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奧園郭老闆,另一個許家印?

2024-09-24 15:12

(來源:源媒匯)

作者 | 利晉

奧園集團創始人郭梓文的經歷,與恆大集團老闆許家印越來越雷同。

近日,中國奧園(下稱「奧園」)發佈公告稱,公司主要股東 Ace Rise Profits Limited(下稱「Ace Rise」)與Multi Gold Group Limited(下稱「Multi Gold」)簽訂了一份股權轉讓協議。Ace Rise為郭梓文家族信託實控公司。

根據協議,Ace Rise將轉讓約6.22億股奧園股份予Multi Gold。完成轉讓后,Multi Gold持有奧園股份比例為16.48%,超過了Ace Rise的13.31%,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奧園,將成為國內第二家變身為外資的房企。

2023年10月,作為最早爆雷的閩系千億房企,福晟國際更名為「日本共生集團」,成為國內首家變身外資的房企。福晟國際「重生」的代價是,創始人潘偉明家族被踢出局,持股比例由原來的56.45%降到4.52%。

與福晟國際不同,郭梓文家族只是賣出了大半股份,完成轉讓后,仍位居奧園第二大股東。同時,陳志斌仍是奧園的執行董事兼總裁。

神祕的中東資本Ace Rise入駐奧園,不爲了「借殼」。但不圖控制權,僅僅進行戰略投資,真的是「人傻錢多」嗎?

諸多反常的交易細節

在整個股權轉讓公告中,奧園對有很多交易細節沒有進行披露,讓人費解。

首先,收購方的背景撲朔迷離。

根據公告顯示,Multi Gold的唯一董事兼最終實控人為Mohamed Obaid Ghulam Badakkan Alobeidli(下稱「 Alobeidli」),現年45歲。目前,奧園與Alobeidli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合同,年薪80萬港元。

從Alobeidli的經歷來看,更多的是偏向學術端。他於2001年畢業於阿聯酋大學,曾在喬治華盛頓大學、巴黎第二大學、喬治城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擁有計算機、法學等相關學位,但卻在科技、房地產及戰略諮詢領域擁有20多年的經驗。

截圖來源於公司官網公告

奧園沒有公佈這位神祕中東「土豪」的詳細履歷,但Alobeidli自2023年起在Magnuvest Investment擔任總經理一職,該公司已參與阿聯酋多個房地產項目。

源媒匯查閲發現,Magnuvest Investment成立於2023年4月,目前狀態顯示為「CLOESD」(注:結業),經營範圍為一般貿易、商業企業投資、機構和管理、商業機構、商業經紀人等。相關數據來源於阿聯酋商務部。

第二個疑點則是奧園對Alobeidli進行了詳細披露,但作為收購主體的Multi Gold卻一筆而過。

一般來説,在港交所披露的股權轉讓、收併購公告中,上市公司都會詳盡介紹交易雙方的基本情況。

但奧園卻不同尋常,既沒有介紹Multi Gold的註冊地、註冊時間、經營範圍、註冊資金情況,也沒有披露這家公司在管或在投項目、主要分佈地區等。

公開信息中,關於Multi Gold的信息也極少。根據新京報報道,Multi Gold,即中東投資集團,是阿聯酋的專業投資機構,管理人架構中也有阿聯酋頗具影響力的本地家族成員參與。

最后一個疑點則是交易對價也沒有公佈。

和第二個疑點一樣,一般在股權出讓、收併購公告中,已有明確轉讓股份數量,意味着收併購事項已經進入尾聲,只需等待監管過會就能落地執行。

奧園又不同其他,轉讓股份數量精準到621,728,877股,卻沒有披露具體交易價格。若按照9月20日收盤價0.119港元/股,交易股份價值約7398.6萬港元,摺合人民幣為6703萬元。

不願披露更多信息,只能説明奧園並不想外界「有跡可循」,僅表示,「作為戰略投資人的Multi Gold很有可能與公司就現有或未來業務建立重要戰略合作關係」。

儘管有很多疑團仍待解開,但卻不影響奧園股價走出一波暴漲行情。

9月23日,奧園股價曾一度暴漲147.9%至0.295港元/股,后回落至收盤價0.27港元/股,漲幅為126.89%。9月24日,奧園股價衝高回落,截至發稿時,報0.265港元/股,跌幅為1.85%。

從山東到中東

實際上,這不是奧園第一次傳出要引入戰投。

2021年8月,奧園高管在中期業績會上透露,公司將會通過收併購方式獲取土儲。彼時其對外宣稱,公司持有土儲總貨值5,939億元,加上城市更新儲備總貨值7,543億元,整體貨值約1.35萬億元,其中一線城市佔比超過80%。

同一時間,恆大方面也表示,自己擁有146個城市更新項目,總貨值近2萬億元,僅在深圳的貨值就超過了萬億。

那時候,城市更新,即三舊改造項目,可以説是最賺錢的拿地方式,寸土寸金。

但僅僅過去2個月時間,奧園就陷入了流動性危機。不久后,即在2022年1月,山東、廣東等地的幾家國有企業聞訊趕來,將參與到奧園的戰投之中,計劃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入股奧園,同時提供額外貸款,幫助它渡過難關。

2022年2月,奧園將在一個月后確定最終戰投人選,並將戰投提供的額外資金用於改善債務重組。后又傳出消息,戰投入局的重整計劃將推迟到當年下半年。

有實質進展的僅有山東國資,包括山東健康旗下的中垠地產、山東能源,結果山東方面只是看上了奧園的舊改項目。2023年1月,山東健康正式入股奧園珠海翠微村舊改項目,獲得60%股權,完成了首次實質性合作。

山東國有企業積極參與到奧園的戰投中,很大程度上是爲了「自救」。畢竟,奧園的債務危機牽連到另一家企業——山東高速。天眼查顯示,山東高速為山東國資控股企業。

奧園,自爆雷開始,其實一直活在等待戰投之中,實際上依靠自身不斷拋售資產完成自救。也就是説,奧園戰投的達成率是微乎其微的。

反觀恆大拿到的戰投更勝一籌,首輪融資300億元、第二輪融資395億元、第三輪融資600億元,總規模1295億元。只不過,最后輸在許家印的貪婪與虛假之中。

此時非彼時。爆雷之初,奧園手中仍持有不少優質資產,如今奧園雖達成了債務重組協議,但如剔除重組帶來的收益,依然面臨着「資不抵債」的困境。

2024年上半年,奧園錄得虧損淨額45.38億元(剔除全面重組收益),資產總額為1886億元,負債總額為1904億元,包括有息負債總額762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償還金額為534.1億元,表外負債金額為178.2億元。

並且,奧園還有大量到期債務未償還,債務重組推進艱難。今年5月底,奧園未能清償到期債務本金累計約420億元,涉及未決訴訟金額約556億元。

來自中東的Multi Gold投資一家資不抵債的房企,顯然不符合常理。而我們從市場方面得知,本次奧園引入Multi Gold,甚至連公司中高層也知之甚少,對於收購方情況也一無所知。

有意思的是,被視為許老闆「翻身」希望的恆大汽車,今年8月獲得了一筆中東資本5億美元的戰投。坊間對於這筆戰投資金的來源和實控人同樣存疑。而奧園如今也找上了中東資本戰投。

關於本次戰投方背景,源媒匯未能從奧園方面獲得有效信息。但通過諮詢一位曾在中東地區工作的人士后得知,中東資本更加傾向於健康、穩定的投資領域,包括再生能源等新興行業、藍色經濟和人工智能。

奧園郭老闆畫的這個餅能不能成真,就看中東資本的戰投資金何時到賬了。

部分圖片引用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