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4第八屆上海人工智能大會暨未來二十人論壇·人工智能專題會議在上海召開

2024-09-30 11:42

  2024年9月24日-25日,由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組委會指導,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元宇宙專業委員會和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文化元宇宙專業委員會主辦,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上海市人工智能學會、上海市計算機學會和上海大數據聯盟聯合主辦的2024第八屆上海人工智能大會暨未來二十人論壇·人工智能專題會議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舉行。大會得到了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國際科技產業創新工作委員會、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數字經濟工作委員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科創中國工作委員會、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新質醫藥專業委員會、上海醫藥行業協會、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深圳)聯盟、數字絲綢之路產業投資基金聯盟等的共同支持,由上海正運道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承辦。

  本屆上海人工智能大會以「產業數字化,模創新時代」為主題,設置1個主論壇和3個大會專題論壇。主論壇聚焦前沿科技和產業發展;三個專題論壇分別圍繞智慧城市、企業出海和金融數字化以及大家共同關注的科學產業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大會旨在打造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產、學、研、政、金、媒緊密結合的高端前沿交流平臺,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算力、文創元宇宙、機器學習、AIGC、大模型等新領域、新技術和社會發展需求下加速發展,呈現出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羣智開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徵。目前,人工智能領域已經逐步涉及應用於金融、醫療、安防、教育、政教等領域,推動人工智能從數字化、網絡化加速向智能化的迅猛發展。

  本次大會秉承上一屆匯聚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強大陣容,包括2位院士、4位國際頂級AI機構會士、30余位頂級專家、學者和產業界優秀代表一同分享前沿觀點、產業話題、核心技術以及應用落地等大家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IEEE Fellow焦李成;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西湖大學講席、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IEEE Fellow Mohamad Sawan,巴基斯坦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Shehzad Ahmad Khan,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國際聯絡部副主任、元宇宙專委會主任、大會組委會聯席主席田垚,上海科技大學副教務長、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IEEE Fellow虞晶怡,上海市人工智能學會祕書長、同濟大學教授汪鐳,數字絲綢之路產業投資基金聯盟祕書長、大會組委會聯席主席郭崢嶸,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文化元宇宙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大會組委會聯席副主席、同濟大學教授臧志彭,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元宇宙專委會副主任兼祕書長、大會組委會聯席副主席彭富煥先生,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元宇宙專委會組織聯絡部副主任、大會組委會聯席主席兼祕書長張天遙,上海大數據聯盟常務副祕書長郭培卿,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新質醫藥專委會辦公室主任、同仁醫院信息科副主任劉煒,中國銀行上海自貿試驗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徐麗雲,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科技首席數據科學家、國家級人才、IEEE Fellow鄭宇;商湯科技副總裁、智慧城市與商業事業羣總裁張果琲,信也科技副總裁、大數據及AI負責人陳磊,信也科技首席科學家王春平,上海臨港新片區金融發展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昊珺等領導專家出席了本次大會。大會由張天遙擔任主持。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西湖大學講席教授、Mohamad Sawan在開幕致辭中結合自身研究領域,站在國際視角為中國的腦機接口乃至科技事業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深切的希望,他希望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可以積極促進神經網絡學習和從各方面推動科技進步。舉辦上海人工智能大會是共同謀劃的產業平臺,也是推動資本多要素重要融合的途徑。推動建立人工智能產業鏈,也是大會的初心所在。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國際聯絡部副主任、元宇宙專委會主任、大會組委會聯席主席田垚在致辭中表示,今年的上海人工智能大會進行了全面升級,國家級協會牽頭舉辦,彰顯了其在長三角乃至全國科技創新與數字經濟引領者的地位。大會不僅匯聚了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成果,還隆重推出了「AI+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系列專項行動」,涵蓋醫藥健康、數字文化及AI算力平臺等多個關鍵領域,旨在加速推動各行業的新質生產力形成。大會對於未來寄予厚望,期望通過深化產業合作、促進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共同繪製上海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同時,它也致力於促進全球科技合作與創新,為上海乃至全球的數字產業發展樹立新的標杆,引領數字文明新形態,開啟可持續發展新篇章。

