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9-27 11:50
(來源:融中財經)
現實版大佬東山再起,也得日更兩條視頻。
本文5558字,約5分鍾
來源 | 金融八卦女頻道
「前湖北首富」蘭世立的抖音粉絲破100萬了。
2022年1月,二次出獄不久,蘭世立便認準網紅賽道,在社交平臺上常常點評社會熱點及上市公司經濟狀況。最近,他緊追的熱點有,美聯儲降息、港股上漲、普華永道被處罰、奶茶店關門等事件。
當然,蘭世立做網紅背后有自己的謀劃。出獄后他先后「做大」了無人售貨機和汽水兩個項目。
作為消費零售業,這兩個項目都需要「人氣」助力。於是蘭世立順勢而為,自己做網紅宣傳產品,在抖音置頂視頻中,蘭世立對自家「武漢二廠汽水」高呼:「這絕不是一瓶一般的汽水」。
蘭世立在公司運營和資本運作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解,2022年、2023年分別將運營不久的無人售貨機、汽水送到「港股上市」,一時間驚呆眾人。
當然,最近兩家公司遇到了困難,蘭世立現在也在努力支撐。
與電視劇相比,現實里的大佬想要「東山再起」,可沒想象中那麼容易。
出獄兩年搞出兩家上市公司
爲了「對賭」化身短視頻網紅
2022年1月,剛出獄的蘭世立廣發邀請帖,在媒體面前大倒苦水:「我是無罪的」。等到2023年10月,拿到「59.11萬國家賠償金」后,他又舉行了一場發佈會,前后經過又講了一遍。
蘭世立頻繁召集媒體肯定不是單純「訴苦」,一方面通過媒介傳播,他要恢復商譽;另一方面則為自己的網紅之路尋找流量,為將來企業宣傳。
重獲自由之后,蘭世立認準了三個創業項目:無人售貨機、汽水和便利店。
相比以前搞房地產、做航空公司,這三個項目顯然「小兒科」,不過蘭世立有自己的理解,他常常拿鍾睒睒靠瓶裝水成為中國首富舉例,強調小生意也可以掙到大錢。
蘭世立干事確實利索。2022年6月,他高調宣佈在武漢投入上萬個「秀生活」無人售貨機。這門生意不難,找個位置放櫃子就行,人工成本低,還能24小時營業。他許諾:「賺了錢我就分,沒賺錢大家都沒有。」
不給大眾一點反應時間,僅5個月,蘭世立就把武漢秀生活弄到香港上市了。
2022年11月,港股上市公司「天彩控股」以配發新股及承兑票據的方式,將武漢秀生活51%股權納入麾下。代價就是,武漢秀生活作出承諾,在2023年、2024年,歸屬於武漢秀生活擁有的稅后淨溢利,分別不低於7000萬元和1億元。
蘭世立自信滿滿,他説自己人脈沒問題,已跟招商局物業等物管企業達成無人售貨機入駐合作,而且採用輕資產模式,規模會快速擴張。
與此同時,2022年蘭世立又開始籌劃汽水生意。
武漢有個「二廠汽水」,類似北京的北冰洋、西安的冰峰,是能帶動一撥人回憶殺的碳酸飲料。不過,已經有公司提前佈局了,「漢口二廠汽水」2017年開始銷售,並融資過億。
蘭世立不為所動,表示要做出武漢人記憶中的二廠汽水,2022年5月,收購了武漢二廠飲料有限公司。
宣傳上,蘭世立親自上陣,多次表示他家的二廠汽水,可以改變飲料行業,還找到一些媒體「免費宣傳」,按照銷量給提成。
運營上,蘭世立活學活用了一招——「把價格打下來」。二廠汽水價格定位相對較低,268毫升玻璃瓶單價為3.8元,330毫升易拉罐更是低到1.99元。網店上還經常搞「9.9三瓶包郵」的活動。
資本運作上同樣進展迅速,剛開始運營不久,蘭世立透露,前期晨暉資本掏了5000萬,還有很多公司和機構有意向投資,意向金額約2億多元。
沒等資金到賬,2023年10月19日,武漢二廠汽水突然宣佈港股上市。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慧聰網創始人郭凡生、雲南紅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武克鋼等多位商業大咖到場為蘭世立站臺。
這次上市還是「借殼」,還是對賭。
蘭世立的武漢星航投網絡有限公司與港股上市公司「RAFFLES INTERIOR」(新加坡室內裝修供應商企業)協議,買方以2550萬港元收購武漢二廠汽水51%股權,但賣方要保證「溢利期間的經審覈賬目所載目標公司除稅后純利將不少於每年500萬港元。」
蘭世立以前的故事大家熟悉,曾被稱為「中國民營航空第一人」,也一度登頂湖北首富。他創立的東星集團曾橫跨航空、地產、旅遊等多個領域,2009年被裁定破產,他因逃避追繳所欠税款被判四年有期徒刑。出獄后,蘭世立試圖東山再起,卻又很快捲入收購泰東航一案。經歷了逃匿、批捕之后,2021年12月,蘭世立被無罪釋放。
出獄不到2年,又做出兩家上市公司,蘭世立這次算是真的「東山再起」了嗎?
