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0-01 09:31
【投資機會】
3分鍾快捷開户,開户不排隊,把握行情機會,更有5大福利>>
行情來了買什麼?破淨股!券商股!消費股!……緊抓熱點速速跟進,特惠工具來了>>
來源:天風研究
【策略】
行業比較周報——為何賽點2.0要關注信創?
賽點2.0前后,市場可能已經「選擇」了計算機類板塊為代表的信創。在2024/9/18全A見底后,截至9/25日,市場表現較好的板塊主要集中在房地產、煤炭、有色、銀行等周期和紅利類,計算機板塊是偏好科技成長類板塊資金為數不多的合力方向。投資策略:把握波動率階段放大機會,長期仍看「耐心資產」。把握消費和信創階段大波動,重視恆生互聯網:8月以來的A股行情展示出市場對內需政策預期的高度敏感性,9月24日政策加力后風偏有望打開;長期來看,高股息超額反轉條件或有兩類:一是長期國債利率中樞不再下行,二是高股息板塊股息率進一步提升受阻。長期風格切換需耐心等待更多右側信號,具備壟斷性、稀缺性的高股息資產有望獲得價值重估。
風險提示:1)過去歷史經驗僅供參考;2)測算涉及的財務指標無法窮盡,只能作部分視角;3)政策出臺和落地具備不確定性。
【金工】
量化擇時周報:關鍵指標上周觸發,進入最佳窗口期
擇時體系信號顯示,均線距離-5.46%,絕對距離大於3%,同時指數位置高於市場風控線(45日均線)之上,顯示市場已經結束下行趨勢格局,同時結合估值水平和長短均線距離差(大於5%),顯示市場進入最佳做多窗口期。我們的行業配置模型顯示,當前行業配置轉向困境反轉型板塊,推薦消費醫藥/證券/計算機/地產;此外TWOBETA模型9月繼續推薦科技板塊。當前行業建議關注消費醫藥/證券/計算機/地產和電子以及通信。當前以wind全A為股票配置主體的絕對收益產品建議上調倉位至90%。
風險提示:市場環境變動風險,模型基於歷史數據。
【固收】
10月債市怎麼看?——固定收益宏觀利率專題
從季節性規律觀察:債券牛市在8月容易出現調整,調整通常會延續至9-10月,隨后趨於穩定。單從10月觀察,雖然總體看漲跌互現,月內或許延續調整,但最晚月底企穩的可能性較高。從政策面角度觀察:除2016年以外,政治局會議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之后10年期國債利率通常下行。背后可能反映了增量政策預期的調整。當下市場交易額重心在於后續增量政策力度:我們理解市場一般認為后續增量財政刺激力度至少2萬億。更為重要的是,政策或許確實在轉向需求側刺激,政府加槓桿促進居民增收和支持消費。由此市場在股債方向定價上,一方面結合賠率,另一方面考慮后續政策刺激或許會改善風險資產勝率,債市由此而加速調整。我們判斷,10月資金利率中樞或繼續保持在不顯著低於OMO利率的水平,R001可能在1.6%-1.8%附近。展望10月,目前左右機構行為的關鍵在於是否會有進一步贖回和減持?這需要結合利率點位和相關位置來評估。對於10月,或許短期債市仍有壓力,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增量政策最終不超市場預期,債市仍有企穩並再度下行的可能。
風險提示:經濟表現超預期、政策力度超預期、市場走勢存在不確定性
【宏觀】
重要的轉折——9月政治局會議解讀
我們認為,本次政治局會議可能是穩增長政策的重要轉折點,代表政策取向更加積極。雖然本次會議提出的具體增量措施並不多,但在政策更加積極的情況下,對政策的加碼可以繼續保持期待。雖然本次會議沒有明確提出增量的財政政策,但在匯率壓力減弱為政策加碼打開空間的情況下,我們認為今年仍有可能用臨時提高赤字率、增發國債的方式來彌補財政收入的缺口,尤其是彌補與本次政治局會議提到的基層「三保」工作更加相關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缺口。無論是「干字當頭」還是「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撐腰」,都是提高地方政府和各個部委積極性的舉措,目的是推動政策能夠更好的落地見效。類似的表述曾經在2022年4月和7月的政治局會議上出現過。而在2022年4月、7月的政治局會議之后,政策的落實速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加快。因此,我們預計本次會議以后,今年四季度可能也將迎來政策加快落地的轉變。
風險提示:海外經濟金融環境存在不確定性,或對國內經濟政策的出臺產生影響;短期經濟下行壓力或進一步加大;中長期改革措施超預期。
【銀行】
農業銀行
農業銀行發佈24年中財報。企業上半年實現營收3668億元,YoY+0.29%,歸母淨利潤1359億元,YoY+2.0%;不良率1.32%,不良撥備覆蓋率303.9%。資產質量:資產質量向好,撥備覆蓋小幅上漲。24Q2末不良貸款率1.32%,環比持平;不良生成率整體呈現波動向好趨勢。不良撥備覆蓋率較年初回升0.07pct至303.9%。前十大股東變動: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增持0.01%至8.73%,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減持0.05%至0.88%。農業銀行24H1利息收入受收益率與負債成本影響同比下滑,但是資產端擴表成績顯著,資產質量有向好趨勢,具有未來向上運營基礎。我們預測企業2024-2026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為2.56%、3.16%、6.36%,對應現價BPS:7.44、7.99、8.57元。使用股息貼現模型測算目標價為5.51元,對應24年0.74xPB,現價空間22%,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震盪;不良資產可能大幅暴露;生息率或持續下行導致息差壓力加大。
【非銀】
國泰君安
自營業務方面,公司24Q2單季/24年上半年實現自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5.6/49.3億元,分別同比+26.7%/-5.1%,24年Q2自營業務收入實現大幅正增長;自營金融資產規模為4339億,較去年同期-0.3%,投資收益率也小幅下滑至1.14%,較去年同期-0.06Pct,整體表現較為穩定。我們認為,在新「國九條」的政策驅動下,明確了以分紅率為抓手重構市場估值體系,因此高股息價值類資產有望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佔據優勢,國泰君安近12個月股息率為2.8%,在券商中表現突出,在以分紅率為傳導變量的政策驅動下,高股息板塊的高景氣有望帶動公司估值提升。根據最新披露財務數據更新24/25/26年盈利預測,歸母淨利潤24/25年前值為179/199億元,由於受監管政策影響,壓制業務收入,現24/25/26年調整為106/116/128億元,預計24-26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13.0%/+9.7%/+10.3%,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資本市場大幅震盪;監管政策發生變化;公司業務開展不及預期。
【通信】
中際旭創
公司發佈2024年中報,營收107.99億元(YoY+169.70%),歸母淨利潤23.58億元(YoY284.26%)。公司硅光+EML方案同步推進,硅光方案進展較快:25年大模型訓練側推動光模塊從800G向1.6T迭代,預計24年4季度批量出貨;推理側H系列芯片&以太網交換機以及配套800G光模塊將共同構建用於推理或訓推一體的AI數據中心網絡,行業客户800G需求預計相比2024年仍有較為顯著的增長。公司技術全面,EML方案+硅光方案均已成熟,硅光芯片公司湃矽24H1收入1.42億元,淨利潤2396萬元,同比均大幅增長也反映了公司部分硅光芯片已進入到量產階段,也意味着公司的硅光模塊產品導入市場的速度在加快。我們預測公司24-26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9.7億元/100.5億元/125.4億元,對應PE倍數為20X/12X/10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低預期;全球疫情影響超預期;市場競爭風險;產品研發風險。
