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阿里、拼多多、京東市值合計只有亞馬遜1/4,高盛:中國電商價值重估空間巨大

2024-10-01 20:50

高盛指出,中國互聯網行業12個月預期市盈率中值為14.3倍,與美國互聯網相比仍存在40%以上的折價。而阿里巴巴、拼多多和京東等電商公司的估值僅為9-12倍,仍低於中國互聯網行業中位數,價值重估的潛力巨大。

在政策利好不斷釋放、市場熱情持續高漲的背景下,中國電商行業有望帶來價值重估。

9月30日,高盛在最新研報中指出,隨着政府推出強勁的促增長政策及電商市場環境的逐步正常化,主要電商平臺的市場份額趨於穩定,電商行業將成為中國互聯網領域估值重估最重要的領域之一。高盛將電商在其中國互聯網行業子板塊中的偏好提升至前兩位,與遊戲行業並列。

目前,中國電商市場的總市值為5000億美元,相比之下亞馬遜的市值則高達2萬億美元。

高盛指出,中國互聯網行業12個月預期市盈率中值為14.3倍,與美國互聯網相比仍存在40%以上的折價。而阿里巴巴、拼多多和京東等電商公司的估值僅為9-12倍,仍低於中國互聯網行業中位數,價值重估的潛力巨大。

中國電商性價比更高,投資價值凸顯

高盛指出,近期市場數據顯示,中國互聯網行業12個月預期市盈率中值為14.3倍,與美國互聯網相比仍存在40%以上的折價。尤其是中國電商板塊,估值更是低至7-12倍,遠低於美國同類公司。

據高盛,政府的刺激政策使得中國電商市場趨於穩定,主要參與者如阿里巴巴、拼多多和京東的市場份額基本固定。阿里巴巴、拼多多和京東的市盈率仍維持在9-12倍,低於上述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中位數14.3倍,因此「這一估值頗具吸引力」。

高盛表示:

中國前20互聯網公司的估值已有所修復,市值已超越2023年1月的高點。但這些公司的12個月預期淨利潤總和相比2023年1月預期增長了67%。

過去一周,電商公司的股價有16%-32%的顯著上漲,但鑑於行業穩健的利潤增長、低估值、政府政策的支持,高盛認為,此次反彈可能更加可持續。

雙十一購物節成提振消費關鍵節點

高盛表示,中國電商市場的格局正在進一步正常化。隨着直播帶貨的深入發展,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但頭部企業已有效應對,淘寶天貓和京東零售在近幾個月成功守住了各自的市場份額。

電商行業將成為中國互聯網領域估值重估最重要的領域之一,受益於線上轉型加速和廣告技術的推動,行業增長率有望持續高於中國GDP和消費增長。

高盛預計,到2025年,電商行業的商品交易總額(GMV)將增長7%,廣告收入增長12%,國內平臺的利潤增長13%。

研報指出,雙十一購物節或成提振消費關鍵節點,四季度在線零售商品增長將加速至同比8%,較此前預期提高1個百分點,主要得益於政府出臺的以舊換新計劃和消費券等刺激消費政策。

主要電商企業的股價重估

高盛將電商在其中國互聯網行業子板塊中的偏好提升至前兩位,與遊戲行業並列,並對幾個重要公司進行股價分析:

  • 騰訊:預計遊戲收入加速增長,廣告及金融科技業務也有潛力,目標價從464港幣上調至521港幣。
  • 阿里巴巴:目標價從108美元上調至134美元,預計核心業務將繼續增長。
  • 拼多多:目標價從165美元上調至169美元,認為市場可能低估了其國內業務的增長潛力。
  • 京東:目標價從40美元上調至45美元,高盛認為京東作為最大的1P零售商,仍有估值重估空間。
  • 美團:目標價從157港幣升至194港幣,儘管估值高於行業平均,但其在食品配送和到店服務中的市場地位強勁。

研報還指出,隨着電商平臺間的合作,如淘寶天貓將京東物流納入其物流供應商、並在京東商城內開通支付寶等合作,可能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