7月31日,天彩控股發佈公告,宣佈剝離無人售貨機業務。公司僅用50萬港幣,就賣掉了武漢秀生活51%的股權。
天彩控股這麼做是有原因的。武漢秀生活2023年、2024年上半年,武漢秀生活營業收入分別為1340萬港元、260萬港元。非但沒有實現「承諾」的盈利,一年半總虧損合計還將近9000萬港元。實在撐不住,就給賣了。
汽水業務,也不算優秀。
據RAFFLESINTERIOR(01376.HK)2024年中期業績報,上半年收購的汽水業務銷售額40萬新加坡元(約218萬元),預計下半年營業額將超千萬。
蘭世立在汽水上的運營策略一時半會急不來。他不與兩大可樂、農夫山泉等品牌在主流消費市場正面交鋒,反而在特通渠道尋到了機會,目前已成為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企業的供應商。目標客户還有道達爾能源、南方航空、東方航空等企業。
他現在最需要的是讓大眾更多認知二廠汽水,方便自己好談企業。
所以我們看到,蘭世立經常在各種視頻中插播廣告,連自己的痛處都不放過:
「這瓶汽水融入了我蘭世立的百味人生,你遭遇挫折時,喝一口汽水,(會覺得)跟我的人生比都不算事事兒,當你快樂時喝一口汽水,跟我人生比起來,就快樂加倍。」
要想廣告有流量,他本人就得有流量,蘭世立真夠拼的。他現在的視頻是日更,有時候一天發兩條。
或許哪天他不更新視頻了,蘭世立的汽水生意就算是成了。
5年比肩首富,7年后敗光家產
再6年賺25億,「光伏教父」手上還王牌
近期,新能源圈有一條消息,施正榮發明的「硅基燃料電池」獲得700萬美元投資。投資機構CEFC認為這項技術「極板更薄更高效」,用在大型卡車、搬運車上,肯定節能省錢,遂投資。
2023年12月5日,海晫新能源硅基氫能項目簽約落户江蘇常熟高新區。公司是海外獨立法人,國內取得30余項專利,發明專利12項,背后創始人之一也是施正榮。
這兩則新聞背后可是代表了新能源業態,一旦操作好了,可又要掙錢了。
為什麼要説「又」呢?
