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晉江鞋有「智慧」

2024-10-04 19:00

轉自:瞭望東方周刊

「説到底,運動鞋服拼的是創新,就是把一雙鞋當成一個科技產品去做。」

2024年4月19日,福建泉州,在第二十五屆中國(晉江)國際鞋業暨第八屆國際體育產業博覽會機械設備展區展示的模塊化全自動智能生產線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文化主張腳踏實地,「鞋」無疑是人與大地最親密接觸的「伴侶」。

隨着社會發展,從繡花鞋、老布鞋、解放鞋,到皮鞋、休閒鞋、運動鞋,國人的腳「伴侶」歷經變遷。而在科技的加持下,安踏、李寧、特步等國產鞋正伴隨國人的步伐,闊步闖天下。

小鎮「造牌」潮

提到運動鞋服產業,晉江盡人皆知;若論晉江鞋服產業的源頭,又得從陳埭鎮的村民林土秋説起。

1979年,改革開放春風拂過,在家務農的林土秋看到政府扶持多種經營主體的政策后把握住商機,以湊來的10.8萬元開始創業。從手工鞋作坊開始,林土秋買來針線、縫紉機,在破舊的老房子里創辦了鎮里第一家股份制鄉鎮企業——洋埭鞋帽廠。

晉江的第一雙運動鞋就誕生在林土秋的鞋帽廠里。當時的他未曾想到,他的小作坊會成為「中國鞋都」的原點。

一錘、一釘、一針、一線,從1979年到1984年,僅僅5年,陳埭鄉鎮企業總數從0變為702家,該鎮成為福建省第一個億元鎮。可就在經濟蓬勃發展同時,問題也接踵而至。

陳埭鎮原黨委副書記陳清火回憶道,當時,鄉鎮企業家為搶佔市場,片面追求製鞋數量,忽視質量,陳埭鞋業的口碑持續下跌。為此,鎮里和農業部門申請了質檢站,開始抽檢鞋的質量。

在「品質鞋」的加持下,陳埭鎮鞋業迅速成長。但粗放發展的「紅利期」轉瞬即逝,國產運動鞋服行業很快又遭遇「至暗時刻」。由於無序擴張,瘋狂打價格戰,產品同質化嚴重,導致庫存高企,不少企業資金鍊出現斷裂。

「起初代加工一雙鞋能賺10到15元,后來利潤僅剩1到2元。」受訪企業家提到當時的情形,仍心有余悸。

大浪淘沙,余下的企業意識到了品牌的重要。在一場風風火火的「造牌」浪潮中,安踏、特步、361°、鴻星爾克等晉江鞋服運動品牌應運而生。

鞋子就是科技產品

2024年4月21日,世界六大馬拉松賽事之一的倫敦馬拉松鳴槍起跑,年過四旬的老將肯納尼薩·貝克勒再次出征。

最終,貝克勒以2小時04分15秒的成績獲得亞軍,刷新了自己保持的40歲以上男子馬拉松的世界紀錄。他全程跑步沒穿襪子,只穿着一雙安踏運動鞋。

「該跑鞋是安踏C10 PRO,鞋面與腳接觸的部分沒有任何車縫線拼接,全部採用一體飛織,鞋墊搭載加強版‘氮科技’中底,連加固包裹的膠印位置與厚度都經過仔細調校。」安踏集團運動科學實驗室副總監鄭志藝揭開了貝克勒不穿襪子跑42.195公里的祕密。

記者走進實驗室看到,一隻42碼的安踏C10 PRO重量僅為192.9克,且前掌比后掌大得多。

「前后掌分離的設計讓這款鞋更適合中前掌的跑法,更低的鞋底落差使運動員全程保持最佳狀態,因此該鞋被運動員稱為‘前掌之王’。」鄭志藝説。

在近期舉辦的安踏PG7科技發佈會上,中國石化集團化工與材料領域高級專家梁紅文表示:「安踏對產品要求很高,總是拿世界先進指標來比較,總是不斷自我挑戰。」

2014年,安踏發現世界先進的緩震材料被美國企業獨家掌控。為此,中石化接下了研發一款世界領先水平國產彈性材料的重任。

「安踏要求緩震值從9降到8以下(緩震值指鞋底觸地時對人腳減震的最大加速度與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緩震值越小,意味着材料吸收衝擊力的能力越大),這相當於逼近了材料的物理極限。」梁紅文回憶道。

緩震不同於減震,它要求震動慢慢回饋腳底,而不是完全消除,這樣既能讓運動省力,又能減緩衝擊。從2017年開始,梁紅文帶領團隊泡在實驗室里,做材料合成試驗,歷經五年研製了上百個材料,不僅性能上超越美國同類產品,價格還便宜了20%。