中天科技(維權)
展望未來,公司各業務持續完善佈局,競爭實力突出:①海上風電:公司23年新增訂單充足,同時公司在產業佈局上形成「設備+施工」兩翼齊飛的局面,在區位業務上發展爲以江蘇為中心輻射黃海與東海,以山東、廣東為兩翼拓展渤海與南海的良好形勢,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公司先后承製了我國首個三芯110kV、220kV、330kV和單芯500kV交聯聚乙烯絕緣交流海纜工程,產品能力行業領軍。②新能源:公司十年深耕,如東項目帶來明顯光伏業務增量,儲能領域在手訂單持續增厚,競爭實力突出,有望持續高增長。我們認為公司新能源業務有望迎來高速發展機遇。③光通信:光通信景氣周期預計持續,價格回升業績彈性可觀。公司光纖光纜市場份額領先。光模塊領域,公司完成400GQSFP-DD封裝DR4+硅光模塊和400GFR4光模塊研發試產,且已開始逐步向關鍵客户批量發貨,800G硅光模塊研發工作有序推進,同時下一代NPO、CPO和液冷光模塊等技術領域研發工作也已經開展。我們調整公司24-26年歸母淨利潤36/50/63億元(前值為38/50/61億元),對應當前估值為12/9/7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行業競爭激烈影響盈利能力,海上風電項目推進進展低於預期,上游原材料漲價影響
中國移動
公司發佈2024年半年報,24H1營收5467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通信服務收入4636億元,同比增長2.5%;歸母淨利潤為802億元,同比增長5.3%,基本每股收益為3.75元;EBITDA為1823億元,EBITDA佔通信服務收入比39.3%;年化淨資產收益率12%,同比提升0.2個百分點,盈利能力繼續保持國際一流運營商領先水平。公司C端業務穩定,智慧家庭有效拓展,政企業務尤其雲業務持續快速增長,推動公司總體收入穩健增長,同時資本開支逐年下降,成本費用可控,競爭優勢不斷穩固,現金流充足,分紅率有保障,持續股息可期,屬於高股息里的優選品種。考慮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不利影響增多,有效需求仍然不足,新舊動能正處於轉換期,公司轉型發展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預計24-26年歸母淨利潤為1390/1455/1521億元(原值為1426/1531/1643億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行業競爭超預期,費用投入超預期,新業務進展慢於預期等
【電子】
立訊精密
立訊於2024年9月13日審議通過了《關於收購LeoniAG及其下屬全資子公司股權的議案》,擬收購LeoniAG(「萊尼公司」)的50.1%股權及LeoniAG之全資子公司LeoniKabelGmbH(「LeoniK」)的100%股權。汽車領域產品佈局多元:以線束為基礎進一步拓展連接器、新能源、智能座艙、智能網聯等產品,多維產品線充分受益於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絡化轉型;合作整車企業提供為汽車零部件提供出海口,加速產品研發、導入、量產進程:①奇瑞:集團持有奇瑞控股20%股權,上市公司與奇瑞新能源成立合資公司;②廣汽:與廣汽集團及廣汽零部件成立立昇汽車科技;集團業務深度協同:體外收購標的BCS汽車電子積累深厚,掌握優質客户資源(寶馬、大眾、通用、福特等),積極佈局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領域拓展能力邊界。維持24-26年盈利預測,預計24/25/26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50/210/253億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擬收購狀態交易審批存在不確定性風險、優化整合盈利能力提升不及預期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
工業富聯
公司發佈2024半年報業績快報,24H1公司實現收入2661億,yoy+28.69%,實現歸母淨利潤87.4億,yoy+22.04%,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85.33億元,yoy+13.23%。受益於AI服務器強勁需求增長,公司憑藉覆蓋AI全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雲計算業務營收增長強勁,其中AI服務器產品營收倍比增長,呈現加速增長趨勢,雲服務商營收佔比持續提升,帶動公司營收及獲利能力增長。網絡通信業務:1)行業層面:數據流量增長,高帶寬業務的開展和部署對網絡設備要求增多。根據IDC數據,2023年交換機市場規模為446億美元,較上年成長21%。;2)網絡設備:持續受益於企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升級和雲端應用快速增長+企業網絡設備擁有佔全球市場份額超75%以上的領先客户羣體,23年路由器業務同比實現雙位數成長,200G、400G交換機出貨顯著提升,800G交換機也已進入NPI階段,預計24年可貢獻營收。維持公司24/25/26年250/300/352億歸母淨利潤的盈利預測,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AI服務器需求不及預期、AI盈利能力不及預期、智能手機銷量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業績快報為初步覈算結果,以正式披露財報爲準
創新新材
公司發佈2024年半年報,2024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7.33億,yoy+9.94%;實現歸母淨利潤5.78億,yoy+13.87%。持續看好鋁合金龍頭優化業務結構,提高高附加值產品比例:1)消費電子型材:合作富士康、立訊、比亞迪電子、藍思、捷普,為蘋果核心鋁合金供應商,有望受益於端側AI帶動的鋁結構件滲透率提升;2)汽車輕量化型材:公司的產品經加工后主要應用於防撞梁、門檻梁、電池包、熱交換系統零件和車身懸架系統零件等,公司目前已進入多個國內外汽車和動力電池龍頭品牌供應商序列;3)鋁杆線纜:2024H1電網工程完成投資2540億元,yoy+23.7%,電力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帶動鋁杆線纜需求增加,2023年公司鋁線材國內市場佔有率為14.72%(排名前三),鋁杆線纜業務有望充分受益於電網建設高速增長。預計公司24/25/26年收入為870.0/973.5/1075億元,預計公司24/25/26年歸母淨利潤為14/20/26億,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擴產不及預期、消費電子ID創新不確定性、汽車輕量化不及預期
【計算機】
金蝶國際
