI芯片利好:超微電腦稱目前一季出貨超10萬應用新液冷方案GPU,盤中漲近18%
超微電腦稱,最近為一些有史以來最大的 AI 工廠以及雲服務商部署了超過10萬擁有其液體冷卻解決方案的GPU,股價此后創七個月最大盤中漲幅。評論稱,若這類GPU的均價和英偉達3萬美元的芯片相當,可能意味着數十億美元訂單。
Jefferies下調蘋果評級,稱市場對蘋果AI手機過於樂觀,蘋果股價一度跌超1.2%
Jefferies分析師認為市場對蘋果AI手機的期望過高,將蘋果評級從買入下調至持有,蘋果股價周一早盤一度跌超1.2%。此前市場認為,AI功能將推動消費者升級手機、重新加速蘋果收入增長。受此樂觀情緒推動,蘋果股價自4月低點漲約36%。
醫藥巨頭警告:若不解決肌肉損失問題,減肥神藥可能「弊大於利」
臨牀數據顯示,注射禮來公司的藥物后,其中有25%的體重減輕來自於肌肉等瘦體重(即去脂體重,=體重-脂肪重量)的減少,而注射諾和諾德的藥物后則有40%的體重減輕是由於瘦體重的下降。當前,Regeneron公司正在推進研究一種新的藥物實驗,旨在減少由減肥藥物引起的肌肉損失。
谷歌在反壟斷案中遭遇重挫,安卓應用市場主導地位或被顛覆
美國法官發佈了一項永久禁令,迫使谷歌提供Google Play商店的替代方案,以供安卓手機下載應用程序。谷歌還將被禁止向公司支付費用或分享收入,以換取他們不與谷歌的應用商店競爭。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價跌超2.4%,拖累美股大盤午盤后明顯走弱。分析稱,最新裁決可能會加速谷歌和蘋果對應用商店控制權的減弱。
港股假期暴漲,踏空者焦慮情緒升溫,市場人士:券商和半導體股或成節后資金追逐的首選
國慶假期期間(10月2日-10月7日)4個交易日,港股持續上漲,恆指累漲9.24%,恆生科技指數累漲14.28%。9月11日以來,恆指累計反彈36.42%,年內累漲35.5%。經過近期的持續上漲后,港股年內漲幅已榮登全球第一,領先美股、日股等一眾市場。市場人士表示,國慶長假期間港股市場的持續大漲,再加上互聯網上對此次急漲的大肆渲染,進一步激起了踏空者的「焦慮」情緒,這或將助推節后股市進一步上漲,更有網友擔憂節后開盤第一天或許會出現「買不到」行情,由於券商和半導體股在港股市場的強勢表現(中芯國際港股近4日累漲超70%,招商證券累漲超175%),這兩個板塊或許會成節后A股市場資金追逐的首選。
連續暴漲后,外資關注:港股「有一批股票的股價上漲了30%到40%,幾乎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景順、摩根大通等機構持謹慎態度,認為市場情緒終會迴歸基本面,后續能否有更多政策措施落地仍是關鍵。但也有樂觀人士預計,考慮到港股估值仍處低位,市場反彈尚未結束。
中遠海控:預計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約285.66%
中遠海控公告,預計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381.2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72.72%。預計2024年第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212.5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285.66%。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市場貨量温和增長,運力供給受紅海局勢持續影響,全球供應鏈總體呈現緊張態勢,公司集裝箱航運業務實現量價齊升。
港交所:9月港股日均成交額1692億港元,按年升87%
香港交易所公佈,9月港股日均成交金額為1692億港元,按月和按年分別增長77%及87%,單日成交額於9月30日創下5059億港元的歷史新高。截至9月底,港股市值36.9萬億港元,按月升16%,按年升15%。
比亞迪: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41.94萬輛
比亞迪公告,公司2024年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1.94萬輛,去年同期為28.74萬輛,本年累計銷量274.79萬輛,同比增長32.13%。
美股新股
美股財報
百事 | 盤后
以上是今天的華盛早報,歡迎留言討論,祝您投資順利!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