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04 10:09
機器之心報道
編輯:杜偉
在現代生活中,隱私一直是智能眼鏡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我們以谷歌智能眼鏡項目為例,它失敗的部分原因就在於人們對於在公共場所未經同意被拍攝表達了強烈反對。
不過,隨着視頻博主、TikTok 等短視頻應用的興起,很多人似乎慢慢習慣了被拍攝。尤其是當智能眼鏡與一幅普通眼鏡的區別沒有那麼大時,你可能已經走進了別人的影像中。
近日,兩名哈佛學生 AnhPhu Nguyen 和 Caine Ardayfio 在推特上發佈的一段視頻火了。視頻中,他們表示構建了一款能夠識別出大街上任何人的眼鏡,只需要收集一張面部照片就能實現。
開發者之一AnhPhu Nguyen
我們先來看下面一些動圖演示,比如識別出同學的身份以及來自哪里。
隨機識別出大街上行人的身份並分析找出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
正確叫出行人的姓名。
注:以上動圖演示均來自原始視頻:https://x.com/AnhPhuNguyen1/status/1840786336992682409
僅從這些演示來看,這個眼鏡的功能似乎強大到了令人不寒而慄,你的身份和個人信息將無所遁形。據瞭解,該演示使用了當前廣泛使用的技術,包括了 Meta Ray-Ban 智能眼鏡和一些公共數據庫。
如何實現的呢?兩位開發者使用了一種名為「I-XRAY」的技術,其工作原理依次如下:
技術報告: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iWCqmaOUKhKjcKSktIwC3NNANoFP7vPsRvcbOIup_BA/preview?pli=1
I-XRAY 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完全自動運行,這要歸功於大語言模型(LLM)的最新進展。該系統利用了 LLM 理解、處理和匯編不同來源大量信息的能力,並對在線來源之間的關係進行推理,例如將一篇文章中的姓名鏈接到另一篇文章,並通過文本從邏輯上解析一個人的身份和個人詳細信息。
LLM 和反向人臉搜索之間的協同允許完全自動和全面的數據提取,這在以往僅靠傳統方法無法實現。從 LLM 提取的姓名中,FastPeopleSearch 查找可以識別此人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及其親屬。
當談到開發 I-XRAY 的動機時, 開發者表示它最初是一個附帶項目,但很快引發了人們對隱私問題的關注。開發這個工具不是用了濫用,否則也不會發布。他們的目的是展示智能眼鏡、人臉搜索引擎、LLM 和公共數據庫的現有功能,讓人們意識到,如今僅憑人臉就可以提取家庭住址和其他個人信息了。
但無論動機如何,這套系統都有侵犯隱私之嫌,Meta 眼鏡也可能受到非議。其實 Meta 在 Ray-Bans 智能眼鏡的隱私政策中敦促用户要尊重人們的偏好,並在拍攝視頻、拍照或直播時明確地使用手勢或使用語音控制。
然而現實卻是,人們可能選擇不遵守可穿戴設備的使用禮儀。當外媒 The Verge 就該系統向 Meta 置評時,該公司發言人在回覆中引用了上述服務條款,並重申了同樣的指導政策。
面對智能眼鏡可能被濫用和個人隱私可能被侵犯的現實,開發者提醒人們可以刪除自己在面部搜索識別網站 Pimeyes 和 FastPeopleSearch 等數據源中的個人信息。
但即使這樣,人們想要完全刪除在線狀態幾乎是不可能的,能做的只有讓自己的信息更難被獲取。
https://www.theverge.com/2024/10/2/24260262/ray-ban-meta-smart-glasses-doxxing-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