1、分母側利好或只是開始,分子側市場關注的宏觀預期正企穩。從分母端看,SaaS類資產對分母端較為敏感。隨着降息周期的開啟,公司估值有望持續受益。從分子端看,隨着宏觀預期企穩,市場此前的擔心如業務或受中小企業經營情況拖累有望得到緩解。金蝶股價在2024年跑輸恆生科技約45%,分子分母端共振下公司有望迎來均值迴歸。2、重申重視公司韌性,強剛需下公司全年需求我們預計穩定。根據公司公告,2024年H1公司續費率穩定在95%。考慮公司業務韌性,我們預計公司2024年收入接近15%。3、降本增效更堅決,預計中期研發費用率降至20%以下。考慮金蝶歷史研發投入佔比和海外對標公司情況,預計26年金蝶研發費用率從23年的25%下降至20%以下。考慮宏觀經濟情況與公司提出的「訂閲優先、AI優先」戰略目標,我們認為公司在業務選擇上或更為審慎,使得收入端增速略降而利潤釋放加速,調整公司2024/2025/2026年營業收入預測為64.50/74.18/86.90億人民幣(原預測66.3/77.25/89.71億人民幣),調整公司2024/2025/2026年淨利潤預測為-0.22/2.13/5.58億人民幣(原預測-0.4/0.6/5.6億人民幣),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發展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公司產品迭代不及預期風險
福昕軟件
全球PDF市場仍大有可為,Adobe提價帶來福昕增長機會。福昕軟件在產品功能全面的背景下相對Adobe有較高的性價比,市佔率有望不斷提升;參考Adobe,在轉雲期間公司的利潤率受到影響,轉雲完成后迎來了利潤和現金流的持續改善,同時Acrobat也引入了AI助手並定價,我們預計未來AdobePDF也有望迎來AI帶來的新增長。福昕未來也有望通過AssistantAI獲取新增長曲線。公司自從2024年開始雙轉型進入下半場,綜合考慮公司訂閲收入佔比、PDF工具與在線服務持續高增長與福昕鯤鵬的並表,我們預計公司24-2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23/8.46/10.11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47/-0.12/0.53億元。我們選擇金山辦公、萬興科技和虹軟科技作為可比公司,考慮到福昕軟件的產品力與行業地位,我們保守的給予公司2024年10倍P/S,結合預測公司2024年收入7.23億元,我們給予福昕軟件目標市值72.30億元,對應股價79.03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訂閲制轉型不及預期、地緣政治風險、新產品商業化不及預期、所收購資產業績不及預期的風險
智微智能
公司全面擁抱算力,第二增長曲線有望開啟。2024年1月智微智能成立子公司騰雲智算,專注於提供AIGC高性能基礎設施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憑藉一支專業團隊,騰雲智算致力於AI算力的規劃、設計與運維,以及算力設備的供應、租賃、調度和管理。騰雲智算在上半年實現淨利潤9466萬元,貢獻利潤佔公司整體的85%。預計公司2024-202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2.27/48.63/55.99億元,同比增長15.33%/15.04%/15.13%,預計公司2023-2025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51/2.31/2.6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61.1%/52.7%/13.6%。參考可比公司給予公司2025年40xPE,目標市值為92.07億元,目標價為36.71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AI服務器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公司在智算集成服務行業的發展不及預期;機器人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預測假設具有一定主觀性;該標的近期股價波動較大。
海光信息
1、預計8000萬台市場,信創PC未來三年有望迎來替代高峰期。2、海光3000系CPU主要應用於工作站等,有望受益信創PC芯片放量。公司3000系列CPU性能對標Intel志強E3處理器,支持國內外主流操作系統、數據庫、虛擬化平臺或雲計算平臺,能夠有效兼容目前存在的數百萬款基於x86指令集的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具有優異的生態系統優勢。3、區縣級信創PC替代或超1100萬台,上調海光24-26年收入增速3/5/2pct。假設海光信息市場份額30%以及海光3000系CPU單價按600元計算,若25年開啟規模替換且未來三年逐步消化掉1121萬台信創PC市場份額,則預計24-26年年均貢獻收入6.73億元。我們上調此前盈利預測,公司2024-2026年營業收入預計86.31/120.82/160.56億元(原預測為24-26年84.31/113.82/149.38億元),24-26年增速分別上調3.33/4.98/1.65pct;歸母淨利潤預測17.37/23.36/31.04億元(原預測為24-26年17.02/22.19/29.12億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研發未達預期風險、持續經營能力風險、原材料成本上漲風險
【傳媒】
上海電影
上海電影於2024年4月26日披露2023年報。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95億元,同比增長85.07%。市場復甦供需改善,電影主業穩健發展。2023年,全國電影總票房549.15億元(含服務費),同比增長83.5%,國內電影市場整體復甦態勢明顯,主要系眾多優質國產影片及進口片助力重要檔期。第二賽道加速起跑,大IP開發業務有望助力經營業績增長。2023年,公司授權業務實現收入4066.70萬元,毛利率高達84.42%。2023年5月,公司完成上影元51%股權的收購及並表,在上影集團以「精品內容、大IP開發、數字化轉型」為核心的「十四五」戰略規劃支持下,公司由傳統電影發行放映業務切入大IP開發業務,實現雙輪驅動的業務發展格局。我們預測公司2024-2026年營收為10.90/12.97/15.05億元(24/25年前值分別為10.22/12.16億元),同比增長37%/19%/16%,公司2024-2026年歸母淨利潤為2.01/2.45/2.84億元(24/25年前值分別為2.18/3.24億元),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IP商業化不及預期的風險;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網絡媒體競爭的風險;優質內容供給不足的風險
【機械】
華測檢測
2023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0.81億元,同比+12.91%;實現歸母淨利潤7.41億元,同比+11.69%。2023年前三季度,華測檢測呈現了穩健的增長態勢。實現營收40.81億元。反映出公司在整體經營上的穩健態勢,尤其在公司部分建築工程檢測業務受房地產的影響下,華測的多元化業務結構及具有前瞻性的戰略規劃爲其帶來了穩健的收入和利潤增長。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公司銷售費用增長,但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有所控制,符合公司在投資者調研紀要中提到的精細化管理、提升運營效率策略。得益於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檢測、汽車電子EMC、車聯網、動力電池等行業的戰略佈局,盈利能力有所提升。綜合考慮目前行業及公司情況,我們下調了盈利預測,預計2023-2025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11、12.63、15.64億元(前值10.94、13.51、16.66億元),對應PE為27.3、21.9、17.6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檢測服務公信力和品牌形象風險、市場及政策變動、併購決策及整合的挑戰,新實驗室投資不達預期
