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11億,前東北首富被催收

2024-09-29 11:16

(來源:融中財經)

「大廈將傾」

本文4117字,約5分鍾

來源 | 融中財經

在中國經濟的版圖中,東北地區曾是工業的搖籃,承載着共和國長子的榮光。但隨着時代的變遷,這片土地也遭遇了發展的陣痛。最近,東方集團,這個曾經在東北經濟中佔據舉足輕重地位的企業,也感受到了市場的嚴寒。70歲的前東北首富張宏偉,面對着前所未有的挑戰,被招商銀行哈爾濱分行要求提前償還高達10.92億元的貸款本息,這無疑是對東方集團財務狀況的一次嚴峻考驗。

東方集團的財務危機,是東北經濟轉型中的一個縮影。它反映出東北地區在經濟新常態下所面臨的困境:產出能力不足,工業投資低迷,產業結構單一,人口流失嚴重,區域發展不均衡,營商環境亟待優化。這些問題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東北經濟發展的困局。

然而,困境中也孕育着新的機遇。東北地區正在積極探索新的發展路徑,通過深化改革、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加強區域合作、提升人才開發和應用、促進東北一體化進程等一系列措施,力圖實現經濟的全面振興。從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到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系統,再到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東北地區的轉型之路雖然艱難,但方向明確,腳步堅定。

東方集團被「追債」

曾經的東北首富,被「追債」了。

據報道,前不久東方集團接到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通知,因為招商銀行哈爾濱分行對東方集團的財務狀況和法律風險進行了評估,認為其償債能力不穩定,因此決定採取法律行動,要求東方集團提前償還所有貸款本金和利息,總計10.92億元及相關利息。

招商銀行的這一行動是基於雙方之前的《授信協議》,並且得到了法律的支持。如果東方集團不能按時償還貸款,招商銀行有權對東方集團持有的民生銀行3.13億股進行處置,以償還債務。同時,東方集團的控股股東也需要對部分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東方集團目前正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短期和長期借款總額高達84.48億元,而手頭的貨幣資金僅有17.56億元,導致流動性極為緊張。這種緊張的財務狀況已經導致了債務違約,東方集團已經被黑龍江東輝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申請重整。

東方集團的財務問題在2024年6月開始顯現,7月12日,公司的部分資產被強制執行,金額達到1.55億元。到了10月11日,盛京銀行與東方集團的訴訟案將再次開庭。

面對這些挑戰,東方集團的創始人張宏偉並沒有放棄。他在2024年6月19日向公司發出了承諾函,承諾將採取措施,包括資產處置,來支持東方財務公司解決流動性問題,預計在未來3至6個月內完成。

東方集團也在積極應對招商銀行的訴訟。公司表示,將利用預重整機制,通過預重整和重整程序來化解風險。東方集團已經在2024年7月15日被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決定啟動預重整,相關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在預重整期間,公司原則上不能單獨償還債務。同時,公司也在與銀行等債權人保持溝通,將在法院和臨時管理人的指導下,依法進行預重整工作。

而東方集團背后的創始人,張宏偉曾經也一度坐上「東北首富」的位置。

張宏偉,1944年生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現已高齡70歲。他不僅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企業家,還擁有紮實的學術基礎,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專攻經濟管理,並被授予高級經濟師的稱號。

張宏偉的商業之路始於1984年,當時他成立了哈爾濱東方建築工程公司,這便是東方集團的雛形。隨着業務的擴張和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該企業在1989年轉型為股份有限公司。到了1994年,公司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為上市公司。那一年,《福布斯》首次發佈中國富豪榜,張宏偉以其鉅額財富排在榜單第二位,被譽為「東北首富」,在商界引起了廣泛關注。

據官網信息,東方集團是一家大型投資控股型企業集團,集團公司全稱為東方集團有限公司。東方集團成員企業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黑龍江省第一家股票公開發行並上市的民營企業,也是中國最早實行股份制改造並獲准上市的民營企業之一。

目前,東方集團參控股四家知名上市公司: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811.SH)、聯合能源集團有限公司(00467.HK)、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600016.SH、01988.HK) 、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A股:600190.SH、B股:900952.SH),主要投資和經營現代農業及健康食品、石油天然氣及新能源、信息安全、金融、資源物產、港口交通、新型城鎮化開發七大產業。

「大廈將傾」

在東方集團成功登陸股市后,張宏偉開始大展拳腳,運用其資本運作的高超技巧。

在公司上市的那一年,他實現了又一里程碑:東方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東方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獲准成立,這標誌着中國首家民營財務公司的誕生,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

緊接着,在上市的次年,東方集團參與了國有企業的改革試點,投資1.4億元,獲得了錦州港超過30%的股份,躍居為其最大股東。張宏偉親自擔任董事長,負責錦州港的經營與管理。錦州港在上市后短短三個月內,股價飆升了1.7倍,為張宏偉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1999年,東方集團又攜手寶鋼、神華等國有企業,共同出資成立了新華人壽保險,東方集團持有10%的股份,正式踏入金融行業。

