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4-10-07 13:40
一、一周大盤迴顧(9.30-10.4)
上周港股市場表現強勁,受到政策利好和海外資金流入的雙重利好刺激。港股三大指數集體走強恆生指數漲幅10.2%,報22736.87點;恆生科技指數漲幅17.38%,報5227.13點;國企指數漲幅11.73%,報8156.5點。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缺乏港股通南向投資者的參與,港股市場的交易仍然活躍。業內人士認為,這表明境外投資者正在積極交易。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幅0.09%,報42352.75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幅0.1%,報18137.85點;標準普爾500指數漲幅0.22%,報5751.07點。
二、市場熱點回顧
半導體股,宏光半導體上周漲315%,晶門半導體周漲84%,上海復旦漲71%,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漲47,中電華大科技周漲41%。華泰證券指出,在本地化生產及國內消費電子需求修復背景下,二季度國內晶圓代工企業處於較為滿載狀態,中芯國際及華虹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5.2%和97.9%。
醫藥股,復旦張江(01349.HK)、藥明康德(02359.HK)、藥明生物(02269.HK)分別周漲52%、30%、34%。有報道稱,藥明康德和藥明生物正在着手出售部分業務,其中藥明康德將出售WuXi Advanced Therapies,討論已經進行了數月,已接洽合同製造商對手以收購全部或部分資產。對此野村證券認為,若上述業務落實出售,投資者對藥明康德相對較藥明生物反應會更正面。
券商股,申萬宏源香港(06860.HK)、光大證券(06178.HK)、國聯證券(01456.HK)分別周漲516%、82%、104%。此外,招商證券周漲176%,中信建投證券周漲84%,中信證券周漲64%。分析人士認為,市場資金炒作券商股邏輯是,A股、港股市場行情火爆,成交金額屢屢刷新歷史紀錄,券商將最先受益。券商板塊此前受到壓制較多,整體估值也偏低,所以導致本輪行情反彈也比較迅猛。
地產股,融信中國周漲461%,花樣年控股周升170%,雅居樂集團周升169.8%,世貿集團周升137%,融創中國周漲108%;建銀國際認為,「924新政」中降低現有住房的貸款利率和二套房的首付比例等政策實施,將有助於10月份的銷售表現,尤其是對一線城市。該行指,「924新政」引發了香港和中國股市的反彈,政治局釋放的信號則刺激了房地產等行業的表現。
港交所「A股資產」 被瘋搶!買不到A股,跟蹤A股指數的港股ETF成為最強平替,XL二博時中創業ETF周漲112%,PP科創50ETF周漲43%,南方科創板50ETF周漲58%,GX中國半導ETF漲36%,XL二南方滬深三-兩倍多漲超47%,南方滬深三百ETF漲超20%。
全球投資者都想要參與其中,使得交易所、券商機構紛紛在假期加班。不過,也有部分投資者擔憂目前市場已經漲幅已經較大,可能面臨調整。對此,高盛等投行依然看好中國資產的上漲空間,並上調中國股市至「超配」,預計還能漲15-20%。
渣打表示,自9月24日內地公佈包括減息、支持樓市和穩定股市在內的措施以來,恆生指數強勁上升超過20%。目前估值仍然合理且投資者持倉仍偏低,該行對近期動力或持續持謹慎樂觀看法。如果即將推出的財政措施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並有效提振信心和刺激消費,大市有機會升至該行最新的樂觀情境區間22500至24500點。他亦建議留意中美股票的機會型策略,部署高股息非金融業國企股、內地非必需品消費、科技、通訊服務股等政策受惠股、以及美國通訊服務、科技股、大型銀行股及健康護理股等。
9月29日晚間,上海、深圳、廣州三大一線城市集體出臺樓市新政。其中,上海率先出台「滬七條」,降首付比例、降存量房貸,以及外地人社保滿1年即可買房等;廣州取消居民家庭在本市購買住房的各項限購政策;深圳將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15%,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20%。
同日,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時間明確,各商業銀行應於2024年10月31日前統一對存量房貸(包括首套、二套及以上)利率實施批量調整,降為不低於LPR減30個基點。隨后,工行、建行、農行和中行四大國有銀行發佈公告,將於10月12日起發佈具體操作細則,2024年10月31日前完成批量調整。
相關標的:融創中國、世茂集團、越秀地產、萬科企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