【汽車】
瑞鵠模具
裝備業務盈利能力超預期,汽車零部件業務放量在即。2024年8月19日,公司發佈半年報。24H1公司實現營收11.2億元,同比+30.45%;其中裝備業務收入8.3億元,同比+7.7%,毛利率28.4%,同比大幅提升7.12pct;汽零業務收入2.6億元,同比大增244.8%,放量在即,毛利率9.3%,同比-6.19pct。奇瑞銷量高增,持續貢獻業績增量。公司與奇瑞深度合作:奇瑞是公司重要客户之一,也是公司股東蕪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奇瑞24q2銷量同比大增38.9%,新能源銷量持續高增。24H1,奇瑞累計銷量110萬輛,同比+48.4%,其中出口53.2萬輛,同比+29.4%,內銷56.8萬輛,同比+63.6%。24q2奇瑞銷量57.1萬輛,同比+38.9%/環比+7.8%,其中奇瑞新能源24q2銷量12.1萬輛,同比+223.5%,環比+100.5%。奇瑞銷量持續高增,從而帶動公司汽車零部件業務飛速增長。我們預計公司24-26年歸母淨利潤為3.49/4.34/5.68億元,當前市值對應24-26年PE為17/13/10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汽車需求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等持續上漲、公司新業務拓展。
【化工】
萬華化學
萬華化學發佈2024年中報,實現營業收入970.67億元,同比增長1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1.74億元,同比下降4.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淨利潤81.0億元,同比減少2.54%。按31.40億股的總股本計,實現每股收益2.60元,每股經營現金流為3.28元。在建工程項目持續推進,貢獻公司長期成長。公司在建工程規模繼續擴張,截至2024/6/30達到歷史高位598.13億元,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的比例為55.58%。2024年下半年,公司將繼續推動乙烯二期、蓬萊一期建設工作,此外公司公佈與ADNOC等合作特種聚烯烴項目,持續提升國際化水平。公司部分產品價格今年以來有所回落,結合產品價格趨勢、未來產能投放節奏,我們預計2024-2026年歸母淨利潤為171、202、253億元(2024、2025前值為239、284億元),維持「買入」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風險,產品及原料價格大幅波動風險,新建項目進度及盈利不達預期風險,相關數據為自行統計計算
【農業】
華統股份
行業產能去化超1年,重視大周期機會。能繁存欄量創21年以來新低。本輪產能去化時間已超一年,截止2024年2月,農業部/湧益諮詢累計去化幅度分別為10%/12%,能繁存欄量均創21年以來新低,鑑於上一輪周期(2021-22年)農業部/湧益諮詢累計去化幅度分別為9%/15%(對應22年周期豬價高點28元/kg+),且三元母豬淘汰優化極大彌補了21年實際產能去化,此輪去化效率未出現大幅提升,因此我們預計本輪已有產能去化幅度或足以支撐大周期反轉。
基於:1)本輪已有產能去化幅度或足以支撐大周期反轉;2)公司成本持續優化且后續成本改善可預期;3)出欄量增速領先行業;4)資金儲備充足;5)當前市值對應2024年預估出欄量頭均市值為2300元/頭左右,處於歷史相對底部區間,若本輪行業實際產能去化超預期,則頭均盈利支撐的頭均市值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歷史景氣時頭均市值1w+元/頭),向上空間顯著,繼續堅定推薦,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豬價不達預期;公司出欄不達預期;動物疫病風險;食品安全風險;成本下降不達預期;測算具有主觀性風險;公司股價異動風險。
【家用電器】
美的集團
2024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73億元,同比+10.3%;實現歸母淨利潤208億元,同比+14.1%。現金流改善+其他流動負債再擴充,業績留有余力。公司24H1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淨額335億元,同比+12%。截至24H1期末,公司其他流動負債854億元,環比一季度末/較去年同期分別+9%/+13%;合同負債347億元,環比一季度末/較去年同期分別-8%/+17%,利潤蓄水池繼續擴容。美的集團在白電業務上龍頭優勢明顯,各業務條線發展邏輯清晰:1)家電業務,國內發力COLMO+東芝雙高端品牌優化盈利,海外OBM業務迅速增長深化全球化佈局。2)ToB業務啟動第二引擎,各業務逐步突破並強化跨產品事業部橫向協同,有望伴隨規模擴張並逐步優化盈利能力。公司持續打磨ToC+ToB領域核心競爭力,蓄力長遠發展。預計24-26年歸母淨利潤376/413/452億元,對應PE11.7x/10.7x/9.8x,若全年維持23年分紅比例62%,對應24年股息率5%+,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風險;房地產市場波動的風險;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海外品牌和品類拓展不及預期。
格力電器
公司2024年H1實現營業收入1002.87億元,同比+0.5%,歸母淨利潤141.36億元,同比+11.54%;其中2024Q2實現營業收入636.91億元,同比-0.63%,歸母淨利潤94.61億元,同比+10.47%。空調業務強勢增長,非核心業務收縮拖累收入。分業務看,公司核心業務空調銷售表現亮眼,24H1收入同比+11.4%(其中內銷增速10%左右,外銷增速15.6%)。收入整體同比略下滑主要由於收入佔比第二大的其他業務收入同比-43.8%所致(FY22-16.75%,FY23-17.89%),其他業務收入佔比由23H1的17.6%降低至24H1的9.9%,公司更加聚焦於主業。24H1生活電器/工業製品/智能裝備/綠色能源/其他主營收入同比分別+10.68%/+13.01%/+4.95%/-31.84%/+24.61%。公司是空調領域龍頭企業,Q2核心業務空調強勢增長,非核心業務有所收縮,「蓄水池」科目基本保持穩定。根據公司的中報,我們維持盈利預測,預計24-26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13/332/352億元,對應PE為7.1x/6.7x/6.4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恢復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公司運營風險。
華帝股份
