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9-28 15:48
互聯網平臺「互聯互通」再曝新動向。繼淘寶平臺全面開放微信支付后,京東和阿里也有望迎來進一步開放,消息稱,淘寶天貓APP即將正式接入京東物流;此外,京東也將正式接入支付寶支付。這意味着,雙方將對彼此提供自身最核心的能力。
當前,中國電商進入深刻變革階段,互聯網巨頭們開始拆卸壁壘,以更開放的姿態攜手並進,未來互聯網拆牆行動或將進一步提速。
阿里或接入京東物流
9月26日,有消息稱,淘寶天貓即將正式接入京東物流,預計於10月中旬上線,此后淘天商家在系統中選擇商品寄送方式時,將多一個京東物流的選項。
與此同時,京東也將接入菜鳥速遞和菜鳥驛站,共享寄送入口、包裹寄存等服務。兩者分別是菜鳥的自營快遞品牌和代收包裹的站點。京東也將正式接入支付寶支付,預計在雙11前夕推出。據悉,雙方在物流和支付上的合作都已達成一致。
目前,在淘寶天貓下單,主要的物流承運商有菜鳥,以及「通達系」、極兔、順豐、郵政等。例如,在諸如天貓超市的自營渠道下單,包裹主要由阿里集團旗下菜鳥及其合作方丹鳥承運;此外,通達系」也承運淘寶天貓較多件量。
京東方面,現階段京東自營平臺的主要物流服務商為京東物流,如果消費者在京東第三方商家(POP商家)網店下單,則承運商包括各類快遞品牌,不包括菜鳥。
不過據媒體報道,目前不少淘寶商家早已在使用京東的快遞物流服務。據晚點LatePost指出,行業一般將京東物流的快遞業務和順豐進行比較,相比通達系,它們的單價更高、時效更快,都能送貨上門。京東物流離商品更近,其倉配一體的供應鏈網絡是它區別於其他物流公司的最大特點。
報道稱,對京東物流來説,淘天商家的接入,一定能帶來其快遞單量的增長。另一個好處是,未來如果足夠通暢,商家可以將一部分貨放在京東的倉庫里,在接到淘寶的訂單后直接發貨,增加商家使用京東倉儲的規模。一些天貓品牌商家已經在用京東物流的倉儲管理服務。
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在接受南都採訪時分析稱,物流和商流本質上互相帶動,若京東和淘寶天貓雙方實現互相開放,那麼對於京東物流來説,肯定是利好的,尤其是菜鳥驛站的接入,會給其末端帶來更多助力。而淘天接入京東物流的動作,也是出於追求客户粘性和提升交易量的必然要求,但需要關注的是,在當前消費者注重物流服務的背景下,京東物流在與「通達系」的同場競技中「送貨上門」等優勢較為顯著,可能會搶「通達系」在淘天平臺現有的一些份額,也就是説,「通達系」將面臨更大競爭壓力。
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則表示,在阿里構建(購買)好了自己的物流矩陣后,京東物流接入淘寶只會是一個補充,而非威脅。
支付體系打通提速
在上述消息中,還有一項指向於雙方在支付上的合作都達成一致,即京東也將正式接入支付寶支付,預計在雙11前夕推出。
目前消費者在京東下單,默認的支付方式排序依次為京東支付、雲閃付、微信支付等。若合作達成,意味着,京東多了一個每月 9 億用户使用的支付渠道。
需要留意的是,距離京東與支付寶上次攜手已經過去13年。2011年,京東與支付寶雙方宣佈合作到期,當時京東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就曾透露,停止合作與京東、淘寶的競爭無關,而是支付寶的費率太高,「每年我們都要因為支付寶的費率多支付500~600萬元。」彼時,劉強東還坦言,京東物流約80%都是到付,少部分在線支付可以使用銀聯完成,停止與支付寶合作不會帶來影響。