港股在A股和港股通休市時放量暴漲。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表示,這完美體現了外資、香港本地資金因錯失恐懼症相繼進場的特徵。他還分析了港股在4種不同角度下,恆指未來的上漲空間。最后提醒,當前極高斜率的暴力拉昇是不可持續,短期波動率將會加大。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表示,今天港股通及A股休市,但港股全面暴漲,成交也持續上升,完美體現了外資、香港本地資金因錯失恐懼症相繼進場的特徵。大家都不想錯過這場盛宴。盤面上看,恆生科指、可選消費、地產等前期估值受壓最深的板塊或股份反彈力度驚人,而指數權重股也全面大漲。
匯豐將中國內地股票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超配。策略師Alastair Pinder在日期為10月3日的報告中寫道,由於估值仍然較低,投資者倉位較輕,「加入這波漲勢依然不晚」。其估值模型顯示,基於基本面,中國內地股票仍被低估了15%。相對於基準,投資者目前低配中國內地股票230個基點,暗示有資金流入的潛力。
香港民建聯發表《提升香港新股上市及融資中心的地位》建議書,當中提出六大建議,包括調低上市財務要求、訂定審批迴復雙向指標、引入「試水温溝通」機制、調低股票印花税、港投公司旗下基金認購優質新股以及探討優化監管架構及方針。措施目標是完善香港上市及融資制度,吸引更多企業選擇在香港上市,以維持香港作為國際集資樞紐以及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高盛在最新研報中指出,隨着政府推出強勁的促增長政策及電商市場環境的逐步正常化,主要電商平臺的市場份額趨於穩定,電商行業將成為中國互聯網領域估值重估最重要的領域之一。高盛將電商在其中國互聯網行業子板塊中的偏好提升至前兩位,與遊戲行業並列。高盛指出,中國互聯網行業12個月預期市盈率中值為14.3倍,與美國互聯網相比仍存在40%以上的折價。而阿里巴巴、拼多多和京東等電商公司的估值僅為9-12倍,仍低於中國互聯網行業中位數,價值重估的潛力巨大。
三、公司熱點回顧
香港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摩根大通於9月27日分別買入中國太保H股2.67億港元、比亞迪H股17.91億港元、青島啤酒H股2.42億港元、香港交易所H股18.13億港元。此外,10月2日披露數據顯示,摩根大通9月26日增持17.71億港元中國平安H股,9月25日增持招商銀行H股8.95億港元。
國聯證券發佈《關於重大資產重組相關申請獲得受理的公告》,稱收到了上交所出具的《關於受理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申請的通知》。與此同時,幾則有關國聯證券、民生證券的行政許可申請,在證監會網站悄然更新了審批進度。
去年12月,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湯曉鷗不幸離世。據媒體報道,湯曉鷗的遺孀、現任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顧問兼董事總經理楊秋梅繼承了他的股份,成為商湯科技的最大股東。根據今年8月港交所披露的監管文件,楊秋梅繼承了湯曉鷗所持有的20%商湯科技股份,目前價值15億美元。文件顯示,今年8月19日,超過69億股未上市的商湯科技A類股被轉移給了楊秋梅。八天后,同樣數量的股份被轉換成了在香港上市的商湯科技B類股,約佔商湯科技所有已發行A類股和B類股的20%,這讓楊秋梅成爲了商湯科技的最大股東。
小鵬汽車:2024年9月交付量創下了21,352輛的月度新紀錄,同比增長39%,環比增長52%。其中,小鵬MONA M03交付破萬台。2024年1月-9月,小鵬汽車累計交付新車共98,561台,同比增長21%。
理想汽車公佈2024年9月交付數據。2024年9月,理想汽車交付新車53,709輛,同比增長48.9%。2024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車交付152,831輛,同比增長45.4%。截至2024年9月30日,理想汽車2024年共交付341,812輛,歷史累計交付量為975,176輛。
據蔚來汽車公告,2024年9月交付汽車21,181輛,同比增長35.4%。截至2024年9月的三個月,交付了汽車61,855輛,同比增長11.6%。截至2024年9月30日,全年累計交付量達到598,875輛。
比亞迪股份(01211)公佈,2024年9月,汽車產量為44.11萬輛,同比增長57.6%;銷量為41.94萬輛,同比增長45.91%。今年首9個月汽車產量276.09萬輛,同比增長30.68%;銷量為274.79萬輛,同比增長32.13%。
四、下周財報、新股預告及重要經濟數據
港股方面,新股可關注
經濟數據方面可關注: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於2024年10月8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和副主任劉蘇社、趙辰昕、李春臨、鄭備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 紮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風險提示: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