張宏偉在資本市場的精心佈局中,最為人稱道的是對民生銀行的投資。雖然他沒有參與民生銀行的初始成立,但在該銀行準備上市的1999年,張宏偉果斷投資,成為其重要股東,持股比例達到9.42%。

民生銀行在上市后不久,股價大幅上漲,張宏偉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他與泛海集團的盧志強、新希望集團的劉永好等知名企業家一起,共同塑造了民生銀行的股權結構。

在資本市場的多年耕耘中,張宏偉不僅擴大了東方集團的金融版圖,還將業務拓展到了礦產資源領域,通過收購聯合能源,將業務網絡擴展到了多個國家。此外,他還創建了東方衞星網絡公司,涉足衞星通信和互聯網業務。

張宏偉曾公開表示,他在選擇投資產業時,更看重其未來的升值空間和變現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國際合作的潛力。他認為,只有同時把握資本和產業,才能實現快速的市場擴張和風險的有效控制。

在張宏偉的領導下,東方集團在2010至2019年間實現了營收和利潤的顯著增長。然而,儘管他採取了產業和資本雙輪驅動的戰略,東方集團最終還是遭遇了挑戰。

到了2023年,儘管張宏偉的財富依然可觀,但他的商業帝國卻面臨着嚴峻的考驗。東方集團的產業板塊在經濟轉型和房地產市場調整的背景下,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儘管張宏偉嘗試了多項科技領域的創新,但這些項目尚未實現商業化,無法為公司提供及時的財務支持。

資本市場的投資也遭遇了連鎖反應,尤其是民生銀行的業績下滑和內部動盪,對東方集團造成了影響。東方集團及其關聯企業的貸款規模龐大,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財務壓力。

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東方集團的營收和利潤持續下降,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得不考慮預重整的可能性,站在了企業發展的十字路口。

在企業面對挑戰的時候,東方集團也在積極調整策略。爲了應對這些挑戰,東方集團正在考慮採取措施優化其業務結構。公司計劃通過加強運營管理、提升資金和風險管控力度,重點推進業務結構調整,以應對市場變化和把握新的發展機遇。此外,東方集團也在積極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比如海水提鉀項目,以增加主營業務新的利潤增長點,並減少對房地產市場的依賴。同時,東方集團也在努力盤活存量土地資產,加快資產變現,減少損失。公司表示,將繼續盡全力解決當前的財務問題,並在法院及臨時管理人的指導下,依法開展預重整相關工作。

東北的財富困局

這些年來,東北經濟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心。

東北地區在經濟發展上面臨一些挑戰和困境。產出能力不足是該地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在全國排名中較為靠后,同時勞動生產率水平與全國其他發達區域相比較低。其次,工業投資處於低水平,東北作為中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其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投資增速在全國排名中較為落后,這影響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產業結構單一也是東北地區面臨的問題之一,該地區產業結構偏重於傳統產業,尤其是農業、林業、採礦業及重工業等初級原材料生產部門,而新興產業發展相對不足。此外,人口流失問題嚴重,特別是高學歷和技術型人才的流失,這對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創新驅動產生了負面影響。

在區域發展方面,東北地區在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方面相對滯后,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改革舉措還不到位。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穩固,結構性問題和周期性矛盾交織,社會預期偏弱,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意願不強。

營商環境方面,東北地區的營商環境需要進一步優化,以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促進企業發展。體制機制障礙也是制約東北地區發展的重要因素,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正確處理市場與政府的關係,增強市場意識和服務意識。

爲了應對這些挑戰,東北地區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深化改革、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加強區域合作、提升人才開發和應用、促進東北一體化進程等,以期實現經濟的全面振興。

比如,東北正在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來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這些措施着重於強化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並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促進跨行業和領域的協同創新,以及加強與學術界的合作。爲了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系統,東北地區正在改善創新創業環境,加強區域協同創新,提高創新資源的流動性。

人才是創新的核心,東北地區正通過優化創新產業環境和加強人力資源開發來吸引和留住人才。此外,該地區還致力於加強科技成果轉化,通過建立中試平臺和改進成果轉化機制來提高本地轉化率。

在培育創新能力方面,東北地區專注於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如吉林省與長春市和一汽集團合作,推動汽車行業的自主創新。產業升級也是重點,通過科技創新來推動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並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爲了加快形成新的生產力,東北地區正在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和電子信息等產業,同時加快清潔能源的發展。國有企業的改革也在深化,以提高競爭力和促進央地融合,同時支持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也是東北地區科技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地區致力於構建綠色製造體系,加強節能減排,並構建循環產業體系。此外,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在加強,以提升東北地區的對外開放水平和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

這次東方集團的財務危機,是東北經濟轉型中的一個縮影。它反映出東北地區在經濟新常態下所面臨的困境但困境中也孕育着新的機遇,東北地區正在積極探索新的發展路徑,突破挑戰,尋求增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