不過在與銀聯合作數年后,2014年初,京東官宣加碼騰訊合作,在微信中開通京東商城入口。2014年6月618大促前后,京東正式允許使用微信支付。
到今天,線上支付已成為我國在購物時難以離開的基礎設施,各個支付渠道都在互聯互通打開外部市場,進入其他體系的互聯網平臺內。
例如,此前就有消息稱,淘寶將接入微信支付。淘寶官方26日迴應稱,微信支付功能正處於試行階段,正逐步推進灰度測試,預計短期內將全面開放,請用户耐心等待。
據媒體測試,首批支持微信支付的商家已開通支付入口選項。截至9月26日,榮耀、小米、vivo等國貨手機品牌,李寧、鴻星爾克等國貨服飾品牌,韓束、百雀羚等美粧護膚品牌的天貓旗艦店中,購買部分產品時已開通微信支付選項。
張書樂認為,本質上,隨着大量平臺可以用多元支付方式,淘寶和微信用自留地的方式來維持支付平臺的用户黏性的價值已經不大,兩大第三方支付已經完成了對存量用户的切割,現在比拼的是金融科技的升維水平來增大用户活躍度和使用頻率,而非簡單的應用壁壘來物理阻隔,因此,打通壁壘,對用户的實際影響已經很低,除非有新的場景強勢衝擊,就如當年微信紅包和余額寶利率這樣的超強特色產品那樣。
互通已成大勢
互聯網建立之初,企業們都本着互聯互通的要義開始佈局。但隨着商業觸角不斷延伸,巨頭構建出縱橫交錯的生態系統,也在多個垂直領域豎起了壁壘,互聯網生態呈現出集中趨勢。
在這段豎牆的歷史中,超級平臺們在服務上不斷構築壁壘,平臺逐漸「孤島化」,讓相互屏蔽其他平臺鏈接、不對搜索引擎開放等現象愈演愈烈。例如,在A平臺中無法打開B平臺鏈接,在C平臺無法搜到D平臺內容,為用户快速獲取網絡信息造成了諸多不便。
但隨着商業生態環境的改變,互聯網領域開始打破藩籬,共同拆牆。
例如,今年5月,阿里媽媽生態內容營銷中心旗下「淘寶星任務」與巨量星圖啟動深度合作,雙方共同推出全鏈路內容營銷線上解決方案「星立方計劃」。這也意味着,商家能夠更直觀地進行「抖音種草、淘寶成交」的效果跟蹤。
當時業內人士認為,在天貓618這一重要大促時刻發佈該計劃,意味着「抖音達人種草、淘寶天貓平臺成交」鏈路變得更順暢。
同樣在5月,京東支付與微信支付官宣將實現互聯互通,京東支付也成為行業首家同時打通微信個人碼和商家碼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用户規模上,市場信息顯示,京東支付用户數超過5億人,微信支付用户數則超過10億人。
當時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互聯互通為支付行業中兩大用户平臺交融提供基礎,同時也開通行業內首次大規模商業化推廣合作、互聯互通的先例。
又如,2023年4月,抖音和騰訊視頻達成合作,雙方圍繞長短視頻聯動推廣、短視頻二次創作等方面展開探索。2024年,王者榮耀官方微博發佈一則消息稱,1月21日起,王者榮耀抖音直播將全面開放。
為何巨頭們都紛紛開始互聯互通?「PK多年,互聯網巨頭們很難吃下對方的優勢領域,索性該競爭的競爭,該合作的合作。」比達諮詢分析師李錦清曾表示,「具體到業務線,根據商業需求而非集團意志的信號更明顯。」
從當前來看,各大互聯網平臺支付互通已成大勢。針對此次京東與阿里之間合作的傳言,趙小敏向媒體分析,這個消息在雙11前傳出,時機選擇也頗具有標誌性意義。「中國電商進入深刻變革階段,當前從宏觀的政策面來説,互聯網巨頭間互聯互通是大勢所趨,接下來美團、抖音、拼多多等是否全面打通,都值得關注。此外,物流行業的洗牌也會持續加強」。
綜合自晚點LatePost、北京商報、南方都市報、財聯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