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康方生物背后的資本盛宴:傳奇獵手浮盈100億美元

2024-10-08 07:28

(來源:醫曜)

隨着PD-1/VEGF雙抗依沃西單藥「頭對頭」K藥數據的全面勝出,康方生物成為醫藥寒冬中為數不多的「幸運兒」,股價連續刷新歷史新高。

康方生物雖然一手孵化了依沃西,但卻並非最大受益者,名不見經傳的美國創新葯企Summit Therapeutics憑藉依沃西的海外權益,一躍成為華爾街「當紅炸子雞」。

今年年初的時候,Summit公司股價僅為2.58美元,而如今已經超過20美元,股價更是一度創新33.89美元的新高,實現一年漲10倍的奇蹟,背后的資本獵手Robert Duggan賬面增值超過100億美元,堪稱傳奇。

到目前為止,Summit並沒有產品上市,公司的全部資產幾乎就是從康方生物引進的依沃西海外權益。究竟為何華爾街如此看好Summit公司的發展呢?這一切還要從Summit公司的實控人Duggan談起。

01

伊布替尼之父

Summit公司雖然看似不起眼,但其背后的「操盤手」Robert Duggan卻是大有來頭,現年79歲的Duggan堪稱全球生物醫藥界的傳奇資本獵手。

與喬布斯、比爾·蓋茨、馬斯克等許多富豪商人一樣,Duggan還沒有大學畢業就開始了他的商業之旅:和他的老師一起炒股,專門押注小公司IPO。20多歲時,Duggan用股票投資賺的第一桶金投資一家叫做「Sunset Design」的公司,這家公司賣兒童裝飾品到多達7000家零售店,Duggan后來以1500萬美元將這家公司出售。

1976年,Duggan在加州長灘開了一家餅乾店,后來居然把生意做大成16家連鎖漢堡店,然后又以600萬美元出售。賣掉餅乾店后Duggan就開始投資一些高科技公司,包括計算機網絡公司,以及手術機器人公司Computer Motion,並擔任CEO,並在2003年以1.5億美元把這家公司出售給達芬奇手術機器人。

在這幾十年的人生中,Duggan與生物技術公司並未有什麼交集,直到1997年,這位52歲的千萬富豪在病牀前送走了年僅26歲、身患腦癌的兒子。因為兒子的腦癌去世,Duggan開始對當時正在研發抗癌藥的Biotech公司Pharmacyclis產生了興趣,其核心在研藥物Xcytrin正進行鍼對腦轉移癌症患者的臨牀試驗。

或許是抱着對兒子離世的遺憾,Duggan從2004年開始一點點購買Pharmacyclis股票,並在2008年將持股比例提升到30%左右。可是Duggan的這次投資並未一帆風順,Xcytrin提交的NDA申請並未獲得FDA批准,從而導致股價一落千丈。更為致命的是,Pharmacyclis公司賬上的資金已經所剩無幾,處於破產邊緣。迫於無奈,Duggan只得親自下場,最終趕走管理層,徹底接手Pharmacyclics。

Duggan入主Pharmacyclics后,迅速調整了公司的發展戰略,決定全力押注低價從Celera收購來的BTK抑制劑,也就是后來的伊布替尼。事實證明,Duggan這次賭對了,2009年4月Pharmacyclics公佈了一份超越市場預期的伊布替尼臨牀I期試驗數據,隨后Pharmacyclics公司開始重新獲得市場的關注。

挖掘到伊布替尼這塊「意外之財」后,Duggan迅速開啟了一系列資本操作,憑藉優秀的融資能力和企業談判能力,最終幫助Pharmacyclics公司起死回生。

2011年,Pharmacyclics公司與強生達成合作,以首付款1.5億美金和近10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出售伊布替尼在全球血液病市場的獨家經銷權。依靠強生的商業化網絡,伊布替尼在2013年上市后,就迅速成為全球暢銷的爆款藥物,已經在80多個國家或地區獲批,7項適應症獲FDA批准。

2015年,Duggan更是直接將Pharmacyclics公司以210億美元的天價出售給了艾伯維,Duggan個人從這筆交易中獲利超過35億美元。與此相比,他當初投資在Pharmacyclics上的5000萬美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艾伯維負責美國市場的商業化銷售,強生負責全球市場的商業化銷售,坐擁兩大MNC網絡的伊布替尼銷售額持續放量,並於2021年達到銷售峰值97.8億美元,上市十年累計銷售額超過500億美元。雖然如今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已經「頭對頭」擊敗了伊布替尼,但它的成功是不可否認的。

圖:伊布替尼歷史營收,來源:錦緞研究院 圖:伊布替尼歷史營收,來源:錦緞研究院

在Pharmacyclics公司身上,Duggan毒辣的眼光、堅強的意志和頂級的商業操盤能力顯露無遺,他創造了「外行人」在生物製藥領域的最大成功。

02

傳奇獵手再度攢局

在Pharmacyclics身上大獲成功后,Duggan並沒有就此收手,而是在幾年后再度開始攢局。

2018年,Duggan以7500萬美元的白菜價,收購了Summit公司65%股份,並在2020年換掉了管理層,再度親自出任CEO。Summit公司並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資產,因此Duggan入主后很快就暫停了原有管線的研發,這也導致Summit公司跌跌不休,並於2022年12月創下0.7美元的歷史新低。