  巴基斯坦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Shehzad Ahmad Khan先生則在致辭中強調,當前人工智能信息技術對社會的發展,作用越來越顯著,尤其在生物醫藥的研發生產過程中,信息技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科技創新合作是中巴科技領域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國相關機構在聯合研究平臺建設、科技人文交流、實用技術培訓、技術轉移、科學普及等方面的合作持續深化,過去幾年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就,巴基斯坦願與上海地區持續加強科技合作,推動兩國科技協同進步。

  隨后,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IEEE Fellow焦李成教授發表了題為《人工智能賦能數字經濟:挑戰與機遇》的主旨演講,他回顧了人工智能及大模型的核心技術,介紹了其內涵與發展,與通用人工智能的關係以及在發展過程中的變革和存在的挑戰。給出了從基礎理論、核心算法到典型應用研究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而上海科技大學副教務長、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IEEE Fellow虞晶怡教授題為《The Ways We Perceive 3D and How They Affects AIGC》則從另一個角度,闡述了在當下AIGC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尋找3D技術和數字孿生的新突破口,如何利用AIGC更好地賦能計算機視覺。隨后在智慧城市板塊,京東集團副總裁鄭宇教授,商湯科技副總裁張果琲先生,信也科技副總裁陳磊先生,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李飛先生、高新興高級副總裁吳冬升先生、騰訊雲行業生態總經理曹言先生分別就AI大模型在數字城市領域的探索和思考、大模型驅動城市數字化範式變革、人工智能助力金融數智化、AI賦能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與雲產業生態、騰訊雲與AI人才培養、車路雲一體化的商用落地以及AI對遊戲賦能的進化等多個領域議題進行了主旨演講。中國銀行上海自貿區試驗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徐麗雲、中國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公司客户六處副處長高晨、上海臨港新片區金融發展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昊珺、平安金融壹賬通壽險佔率及解決方案負責人朱平、新加坡RCEP Centre國際戰略部主任紀良在企業機構出海論壇分別就跨境與科技金融服務、口行支持交通領域製造業企業走出去、臨港跨境金融服務平臺、AI賦能保險數智化轉型和AI企業出海合規—ODI等主題進行了分享。

  在圓桌對話環節,以AI浪潮下的產業革新與法律挑戰為主題的圓桌論壇,參與嘉賓有:上海市人工智能學會祕書長、同濟大學教授汪鐳、華潤數科上海區副總經理余翔、信也科技首席科學家王春平、上海中因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高級合夥人陸利平、AI破局俱樂部主理人易洋就AI技術的商業化路徑與產業協同、AI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策略與實踐、AI數據治理與數據安全、AI與社會責任等議題進行了行業分享和優質討論。

  大會次日,中銀金科創新與數字拓展服務部總監陳丹,東吳證券總裁助理兼首席戰略官丁文韜,浙里信徵信副總經理兼CTO李響,信也科技高級算法科學家倪博溢,必示科技資深算法專家、產品負責人殷康璘等就數智金融、AI在證券行業的應用、大模型和小模型在徵信領域的應用、大模型時代的金融對話智能探索以及大模型技術驅動智能運維革新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分享。

  大會進行期間,開幕式上正式啟動了「AI+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並率先推出了文創、醫藥大健康和算力三個行動專班,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元宇宙專業委員會、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文化元宇宙專業委員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科創中國工作委員會、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數字經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新質醫藥專委會、上海醫藥行業協會、上海市人工智能學會、上海大數據聯盟和文創元宇宙(上海)研究院等單位出席了啟動儀式。

  部分兄弟省區市和上海市負責同志,有關高校負責同志,海內外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投資家和有關國際機構負責人等300余人出席大會。

  本次大會是繼2018-2023年六年七屆大會之后又一里程碑的人工智能領域盛會,這次會議讓產學研三個方面的專家學者,行業翹楚共濟一堂,研討當下最新人工智能領域新技術、新方向、新發展。標誌着上海的人工智能領域正向一個欣欣向榮的趨勢發展,提升了上海以及周邊區域在人工智能領域上的學術及行業水平,打造了輻射上海周邊多省市影響力深遠的人工智能領航者。上海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聯席主席兼祕書長張天遙在接受東方財經頻道採訪中表示,七年大會以來,大會始終堅持打造產學研政金媒融合平臺,通過每年一屆或兩屆的持續舉辦和探索,推動人工智能科研、產業的應用發展,將大會逐漸打造成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大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