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港股周報 | 重磅政策「輪番轟炸」!日成交額突破4450億港元創歷史新高;千家外資瘋狂搶籌港股

2024-09-29 13:58

  1. 央行宣佈重磅政策:降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
  2. 港股市場成交額突破4450億港元,創下歷史新高
  3. 近一周買入港股外資機構達千家!外資強勢流入
  4. 美《生物安全法》最新修正案中去除藥明生物
  5. 新世界集團第三代接班人鄭志剛主動辭任

一、一周大盤迴顧(9.23-9.27)

在政策利好和海外流動性改善的雙重刺激下,港股三大指數在本周集體走強。截至今日收盤,恆生指數累計上漲13%,報收20632.30點;科技指數累計上漲20.23%,報收4453.24點;國企指數累計上漲14.39%,報收7299.90點。

科網股中,京東集團-W、嗶哩嗶哩-W周漲超34%,同程旅行周漲30%,東方甄選周漲25%、小鵬汽車-W周漲24%、快手-W周漲22%,美團-W周漲超21%,百度集團-SW、阿里巴巴周漲17%。

美股方面,本周美股三大指數均三周連漲,標普500指數本周累跌2.17%,道指本周累漲0.59%,科技股居多的納指收本周累漲0.94%。

二、市場熱點回顧

央行宣佈重磅政策:降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

9月24日(星期二)上午9時舉行新聞發佈會,央行行長潘功勝宣佈多項政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並帶動市場基準利率下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並統一房貸的最低首付比例;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

港股市場成交額突破4450億港元,創下歷史新高

截至周五收盤,港股市場成交額突破4450億港元,創下歷史新高。9月24日至26日,港股市場成交額分別為2423億港元、2548億港元和3029億港元。港交所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港股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1104億港元。周五港交所午后一度漲超11%至308.6港元,股價創2023年8月以來新高,周內累漲27%。

近一周買入港股外資機構達千家!外資強勢流入

Wind數據顯示,以國際中介機構持股數量為口徑統計,截至9月26日,全市場有國際中介機構持股的港股共有2632家,近一周買入港股的外資機構共1001家,佔比約38.03%。其中,外資機構近一周買入最多的為建設銀行,買入約52603.99萬股,最新持股為585.50億股,國際中介機構持股佔比為24.34%,商湯-W外資近一周買入量居次位,約34046.07萬股,最新持股為73.09億股,國際中介機構持股佔比約為21.14%。還有中國鐵塔、聯康生物科技集團、工商銀行等外資近一周買入較多,分別為33782.32萬股、30103.90萬股、28417.31萬股。

相關個股:建設銀行、商湯-W、中國鐵塔、聯康生物科技集團、工商銀行

大摩、高盛看好中國股市

摩根士丹利認為,從技術層面看,中國滬深300指數(CSI 300 Index)在短期內可能還有約10%的上漲空間。以勞拉·王(Laura Wang)為首的摩根士丹利策略師周四發佈報告稱,這一預測基於該行對中國再貸款計劃借款成本(2.25%)與滬深300指數當前股息率(2.46%)的分析。高盛全球市場董事總經理、策略專家Scott Rubner周四表示,中國股市近日走勢強勁,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在過去四天飆升19%,一旦美國大選結束,中國股市應該成為投資者投資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衝基金傳奇人物泰珀:全面掃入中國股票

著名對衝基金經理泰珀(David Tepper)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美國減息令中國有空間放寬政策,但支持經濟力度出乎預期,令整體形勢有變,已全面買入大型科技股阿里巴巴和百度集團等中國股票。他又説,如果中資股回調,他更可能將中國股票佔投資的比例上限,由10%或15%,增至20%或30%。

「歷史性變革」:港交所惡劣天氣交易今起生效

今日(9月23日),港交所將正式落實惡劣天氣下維持市場運作的安排。港交所官網更新有關惡劣天氣的交易安排,顯示為「若香港天文臺懸掛八號或以上臺風信號或發出黑色暴雨警告, 又或香港政府作出‘極端情況’公佈時,證券市場及衍生產品市場的所有產品均會維持交易服務及營運。若上述惡劣天氣發生於滬深股通交易日,滬深股通的交易亦會繼續進行」。

上交所發佈關於股票競價交易出現異常情況的公告

周五,據上交所公告:本所關注到,今日開盤后本所股票競價交易出現成交確認緩慢的異常。本所已在第一時間關注到相關情況,正在就相關原因進行排查。於周日,上交所將在非交易日進行全網測試,以驗證交易系統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相關標的:恆生滬深三百-R  $83130.HK  、XL二博時中創業 $07234.HK 、X南方中創業-R $83147.HK 、XL二南方滬深三-兩倍多 $07233.HK 、華夏滬深三百 $03188.HK 、恆生滬深三百-R $83130.HK 、安碩滬深三百 $02846.HK 、南方A50 $02822.HK 