2024H1公司實現營收31.01億,同比+7.68%,歸母淨利潤3.00億,同比+14.77%,扣非淨利潤2.92億,同比+19.07%。2024Q2公司實現營收17.20億,同比+2.07%,歸母淨利潤1.76億,同比+3.95%。終端份額提升,下沉渠道引領。奧維雲網(AVC)推總數據顯示,2024上半年廚衞大電零售量4149萬台,同比+0.5%,零售額771億元,同比-2.3%,廚電市場整體呈現以價換量的局面,華帝以上半年7.7%的收入增速跑贏行業,尤其下沉渠道引領增長。我們看好公司在理順渠道和加強治理的過程中修煉內功,在多品類和多品牌矩陣中持續發掘增長潛力,在渠道扁平化、產品高端化和生產智能化過程中實現更優質的盈利。預計24-26年歸母淨利潤5.9/6.8/7.8億元(前值6.4/7.4/8.5億元,考慮Q2收入增速環比走低下調全年收入預期),對應24-26年市盈率分別為9.0x/7.8x/6.8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風險;房地產市場波動的風險;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新品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
【醫藥】
百濟神州-U
核心在研品種Sonrotoclax、BGB-16673等早期數據優異,臨牀穩步推進。BCL2抑制劑Sonrotoclax聯用澤布替尼治療TNCLL患者的III期臨牀試驗已經完成首例入組。而其關於R/RCLL和R/RMCL的III期研究預計將於2024年第四季度或2025年第一季度入組首例受試者。BGB-16673(BTKCDAC)藥物關於FL、MZL、WM以及CLL/SLL等B細胞腫瘤適應症已經進入I/II期臨牀階段,並在2024EHA公佈的I期臨牀試驗結果顯示出可耐受的安全性和抗腫瘤活性。其關於R/RCLL/SLL的III期研究預計將於2024年第四季度或2025年第一季度入組首例受試者。考慮到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長超預期,我們上調了收入預期。我們將2024-2026年收入226.52、289.63、340.49億元,上調至256.99、325.87、392.87億元。預計2024-2026年歸母淨利潤為-32.17、-3.03、11.97億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臨牀試驗進度不及預期,在研藥物療效不及預期,上市產品銷售放量不及預期
愛博醫療
公司發佈2023年報和2024年一季報,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9.51億元,同比增長64.14%,歸母淨利潤3.04億元,同比增長30.63%。人工晶體銷量突破百萬片,OK鏡銷售穩健增長。2023年公司人工晶狀體收入5.00億元(+41.67%)。研發管線豐富,支持公司長期發展。2023年公司的預裝式非球面人工晶狀體、非球面人工晶狀體、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器等產品獲批上市,硬性接觸鏡潤滑液正式上市銷售。有晶體眼人工晶狀體(PR)已申報註冊,非球面三焦散光矯正人工晶狀體、非球面擴景深(EDoF)人工晶狀體等臨牀項目加速推進,進展良好。我們預計公司2024-202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3.54/18.51/23.80億元人民幣(2024/2025年前值分別為11.78/16.01億元),上調原因為美瞳業務加速增長,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04/5.23/6.62億元人民幣(2024/2025年前值分別為4.58/6.18億元),下調原因為公司加大營銷推廣費用投入,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產品研發進度不及預期,銷售推廣不及預期,核心產品在帶量採購中未中標的風險。
【輕紡&教育】
昂立教育
公司發佈股權激勵計劃綁定核心骨干。公司發佈1305萬股員工持股計劃,佔總4.6%;股份來源為公司回購;員工持股受讓價5.46元/股(約合周四收盤價的5折);激勵範圍覆蓋董監高+中層及骨干不超過212人。維持盈利預測,維持「買入」評級。公司繼續深化戰略轉型,在素質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國際與基礎教育四大板塊並行的業務格局下,聚焦「非學科業務」主戰場,通過優化業務及產品線,加速發展素質教育、職業教育和國際與基礎教育業務,通過多城市、多產品、多渠道疊加,加大成人教育領域的拓展力度。我們預計24-26年歸母分別為0.7億、1.7億以及2.2億,PE分別為48X、19X、15X。
風險提示:政策法規風險;核心高管流失;市場環境風險;經營管理風險等
天立國際控股
天立國高致力於打造QS世界排名前100學校的全球化升學。豐富課程,多元發展:開設有IGCSE,A-level,AP課程,為學生的多元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小班教學、分層實施:班級才用分層分級教學,實施小班化模式(25人以下),超高師生比;頂尖團隊、師資成熟:頂尖的教學團隊,90%的教師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擁有超過8年的國際課程教學經驗;資源豐富、個性培養:豐富的社團校內活動和國際競賽資源,幫助學生打造亮眼的個性化活動背景和學術競爭優勢。我們認為,天立國際高中項目的推出及出色表現,有利於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升學通道,在幫助學生完成學歷進階同時;豐富自身的業務類型及增長點,完善服務類型提升服務質量及盈利能力。我們調整盈利預測,我們預計公司FY24-26年收入分別為32億人民幣、46億人民幣、62億人民幣;FY24-26調后歸母淨利分別為5.9億人民幣、8億人民幣以及11億人民(原值分別為6.4億人民幣、9億人民幣、12.5億人民幣);FY24-26EPS分別為0.28元人民幣、0.38元人民幣以及0.52元人民幣;對應PE分別為14X、11X、8X。
風險提示:政策風險;市場競爭加劇;合作辦學成果不及預期;終端消費弱復甦等
安踏體育
公司發佈半年報,24H1收入337億同增13.8%,分品牌,安踏收入160.8億同增13.5%,FILA收入130.6億同增6.8%,所有其他品牌收入46億同增41.8%。24H1集團實現歸母淨利潤61.6億同增17%,若考慮AmerSports上市帶來的非現金會計利得影響,公司24H1歸母淨利77.2億同增62.6%。品牌方面,奧運曝光及各線產品代言人推廣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安踏品牌聲量;產品方面,PG7、歐文系列等多款新品,持續豐富跑鞋、籃球鞋產品矩陣;渠道方面,構建差異化策略,推出安踏冠軍、超級安踏等不同店型,以滿足細分人羣需求,並繼續完善海外市場佈局。調整盈利預測,維持「買入」評級。據公司24H1業績表現,我們調整對FILA下半年的銷售預期以及各品牌OPM預期,預計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別為701億元、785億元、868億元人民幣(前值分別為708億元、795億元、878億元人民幣),歸母淨利分別為134億元(含一次性收益)、132億元、146億元人民幣(前值分別為132億元人民幣、135億元人民幣、156億人民幣),EPS分別為4.7元人民幣/股、4.7元人民幣/股、5.2元人民幣/股)前值分別為4.7元人民幣/股、4.8元人民幣/股、5.5元人民幣/股),對應PE分別為15x、15x、14x。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新品市場接受度不及預期;終端消費不及預期風險等。