對於普通人而言,Summit公司就是一個毫無前景的「空殼」,但對於Duggan來説這卻是最完美的軀殼。

就在Summit公司股價創下歷史新低的幾天后,Duggan向外界公佈了一個出乎意料的「驚天」合作。2022年12月6日,Summit公司宣佈與康方生物達成合作,以5億美元首付款,45億美元里程碑付款的高價,拿下了依沃西在美國、歐洲、日本和加拿大的商業化權益。

這筆合作之所以「驚天」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當時康方生物知名度並不高,依沃西總額50億美元的天價讓國內投資者驚掉下巴;其二是Summit公司賬面幾乎沒啥資產,賬上現金只有1.2億美元,如何拿得出50億美元的天價?

不過就在資本市場議論紛紛的時候,實則當時依沃西單抗已經悄然開啟單藥「頭對頭」K藥的III期臨牀試驗,並已經進入到實質性階段。在Duggan看來,來自中國澤布替尼可以在「頭對頭」中戰勝伊布替尼,那麼同樣來自中國的依沃西單抗也有希望戰勝K藥。

這一次Duggan又賭對了,達成交易后Summit股價就大漲196%。

圖:Summit股價,來源:雪球 圖:Summit股價,來源:雪球

今年5月24日,康方生物股價遭遇「閃崩」后,管理層親自下場回答爭議。一周之后,康方生物更是放出大招,宣佈依沃西單藥「頭對頭」K藥一線治療PD-L1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註冊性III期臨牀研究結果達到主要研究終點。受此消息影響,Summit股價單日大漲272%。

今年9月8日,康方生物在2024年世界肺癌大會(WCLC)上宣佈,依沃西單抗挑戰「藥王」K藥三期臨牀HARMONi-2數據積極。消息一出后,Summit股價連續拉昇,創出33.89美元的歷史新高。

現階段,K藥是PD-1藥物的絕對龍頭,也是全球銷售額最高的藥物。依沃西全面「頭對頭」戰勝K藥后,希望挑戰K藥在治療PD-L1 高表達NSCLC患者的一線地位,成為下一代免疫療法的基石藥物,這背后的價值或許不亞於當初的「伊布替尼」。

03

下一個「伊布替尼」?

覆盤Duggan的成功路徑,他並沒有太深的醫藥行業從業經歷,但擁有豐富的資本操盤經驗。如今其操盤Summit,幾乎與當年操盤Pharmacyclics公司如出一轍。

當初伊布替尼大獲成功,但Duggan卻並沒有把其持續做大的想法,而是在伊布替尼的預期頂點將其拋售給了艾伯維,從而套現盈利。Duggan的盈利方式從來都不是藥品的商業化利潤,而是通過資本交易帶來的溢價獲利,BD撿漏+臨牀推進+MNC併購是其實現資本獲利的成熟套路。

基於此,雖然如今Summit公司擁有依沃西的海外權益,但Duggan並沒有絲毫的藥品商業化經驗,因此他大概率不會獨自進行商業化佈局。無論是賣掉Summit的股權,還是將依沃西商業化權益出售,只要臨牀數據夠好,Duggan都可以輕易退出獲利。

依沃西第一次「頭對頭」K藥勝利的第四天,Summit公司就獲得了頂級生物科技對衝基金Baker Brothers Advisors的2億美元配售,每股配售價格為9美元,成為Summit公司的第四大股東。

站在全局角度分析,Summit公司就是Duggan攢起來的一個「資本」局,其目的就是藉助於依沃西優秀的臨牀數據,從而吸引更多資本入局,並實現最終「逢高出手」的目的。

在這個資本局中,Duggan本人出啟動資金,康方生物出核心管線,對衝基金負責抬轎子,而MNC無疑將是最終買單的客户。當然這個資本局想要成立,依沃西的臨牀數據將是核心關鍵,只有其能夠「頭對頭」戰勝K藥,纔有可能獲得MNC的關注。

無論最終Duggan以何種手段收網,都不會影響康方生物的價值,畢竟5億美元的首付款已經收入囊中,並將持續獲得后續的里程碑金。康方生物可能出現的唯一風險,就是Duggan賣出天價后所產生的失落,當然這是所有License-out模式提前鎖定收益的代價。

正如我們此前研究中反覆提到的,藥物能夠到達怎樣的高度,最終還是要取決於掌控銷售渠道的MNC,這也是為何我們確信Duggan大概率將持續轉賣依沃西的原因。雖然康方生物存在被「賺差價」的可能,但如果沒有Duggan的資金支持,康方生物的價值也很難被如此多的投資者看到,所以「資本獵手」是某種程度能夠促進產業發展的。

對於中國創新葯來説,核心關鍵就是聚焦研發,只要我們臨牀數據做得好,自然會吸引「資本獵手」的佈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