三、公司熱點回顧

美《生物安全法》最新修正案中去除藥明生物

據美國國會官網,當地時間9月23日,美《生物安全法》立法一事又有進展。在最新的修正案中,藥明生物已經被除名,但藥明康德、華大基因、華大智造及其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依舊在列。同時,該方案擬更名為《禁止外國獲取美國基因信息法》,並將進一步聚焦人類數據相關業務。

淘寶支持微信支付

淘寶宣佈新增一種支付方式「微信支付」,意味着淘寶全面接入微信支付,兩大巨頭完成破圈。當前,消費者更新App至最新版后,可在商品支付頁面選擇「微信支付」完成支付,全程支付體驗與其他支付方式一致。基於此,淘寶網也相應升級平臺規則,主要變化為:支付服務商相關的名稱、賬户、余額、交易額等表述統一規範為「支付機構」「支付賬户」「支付賬户余額」「訂單交易額」。

中國奧園獲中東投資機構入主,股價暴漲

中國奧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中國奧園主要股東Ace Rise Profits Limite將轉讓6.217億股普通股予中東的投資機構Multi Gold Group Limited。轉讓事項完成后,Multi Gold將成為該公司的單一最大股東,佔本公司所有已發行股本約16.48%。作為MultiGold的唯一董事兼最終實益擁有人,Alobeidli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9月23日,中國奧園股價大幅高開,一度漲超140%,截至當日收評漲114.29%。

新世界集團第三代接班人鄭志剛主動辭任

鄭志剛已提出辭任該公司行政總裁,馬紹祥已獲委任為公司行政總裁。資料顯示,鄭志剛曾被認為是香港新世界集團第三代接班人,自2017年起便擔任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而馬紹祥原為新世界發展首席營運總監,加入新世界發展之前曾於2014年1月加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出任發展局副局長,后於2017年2月獲委任為發展局局長。

此外,新世界發展發佈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業績,期內營收358億港元,同比下降34%;淨利潤69億港元,同比下降18%。

上海發5億元「紅包」促消費,體育應聲大漲

上海公佈將投入5億元發放消費券,首批9月28日申領,涵蓋餐飲、住宿、電影、體育領域。據悉,9月28日至12月31日,上海市體育局將發放2700萬元,包括本次發券專項資金2000萬元、上海市體育局自有發券資金700萬元,在上海各區招募超過700家定點體育場館參與服務。周五體育用品股漲幅居前,截至發稿,滔搏漲超22%,特步國際漲超7%,安踏體育、李寧漲超5%。

名創優品63億「拿下」永輝超市,CEO稱「胖東來模式是20年一遇機會」

名創優品在港交所公告,以63億人民幣收購永輝超市29.4%的股權,其中包括牛奶公司持有的21.1%及京東持有的8.3%的永輝超市股份。公告顯示,該交易完成后名創優品預計將成為永輝超市第一大股東,進一步擴大其線下零售版圖。名創優品「拿下」永輝超市后,周一美股跌逾16%。

美團發行25億美元優先票據,用於離岸債務再融資

美團-W發佈公告,發行12億美元於2028年到期的4.500%優先票據及13億美元於2029年到期的4.625%優先票據。公司將就批准票據以僅向專業投資者發債方式上市及買賣向聯交所提出申請。公司擬將票據發行所得款項淨額主要用於現有離岸債務的再融資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四、下周財報、新股預告及重要經濟數據

財報方面:下周暫無重要港股財報

新股方面:

經濟數據方面:

  • 周一(9月30日):美國9月芝加哥PMI、美國9月達拉斯聯儲商業活動指數、德國9月CPI數據、英國第二季度GDP年率終值
  • 周二(10月1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全美商業經濟協會發表講話、日本央行公佈9月貨幣政策會議審議委員意見摘要、美國9月ISM製造業PMI、法國/德國/歐元區9月製造業PMI終值、英國9月製造業PMI、歐元區9月CPI數據
  • 周三(10月2日):歐元區8月失業率、美國9月ADP就業人數、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部長級監督委員會舉行會議
  • 周四(10月3日):美國9月標普全球服務業PMI終值、美國9月ISM非製造業PMI、法國/德國/歐元區9月服務業/綜合PMI終值、英國9月服務業/綜合PMI
  • 周五(10月4日):美國9月季調后非農就業人口、美國9月失業率、美國9月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

風險提示: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