歐派家居
公司發佈24年中報,24H1收入85.8億,同比-12.8%,歸母淨利潤9.9億,同比-12.6%,扣非歸母淨利潤7.8億,同比-27.5%;24Q2收入49.6億,同比-20.9%,歸母淨利潤7.7億。1、積極應對市場變化,持續對終端進行讓利:包括推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產品,以及圍繞經銷商經營模型全面落實制度性減負,改善經銷商利潤表成本結構,提振終端信心。2、堅定大家居發展戰略,穩定推進渠道和賦能建設:截至24H1公司零售大家居有效門店已超過850家,較年初增加200多個;順應流量線上化趨勢,構建總部通投、市場聯投和本地電商的鐵三角線上獲客體系,實現線上類業務增長超10%,線上獲客量同比增長超600%,大家居引流客户數同比增長89%。調整盈利預測,維持「買入」評級。根據24年中報,考慮當前內需仍弱且房地產數據仍低迷,我們調整盈利預測,預計24-26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7.0/28.8/31.7億元(前值為31.9/35.3/38.9億元),對應PE分別為10/9/8X。
風險提示:房地產銷售情況持續低迷,內需持續疲軟,公司大家居改革進度不及預期,市場費用投入未形成規模效應等。
【食品飲料】
勁仔食品
公司2024年4月24日發佈2024一季報,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5.40億元,yoy+23.58%;實現歸母淨利潤7359.00萬元,yoy+87.73%;實現扣非淨利潤5839.52萬元,yoy+77.45%。業績接近此前預告中值。我們預計,隨着原材料成本端下行趨勢持續,疊加公司北海鵪鶉蛋產能上半年投產,有望帶動潛力單品鵪鶉蛋毛利率水平逐月爬升,公司24全年毛利率、淨利率水平有望延續提升態勢。我們預計,隨着魚製品「大包裝+散稱」規格產品持續向空白渠道滲透,鵪鶉蛋向公司優勢的流通渠道以及高勢能的電商渠道進行鋪貨,貢獻增量,我們預計公司收入仍將維持較快的增長。利潤端隨着原材料成本下行趨勢延續,疊加鵪鶉蛋新產能投放以及收入規模逐步擴張形成規模效應,公司盈利能力將持續提升。我們預計24-26年公司營收為26.4/33.3/41.5億元,yoy+28%/27%/24%;歸母淨利潤為2.9/3.7/4.7億元,yoy+36%/29%/28%;對應PE分別為24X/19X/15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產品推新不及預期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五糧液
2024Q2公司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158.15/50.12億元(+10.08%/+11.50%),業績符合預期。五糧液產品:量驅動增長。據酒説公眾號,24H1八代預計小幅增長(在主品牌中投放比例下降),新增量向其他主銷品傾斜,收入表現與實際動銷相符,其中:①八代:24H1批價/動銷均穩中有升;②1618:聚焦宴席投放,預計增速較高;③經典:已成立品牌專營公司&上新經典10/20/30/50。我們認為24H1公司「抓動銷、穩價格、提費效、轉作風」營銷思路紅利逐步釋放,核心單品實現穩價的同時,產品矩陣持續豐富支撐業績,持續看好公司邊際變化。我們預計24-26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1%/10%/10%至923/1018/1123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2%/11%/11%至338/376/416億元,對應PE分別為14X/13X/11X。
風險提示:消費疲軟;行業政策變動;行業競爭加劇;高價位產品動銷不及預期。
【商社】
北京人力
北京人力發佈23年業績預盈公告:1)23年全年:23年全年置入資產北京外企的歸母淨利潤為7.28~8.71億,同比-0.5%~+19.1%,中位數為8.0億/YOY+9.3%。2)23年單四季度:通過過往業績公告、資產重組實施進展公告等倒算,北京外企的歸母淨利潤為0.88~2.31億元,同比-56.8%~13.6%,中位數下滑22%。強化與Adecco合作,藉助先進經驗助力中資企業出海。未來公司有望持續深化與Adecco合作,有望藉助Adecco先進理念與海外業務網絡,繼續助力中資出海企業的人才需求和管理。公司此前章程中載明的股利分配政策,每年分配的股利不低於當年實現可分配利潤50%,未來公司將有望繼續兼顧股東的整體利益和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考慮到置出資產在置出前及保留資產的業績虧損對上市公司業績表現造成影響,以及整體宏觀經濟對招聘人才市場的影響,我們暫時下調盈利預測,預計23-25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0/9.34/10.8億(預測前值7/10.9/12.8億元),24-25年yoy分別為86%/15%,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風險;政府補助下降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客户開拓不及預期;業績預告僅為初步覈算結果,具體數據請以正式發佈的23年年報數據爲準等
同慶樓
24Q1:公司24Q1實現營收6.9億元/yoy+28.0%;歸母淨利0.66億元/yoy-8.8%;扣非淨利0.64億元/yoy+5.3%。環比看,24Q1較23Q4收入/扣非淨利低約3000萬,我們認為23Q4收入業績更高主要因疫后宴會回補,此部分增量收入邊際淨利率較高。分業務表現:餐飲拓店提速,食品快速增長。餐飲:23年餐飲及住宿業務營收19.6億元/yoy+41.0%,毛利率20.8%/yoy+9.3pct。截至23年末同慶樓餐飲門店53家,富茂酒店4家。食品:2023年食品實現營業收入1.67億元/yoy+78.3%,毛利率35.7%/yoy+5.1pct。公司成功培育出3大千萬級單品:臭鱖魚、小籠湯包、大肉包,入駐胖東來、開市客Costco、盒馬等頭部零售渠道門店,且同慶樓鮮肉大包連鎖已開業80家、即將待開60家。看好宴會餐飲的剛需屬性和穩定的盈利能力,以及公司標準化和性價比結合的差異化優勢,預計公司24-26年歸母淨利潤3.3/4.3/5.7億(綜合考慮公司門店鋪設、成本端變化情況將此前24/25年歸母淨利潤預測值3.6/4.6億下調),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22X/17X/13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食品安全風險、新店業績不及預期風險、拓店速度不及預期風險
錦波生物
公司發佈2024半年報,2024H1營收6億元,yoy+90.59%;歸母淨利3.1億元,yoy+182.88%,做到業績預告上限。2024Q2營收3.77億元,yoy+100.45%;歸母淨利2.08億元,yoy+213.41%,扣非歸母淨利2.06元,yoy+225.9%。產品規格型別矩陣化拓展,研發持續投入:研發投入0.60億元,收入佔比10%,公司已經完成包括Ⅲ型、Ⅴ型、Ⅶ型、ⅩⅦ型等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主要的基礎研究,已在婦科、泌尿科、皮膚科、骨科、外科、口腔科、心血管科等領域持續開展應用研究。錦波生物為重組膠原蛋白領軍企業,在行業紅利延續的背景下,2024年為公司商業化進階重要的一年——C端加碼營銷打薇旖美品牌強化消費者心智,B端繼續深耕集團大客户,打造標杆,提升復購,公司醫美業務進入正循環階段;去年下半年以來薇旖美產品規格型別矩陣化拓展,薇旖美至真提顏針創新韌帶滋養擴容補充高端渠道。我們預計24-26年歸母淨利潤6.05/8.50/11.56億元,對應PE25/18/13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風險、經營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敷爾佳