施正榮這名字聽起來很陌生,但在光伏圈,他可是響噹噹的人物,被稱為「光伏教父」,是第一個把中國光伏產業發揚光大的企業家,還曾因此超過「中國首富」。
簡單介紹施正榮的前半生:
1963年出江蘇揚中市油坊鎮,本姓陳,被施家抱養,從小爲了温飽努力。
1979年考入長春理工大學,光學儀器專業。1983年成為班里唯一考上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人,並獲得碩士學位。
1987年獲得出國機會,被公派到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留學,導師是「太陽能之父」的馬丁格林教授。留學期間獲得博士學位,並持有10多項太陽能電池技術發明專利。
在全國各地都在招商引資的熱潮下,2000年,施正榮帶着賺的40萬美元回國創業。他放出豪言:給我800萬美元,我做一個世界第一大企業。結果,沒一個地方搭理。
當時大家對光伏等新能源產業不熟悉,也沒有「地方」願意冒險。最后無錫市政府牽頭聯繫11家企業(其中多家國資),為施正榮投了600萬美元,並給予土地、税收上的優惠。2001年公司取名「尚德」,生產太陽能電池。
2002年第一條生產線運行,產品不錯,但銷路不佳。后面資金鍊緊張,公司股東找銀行貸款才渡過難關。拿到錢,施正榮二次擴張產能,正好趕上歐洲搞環保能源,數據顯示,2003年到2004年,尚德80%產能銷售到了歐洲市場,但公司仍未盈利。
這時,施正榮想第三次擴大產能,又是一筆巨量資金投入。股東們不願意拿錢,這時尚德的銀行貸款負債率已經是60%了,只能謀求美股上市融資,但涉及國資,不方便。當地一把手從中「斡旋」,2005年3月,所有國有股東均同意退出。
2005年10月14日,尚德在美國的紐交所上市成功,股價一路攀升。到2006年施正榮身價23.13億美元(約186億元)比當時的中國首富黃光裕錢還多(外籍但有中國綠卡)。自此他行業封神,被稱為「光伏教父」。
看到光伏產業能出大富豪,資本快手湧入,導致晶硅電池價格一路攀升,從22美元/公斤持續往上漲,2008年甚至漲到500美元/公斤,施正榮的尚德為此大賺一筆。
不過,生產企業增多產能飆漲,晶硅的價格又從500美元一路跌到17美元,加上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風險,歐美對中國光伏產業「雙反」調查,施正榮的公司遭到重大打擊。
后面就是公司業績下跌,股價暴跌,負債也不斷上漲,2012年一天虧損近1000萬美元。到了2013年的時候,尚德再也撐不下去了,只能選擇破產。
此后,施正榮「消失」一段時間,有説他回老家給養父母蓋了別墅,伺候老人去了,有説他回到澳大利亞「閉關」,每天買菜、洗衣、做飯。
上家企業破產不意味着施正榮一無所有,他手中大量專利依然值錢,2006年他還成立一家「亞洲硅業」的公司,高純多晶硅材料供應商,其他業務還包括光伏電站運營、電子氣體的研發製造等。2014年,施正榮還成立上邁新能源公司。
2019年10月《胡潤百富榜》發佈,施正榮以25億身價位列總榜單第1507位。媒體還是發現亮點,詢問他為什麼憑一家不知名公司得到這麼多錢,他沒有回覆。
2020年11月12日上邁新能源官網上,公司已經完成12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媒體通稿上説:施正榮發明的新型太陽能電池板「eArc」,材質輕便,不同於只能放在平坦的屋頂上傳統的太陽能電池板,這個可以附着在任何表面,前景可觀。
施正榮再次出現在財經板塊則是2020年,年底他的亞洲硅業籌備上市,12月23日問詢,經歷500多天等待后,2022年5月1日最終終止IPO。原因是自己撤回了上市申請。
到了2023年2月,媒體發現施正榮把亞洲硅業給賣了。
紅獅控股經過多輪買入,一共獲得亞洲硅業68%股份,成為控股股東,總收購價超81億元。
通過股權穿透,亞硅BVI持有亞洲硅業78.58%股份,施正榮及其配偶張唯通過家族信託持有亞硅BVI82.02%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通過換算,施正榮夫妻合計持有亞洲硅業64%股權。因此這筆交易,施正榮夫妻也能獲得70多億。