「説到底,運動鞋服拼的是創新,就是把一雙鞋當成一個科技產品去做。」安踏集團副總裁李玲説。

2023年,安踏集團研發投入超16億元,平均每天投入440多萬元,累計專利4400項,穩居行業第一……

在專業運動領域更懂運動員的訴求,在大眾運動領域成為國民的「心頭好」……晉江運動鞋服頭部品牌藉助科技創新,從為國際品牌代工的初級製造商,一躍成為與耐克、阿迪達斯掰手腕的「國貨之光」。

「國潮」走向世界

2018年,李寧品牌在紐約時裝周首次推出含有國潮元素的「中國李寧」系列,為自己帶來爆炸式的關注度,打響了國內服飾市場國潮崛起的第一槍。

隨后,特步、361°等品牌紛紛進軍國潮領域,力爭在國外知名品牌的壓力下突圍。2021年4月份,中國李寧在天貓平臺的月銷售額同比飆漲逾800%。

2021年,361°在中國國際時裝周呈現了一場主題為「東方·破曉」的新品發佈會。設計師以「科幻國風」為設計核心,靈感取自於中國科幻經典著作《三體》,將中國傳統服飾的元素、工藝與功能性材料進行結合運用,打造了一系列兼具「東方美」與「科技感」的新國潮風格運動服飾產品。

「一款國潮產品從設計、生產、品宣和銷售,再到形成品牌影響力,需要較長周期,如果產品沒有改進和創新,即使靠概念取得一時的熱潮,也不長久。」 361°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鄭業欣説。

近年來,安踏與故宮、花木蘭、李白、六神、衞龍等文化IP或品牌跨界合作,推出了眾多熱銷聯名款商品;361°體育用品公司以中國八大名瓷中的建盞為設計靈感,推出了BIG3建盞版籃球鞋;特步將一場潮流大秀搬到了河南嵩山,身着特步少林聯名款運動鞋的模特穿行於千年古剎,猶如江湖武俠……

爲了加快品牌的國際化,特步大力推動在東南亞、中東、中亞、東歐市場佈局,目前已有300多家零售網點;匹克在美國、南美洲和歐洲開設了9個分公司,在中東落子25家專賣店……在加大傳統文化挖掘與營銷的同時,「國潮品牌」邁出國門,以鞋為載體,讓中國傳統文化越走越遠。

2024年4月9日,在首屆晉江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洽談會安踏展位,三名寧波大學碩士生在瞭解安踏球鞋的鞋底製造工藝(魏培全/攝)

AI製鞋成風口

在今年舉辦的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嘉賓步入3D量體倉,3D足型掃描儀根據 11 個數據點對嘉賓的腳長、腳寬和足弓高度等多個維度進行精確測量,不到5秒嘉賓就能擁有自己的腳部數據,並得到AI(人工智能)系統推薦的運動鞋。

「AI自動生成3D模型,給傳統制鞋帶來了重大變革。如今,設計師只需把構想要點輸入系統,AI就能自動生成各種充滿創意的3D效果圖,效率大大提升,原來需要上百人、幾十個供應商共同協作一兩個月的工作量,現在只需幾天。」鄭志藝説。

在安踏集團智能工廠里,記者看到,各種服裝配件沿着軌道在空中「飛」,5G運料機器人閃着燈在地上「跑」。通過數智化生產系統,鞋服產品生產周期縮短了25%。

不僅是生產效率的提高,AI帶來的還有產品性能的切實提升。例如,藉助AI調整鞋底排布,一款安踏冠軍跑鞋在抓地耐磨性能上提升了10%,視覺上增強了獨特品牌感,重量還輕了10%。

「AI給每個深耕做鞋行業的資深選手都上了一課。」不少企業家説,科技正在拓展鞋業的想象空間。

鄭志藝向記者展示了一雙藉助AI設計的運動鞋「晉鋼狼」。

「晉鋼狼」是晉江產的「金剛狼」。「晉鋼狼」的鞋底有四條導軌,其內配備了碳纖維條,測試員手背上有「人造傳感皮膚」,只需握一下拳頭,「嘶」的一聲,碳纖維條便會伸長,支撐起整個鞋底。

「‘晉鋼狼’變身后,能增加2.7%到2.9%的起跳高度,這對於籃球運動員搶籃板奪取制空權很重要,往往能起到決勝作用。」鄭志藝説,運動結束后,「晉鋼狼」就恢復原始形態,適合日常行走。

據介紹,下一步,「人造傳感皮膚」將會換成腦機接口,就像在杭州第4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上,火炬手通過智能仿生手「意念」點火,運動員一念之間即能控制「晉鋼狼」的形態變換。

「AI造鞋大有可為,運動鞋服行業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打破傳統,給消費者帶來革命性的產品體驗。」鄭志藝説。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