公司發佈24年半年報。24H1營收9.4億,yoy+8.17%;歸母淨利3.40億元,yoy-3.71%,扣非歸母淨利3.24億。24Q2公司實現營收5.31億,yoy+7.06%,歸母淨利1.89億,yoy-2.83%。分品類來看,24H1公司醫療器械類實現營收4.6億元,同增14.65%,毛利率81.29%,同減4.56pct;化粧品類實現營收4.8億元,同增2.68%,毛利率81.53%,同增0.93pct,醫用敷料&功能性化粧品均衡發展。預計隨着醫美β逐步修復、功效護膚賽道上行,公司憑藉線上線下渠道深耕的能力及持續提升的產品力&品牌力&營銷力,市佔率有望進一步提升。考慮外部環境影響及上半年業績情況,下調盈利預測,我們預計24-26年歸母淨利潤7.9/8.6/9.6(原9.7/10.8/12.0億元),對應PE14/13/12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風險、經營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建築建材】
四川路橋
公司發佈24年半年報,24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7.8億元,同比-31.16%,實現歸母淨利潤31.95億元,同比-43.47%。分業務來看,24H1公司工程建設、礦業及新材料、清潔能源分別實現收入417.93、11.36、2.63億元,同比分別-28.57%、-19.20%、+168.56%;毛利率分別為14.78%、12.28%、40.49%,同比分別-1.55、+8.42、+58.31pct,部分工程項目施工進度有所滯后,礦產項目按照計劃有序推進,但新材料市場環境較差導致收入承壓,清潔能源方面取得了較好進展,截至24H1末公司已建成13條高速分佈式光伏項目,正在推進12條高速分佈式光伏建設,盈利能力亦明顯改善,截至24H1末,公司(含託管)在建及運營的清潔能源權益裝機約5.4GW。低估值高股息價值屬性凸顯,維持「買入」評級。考慮到上半年行業景氣度較差,公司業績面臨較大壓力,我們下調公司24-26年歸母淨利潤的預測至90、97、106億元(前值為95、106、118億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省內基建景氣度不及預期;礦產資源投產節奏不及預期;清潔能源業務盈利能力不及預期;訂單結轉速度放緩。
鴻路鋼構
收入承壓下滑,看好公司智能化轉型。公司24H1實現收入103.3億,同比-6.7%,歸母、扣非淨利潤為4.28、2.36億,同比-22.58%、-47.5%,非經常損益為1.92億,同比增加0.89億;單Q2實現營收58.99億,同比-2.56%,歸母、扣非淨利潤為2.25、1.48億,同比-36.13%、-51.56%。研發費用率同比提升,看好全年現金流改善。24H1期間費用率同比提升1.76pct至6.67%,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為0.55%、1.43%、3.21%、1.48%,同比變動+0.03pct、+0.1pct、+1.37pct、+0.27pct,研發費用同比+62.5%,壓制噸淨利提升,主要為智能化改造投入較大所致,公司自主研發的「弧焊機器人控制系統」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現已進入大規模改造階段,提質增效或將逐步顯現。
風險提示:鋼價持續上行對利潤影響超預期;公司產能利用率提升速度不及預期;行業新增供給量超預期。
三棵樹
公司公佈24中報,上半年實現收入/歸母淨利潤57.60/2.10億元,同比+0.4%/-32.4%,扣非歸母淨利潤0.79億元,同比-64.4%,其中Q2單季度實現收入/歸母淨利潤36.94/1.63億元,同比+0.3%/-42.7%。渠道拓展驅動塗料銷量增長,品類多元化擴持續推進公司上半年實現家裝漆/工程漆14.5/18.4億元,同比+20.1%/-10.7%,其中Q2單季度收入分別8.5/13.0億元,同比+26%/-9%,家裝漆增長較多主要受產品銷量增加所致,Q2單季度家裝/工程漆銷量同比分別增長31%/3%。我們認為公司通過推進優質渠道建設,有望不斷提升自身市佔率,疊加原材料價格回落以及加強費用管控等措施,淨利率仍有提升空間,中長期仍具備較好的成長基礎。考慮到上半年利潤有所下滑,下調公司24-26年歸母淨利潤至6.5/8.4/10.0億元(前值:7.0/11.7/13.4億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地產政策收緊,原材料漲價超預期,公司渠道拓展不及預期等。
【能源開採】
寶丰能源
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33.05億,同比+46.44%。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8.97億元,同比+29.09%;實現歸母淨利潤33.05億,同比+46.44%。量價齊升,烯烴盈利有望持續高位。銷量方面:2024年上半年,公司聚烯烴銷量大幅提升,其中聚乙烯銷量57.50萬噸,同比增長68.4%,聚丙烯銷量57.22萬噸,同比增長79.2%。新增EVA銷量7.16萬噸;焦炭銷量354.3萬噸,同比增長3.7%。煤價下跌,烯烴價差走闊:2024年上半年,內蒙古東勝坑口煤價663元/噸,同比-16%;PE受二季度乙烯檢修偏多的影響,疊加國內烯烴需求復甦,均價+3%,PP均價-2%;烯烴價差走闊,根據我們的測算,上半年烯烴模擬價差2770元/噸,同比+33%。隨着內蒙古項目的逐步投產,公司盈利有望再上臺階,維持公司2024/2025/2026年歸母淨利潤預測84/140/150億元,2024年8月13日市值對應PE分別為13/8/8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安全生產風險,產品和原料價格波動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項目進展不及預期的風險,測算主觀性風險
【交通運輸】
興通股份
內貿危化品航運周期與化工行業周期相關。在安全監管下,危化品船運力低增長,內貿危化品航運周期取決於需求。2017年以來,內貿化學品船運價與庫存周期波動基本吻合,2023年8月,化工行業庫存同比增速和內貿化學品船運價觸底回升。我們預計,2024-2025年中美庫存周期上行、化工行業景氣度上升、海運需求增加,而新增指標約束將導致運力低增長,所以內貿化學品船運價有望上漲。隨着山東裕龍島、東北地區等大型煉化項目投產,內貿化學品船運價有望回到2022年水平。興通股份的船舶運力持續增加,但是2023年內外貿危化品船運價下跌拖累業績,2024年內貿運價有望回升,下調2023-2024年歸母淨利潤至2.39、3.72億元(原預測3.52、4.54億元);2025年內貿化學品航運有望保持高景氣,引入2025年預測歸母淨利潤5.24億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化工品產量波動,國內化學品出口不及預期,危化品運輸出現安全事故,燃油價格大幅上漲,測算具有主觀性僅供參考。
【金屬與材料】
中國宏橋