目前來看,施正榮手上還有上邁新能源、海晫新能源兩家公司,跟亞洲硅業還有「聯繫」,三家公司涉及原材料供應、電池開發、新能源產品等貫穿新能源上中下游產業鏈。
現在光伏暫時處於比較低迷的周期,施正榮已經「底部建倉」好了,就坐等上漲周期到來了。
為朋友「背鍋」17億
兩年盤活公司,「大閒人」現在閒不住
8月29日,巨人網絡發佈2024年半年度報告,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27億元,同比下降1.13%,遊戲業務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18億元,同比增長8.16%;扣非淨利潤8.84億元,同比增長27.92%。
另外,巨人網絡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40元,現金分紅金額2.65億元。分紅之外,截至2024年上半年,累計回購372萬股,總金額達0.35億元。
2022年9月,巨人網絡連續兩年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閒散近10年的史玉柱宣告復出。到2023年,他變實現營收增長43.5%,盈利同比增長27.6%的佳績。
史玉柱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堅持——啃老IP。
《征途》是巨人網絡的拳頭遊戲,擁有龐大用户。史玉柱圍繞這個IP,搭建了《征途》《征途2》《綠色征途》《征途懷舊版》的征途IP矩陣。
現在手遊很火,史玉柱又推出了《征途2》手遊和《原始征途》。《羊了個羊》火了之后,小遊戲賽道火熱,史玉柱立馬上線《王者征途》,用户超800萬。另外,史玉柱還強調,遊戲業務一定要探索AI。
利潤增長、捨得分紅、連續回購,遊戲IP持續掙錢,還在探索AI,巨人網絡是真的被盤活了。史玉柱不愧自帶「重生體制」,每當山窮水盡的時候,他都能柳暗花明。
早些年,史玉柱研究生畢業,9個月做了張「巨人漢卡」,四個月銷售破百萬。后面建立公司多元化發展,1994年打算投資12億建造「巨人大廈」,結果,1997年初資金鍊斷裂,大樓蓋了三層就停工了,史玉柱賠光家產,還倒欠2.5億。
1998年,史玉柱找朋友借了50萬元,開始運作腦白金。產品多好不敢説,廣告語「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確實把消費者給洗腦了,紛紛解囊相買。
他3年后就順利還完2.5億債務。
2003年,史玉柱將腦白金和黃金搭檔的知識產權及營銷網絡75%的股權賣給了段永基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四通電子。交易總價為12.4億人民幣,其中現金6.36億人民幣,其余為四通電子的可轉股債券。
他又拿錢買了華夏銀行和民生銀行的法人股,結果2006年銀行股大漲,史玉柱三年賺了120億。
這都不能叫「東山再起」了,叫「直衝雲霄」。於是,2007年史玉柱就「躺平」了,微博上自稱「大閒人」,整天遊山玩水、吃吃喝喝。
再次迴歸大眾視野在2019年4月,有傳聞史玉柱「被杭州警方帶走了」。史玉柱用開玩笑的方式輕松化解,他在微博上寫道:
「昨晚被人網上惡搞,盧志強、馬雲、曹國偉、虞鋒、林治洪、沈國軍、張幼纔等十幾人打電話來慰問。哈哈,突然發現大嘴巴的人緣還是不錯的。」
站在上帝視角,「被帶走」是假,但史玉柱身上的雷可能隨時爆炸。他反思説:
「整天胡吃海喝到處去玩,交了100多位男性朋友,一在酒桌上喝酒,就給這個人借錢,給那個人擔保,這麼一算十幾年損失了好多錢。」
2023年10月7日,雷真的爆了。史玉柱因替盧志強擔保而被強制執行17.6億元的消息登上熱搜。這距離他上一次為「老史幫」朋友擔保而被凍結1.14億元股權還不到半個月。
因為上次東山再起太厲害,為朋友「背鍋」的債務,對他來説是小錢,問題不大,還有追債的機會。另一面,巨人網絡運營表現良好,又是遊戲行業,不差錢。
網友擔心他會不會再次「退休」,去做個閒散人。這個擔心有點多余,他閒不住,巨人網絡沒有好到一勞永逸的程度,幫朋友背鍋的事情還要處理,現在還要為家鄉助力。
人人面前都有「山」,大佬也不是每座山都能爬上去,但是他們會一直朝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