2024H1利潤同比大幅增長,扣除非經營性損失后經營利潤再上臺階。2024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5.92億元,同比+12%;實現毛利178.02億元,同比+202.1%;實現歸母淨利潤91.55億元,同比+272.7%。1)鋁合金:2024H1產銷量分別為322.1/283.7萬噸,同比+5.3%/+0.5%。鋁合金產品貢獻營收/毛利分別為493.1/121億元,同比+7.2%/+205%;噸售價/噸成本/噸毛利分別為17382/13102/4280元,同比+6.8%/-12%/+203.2%。電解鋁價格上漲帶來噸售價提升,成本端動力煤/預焙陽極單噸價格875/4045元,動力煤下降帶來電力成本下行,疊加預焙陽極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噸毛利大幅提升。2)氧化鋁:2024H1氧化鋁銷量550.7萬噸,同比+2.4%。氧化鋁貢獻營收/毛利分別為162.0/41.14億元,同比+20%/+241%;噸售價/噸營業成本/噸毛利分別為2942/2193/748元,同比+17%/-4.3%/+233%。氧化鋁成本控制較好,且氧化鋁大幅漲價顯著增厚公司利潤。轉債公允價值的變動不影響公司經營層面持續的高盈利,預計公司24/25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83/181億元,對應當前PE5.0/5.2x,若按照50%分紅對應股息率10%,鋁價在逐漸企穩且后續旺季來臨后供需或將邊際改善,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雲南限電限產;氧化鋁及電解鋁價格波動;國內經濟恢復不及預期;下游需求不足風險。
【房地產】
招商蛇口
公司24H1實現營業收入512.73億元,同比-0.33%;歸母淨利潤14.17億元,同比-34.17%;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股,同比-50.00%。資產運營穩健,商業及公寓業務增勢良好。公司24H1全口徑資產運營收入36億元,同比+15%,EBITDA實現18.95億元,同比+14%。1)集中商業:24H1實現收入8.38億元,同比+25.26%,截至24H1末,在營項目38個,經營建面215萬平,在建及籌開建面296萬平;2)寫字樓:實現收入6.50億元,同比+10.36%;3)產業園:實現收入5.72億元,同比+12.82%,在營項目34個,經營建面252萬平,在建及籌開建面66萬平;4)長租公寓:實現收入6.29億元,同比+24.06%,房源總數3.24萬間,經營建面133萬平,在建建面83萬平,24H1在深圳、上海、杭州、合肥等城市新開業7個項目,新增房2898間;5)酒店:實現收入4.96億元,同比+23.38%。考慮公司毛利率受行業影響回落,我們調整公司24-26年歸母淨利潤至68.25、76.90、88.18億元(原值:74.01億元、82.33、91.51億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房屋銷售不及預期、房屋價格下跌、宏觀經濟不及預期
【中小市值】
中煙香港
公司發佈2024年中報,2024H1公司實現收入87.04億港元,同比+12.4%;實現歸屬於公司權益持有人的淨利潤6.43億港元,同比+40.8%,高於此前盈利預告預期(收入同比增幅不低於10%,公司所有者應占利潤同比增幅不低於30%);同時將首次派發每股0.15港元的中期股息。中煙香港擁有相關菸草國際業務獨家經營權。根據中國菸草總公司60號文,中煙香港是中國菸草總公司指定的從事國際業務拓展平臺及相關貿易業務的獨家營運實體。我們認為該「獨家地位」較為罕見,未來或將持續受益於中煙進行海外拓展及股權併購整合事宜。我們認為,公司背靠中煙集團、壁壘優勢顯著,為目前中煙旗下唯一的境外資本運作和國際業務拓展平臺,具有稀缺性,有望成為中國菸草行業發展與變革的直接受益者。因公司2024H1業績超此前預期,我們上調公司24/25/26年歸母淨利潤為7.66/8.85/10.66億港元(前值為6.95/7.78/9.13億港元);公司是中煙體系唯一的國際業務平臺,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政策變動風險,銷售不及預期,新型菸草發展不及預期,併購整合風險。
納睿雷達
公司發佈24年半年度報告。24H1實現營收0.73億元,同比+0.84%;實現扣非歸母淨利957萬元,同比-43.31%。24Q2公司實現營收0.41億元,同比+11.43%, 環比+31.13%;實現扣非歸母淨利622萬元,同比-32.76%,環比+85.65%。公司產品擴張(從X波段拓展到C/S/Ku波段)+下游拓展(從氣象拓展到水利/低空/民航空管/軍工)邏輯持續演繹,短期訂單與交付錯配擾動不改公司核心成長邏輯!考慮到上半年交付較少但毛利率提升及銷售、管理費用控制較好,我們調整24/25/26年交付目標為70/125/160台(原為80/140/180台),調整24/25/26年淨利潤為2.44/5.87/8.26億元(前值為2.77/5.50/7.44億),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技術研發風險,經營風險,應收賬款風險,政府補助變化風險
雙環傳動
公司發佈公告,24H1實現營收43.2億元,同比+17.3%, 歸母淨利潤4.7億元,同比+28.3%,扣非歸母淨利潤4.5億元,同比+32.9%。公司經營亮點:1)外延,打開成長空間:技術拓展,在穩定乘用車齒輪大單品的基礎上,公司迭代開發新型同軸減速箱齒輪技術,競爭力以及單車價值量顯著提升。海外市場拓展,24H1海外收入6.2億元,同比+27.8%,收入佔比僅14%,公司正在加快海外匈牙利基地的建設,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齒輪業務的全球化佈局,后續有望憑藉綜合競爭優勢承接歐洲傳統車企及總成廠商轉型需求。產品拓展,公司一方面積極推動智能執行機構齒輪下游的產品應用,全面覆蓋智能生活場景,同時堅定佈局工業增/減速機,力求突破壟斷實現國產替代。2)內修,降本增效:公司一方面致力於提升內部運營管理效率,通過精細化管理、流程優化以及採購降本以進一步優化成本結構。我們預計24/25/26年營收分別為96.9/112.1/129.8億元,歸母淨利潤為10.5/13.5/16.5億元,對應PE為15.2/11.8/9.6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風險/競爭加劇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等。
【海外】
嗶哩嗶哩
Bilibili發佈2024Q2財報。24Q2收入為61.3億元,超彭博一致預期0.6%。毛利為18.3億元,超彭博一致預期2.9%;毛利率達29.9%,yoy+6.8pcts。經調整淨虧損為2.7億元,yoy大幅縮窄72%。運營數據良好。用户端:本季度DAU超1.02億,yoy+6%;MAU3.36億;用户日均使用時長達99分鍾。創作者端:24H1,通過花火商單獲得收入的UP主數量同比增長34%,通過視頻及直播帶貨獲得收入的UP主數量同比增長76%。我們認為,公司降本增效成果顯著,經調整淨虧損同比大幅度收窄,長期或將受益於「自研精品,全球發行」戰略,未來建議持續關注商業化進程。考慮到公司新遊戲表現良好,我們預測FY24E-FY26E的收入分別為266/294/325億(前值258/290/322億元),non-GAAP淨利潤為-1.5/21.4/35.9億(前值-5.6/13.8/26億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MAU增長速度不及預期;中概股監管政策進一步趨嚴;數據監管政策進一步趨嚴;DAU/MAU進一步下滑;商業化恢復進程不達預期,遊戲研發和上線不及預期
責任編輯:何俊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